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前所未有的手段:馬來西亞的抗疫限行令第1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抗疫限行令實施前塞到爆的馬新邊境)

限行令頒布的5天前,我不得已去了趟吉隆坡辦了件私事。已經知道巴生谷(Klang Valley)的疫情已有惡化的趨勢,所以抱著小心翼翼的態度,想說措施充足、與人溝通時保持距離,沒事不多逗留即可。

沒想到4天后,確診病例飆升190宗,全國確診病例來到了428宗。病源主要與2月28日至3月1日在大城堡(Sri Petaling)清真寺舉行的傳教士集會有關,跟過去追踪的個案不同的是,該集會出席者高達1萬6000人。衛生部已經無力追踪,只盼出席者能自動獻身接受檢測。

集會也為新加坡增加了至少5宗病例。汶萊的首宗確診病例也因此集會而起。柬埔寨昨日新增的12宗病例,其中11宗也是此集會的參與者。柬埔寨昨日新增的12宗病例,其中11宗也是此集會的參與者。

raw-image

如果沒有政變…

大城堡集會剛好發生在馬來西亞自2月24以來的政變時期。沒有證據顯示如果沒有發生政變,疫情會否受到控制,因為過去過低的數據顯然沒有帶來太多的緊張感。

馬來西亞一直沒有對集會發出禁令,僅勸請公眾注意衛生、勤洗手,如有症狀才需就醫。縱使巴生谷一直以來都是疫情重點城市,但我在吉隆坡時看到的依然是隨處沒有口罩的擁堵人群,包括部分食肆的服務生、衛生間的清掃阿姨等等。

口罩不是這場瘟疫的萬靈丹,但馬來西亞也沒有賠給口罩的機制。很多人不戴口罩是因為根本買不到口罩。就連洗手液與消毒液也難以取得。

可以肯定的是,鬆散的應對機制,加上公眾的個人防疫知識不足,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沒有佩戴口罩,行政大樓也沒有任何的進出管制等等,光靠僅有的“標準作業程序”,我們本來就沒有把重心放在“防範”。

例如,緊張兮兮的我從吉隆坡回來後便已匯報公司,說明曾到過吉隆坡的事實,甚至詳細列出所有所到之處,也表示願意自主隔離並遠距工作至少兩週(我的工作性質是可以遠距操作的)。不過,依照“標準作業程序”,沒有症狀的我是可以不被允許自主隔離及遠距上班的,因此我在宣布限行令的當天上午依舊需要正常上班。

raw-image

因此,當疫情不幸地開始失控並散播至全國各地的時候,衛生部沒有辦法很快地進行追踪。在確診人數破500之際,限行令似乎是最好的辦法了。

抗疫限行令的成功之母

可是,限行令也必須建立在個人的防疫知識基礎之上,因為限行令並沒有辦法阻止民眾購買日常用品,如果公共場所毫不設防,疫情也不會因為不用上班而停止飄散。更何況,限制令宣布時已經是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的晚上10時許,最初的宣布只有簡要的六大項,細則要遲至隔日的下午才陸續公佈,當時已有大批民眾爭相購物、學子因為大學宿舍關閉而必須購票返鄉、擔心封關導致無法工作的勞工們擠滿了馬新邊境等等。限制令實施的第一天甚至還有食肆搞不清楚狀況而開業。這過程恐怕已經加重了疫情的擴散。

還有些細則一直反复不定。例如,本以為限行令並不會完全阻斷聯邦直轄區與各州屬之間的車輛流動,但後來總警長要求需要跨州者必須到警察局填表格。可是,馬來西亞的城鄉差距頗大,有些人的工作與居住地點不在同一個州屬,而一些關鍵行業仍然需要在限行令期間運作,以致大批民眾趕在限行令前前往警局填表格,再擠個水洩不通。總警長後來再次宣布開放邊界,爾後又表示只有特定人士才能通關,一直到限行令首日下午,總檢察署才頒布憲報,禁民眾返鄉或離開目前所在的州屬。

原本州際管理就有許多灰色地帶,這次的限行令是否真的能夠成功阻斷病菌的傳染?警察、市政府、縣政府等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把衛生醒覺意識也推行到郊區的每個角落?我相信許多馬來西亞人跟我一樣,實在是不怎麼敢期待這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可以突然在一場疫情中站在一起。

更何況,除了呆在家裡,社會福利機制是否也能同時啟動,讓那些手停口便停的行業、獨居老人或有需要的家庭獲得相應的照顧?當城鄉距離很大的時候,很多人可能只把住處當作休息的地方,跟在地未必有鏈接...我們真的能照顧到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嗎?

雖然這場挑戰也可能是一次的轉機,讓這個社會放下多年的梳理,從新理解彼此。

raw-image

後記

在家中工作需要費勁避免因為防疫而與家人鬧革命。今天就差點因為公筷的事情吵起來。我弟覺得我太見外,可是我覺得,一名大學畢業生竟可以對個人衛生毫無概念得如此徹底,我們的教育得好好檢討才是。

另外,抗炎顯然是個難題。天氣太熱了,冷氣太老舊,不禁開始想念辦公室的冷氣。加上郊區的網速實在不太流暢,第一天的線上開會我根本無法好好說話,最後只能追著大家的講話速度拼了老命打字。

Whatsapp裡也不斷傳來各地朋友們的問候,並且都相約在14天後要好好見個面吃頓飯。希望大家這14天都好好的,一起撐到見到彼此的那一天。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弄裡的阿四的沙龍
85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個城市呆到了第六年才開始想到要怎麼寫。能有這樣的開始也因為我已經沒那麼急著非得要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但有離心的我也沒有絕望,這個城市有不少熱愛生活的人們,不著急反而能靠近驚喜...想用文字把這幾年來有過的悸動,好好再整理一次。
2022/07/25
喬治市世遺區的街道通常有好幾個名字。目前通用的都是馬來文街名,但在過去的殖民時期,通用的則是英文街名。不過,街名也反映了在地居民對這些街道的認知與記憶,而這些名稱與過去的英文或今天的馬來文卻未必有任何關聯。
Thumbnail
2022/07/25
喬治市世遺區的街道通常有好幾個名字。目前通用的都是馬來文街名,但在過去的殖民時期,通用的則是英文街名。不過,街名也反映了在地居民對這些街道的認知與記憶,而這些名稱與過去的英文或今天的馬來文卻未必有任何關聯。
Thumbnail
2022/07/17
本文想對“金鋪與珠寶行”(下篇)中所提到,在金寶珠寶行 Sungai Emas Jewelry Gold Centre的招牌上看到的916三個字做小小的補充。
Thumbnail
2022/07/17
本文想對“金鋪與珠寶行”(下篇)中所提到,在金寶珠寶行 Sungai Emas Jewelry Gold Centre的招牌上看到的916三個字做小小的補充。
Thumbnail
2022/05/03
今天已經是馬來西亞穆斯林慶祝開齋節的第二天了。 但在掌璽大臣於五月一日宣布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五月三日才會開始慶祝開齋節呢。為此網路上一片哀嚎,有人抱怨食物還沒準備,衣服還沒洗等等。 為什麼開齋節會被提前了一天呢?有網民笑說,那都是“月亮惹的禍”。
Thumbnail
2022/05/03
今天已經是馬來西亞穆斯林慶祝開齋節的第二天了。 但在掌璽大臣於五月一日宣布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五月三日才會開始慶祝開齋節呢。為此網路上一片哀嚎,有人抱怨食物還沒準備,衣服還沒洗等等。 為什麼開齋節會被提前了一天呢?有網民笑說,那都是“月亮惹的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它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倫理挑戰,包括隱私問題、算法偏見、透明度不足和責任歸屬等。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相關部門需要關注的關鍵事項及其解決方案,強調在促進技術創新與堅持倫理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針對各種AI技術的潛在風險,提出了具體策略。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它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倫理挑戰,包括隱私問題、算法偏見、透明度不足和責任歸屬等。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相關部門需要關注的關鍵事項及其解決方案,強調在促進技術創新與堅持倫理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針對各種AI技術的潛在風險,提出了具體策略。
Thumbnail
隸屬於BLEED Esports CS2分部的教練kassad在個人X平臺上發表了一則長篇聲明,揭露了團隊面臨的財務問題,包括遲付薪水和賽事獎金未支付等情況,並指出其CEO的失聯情況。
Thumbnail
隸屬於BLEED Esports CS2分部的教練kassad在個人X平臺上發表了一則長篇聲明,揭露了團隊面臨的財務問題,包括遲付薪水和賽事獎金未支付等情況,並指出其CEO的失聯情況。
Thumbnail
PDing新推出的應用程式讓創作者和粉絲之間可以透過文字、語音/視頻通話進行更親密的交流,為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新收益模式。知名網紅可以在APP內建立自己的頻道,並透過簡單的認證過程實現高額收益。
Thumbnail
PDing新推出的應用程式讓創作者和粉絲之間可以透過文字、語音/視頻通話進行更親密的交流,為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新收益模式。知名網紅可以在APP內建立自己的頻道,並透過簡單的認證過程實現高額收益。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