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由瘧原蟲引起,帶原的蚊子叮咬後,瘧原蟲會經由血液逐漸移動至肝臟;典型症狀有發燒、畏寒、疲倦、嘔吐和頭痛,嚴重可能導致死亡。臺灣光復初期,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瘧疾,在二戰時期,瘧疾也是影響戰況的一大因素;在虐原蟲被發現前,人們相信瘧疾由瘴氣引起,當時由金雞納樹提煉出的奎寧,幾乎是唯一的特效藥。
金雞納樹,名稱聽起來很喜氣但也很陌生,縱然它們今日已不再重要,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但不可否認的是,金雞納樹在全世界以及臺灣,都曾經是個炙手可熱的藥用植物,臺灣更曾大面積種植金雞納樹,用以供應到南中國,給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使用。
金雞納樹 (Cinchona spp.) 是茜草科的植物,大約包含25個物種,其經濟價值依樹皮內的奎寧 (quinine) 含量而定,原生於南美洲,於17世紀上半葉傳入歐洲。日本鎖國時期,由荷蘭將金雞納樹皮傳入日本,日語稱作「キナ」 ,漢語寫作「幾那」或「規那」,由於可解發燒、飲食不良、霍亂等症狀。被譽為西方聖藥,也作強身健體用藥。1820年將奎寧與酸類合成,更利於人體吸收。1876年 (明治9年) 日本向荷蘭政府取得42株金雞納樹種苗 (原先欲索取500株),在日本本地種植失敗,後續在小笠原群島和鹿兒島試驗也失敗。
直到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取得臺灣,種植熱帶植物才又燃起一線希望。剛開始,金雞納樹不過是眾多熱帶經濟作物其中之一,借由田代安定和技師川上瀧彌等人的努力下,才逐漸向爪哇、小石川植物園等地取得種子,並在中北部山地栽種,其中包含東京帝國大學演習林 (東大演習林,現溪頭一帶),在暴風、霜害等侵襲下,最後僅南投桃米坑和埔里尚有存活植株。自此之後,金雞納樹栽培及試驗逐漸向南遷移,也在當時京都帝國大學演習林 (京大演習林,現六龜一帶) 進行造林。
沼田大學 (1891-1956) 是東京帝國大學的林學教授,隨著臺灣東京帝國大學演習林的成立,為了研究目的前往臺灣東大演習林 (今溪頭),而後轉任京都帝大,前往京大演習林 (今六龜) 繼續推動金雞納樹造林,並發明「京大式 (臺灣式)」栽培法,與集約的爪哇式栽培法不同,以粗放的方式栽種金雞納樹,不但可減少人力,也可在坡度較大的地區種植,增加造林試地範圍。目前,京都大學還保存昭和6-12年的
《台湾演習林施業案》,且曾於2018年在臺灣的北師美術館
展出。
大正元年開始,星製藥等公司研製出奎寧製劑的合成方式,開始大量進口樹皮,臺灣的樹皮產量也節節攀升;基於國際情勢,日本政府的態度對臺灣的金雞納樹產業也更加積極,到1940年代,臺灣已經可以自產進70萬公斤的樹皮。直到日軍在1942年 (昭和17年) 取得金雞納樹生產重鎮-爪哇之後,才轉移重心。
很令人遺憾的,儘管臺灣種植如此大量的金雞納樹,但如開頭所述,後期的奎寧都外輸軍用,臺灣人民依然飽受瘧疾之苦。臺灣光復後,進行大規模的瘧疾肅清行動,而連日清教授在這項大工程的背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故,在1965年之後,瘧疾在臺灣已經絕跡,而其他開發中國家效法臺灣也是後話了。
現今世界上,仍有許多地區為瘧疾所苦,除了奎寧外,20世紀中葉後發現的青蒿素副作用更少,也被大量使用在治療虐疾。加上發明了人工合成奎寧的方法,因此現在也不再需要大量蒐集金雞納樹的樹皮,這個曾經雄霸一方的關鍵植物,如今也淡出歷史舞台。在臺灣,除了林業人員、老一輩的人們,鮮少有人知道,除了茶、甘蔗、樟腦之外,金雞納樹也曾經大量種植過,而被遺忘的歷史,就如博物館蒐藏的文物一樣,靜靜等著我們去發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