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回家》的旅途上,我們都有個越南朋友

更新於 2020/02/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此文首刊於 思想坦克,為筆者首篇媒體公開刊載之書介
如果害怕在不知覺中犯了歧視,請務必看這書寫著越南朋友與台灣友情的見證作品。
樂鹿:《回家》的旅途上,我們都有個越南朋友 | Voicettank | 思想坦克
一個臺灣人奔走他鄉,在遙遠的異地關心那些被人遺忘或不在意的異國朋友。我們一般人可以當個不負責任的觀眾、雇主,事情做完、聘雇關係結束,有什麼移工問題、仲介糾紛,抱歉兩手一攤,政府的事,XXX沒做好,結案。可是作者的角色沒辦法如此,她並非只是為…www.voicettank.orga
一篇小說,最好看的都是文字寫不上去的情感;一個人講話,最重要往往是那些說不出口的弦外之音;一本描寫越南移工們回家旅程的書,最深刻的部分實則是想提醒台灣人,抬頭看一眼這親愛的家變成了怎樣。
顧玉玲歷時十五年往返臺灣、越南奔走,她身為工運組織者,影響了許多越籍移工的生命,對抗了諸多缺漏的制度,再進一步化身為文學作者,將之化成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意圖打破層層厚重的田野研究、社會學理,要用最簡單的方式,儘可能向最多的臺灣觀眾訴說這些情感。
關於東南亞移工的非虛構書寫,網路上我們看了很多移工們命運多舛的起手式撰文,《回家》除了如實描述這類悲苦際遇的前後脈絡,重點更放在「發生了,然後呢?」的那部分,也是作品中最珍貴的觀點。畢竟這是作者花了前後十餘年的追蹤觀察、感情投注以及議題辯證,能將生命最寶貴的光陰傾瀉在此的作者又有幾人?其文字所帶來的面向就如同苦行十餘年持續不懈的紀錄片導演,對同一些人事物的反思與感受,早已深入骨髓血液,除了移工們在臺灣的遭遇詳實書寫,更對於他們回家之後發生的衝突、轉化、重生等面向,用不同的個案,溫柔地道出一篇篇真情肺腑的故事集。
臺灣人會因為相隔萬里的相思感到痛苦、因為老闆上層的剝削處心積慮想要爭取權益、因為看到城鄉差距而奮起、會因為婚外情的丕變感到絕望;這些不管是什麼國籍的人都共有的情緒,細膩地被描述到故事中,差別只在於越籍移工往往拿的是一手爛牌,就算把所有對手的牌都攤給他看,他也無法勝過一次。
這不是誰的錯,這是一個時代演進、資本市場發展的脈絡,就像六十年前的臺灣,那個都是水田犁車的時代,其實把書中的場景人物搬到大臺北也是同個樣子,而作者確實地將客觀的社會歷史,小心地放在這些動人故事中,讓人輕易理解移工主角們的際遇,也更容易體會兩地在文化、經濟上對個人所帶來的衝突與不公義。
「你看他,好愛哭。說出去人家都不會相信,他這麼高大的人,這麼黏。」阿清很自然地說著他,毫無忌諱與悲情,彷彿文遠等會兒下班就要回來了。(頁127)
這段故事是一位堅強的妻子回越南後,換手她帥氣的丈夫前往臺灣工作,不料丈夫卻猝死他鄉,而這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在女主角充滿愛的思念下,早已脫離了悲愴淒美,更多的是那面對人生無常的智慧。
數十篇的人生故事,浪漫的、熱血的、哲理的、苦難的、驚悚的,各式各樣的人物性格在作者筆下齊聚彈跳,生動鮮明。其中有一段關於和解的場景:
「我說過。」長久沉默後,同受庇護的移工阿香遲疑地舉起右手:「覺得你很討厭,好像看不起別人。」「我也不想殘廢。」金燕說:「我才怕,被看不起。」
「對不起,我也說過。」一隻接一隻舉起致歉的手,金燕多年後仍記得清清楚楚。
原來,示弱與認錯,竟是關係融冰的起點……(頁207)
如果我們只將《回家》視為類似紀實影片觀賞,那會很可惜,這饒富衝突的一場戲,多麼帶有院線劇情片的峰迴路轉。這是讀小說的樂趣,《回家》也將之囊括其中。
有時也許會感到來自作者觀點的介入,那是顧玉玲紮實的工運背景顯現之時,較為強硬、批判的語氣,夾雜在這些章回故事與角色行為之中。但《回家》卻必定需要這種元素,因為我們切入的角度是「臺灣」這個觀點。
一個臺灣人奔走他鄉,在遙遠的異地關心那些被人遺忘或不在意的異國朋友。我們一般人可以當個不負責任的觀眾、雇主,事情做完、聘雇關係結束,有什麼移工問題、仲介糾紛,抱歉兩手一攤,政府的事,XXX沒做好,結案。可是作者的角色沒辦法如此,她並非只是為了創作而駐留越南,還有關於社會研究、制度調查種種重擔集結於一身。她對於當地的人物、土地多所連結(書中也提到她一同耕田的經驗),這個有份量、主見強烈的旁觀者,透露出的作者角度某程度會幫助閱讀,當感覺太過的時候,她會將鏡頭輕輕還給移工主角們,這觀點上的拿捏,相當有意識地控制其中,不僅書中照顧著移工,書外更體恤著讀者。
最後作者踏上回臺灣的歸途時,行李大小包都是託運在兩地間的心繫,甚至為了一位移工朋友,不惜在銀行大鬧,這些都是她將社會實踐具體落實在故事中的表現,身為一個旁觀者,又是重要的參與者,她將自己身為工運組織者的角色適當地放入故事中。
我們可將《回家》視為一部考察嚴謹的紀錄片,富有短片集的跨界調性,並將富詩意的文字淡化稜角,而最令人激賞的部分是,作者始終保護著這些移工朋友們。這令我想起一部真正的紀錄片《蘆葦之歌》(2015,導演吳秀菁),此片內容是講述關於慰安婦阿嬤們的康復之路。
《回家》擁有和《蘆葦之歌》一般共同的調性:保護被攝者、不消費被攝者、陪伴與協助被攝者走出傷痛。在這種針對特定族群的題材裡,作者一方面須保持不濫情,一方面要維持吸引人的敘述線,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對於悲痛瘡疤的部分,用「尊重故事裡真實主角們願意呈現的面向」來表達人物,讀來不讓人捶胸頓足,並帶有真正的省思力道。
最後要推薦讀者《回家》的原因還有一個重點,作者在長年田調的過程中,依循國藝會與教育部的補助,持續耕耘,以致此作品順利產出。我們常說:「我們的稅都繳到哪裡去了?」、「文化發大財唬人的吧?」,然而《回家》卻有很大部分是靠社會的力量得以誕生,這是完完全全屬於臺灣的優質文化力道與證明。在資訊量如此巨大的時代,閃過眼前的資訊何其多,書本更是一本本無止盡的上市,但有些重要的東西,是會被揀選而出的珍珠,就像《回家》。
這不是一本關於移工議題的書,這是一本關於臺灣人和越南朋友的書。
作者: 顧玉玲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4/10/03
語言:繁體中文
SBN:9789865823900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avatar-img
21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樂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文刊載於皇冠雜誌778期
※此文刊載於皇冠雜誌778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空橋這個名詞很有意思,何謂空橋,是在空中的橋樑嗎?還是架空的橋呢?那到底是不是橋呢?這個橋可以通到哪邊去呢?就像是伯鑫跟朋城一樣,站在這座橋上面不知道會通到哪裡去。就像這個世代的人一樣,好像很有目標的在行走,但是連下一步是哪裡都不知道。「這幾年有這麼多人告訴過我,你必須克服恐懼,必須讓自己快樂起來…
Thumbnail
「她們引以為傲的使命,此刻卻像是枷鎖。醫生之名讓她們只能不斷帶著患者朝生之境地逼近,但明明狀況看起來,或許有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音樂在我們的生活裡,每時每刻的陪伴著人生的各個階段,所以我們都是有歌的人,我們真的都被寫在歌裡。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是一本記錄與分享華語流行音樂在八O與九O年代輝煌的時代。作者姚謙(以下簡稱姚老師)分享他作詞及擔任音樂製作人、唱片公司管理職務的各種創作過程與經驗。
Thumbnail
書中,朋城講述到自己第一次不去學校上學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那天早上,他找不到一本簿子。老師和全班同學叮嚀一定要帶,他翻遍了整個房間還是找不到,媽媽跟他說,找不到就不載你去上學,朋城感到很焦急、很無助,他想說這樣下去一定會遲到,索性就躺到床上不起來了,從這次開始之後,朋城開始斷斷續續不去上學,媽媽卻…
Thumbnail
不管多大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永遠還住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對凡事都充滿著好奇心、對新奇的事物都感到有趣、樂愛學習、擁有天馬行空想像力還有小確幸我們就能開心和滿足一整天的喜悅感,這樣的小孩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就遂漸禁止內心的小孩發言、探索慾望…等等行為,但就讓閱讀的時候,讓你內心的小孩發發言吧
Thumbnail
我們在這生老病死的過程中,將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了工作和愛,幾乎用這兩者就將一輩子串起來,但真的在工作中成為自己、在愛當中得到幸福的人,又佔了全世界的幾分之幾。算出來或許太過殘忍。
Thumbnail
樂壇天后鄭秀文就用自己的最新派台作品,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我們,無論是任何人以至任何生物、抗拒或接受也好,其實也在透過身邊的經歷,不斷成長中。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空橋這個名詞很有意思,何謂空橋,是在空中的橋樑嗎?還是架空的橋呢?那到底是不是橋呢?這個橋可以通到哪邊去呢?就像是伯鑫跟朋城一樣,站在這座橋上面不知道會通到哪裡去。就像這個世代的人一樣,好像很有目標的在行走,但是連下一步是哪裡都不知道。「這幾年有這麼多人告訴過我,你必須克服恐懼,必須讓自己快樂起來…
Thumbnail
「她們引以為傲的使命,此刻卻像是枷鎖。醫生之名讓她們只能不斷帶著患者朝生之境地逼近,但明明狀況看起來,或許有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音樂在我們的生活裡,每時每刻的陪伴著人生的各個階段,所以我們都是有歌的人,我們真的都被寫在歌裡。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是一本記錄與分享華語流行音樂在八O與九O年代輝煌的時代。作者姚謙(以下簡稱姚老師)分享他作詞及擔任音樂製作人、唱片公司管理職務的各種創作過程與經驗。
Thumbnail
書中,朋城講述到自己第一次不去學校上學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那天早上,他找不到一本簿子。老師和全班同學叮嚀一定要帶,他翻遍了整個房間還是找不到,媽媽跟他說,找不到就不載你去上學,朋城感到很焦急、很無助,他想說這樣下去一定會遲到,索性就躺到床上不起來了,從這次開始之後,朋城開始斷斷續續不去上學,媽媽卻…
Thumbnail
不管多大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永遠還住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對凡事都充滿著好奇心、對新奇的事物都感到有趣、樂愛學習、擁有天馬行空想像力還有小確幸我們就能開心和滿足一整天的喜悅感,這樣的小孩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就遂漸禁止內心的小孩發言、探索慾望…等等行為,但就讓閱讀的時候,讓你內心的小孩發發言吧
Thumbnail
我們在這生老病死的過程中,將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了工作和愛,幾乎用這兩者就將一輩子串起來,但真的在工作中成為自己、在愛當中得到幸福的人,又佔了全世界的幾分之幾。算出來或許太過殘忍。
Thumbnail
樂壇天后鄭秀文就用自己的最新派台作品,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我們,無論是任何人以至任何生物、抗拒或接受也好,其實也在透過身邊的經歷,不斷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