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讀後心得

2019/06/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從知道這本書之後,一直很想找來看,
有聽聞電視劇拍的很好,更是想看,
可能我沒有慧根,電視我完全看不下去,覺得很可怕!
後來,作者吳曉樂出了另一本書「上流兒童」,
我倒是先借閱了。
先岔開話題,上流兒童那本書真的寫的超好的!
書中描述的簡直就是我女兒先前念的私立小學的誇張版,
裡面家長的勾心鬥角,我是無緣參與啦,
畢竟我也是金字塔“底層”的家長,根本不知他們上層是怎麼操作的,
但依我的觀察,差不多也是那樣,
不然我女兒同學的媽媽就不會說,她五年級再想辦法幫她們弄成同一班了,好奇怪哦,傳說中的電腦編班呢?
不過,我們是平凡人,念平凡的公立學校就好了,轉學至公立小學,我們又重獲新生了。
跳回來正題,
這本書,我看第一篇故事「眼鏡仔」不就是我看不下去的那集電視劇嗎?
幸好小說描述的沒那麼慘烈,不然我會再度看不下去,
說真的,我很難理解那些把分數看的那麼重的家長,
因為我媽不是那種媽媽,我當代課老師時也不是那種老師,
所以當我看電視時,鍾欣凌演的那歇斯底里的模樣,真的是駭人,不忍心看下去,
反過來說,她演的真是到位,把那種媽媽對兒子分數的執著,演的精準有力。
不過,這一整本書也並未完全苛責家長,例如「茉莉」,她是個被媽媽控制人生的人,雖然她有怨,有恨,但她沒有把這個怨與恨延續下去,
她願意給她女兒另一條出路,而這位媽媽因此遭受的批評,全部勇敢的承擔下來。
最後,作者引了她的好友和她自己的故事,來說明媽媽這個角色,
究竟用強勢的作風來教導小孩是好還是不好?
媽媽要承擔的是什麼?小孩要承擔的又是什麼?
為什麼故事裡的父親總是缺席?缺席便罷,卻又強加壓力在母親的身上,以致當媽的只好又將壓力加在孩子身上。
不管如何,最後教育出來的成果,真的是沒有辦法說的準,
因為每一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作者也提到,當她把自己被強迫念法律系的苦向別人訴說,
別人不安慰她,反而說是她自己把責任給母親去承擔,
因為她自己一定也害怕自己選了外文系,未來的種種都得自己扛。
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從小叛逆的我,
就是不聽媽媽的話去填師範體系,當然是分數也填不上,
雖然我當年聯考考的還不錯,念國立大學歷史系,
可惜的是國文未達低標,但其他科都有高標以上,甚至地理還拿了90分。
在那聯考分數會倒扣的時代,這個分數已經很優了。
填志願一事,媽媽也不怎麼干涉,
但歷史,能當飯吃嗎?
當時大家都有轉系的念頭,我也去填了,也得到轉系的機會,
可是我硬生生的放棄資格又留了下來,
我媽還是尊重我的選擇,
我想,教育小孩就是要支持與包容吧。
冷色調女生
冷色調女生
隨手寫寫,觀察人生百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