方格精選

無疫情沒人戴口罩,而有口罩之亂的瑞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疫情的新聞散布全球,造成人們的恐慌。瑞士曾有疑似病例,但已被排除。儘管如此,瑞士還是趕上了口罩之亂,全國缺貨。而事實上路上或是大眾交通工具上戴口罩的人鮮少。人們不禁發問:瑞士發生口罩之亂,有理嗎?

瑞士人在全球疫情的現況

根據新蘇黎世報2月9日最新的全球疫情分析(德),從疫情爆發至今,瑞士目前尚無確診病例。參與法國撤僑回到歐洲的瑞士人,現在仍在法國接受隔離,並且沒有任何病情症狀。在日本郵輪上有兩名瑞士遊客,正接受隔離中。

瑞士外交部之下的危機處理中心,時時與位在武漢的國民保持密切聯繫。2月7日接到幾通令人憂心的電話,目前瑞士外交部對疫情的情勢正密切關注,不建議國人前往中國,也不建議在中國的瑞士人前往武漢。

raw-image

瑞士國家公衛系統面對疫情的處理

在德航宣布中止往返中國航班後,同屬德國漢莎集團下的瑞航也在同一日宣布中止往返中國,直接由中國進入瑞士的人數銳減。瑞士中央衛生署(BAG)指出(德),瑞士官方並無禁航的規定,但自疫情爆發起,已經加強從中國飛到瑞士的旅客的管理,他們必須在入境時填一張聯繫表,以便在必要時快速聯繫到個案。

目前瑞士尚未有確診案例,各州有權自行處理疑似案件,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有通報責任。為了消除民眾與遊客的疑慮,瑞士中央衛生署(BAG)也設置了冠狀病毒熱線,在8點-18點之間有專人接聽。

瑞士中央衛生署署長Daniel Koch在新蘇黎世報的採訪中(德)也說明,若是瑞士出現確診個案,將會啟動全國性的傳染病計畫。目前全國的醫生與實驗室都與衛生署有密切的聯繫,如發現有確診病例,全國的疑似病患將同樣的方式隔離處理,將不再進行居家隔離。

各方面對傳染病的防治責任

來自台灣,曾任洛桑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現任蘇黎世大學博士級研究員蔡黛華博士,接受採訪,說明在瑞士戴口罩的必要性與瑞士官方的疫情管理。

瑞士資訊swissinfo.ch:請您就在瑞士研究機關的工作經驗,說明您對瑞士防疫措施的了解。

蔡博士:因為瑞士跟其他國家其實一直都有很密切的往來,所以很多經由飛機可能帶來的傳染病,早已建立在平常的監控系統中。瑞士的法語區有很多非洲過來的移民,檢測實驗室在日內瓦大學附設醫院裡面,也就在機場旁,速度也快。

瑞士也早在疫情一開始就已經提升病毒檢驗能力。因為冠狀病毒跟其他病毒一樣,就是需要快速驗出,才能把影響範圍降到最小。瑞士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太多措施,也沒有禁止特定外國人進入,但其實相關的配套還是很緊密的執行著。

瑞士資訊swissinfo.ch:這次冠狀病毒的疫情,許多人將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非洲的伊波拉病毒與流感病毒相比,您覺得有可比性嗎?

蔡博士:西班牙大流感發生時剛好是一戰時,各國都不願意宣布自己的疫情,也因西班牙是中立國,所以疫情一爆發就很誠實地公開。這就是隱瞞病情的可怕之處,至於全世界因一場流感死了多少人,至今沒有正確的數字。各國誠實報出數字,是人類應該記取的防疫教訓。

因為伊波拉的疫情,非洲大部分的地方都有發燒檢疫站,但是這個不足以對抗這次的肺炎。目前非洲的最大問題,是他們沒有即時的檢測能力。

冠狀病毒不能與一般的流感相比,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病毒,尚無解藥。或許這次病毒疫情結束之後,存活下來的人都會有抵抗力,而且沒有抵抗力的人也會去打流感疫苗,每年都打流感疫苗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這只對已知的病毒有效。未知的病毒,根本防不勝防。

raw-image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您覺得有必要在瑞士戴口罩嗎?

蔡博士:我沒有在火車或是公車上看過有人戴口罩,在瑞士戴口罩的人,一是要去醫院探病;二是生病的人,或是自己身體處於虛弱狀況的人,例如癌症治療的人,若他們因病還得出門辦事,就戴上口罩。除非必要,不然生病的人是不應該出門傳染給大家。

如果你是健康的人,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就不需要戴口罩。目前瑞士沒有確診案例,在公共場所遇到的這個病毒的機率很低,根本不太可能。其實更應該關心的是,遇到流感病毒的機率更高,現在是流感的高峰期(德)

不過與疫區來的人高度接觸的工作,需要特別的保護措施,因為從疫區來到瑞士的人可能沒有自主管理隔離14天,就是高危險群,需要口罩等防護措施。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您是否在此次疫情中,看見各國面對疫情的文化差異?

蔡博士:自主管理健康這件事,大部分的瑞士人都有意識的,只是我們平常的標準是,孩子有發燒就不送去上學,現在可能會改成有咳嗽、流鼻水就不上學之類的。

瑞士人應該不會改變戴口罩的標準,如同以往......

詳全文,更多訊息,請點入原文出處 瑞士資訊Swissinfo 口罩之亂在瑞士有理嗎?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超前部署」是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很常被提起的四個字。
Thumbnail
「超前部署」是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很常被提起的四個字。
Thumbnail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Thumbnail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Thumbnail
自1/25號起,奧地利政府強致人民需戴上FFP2等級的口罩才能使用大眾交通以及前往超市,此一決策並不讓人意外,因為老大哥德國在前一週宣布了相同的措施。奧地利政府面對COVID-19的危機處理,大部分是照抄鄰國,少部分自己研發但搞得一塌糊塗。台灣正面臨即將爆發的社區感染,我想藉這個機會吐一下
Thumbnail
自1/25號起,奧地利政府強致人民需戴上FFP2等級的口罩才能使用大眾交通以及前往超市,此一決策並不讓人意外,因為老大哥德國在前一週宣布了相同的措施。奧地利政府面對COVID-19的危機處理,大部分是照抄鄰國,少部分自己研發但搞得一塌糊塗。台灣正面臨即將爆發的社區感染,我想藉這個機會吐一下
Thumbnail
  英國變種病毒株(VOC 202012/01)自10月底發生率開始攀升,病毒為了散播繁衍,有高機率降低毒性共存(不那麼快殺死宿主),雖然還沒有醫學證明,但能由英國肺炎死亡率從旁側敲。 
Thumbnail
  英國變種病毒株(VOC 202012/01)自10月底發生率開始攀升,病毒為了散播繁衍,有高機率降低毒性共存(不那麼快殺死宿主),雖然還沒有醫學證明,但能由英國肺炎死亡率從旁側敲。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 很多國家都拼命在解封,歐洲大部分地區,傳染率似乎正在放緩,於是大家都在拼命解開自己的邊界,全球大家似乎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疫情後的新生活。 但是專家郤不停潑冷水警告說,封鎖的結束,可能會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重新封鎖。 WHO自己也在6月12日表示: “雖然這種疫情放緩情況在歐洲逐漸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 很多國家都拼命在解封,歐洲大部分地區,傳染率似乎正在放緩,於是大家都在拼命解開自己的邊界,全球大家似乎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疫情後的新生活。 但是專家郤不停潑冷水警告說,封鎖的結束,可能會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重新封鎖。 WHO自己也在6月12日表示: “雖然這種疫情放緩情況在歐洲逐漸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這次疫情使台灣處於危機之中,但是危機究竟是由危與機所組成,危是代表「危險、困難、害怕」,機是代表「關鍵時刻、機會、機運」,正如尼采所說:「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我們用賈德・戴蒙在《動盪》一書中國家在面對危機時能不能生存下來的12個因素來來看看台灣能不能在這次危機中找到轉機。
Thumbnail
這次疫情使台灣處於危機之中,但是危機究竟是由危與機所組成,危是代表「危險、困難、害怕」,機是代表「關鍵時刻、機會、機運」,正如尼采所說:「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我們用賈德・戴蒙在《動盪》一書中國家在面對危機時能不能生存下來的12個因素來來看看台灣能不能在這次危機中找到轉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