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 4.0》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簡介

《行銷 4.0》為行銷大師 Philip Kotler 所著, Philip Kotler 是全球公認的現代行銷之父,《華爾街日報》將其譽為前六大最具影響力商業思想家,其著作之一《行銷管理》更成為全球大專商學院指定教科書,在行內更有「聖經」的美譽。

書籍簡介

《行銷 4.0》在 2017 年出版,當時的互聯網產業已日漸成熟(書中稱之為數位內容),當整個商業環境從傳統的線下轉為現代的線上,行銷作為商業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勢必要與時俱進地跟著時代的變遷進行調整。

內容簡介

書中介紹了許多概念,在實作以及專業觀念的示範上都有一些內容,但篇幅畢竟有限,我就只擷取書中較為主流的三個觀點出來與各位分享了。

行銷歷程的演變

Philip Kotler 認為行銷的演變隨著時代與商業的變遷,經歷了四個階段。
  • 行銷 1.0:以產品特色為核心
  • 行銷 2.0:以顧客滿意為核心
  • 行銷 3.0:以人本價值為核心
  • 行銷 4.0:以社群影響為核心
對於一般與行銷陌生的讀者來說,這四個階段的名稱並沒有多大的意義,但可以藉由這四代行銷核心的演變與人類的歷史進程做一點比較。人類的行銷最早可以追朔的遠古的以物易物時期,後來人類發明了貨幣促進了貨物的交流效率,再由有著「海上馬車夫」與「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荷蘭和英國以海洋為媒介推廣全球化的交易,接著麥克萊恩發明的集貨箱更加速了全球化的貨物交易量,直到互聯網的出現,所有的進程都是朝著增加「交易效率」在前進的。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交易效率」是「運輸效率」與「商業交易」的綜合關係。物品到貨幣是商業交易的進步;海運、集貨箱與互聯網是運輸效率的進步。看不太懂嗎?那讓我們撇開那些專業的術語吧,什麼是商業交易的進步?其實就是「人與人互通有無的方便程度」。什麼是運輸效率的進步?其實就是「貨物與貨物互通有無的物理限制」
所謂的行銷演變,就是指人與貨物的交叉進步發展。
從《行銷 1.0》的追求優質產品、《行銷 2.0》的追求貨物與人的交叉感受,到《行銷 3.0》的人與品牌關聯明顯的指出這種人與貨物的進步,消費者不只滿意於優秀的產品,消費者追求的是產品能提供的附加價值,也許是品牌概念、流行趨勢、社群延伸或是一種顯明的個人特色。而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數位時代,產品的附加價值能更為貼近消費者,因此現代行銷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全新的數位媒介,好好的宣揚產品的附加價值。所以難怪有人這樣評論本書:《行銷 4.0》就是《行銷 3.0》加上數位內容的優化版。

最具影響力的數位族群

Philip Kotler 在書中是這樣介紹《行銷 4.0》的:一種結合企業和顧客,在網路和實體世界互動的行銷方式。
既然企業要結合顧客在線上與線下的連結,那勢必得認清在網路世界中,哪些類別的顧客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在數位世界推廣品牌並不會對所有顧客創造相同的結果,企業必須找到那些擁有影響力、那些擁有相對更大的社群網路和朋友圈的人們,也就是「少女網」三個類別中的人們。
少:說服年輕人,才能影響著主流顧客
年輕人對市場上其他族群的影響巨大。首先,年輕人是早期採用者,也就是當市場推出新產品時,年輕人相對於老年人是更容易接受該產品的;第二,年輕人是趨勢創造者,年輕人是當下時代的顧客,能靈敏地感受市場趨勢,任何新事物年輕人都想要立即擁有;第三,年輕人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年輕世代的人口逐漸成熟,當年輕人漸漸接觸權利時,他們將是改變世界的主要驅動者。
女:攻佔女性市場,就能贏得市佔率
一般來說,女性會扮演三種角色。首先,女性是資訊搜集者,根據女性行為的權威 Martha Barletta 的說法,女性的決策流程和男性不同,男性的購買決策流程短且直接,女性的購買決策流程則比較迂迴,她們經常回頭重新搜集資訊、做更多研究以及向朋友與家人獲取意見;第二,女性是全面採買者,在迂迴的購買過程中,她們會碰到更多的產品接觸點,也會考慮更多的購買因素,因此在最後做出決定時會更有自信,會對品牌更為忠誠;第三,女性是家庭經理人,根據皮尤中心的研究,美國有 41% 的家庭是由女性做決定。
網:獲得網民認可,拓展品牌知名度
網民在書中的定義實在拗口,理解成網路的深度使用者即可。首先,網民是社群連結者,從外部來看,網路社群像是陌生人的網路,但在內部他們是信任的朋友網路,由於網路社群是一對一建立起來的多對多關係,因此社群規模經常是指數型的成長,成為一種最強大的社群模式;第二,網民是善於表達的傳教士,藉由網路的匿名特性,網民性格中敢愛敢恨的特性能無限放大成品牌的擁護者與抹黑者;第三,網民是內容貢獻者,如同好公民會為國家貢獻,網民也會為網路發展作出貢獻,使其他網路使用者的體驗更具便利以及趣味。
對行銷稍有了解的朋友都聽過所謂的 STP 或是消費者側寫,Philip Kotler 在書中幫讀者直接劃分出了數位時代的市場區隔,以及該市場領域中的消費者總體特徵,基本上,在互聯網盛行的現代,最具影響力的勢必就是數位原住民了,80、90 以及 00 後正在強勢地利用科技的適應性接管這個時代,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注意的到的社會趨勢。

行銷生產力指標

因應新的行銷環境,自然需要全新的評估指標, 書中提出了兩個新的指標比率。
  • 購買行動比率 Purchase Action Ratio
PAR = 購買行動人數 / 不經提示就可說出品牌的人數
  • 品牌擁護比率 Brand Advocacy Ratio
BAR = 主動倡導人數 / 不經提示就可說出品牌的人數
公式對於不是行銷界的朋友沒有意義,甚至對於業內的朋友這些指標也只能起到參考的作用。我提起公式的主要目的是介紹 Philip Kotler 在書中對於公式的操作。首先,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必須要有全新的標準,這在我的心得《仍然不足夠》中有深刻的解析;第二,作者在書中拆解了公式的每一個部分,也就是把 A / B 拆成 c/a / d/b,細細的拆解每一項,並讓每一項配合著行銷流程做出優化的動作。

一個偉大的事業的產生,勢必是由做好許多偉大的事業拆分的小事才成型的。能理性的拆解一個事件,並且針對每個小部分進行調整優化,我想,無論是行銷或是個人管理,這樣的處事方式都是值得學習的。

心得

Philip Kotler 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行銷工具書《行銷管理》,但本書《行銷 4.0》的性質全然不同。有別於工具書的細向羅列以及實例說明,本書主要的內容圍繞的觀念在打轉,沒有太多硬核的專業內容,甚至舉例的故事都不多。雖然本書也貴為風流一時的經典書籍,但如果對於行銷沒有興趣的朋友就不建議特別去閱讀了。
6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誌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行銷經典書籍《定位》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迎接數位與人文共舞的時代--《行銷5.0》讀後感本文為2021年的商業書籍《行銷5.0》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avatar
患子
2021-09-24
《聯盟行銷的優缺點?》聯盟行銷是一個很棒的商業模式, 但寶哥覺得不一定每一個人都合適喔! 像如果目前缺錢,一開始就把全部時間都投入進去, 這就不是個恰當的做法~ 因為這是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收成美麗的果實』 所以如果初期沒收入沒辦法的話, 最好是,要先有份工作或兼職,在運用多餘的時間來做聯盟行銷。
Thumbnail
avatar
寶哥
2021-01-15
我看《參與感行銷時代:專注小眾忠誠度,讓粉絲滾動出不停止的品牌旋風》:專注、極致、口碑、快我看《參與感行銷時代:專注小眾忠誠度,讓粉絲滾動出不停止的品牌旋風》:專注、極致、口碑、快 最近,我留意到一則對岸的新聞「時隔6年再入前三,小米打敗蘋果搶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三強」。小米集團副總裁盧偉冰,於近日發表小米「雙12」戰報顯示,小米在大陸區新零售全通路累計總銷售額年增40%至71.5億元。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0-12-16
# 17《故事行銷》(下):帶你寫下你的故事行銷!《故事行銷》:帶你寫下你的故事行銷!本篇將會分析故事行銷的三大要件─ 人物、主題、選材,與三大架構 ─ 情境、情節、情感,再帶你了解如何把一篇故事昇華成「好」故事。快點點進來看一窺究竟吧!
Thumbnail
avatar
DTBar 喝吧!
2020-03-21
# 17《故事行銷》(上):一則故事就是一則行銷,你了解多少?《故事行銷》:一則故事就是一則行銷,你了解多少?這次我們將介紹本書,除了帶你了解簡單的商業行為基礎外,還會了解到故事、文案、行銷間的原則與關係。尤其在故事成為行銷顯學的現在,想要成為一位好的行銷達人嗎?那就一定不能錯過這一篇《故事行銷》!
Thumbnail
avatar
DTBar 喝吧!
2020-03-14
戀愛≠行銷這是兩回事?事業、感情皆得意!-﹝試讀﹞小關尚紀《行銷新手乙女侍奮鬥記》一本MBA上班族所寫的「行銷、戀愛」小說, 保證所有的職場「灰姑娘」,都能桃花朵朵、戰勝工作! 行銷教父——菲利普‧科特勒 隆重登場! 創造日本戀愛小說新浪潮,絕對「學以致用」的超級好書!
Thumbnail
avatar
縹緲羽翼
201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