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生活早已失控, 那就跟著瘋狂起舞—«小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早已耳聞此片的種種評價, 海龜在«小丑»電影上映當周便迫不及待地買票進場, 並帶者滿肚子的感觸與疑惑離開影廳
雖然當下很想立即分享自己的心得, 但因為擔心被當時強烈的選舉氛圍貼上特定政治標籤而延遲至今
是的, 今天海龜要從«小丑»來討論台灣的“韓粉現象”
讓我們先從電影本身談起吧
這次華納讓導演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 從根本上改寫小丑的起源
沒有我們熟悉的裝滿廢棄化學物的桶子, 沒有超強恢復能力
甚至連智商都調整至一般人的水平
除了經典小丑外型與標誌性的“瘋狂”屬性外完全是不同的角色
因為這些設定上的更改, 讓這位小丑更貼近現實中的我們
從而讓我們警覺: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小丑
都上映完那麼久, 奧斯卡獎都頒完了, 爆一些雷應該可以吧?(暴雷警告)
劇中的主角亞瑟是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可憐人
從小單親又遭家暴, 長大了也無法逃離各種社會上的排擠與霸凌
最悲慘的莫過於他出生在貧富差距懸殊的高譚市
且身為其中無法翻身的底層
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 依然尋求著各種社會上的幫助
定期接受社福中心的輔導, 固定服藥希望病情好轉
有空就去聽一聽別人的open mic來精進自己說笑話的能力, 一步一步地朝著目標前進
他很努力, 真的很努力地試著在社會的階級中“往上爬”
卻發現自己能掌控的事物越來越少
不但丟了工作且遭朋友陷害, 還以最糟糕的方式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電視節目
最後在一連串向下掉的過程中取回了自己人生的主控權
一步成魔
海龜在影廳裡陪著亞瑟經歷逐漸失去對人生的掌握, 向下沉淪
到最後看著亞瑟在電視上憤怒的自白
讓我不自覺的聯想到同一時間在電視上憤怒咆嘯的韓粉們
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世界變化得太快, 他們難以跟上, 過去偏人治的社會已慢慢轉變
他們的理所當然爭取不到下一代的認同, 說的話也沒人要聽
自身影響力不斷減少的感受就如同我們的主角亞瑟一般, 好似被整個社會給拋棄了
而造成的結果也顯而易見: 受到「重返過去的光榮」此一口號集結反動
身處不適應的現在, 緬懷起輝煌的過去
在人類歷史上不乏看到幾個相似的歷史事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二戰德國的納粹
但這部分海龜想留到《兔嘲男孩》再來講, 容我先賣個關子
先不論大的歷史事件, 從許多小地方也能窺見人類的這類懷舊傾向
好比說:
有些人比較喜歡聽自己學生時代的歌曲
部分人士出國只吃國內也有的連鎖餐廳
“精靈寶可夢”的粉絲裡有部分人士只能接受初代的美術設計......云云

這類傾向海龜認為可以簡單地歸類為大名鼎鼎的“吊橋效應”
是人類在不熟悉的環境裡對熟悉事物產生過份偏好的本能
或許有些人看起來看來自私, 實則是一種害怕的反應
溝通是唯一解方
情緒是第一時間的反應
即便是擁有動物界第一性能大腦的人類也是如此
掌管情緒反應的杏仁核也先於掌管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
若想要與他人理性溝通, 需要先解決情緒這個大關卡
要消除“韓粉們”被拋下的恐懼
最好就是從我們開始聆聽, 甚至幫助他們釐清自己真正的需求
這小小的一件事便可消除他們大多數的恐懼
也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若只有一昧的反對與嘲笑
那我們與那些被我們所嘲諷的“反多元者”們又有何差別呢?
共勉之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像龜一樣的慢慢生活, 慢慢品味 分享我的生活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既然我們已經證明了 π 是無理數,而且知道它的數字是無限且不重複的,那為什麼數學家和科學家還要投入大量資源來計算 π 的小數位數呢?其實,計算 π 的小數位數背後有很多原因和應用,並不僅僅是為了知道 π 的具體數值。 1. 測試計算機和算法的能力 計算 π 的小數位數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也許熱愛小丑的人們,走進電影院的人們,愛的是戲裡喪心病狂、表演慾膨脹到不行的小丑。 為什麼那樣愛呢?是因為人們潛意識都擁有那樣喪心病狂而不能說的憤世嫉俗,還是內心住著一個脆弱得不知所措只能卑微求愛的孩子? 小丑演活了我們不能說的與我們不想承擔的模樣。只記得電影入場前那一聲「小丑可以進場了」。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他代你受辱、受苦,他甚至比你溫暖和勤奮,他比你不放棄。只是那個架空的、虛幻的電影世界與命運回報他更龐大的絕望,所以他開槍你喝采,他跳舞你搖擺。因為這個以道德、法制維繫群體、課本鼓吹你溫良恭儉讓、所有長輩訓誡你安分努力工作即可獲得至福的社會根本顛倒,不真實。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聊聊好好活著。請放心~我並沒有得什麼絕症,只是人生的際遇,讓我親身體會了這件事。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有關高效習慣的書籍,探討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包括清晰、活力、必要性、生產力、影響力、勇氣等。文章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既然我們已經證明了 π 是無理數,而且知道它的數字是無限且不重複的,那為什麼數學家和科學家還要投入大量資源來計算 π 的小數位數呢?其實,計算 π 的小數位數背後有很多原因和應用,並不僅僅是為了知道 π 的具體數值。 1. 測試計算機和算法的能力 計算 π 的小數位數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也許熱愛小丑的人們,走進電影院的人們,愛的是戲裡喪心病狂、表演慾膨脹到不行的小丑。 為什麼那樣愛呢?是因為人們潛意識都擁有那樣喪心病狂而不能說的憤世嫉俗,還是內心住著一個脆弱得不知所措只能卑微求愛的孩子? 小丑演活了我們不能說的與我們不想承擔的模樣。只記得電影入場前那一聲「小丑可以進場了」。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他代你受辱、受苦,他甚至比你溫暖和勤奮,他比你不放棄。只是那個架空的、虛幻的電影世界與命運回報他更龐大的絕望,所以他開槍你喝采,他跳舞你搖擺。因為這個以道德、法制維繫群體、課本鼓吹你溫良恭儉讓、所有長輩訓誡你安分努力工作即可獲得至福的社會根本顛倒,不真實。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聊聊好好活著。請放心~我並沒有得什麼絕症,只是人生的際遇,讓我親身體會了這件事。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有關高效習慣的書籍,探討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包括清晰、活力、必要性、生產力、影響力、勇氣等。文章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