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便能一起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女生總是愛問:「你愛我嗎?」

但男生問的是:「你願意將下半生交給我嗎?」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可能起點是愛,但那種愛真的能持久嗎?難道就不會變質,減退嗎?很多時,維持一段關係不是需要愛,所以我們不重視的妳們愛不愛,而是妳們願不願意下半生也對著這個男人。

raw-image

細想之下,雖然開始一段關係需要愛,但愛就是唯一考慮因素嗎?

於大多男人而言,不是的。還有很多很多因素要考慮,這種理性女人要到廿多歲才會開始思考。不是要踩低女人,而是女人天生就是感性的動物,可惜這種性質有多少人可以保存到老?姑勿論是好是壞,但社會就是逼迫人在愛情上慢慢變得理性。

難道兩個人在一起就只需要愛?還有很多事要考慮。

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習慣相距太遠,很容易相處不來;圈子太近要考慮,會有太多不同的流言蜚語,如果不幸分手,會很難面對對方;性格不合,又會很容易因芝麻綠豆的小事爭執;年少時,住處離得太遠,又會很難見面;教育水平不同,又會變得很難溝通......

這一切一切真的是愛便合得來,愛便能包容嗎?

請不要把愛放得太大,愛不是萬能的。

所以請好好珍惜身邊人,兩個人在一起不只因為愛,所以不要以為兩個人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下阿蒙的沙龍
5會員
27內容數
吳下阿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30
從來,阿蒙都不反對就保障國家安全而立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有啲法例,任何國家都基本應該要有,就如偷呃拐騙要拉,殺人放火要坐,販毒走私自然亦走唔甩。如果有個國家是沒有法例懲處殺人犯,人人也可以自由地傷人、殺人,誰大誰惡誰正確的話,那麼這個國家自當然無法維持,國不成國。
Thumbnail
2020/06/30
從來,阿蒙都不反對就保障國家安全而立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有啲法例,任何國家都基本應該要有,就如偷呃拐騙要拉,殺人放火要坐,販毒走私自然亦走唔甩。如果有個國家是沒有法例懲處殺人犯,人人也可以自由地傷人、殺人,誰大誰惡誰正確的話,那麼這個國家自當然無法維持,國不成國。
Thumbnail
2020/06/03
她離開了我...... 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在一起了, 那是了無牽掛的年紀,一愛就愛得很深, 每次擁抱也想把對方陷入懷中,每次親吻也想把對方吸進體內, 那種肉緊的程度,現在回想起,還真是有點肉麻。
Thumbnail
2020/06/03
她離開了我...... 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在一起了, 那是了無牽掛的年紀,一愛就愛得很深, 每次擁抱也想把對方陷入懷中,每次親吻也想把對方吸進體內, 那種肉緊的程度,現在回想起,還真是有點肉麻。
Thumbnail
2020/05/22
想起了7年前,張學友和陳奕迅合唱的政府維穩歌〈同舟之情〉,其實陳詠謙的詞阿蒙一直覺得填得不錯,當中不乏隱喻及弦外之音,現在重聽,也是感觸良多,部分歌詞如果再套落今時今日的光景,更是夭心夭肺,不過相信政府的歌不可能再有這樣的詞了。歌詞如下:
Thumbnail
2020/05/22
想起了7年前,張學友和陳奕迅合唱的政府維穩歌〈同舟之情〉,其實陳詠謙的詞阿蒙一直覺得填得不錯,當中不乏隱喻及弦外之音,現在重聽,也是感觸良多,部分歌詞如果再套落今時今日的光景,更是夭心夭肺,不過相信政府的歌不可能再有這樣的詞了。歌詞如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青少年時期,異性相互吸引,而想要有另一半可以共處,那感覺是新鮮、美好、真摯的體驗。 在愛剛開始時,一切種進行順利,相互的體貼、訴說心事、噓寒問暖種不間斷。但是這樣的相處,隨著時間開始有些摩擦出現。 人們開始視交往的對象為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賦予特殊的心理地位,在稱呼上,是「我的男朋友」、「我的女
Thumbnail
在青少年時期,異性相互吸引,而想要有另一半可以共處,那感覺是新鮮、美好、真摯的體驗。 在愛剛開始時,一切種進行順利,相互的體貼、訴說心事、噓寒問暖種不間斷。但是這樣的相處,隨著時間開始有些摩擦出現。 人們開始視交往的對象為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賦予特殊的心理地位,在稱呼上,是「我的男朋友」、「我的女
Thumbnail
我們結婚吧! 一句簡單的話,卻是不簡單的。 男女朋友 & 老公老婆 如果請選擇,你會選哪一個?
Thumbnail
我們結婚吧! 一句簡單的話,卻是不簡單的。 男女朋友 & 老公老婆 如果請選擇,你會選哪一個?
Thumbnail
「為什麼?」一個阿根廷的男生提出了他的問題 「沒有愛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在一起?」
Thumbnail
「為什麼?」一個阿根廷的男生提出了他的問題 「沒有愛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在一起?」
Thumbnail
愛。奇妙地吸引。伴侶關係就是兩個獨特能量的相遇。雖然肉眼看不見,能量的舞蹈卻決定了伴侶如何溝通、吵架、愛、和需要被愛,照顧彼此的能力。 April
Thumbnail
愛。奇妙地吸引。伴侶關係就是兩個獨特能量的相遇。雖然肉眼看不見,能量的舞蹈卻決定了伴侶如何溝通、吵架、愛、和需要被愛,照顧彼此的能力。 April
Thumbnail
男人和女人對於愛情有著不同的邏輯。 男人總是認為,「如果妳愛我,妳就不會走」;女人總是認為,「如果妳愛我,妳會來找我」,所以在分手的時候,一個沒有挽留,一個沒有回頭。 因為感覺到了男人的變化,敏感的女人會經常問男人:「你愛我嗎?」 因為男人總是以為:「如果妳愛我,妳就不會走。」 所以啊,
Thumbnail
男人和女人對於愛情有著不同的邏輯。 男人總是認為,「如果妳愛我,妳就不會走」;女人總是認為,「如果妳愛我,妳會來找我」,所以在分手的時候,一個沒有挽留,一個沒有回頭。 因為感覺到了男人的變化,敏感的女人會經常問男人:「你愛我嗎?」 因為男人總是以為:「如果妳愛我,妳就不會走。」 所以啊,
Thumbnail
女人總會希望能夠清楚聽到自己的男人對她說「我愛妳」。 可惜的是,我們男人大部份都是天生的「情感殘障」與「表達傷障」,要他說一句情話很困難,要他飈幾句髒話可能還比較容易點。
Thumbnail
女人總會希望能夠清楚聽到自己的男人對她說「我愛妳」。 可惜的是,我們男人大部份都是天生的「情感殘障」與「表達傷障」,要他說一句情話很困難,要他飈幾句髒話可能還比較容易點。
Thumbnail
愛情觀,是對愛情的想像或是偏好的樣子。 它會依照世界潮流而變,比如一對一關係到現在的開放式關係,沒有絕對答案。
Thumbnail
愛情觀,是對愛情的想像或是偏好的樣子。 它會依照世界潮流而變,比如一對一關係到現在的開放式關係,沒有絕對答案。
Thumbnail
朋友剛好拿一篇 Dcard 發在FB上的文和該發文下方的留言來詢問我觀點,我不小心又愈寫愈長,就變成一篇文章了~ 我切入思考的角度大致分為【定義感情:愛?親密關係?】、【男女方當事人:看不見的權力】、【留言的旁人:社會與性別】和【女方有解嗎?】
Thumbnail
朋友剛好拿一篇 Dcard 發在FB上的文和該發文下方的留言來詢問我觀點,我不小心又愈寫愈長,就變成一篇文章了~ 我切入思考的角度大致分為【定義感情:愛?親密關係?】、【男女方當事人:看不見的權力】、【留言的旁人:社會與性別】和【女方有解嗎?】
Thumbnail
女生總是愛問:「你愛我嗎?」 但男生問的是:「你願意將下半生交給我嗎?」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可能起點是愛,但那種愛真的能持久嗎?
Thumbnail
女生總是愛問:「你愛我嗎?」 但男生問的是:「你願意將下半生交給我嗎?」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可能起點是愛,但那種愛真的能持久嗎?
Thumbnail
兩人交往到了甚麼時候你開始覺得乏味 吵過無數的架摸清對方的底線之後 你還願不願意讓這個人愛你 你還願不願意繼續愛這個人 除了需要勇氣毅力之外 更需要一種覺悟 因為愛是一種決定 這是我最近的體悟 打破了
Thumbnail
兩人交往到了甚麼時候你開始覺得乏味 吵過無數的架摸清對方的底線之後 你還願不願意讓這個人愛你 你還願不願意繼續愛這個人 除了需要勇氣毅力之外 更需要一種覺悟 因為愛是一種決定 這是我最近的體悟 打破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