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展覽〈失樂園〉如何詮釋失樂之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展覽的名稱、海報圖片與視覺色系既熟悉又陌生,讓我很難一眼看透,於是決定動身探訪一下(跳!)。原來展名並非來自電影,而是來自十七世紀英文詩人John Milton的名著《失樂園》(Paradise Lost),其中講述人類被逐出伊甸園後,掙脫上帝的管轄而私自扮演上帝角色,其表現自由意識、慾望與選擇等,延伸探討到人類擁有主宰自然的力量之後,同時也改變了地景、導致城市景觀的變遷,至於未來會如何?我們如何反思?
〈忠泰美術館〉一向聚焦「城市」與「未來」的美術館,相關議題在此輪番上演引人注目。此次他們邀請荷美日台五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不同面向的作品來詮釋有關「廢墟」與「廢棄空間」。所以海報上的照片是荷蘭女性藝術家MARJAN TEEUWEN的作品《毀壞的屋宅》,是她與營建團隊在廢墟拆除前的屋內再創作,像是告別前的一場深度對話。她總在廢棄或將拆除前的建物內,進行雕塑形式的創作,將混亂頹圮的空間裡,進行有序的整理並創作,需耗費的心力與素材,似乎不亞於蓋一棟房子,在混沌內表現出規則與細膩,形成強烈的對比性;在這個以影像表現為主的空間,很刻意的減低了空間的亮度表現,讓人多少感受到瀰漫在棄置空間的氛圍。
MARJAN TEEUWEN
MARJAN TEEUWEN
依照場內動線的第一件作品《混沌之外(崩塌)》,是1975年出生廣島的日本藝術家岩崎貴弘,他也是2017年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的代表藝術家。
岩崎貴弘
岩崎生長於曾被原爆殘害的廣島,此次的作品用一個有座傾倒電塔的全黑地景裝置,上頭以很細緻也很繁複的物件手法表現出地上景觀,仔細一看,原來全是用了黑色的清潔用品,棉花棒、海綿與各種刷子等用具,讓人與污染、石油、煤礦等能源問題產生連結,還能聯想到包括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所造成核電廠核輻射外洩的污染問題,而那座細緻的黑色倒塌電塔,似乎就象徵了人類的慾望最後被自然反撲後傾倒的姿態。(竟然還有史努比也在這裡)
這黑色的地景模型實在太酷了,連桌面都是鋪著黑色垃圾袋,我想我的設計師朋友黑生起司一定很喜歡(咦?)。不過這件全黑作品在台灣完成前,其實還有一個像是孿生雙胞胎的全白版本(好美~),確實令人感到相當淨白純潔的精緻地景,表面像被被蓋了白雪,但在看似若無其事的白色地景下方所掩埋的問題,從來沒有消逝過。這作品也相當符合我對日本藝術家作品的印象,想表現的問題與傳達的訊息雖沒少過,但作品的樣貌都總是優雅細膩並具美感與品質。
岩崎貴弘
岩崎貴弘
1953年的美國視覺創作藝術家James Casebere,藉由自行搭建的模型場景與擬真般的攝影,多件構圖俐落、氣氛冷靜的影像創作,反映探討著自身經歷過不同年代裡關乎社會與體制的議題。模型的製作手法、光線的設計與拍攝角度等,皆能感受到藝術家是如何看待模型背後的故事。例如在1982年《店鋪前》作品,反射出經濟蕭條店鋪空蕩冷清的氛圍;黑白的《轉角處》則呈現每個國家都有的機關監獄場景,總是一味冷酷而無趣的場景空間。
James Casebere
James Casebere
台灣藝術家姚瑞中長期紀錄一個個廢墟影像的《廢墟迷走》,不禁引人思考著城市裡人類的行為的改變,經濟是否總是首要之素;展覽最末是涂維政的新作《遺跡化石博物館》,以帶點詼諧的創作,從未來看現代的廢棄物件與遺跡角度為展覽作爲具有展覽脈絡的結尾。至於城市空間與自己的對話,往往在看完展覽之後才要開始發酵。
姚瑞中《廢墟迷走》
姚瑞中《廢墟迷走》
涂維政的新作《遺跡化石博物館》
《遺跡化石博物館》
◎廣播〈遇見設計〉專訪策展人黃姍姍(點選
◎〈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
展覽日期:~2020. 4. 5週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全票120元,週三「學生日」,同學可憑學生證免費參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20-2021針對城市為《文化快遞》撰寫的觀察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第一次認識英國藝術家JULIAN OPIE(1958-)的作品是在2006年〈表參道之丘〉開幕時,長達250公尺的建築立面上,以LED形塑出流動「走路的人」風景...
「#009 WALKMAN IN THE PARK」這個展覽,正值從SONY 1979年發表的第一款「WALKMAN TPS-L2」迄今已經40週年了,因此在GINZA SONY PARK地下四樓展出WALKMAN的展覽。展場有面WALKMAN牆展出230台不同年代生產的不同機型隨身聽......
位在澀谷車站南側區域的〈SHIBUYA STREAM〉在2018年9月開幕,也象徵了澀谷的不斷蛻變。從2012年的〈Hikarie〉,2013年的東橫線澀谷站地下化工程,隨著時間的流動,2015年〈SHIBUYA STREAM〉開始動工到2018年完成,也改變了車站附近的人流與交通....
建築師Alvar Aalto(1898-1976)所設計的美麗曲線的Aalto湖泊玻璃花器,相信是許多人對芬蘭最深刻印象的設計,並從個人住宅到公共建築的設計等多領域,皆展現了他簡單、人性化、有機並影響迄今。
「Y Glass」是一款不會讓人失望的經典「新」品。是柳宗理(1915-2011)未曾面世、生前只有草圖的玻璃作品,這次透過廣田硝子...
Wei wei原本是一位包包的設計師,三年前她毅然又勇敢地撤掉在誠品的品牌櫃位,開始投入花藝設計的工作,歸零開始,透過自學想摸索出自己喜歡的風格。雖然說都是自學,但基於對花藝設計的熱情......
記得第一次認識英國藝術家JULIAN OPIE(1958-)的作品是在2006年〈表參道之丘〉開幕時,長達250公尺的建築立面上,以LED形塑出流動「走路的人」風景...
「#009 WALKMAN IN THE PARK」這個展覽,正值從SONY 1979年發表的第一款「WALKMAN TPS-L2」迄今已經40週年了,因此在GINZA SONY PARK地下四樓展出WALKMAN的展覽。展場有面WALKMAN牆展出230台不同年代生產的不同機型隨身聽......
位在澀谷車站南側區域的〈SHIBUYA STREAM〉在2018年9月開幕,也象徵了澀谷的不斷蛻變。從2012年的〈Hikarie〉,2013年的東橫線澀谷站地下化工程,隨著時間的流動,2015年〈SHIBUYA STREAM〉開始動工到2018年完成,也改變了車站附近的人流與交通....
建築師Alvar Aalto(1898-1976)所設計的美麗曲線的Aalto湖泊玻璃花器,相信是許多人對芬蘭最深刻印象的設計,並從個人住宅到公共建築的設計等多領域,皆展現了他簡單、人性化、有機並影響迄今。
「Y Glass」是一款不會讓人失望的經典「新」品。是柳宗理(1915-2011)未曾面世、生前只有草圖的玻璃作品,這次透過廣田硝子...
Wei wei原本是一位包包的設計師,三年前她毅然又勇敢地撤掉在誠品的品牌櫃位,開始投入花藝設計的工作,歸零開始,透過自學想摸索出自己喜歡的風格。雖然說都是自學,但基於對花藝設計的熱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珍·卡特手持相機走過舊工廠破敗的走廊。這個曾經繁忙的工業中心早已被遺棄,牆壁上覆蓋著塗鴉和剝落的油漆。每一步都在廣闊的空間中迴響,提醒著時間的流逝。她在一個大而塵土飛揚的窗戶前停下,光線透過窗戶形成一種超凡脫俗的光芒。她舉起相機,聚焦於陰影和光線的精妙遊戲。
Thumbnail
座落於愛媛県今治市大三島的伊東豊雄博物館,基地位於「Tokoro Museum 大三島」的西南邊300公尺左右,因面向瀨戶內海,更能一覽無遺波光粼粼的海面。該博物館為日本第一座建築師博物館,博物館內園區是由名為「鋼鐵小屋(Steel Hut)」及「銀色小屋(Silver Hut)」這兩棟建物所構成。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在一個不以清晰度定義,而是以感覺和印象界定的世界裡,有一座城市,每一張臉都與下一張臉模糊地融為一體。在這座城市裡住著珍,雖然沒有人能準確記起她的容貌,但每個人都感覺似乎認識她。珍是一位藝術家,她的畫布是籠罩城市的迷霧。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2019年去過直島後,回來最"撒瞜謀"的就是李禹煥美術館,只知道這也是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建築,與Benesse House相同有著一貫的清水模風格。1936年出生於南韓、在日本留學的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戰後重要藝術思潮「物派」(もの派)重要代表的藝術家。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Thumbnail
在繁忙城市的心臟地帶,夾在高樓大廈之間,有一間不起眼的畫廊,像是等待被發現的秘密。正是在這裡,一位只知其名為「珍」的神秘藝術家選擇展出她最新的系列作品,一系列模糊的肖像畫,捕捉了所有觀者的想像力。每一幅肖像都是色彩的畫布,形狀和陰影融合在一起,形成臉龐、微笑或是惆悵凝視的暗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珍·卡特手持相機走過舊工廠破敗的走廊。這個曾經繁忙的工業中心早已被遺棄,牆壁上覆蓋著塗鴉和剝落的油漆。每一步都在廣闊的空間中迴響,提醒著時間的流逝。她在一個大而塵土飛揚的窗戶前停下,光線透過窗戶形成一種超凡脫俗的光芒。她舉起相機,聚焦於陰影和光線的精妙遊戲。
Thumbnail
座落於愛媛県今治市大三島的伊東豊雄博物館,基地位於「Tokoro Museum 大三島」的西南邊300公尺左右,因面向瀨戶內海,更能一覽無遺波光粼粼的海面。該博物館為日本第一座建築師博物館,博物館內園區是由名為「鋼鐵小屋(Steel Hut)」及「銀色小屋(Silver Hut)」這兩棟建物所構成。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在一個不以清晰度定義,而是以感覺和印象界定的世界裡,有一座城市,每一張臉都與下一張臉模糊地融為一體。在這座城市裡住著珍,雖然沒有人能準確記起她的容貌,但每個人都感覺似乎認識她。珍是一位藝術家,她的畫布是籠罩城市的迷霧。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2019年去過直島後,回來最"撒瞜謀"的就是李禹煥美術館,只知道這也是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建築,與Benesse House相同有著一貫的清水模風格。1936年出生於南韓、在日本留學的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戰後重要藝術思潮「物派」(もの派)重要代表的藝術家。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Thumbnail
在繁忙城市的心臟地帶,夾在高樓大廈之間,有一間不起眼的畫廊,像是等待被發現的秘密。正是在這裡,一位只知其名為「珍」的神秘藝術家選擇展出她最新的系列作品,一系列模糊的肖像畫,捕捉了所有觀者的想像力。每一幅肖像都是色彩的畫布,形狀和陰影融合在一起,形成臉龐、微笑或是惆悵凝視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