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局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簡介

《賽局意識》一書由 David McAdmas 所著,作者出書量穩定,可惜有翻譯成繁中的應該只有這本《Game — Changer》了。有關作者的資料實在不多,但網路上有許多作者演講的影片,對於作者的思考體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把作者名拿去 Google。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的內容在介紹逃脫囚徒困境的方式,有關囚徒困境的介紹可以參考我上一篇心得《思辨賽局》,後半部分的內容則是作者針對六個具體的主題,利用賽局理論提出解決方案。

《賽局意識》的內容比起《思辨賽局》來說顯得過於粗淺,底下我將羅列幾個《賽局意識》中的主題,並且結合《思辨賽局》中提到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說明。

逃離囚徒困境

要辨認一個囚徒困境的賽局,有兩個極為重要的特性:第一是每一個參賽者都有一項優勢策略;第二是當所有參賽者都採取各自的優勢策略時,所有參賽者都會產生更差的結果。

陷入一個囚徒困境時該怎麼處理呢?作者在書中歸納出六種逃離囚徒困境的方式:
  1. 創造誘惑,讓對手許下承諾
  2. 引入管制,改變參賽者的利益得失
  3. 合謀或共謀,增加集體利益
  4. 威脅報復,嚇阻對手行動
  5. 建立信任,贏得更多交易機會
  6. 培養關係,促成合作

由於篇幅關係,底下的內容我們專注在第四點的內容上進行討論。

威脅報復,嚇阻對手行動

想像在一條筆直的市集街道上,除了兩個槍手之外這條路上空無一人。這兩個槍手正在進行決鬥,規則很簡單,一人有一次射擊的機會,射擊的時機不限,但理所當然的是如果你先被爆頭射殺的話你將失去開槍的機會。

這是典型的墨西哥僵局(Mexican Standoff)又稱為相互保證毀滅戰局(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這種類型的賽局結局是雙方會僵持不動。為什麼?因為兩人都知道自己的子彈立刻殺死對手的機率很低,而且對手會在中彈的瞬間反射性地扣動板機。既然開槍射對方等同開槍射自己,那雙方就有足夠的動機克制自己不啟動對決。

用三個參賽者組成的墨西哥僵局理解會更加容易,在義大利電影《黃昏三鏢客》(The Good,the Bad,the Ugly)中的最後一場戲,劇中三個主角困在三向決鬥中,不管誰先開槍,只能殺死一個對手,而且將給予第三人時間射殺第一個開槍者,因此,沒有人想第一個拔槍。
根據這種狀況,「墨西哥僵局」也指稱在槍戰中,第一個開槍者必死的局面。這種賽局的主要特徵是,雙方的都能施加毀滅性的傷害,最著名的相互保證毀滅賽局莫過於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的演出,讓我們回到 1962 年的古巴導彈危機。
蘇聯在赫魯雪夫的領導下,開始在古巴裝備核子導彈,那裡距離美國本土只有 90 英里。在 10 月 14 日,美國偵察機帶回了興建中的導彈基地照片,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於 10 月 22 日宣布對古實施海上封鎖
在 10 月 25 日蘇聯油輪「布加勒斯特」無視封鎖令越過封鎖線,但美國艦隻沒有開火,反而放棄了對布號的攔截。後來蘇聯的小型艦隊(2 條老式艦炮巡洋艦,2 條飛彈驅逐艦,2 條護衛艦)進入封鎖圈(離古巴海岸800海里),但是美國並未採取行動而是縮小了封鎖圈(改為離古巴海岸500海里),後來蘇聯艦隻掉頭離開了封鎖圈。
根據相互保證毀滅賽局,我們有理由可以相信,即使蘇聯企圖繼續挑戰美國的封鎖線,美國也不太可能立即發射他的戰略導彈,但整件事情的衝突會升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爆發世界大戰的風險會更大,而這個風險是雙方必須時時衡量且最後必須承受的。古巴危機的結局也說明了這個現象,經過幾天的公開表態和秘密會談,美國和蘇聯看到了核武的危險性,這是雙方都不樂見的現象,因此雙方各退一步,完美化解了這次危機。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個邏輯很有說服力,完全放心靠互相毀滅的威脅來維持和平就好。但事實上,相互毀滅賽局非常恐怖,至少該擔心不小心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吧。
而且相互毀滅賽局建構在兩個基本的假設上:首先是雙方參賽者都精神正常,再者是雙方參賽者的報復能力對等。假若當年古巴危機,蘇聯的領導者是個瘋子,或是美國評估蘇聯根本沒有足夠毀滅美國數量的核武,那爆發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就會變成事實。而一但戰爭成為事實,後世倖存者者對於古巴危機的評價就會從讚賞變成責怪雙方不計後果,毫無必要地把一場危機升級成一場大災難。

邊緣策略

當參與互相保證毀滅賽局時,雙方都不願妥協就會造成局勢失控,引發大災難。那這種狀況是怎麼出現的呢?原因在於賽局中採用「威脅」的手段的參賽者,幾乎都是使用邊緣策略。邊緣策略指的是參賽者應該先發出一個小威脅,然後逐步提高威脅的規格。

在電影《鐵面特警隊》中,有一幕是警察正在審訊嫌疑犯。警察拔出他的點 38 手槍,打開彈膛,留下一顆子彈後將槍口塞進嫌疑犯的嘴裡。警察說:「六分之一的機率。那女孩在哪?」但嫌疑犯仍沈默不語,警察喀噠地扣了兩下板機:「四分之一的機率。」嫌疑犯的身體像是被大象猛然撞倒般退到了牆壁角落,但卻依然沈默。警察跟了過去,再度扣下板機,隨著一聲小小的喀噠,嫌疑犯嚇得瞪大了眼:「我…我說。」。

很顯然,警察在威脅嫌疑犯,強迫他說出情報。但是,這個威脅是什麼?它不是單純的「如果你不告訴我,我就殺死你。」而是「如果你不告訴我,我就扣下板機。如果子彈恰好在開火的這個彈膛裡,你就死定了。」這個威脅實際上是在製造被殺死的風險。

因為你不知道威脅的最小有效規模是多大,因此你會先發出小的威脅,然後逐漸加大直到有效。

每重複一次威脅,風險就增大一級,同時實現威脅的成本也跟著增加。這就是所謂的「邊緣策略」,這一術語通常被解釋成:為了使對手動搖,就把他帶到災難的邊緣
在危險的懸崖,你威脅說如果他不從你願,你就會把他推下去。當然,他很有可能連你也拖下去。所以,邊緣策略的本質在於故意製造風險,這個風險應該大到讓你的對手難以承受,從而逼迫他遵從你的意願。

但如果對手違抗你的意志,風險是否引爆就不再由你決定了,它是一種機率。就像在賭俄羅斯輪盤,在左輪手槍中裝進一顆子彈,轉動彈膛然後扣下板機,此時,槍手已經無法控制開火的彈膛裡是否有子彈了,他能做的只有預先控制風險的大小。

邊緣策略是一種「可控的失控」:發出威脅的人可以控制風險大小,但不能控制結果。正如上述電影所舉的例子,警察選擇做到什麼程度取決於警察對風險的承受力(怕殺死嫌疑犯真相就將石沉大海),警察當然希望嫌疑犯承受風險的能力較低,會先屈服,同時警察必須祈禱在任何一方認輸之前,風險不會發生對雙方都不利的爆炸。

所以相互保證毀滅賽局其實就是邊緣策略的一種結局。在古巴危機中,風險已經大到雙方都難以承受,幾乎就是手槍只剩一顆子彈而且就要面對最後一次扣動板機了。運氣很好的是,美國與蘇聯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大致相同,因此在風險爆炸前,雙方用妥協的方式化解了這個風險。

「邊緣策略是一種相當脆弱而且充滿危險的策略。」我認為在《思辨賽局》中,作者針對邊緣策略下了一個很好的結論。

心得

這次的內容比較長,我完整的介紹了一種賽局的現象以及起因,希望本篇內容沒有艱澀到讓大家看不太懂。

《賽局意識》是我閱讀賽局理論看的第二本書,購買的原因是因為本書是由台大經濟學教授王道一老師推薦與導讀,但看完的感覺異常雞肋。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思辨賽局》第 3、6、7、9 章內容的簡介版。

但與《思辨賽局》不同的地方是,《賽局意識》整理了面對囚徒困境時可以採取的行為,並加以公式,對於不想一次閱讀《思辨賽局》這麼大篇幅的讀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本書約 300 多頁,閱讀起來蠻輕鬆的,但閱讀起來的樂趣不高且探討的內容深度不深。

舉例來說,在《賽局意識》中的第六章探討了重複賽局中有關以牙還牙策略,書中基本上是在稱讚以牙還牙策略的,但並沒有指出這項策略的缺陷:失誤和誤解的可能性。但不用擔心,因為《思辨賽局》中幫你把缺陷還有缺陷理由都列舉了出來。

比起雞肋般的第一部分,《賽局意識》第二部分的實例探討到是啟示了一個重大想法:參與賽局時,首先應該花時間去了解你不了解什麼。書中第二部分的內容,與其說在運用賽局理論解決問題,不如說在用各種角度教導我們要如何辨識出賽局。

第二部分的具體問題有六項:比價網站、鱈魚危機、房仲佣金、急診室困境、網購評價以及細菌的抗藥性。本書的第二部分證明了賽局理論並不只是紙上空談,而是能實際應用的思維模式。

如果同時擁有《賽局意識》和《思辨賽局》,我會建議先閱讀《賽局意識》,這樣之後再閱讀《思辨賽局》時就能以更多元的事例與角度檢視當初你認為分析透徹的賽局。如果是只想閱讀一本賽局相關書籍的朋友,只閱讀《思辨賽局》即可。

我這樣敘述兩本書的差別,《賽局意識》是解決賽局理論中有關囚徒困境的入門淺白書籍,而《思辨賽局》是介紹賽局理論入門但面面俱到的書籍。最後,希望這本書能讓大家更理解賽局,有任何疑惑與想法歡迎跟我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誌瓜的沙龍
6會員
12內容數
誌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3
簡介 《決策的兩難》由 Roger Martin 所著,作者是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的碩士,曾任職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院長,在 2019 年全球 50 大管理思想者(Thinkers 50)排名第二。作者著有多部暢銷書,但最聞名於世莫過於他一手開創的「整合思維」,而《決策的兩難》正是敘述整合思維的集
Thumbnail
2020/06/03
簡介 《決策的兩難》由 Roger Martin 所著,作者是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的碩士,曾任職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院長,在 2019 年全球 50 大管理思想者(Thinkers 50)排名第二。作者著有多部暢銷書,但最聞名於世莫過於他一手開創的「整合思維」,而《決策的兩難》正是敘述整合思維的集
Thumbnail
2020/05/20
作者簡介 《思辨賽局》一書由 Avinash Dixit 與 Barry J. Nalebuff 合著,前者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曾任職美國經濟學會主席;後者為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在 Google、花旗銀行與美國運通等多家跨國企業中擔任顧問,光從資歷判斷,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一流的經濟學
Thumbnail
2020/05/20
作者簡介 《思辨賽局》一書由 Avinash Dixit 與 Barry J. Nalebuff 合著,前者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曾任職美國經濟學會主席;後者為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在 Google、花旗銀行與美國運通等多家跨國企業中擔任顧問,光從資歷判斷,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一流的經濟學
Thumbnail
2020/05/13
作者簡介 《不當行為》一書為著名行為經濟學家 Richard H. Thaler 所著,Richard H. Thaler 聲譽極高,曾任職美國經濟學會主席,被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作者也真的不負此名,在行為經濟學領域中,Richard H. Thaler 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高居前三
Thumbnail
2020/05/13
作者簡介 《不當行為》一書為著名行為經濟學家 Richard H. Thaler 所著,Richard H. Thaler 聲譽極高,曾任職美國經濟學會主席,被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作者也真的不負此名,在行為經濟學領域中,Richard H. Thaler 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高居前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的觀點,究竟出於邏輯,還是偏見和立場? 做交易和投資很多時候困難對的在於將自我的立場,意識形態以及幻想抽離出現實情況,並且做出合理的推斷以及設想。
Thumbnail
你的觀點,究竟出於邏輯,還是偏見和立場? 做交易和投資很多時候困難對的在於將自我的立場,意識形態以及幻想抽離出現實情況,並且做出合理的推斷以及設想。
Thumbnail
人類文明史充斥著戰火,慾望以及征服。無論我們如何解釋辯駁,一個更大的國家領土形式,依賴於對外發動頻繁的軍事行動,或是以各種名義進行領土上的擴張是文明發展的常態。
Thumbnail
人類文明史充斥著戰火,慾望以及征服。無論我們如何解釋辯駁,一個更大的國家領土形式,依賴於對外發動頻繁的軍事行動,或是以各種名義進行領土上的擴張是文明發展的常態。
Thumbnail
今天分享有質量的書《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心得 一、何謂 修昔底德 陷阱?首先引用維基百科對於 修昔底德陷阱 的定義: 1.「修昔底德陷阱(英語:Thucydides Trap或Thucydides's Trap)是美國政治學者 格雷厄姆·艾利森 創造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當新興強國威
Thumbnail
今天分享有質量的書《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心得 一、何謂 修昔底德 陷阱?首先引用維基百科對於 修昔底德陷阱 的定義: 1.「修昔底德陷阱(英語:Thucydides Trap或Thucydides's Trap)是美國政治學者 格雷厄姆·艾利森 創造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當新興強國威
Thumbnail
所謂的冷戰是美國和蘇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內既未打仗又非和平的狀態。《意外的和平》是一本從外交談判和國際政治、軍事的角度探討冷戰終結的書。本書圍繞著1980年代美蘇一系列的裁軍談判展開,即便雙方都想追求和平,但這仍是一場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較量。雙方都在爭奪和平的定義權和話語權。
Thumbnail
所謂的冷戰是美國和蘇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內既未打仗又非和平的狀態。《意外的和平》是一本從外交談判和國際政治、軍事的角度探討冷戰終結的書。本書圍繞著1980年代美蘇一系列的裁軍談判展開,即便雙方都想追求和平,但這仍是一場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較量。雙方都在爭奪和平的定義權和話語權。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戰略博弈已升級到「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戰略博弈已升級到「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打從防止核擴散條約開始,人類一直在努力阻止浩劫發生,只是成效不彰而已,造成的理由說穿了就是老問題。人類彼此之間不信任。
Thumbnail
打從防止核擴散條約開始,人類一直在努力阻止浩劫發生,只是成效不彰而已,造成的理由說穿了就是老問題。人類彼此之間不信任。
Thumbnail
蘇聯解體後,美國一時感到安全,但旋即發現並非如此。第一個遇到的麻煩,就是獨立國協成立,等於瞬間增加了好幾個核武國,而且失業的科學家、難以追查的黑市交易,都讓防止核武擴散成為當務之急。
Thumbnail
蘇聯解體後,美國一時感到安全,但旋即發現並非如此。第一個遇到的麻煩,就是獨立國協成立,等於瞬間增加了好幾個核武國,而且失業的科學家、難以追查的黑市交易,都讓防止核武擴散成為當務之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