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看的到回報嗎?資產負債表讓你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花點時間製作屬於自己的財務報表,絕對比使用記帳來的好。假如大家都能認同記帳的是有用的,可以提醒自己不要花過頭!那將自己記帳的程度提昇至製作個人財務報表,絕對是改善財務,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

為什麼製作個人財報是比較好的理財選擇,有興趣可以點選下面的文章


如果你迫不及待想要開始學習如和建立自己的財報,那我們就開始吧!

製作屬於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企業在無論是在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營運方針,改善計畫,以及經營策略,檢視財務報表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幾乎所有的起出發點都是從財務報表開始。

既然企業如此,沒道理個人的理財計畫或是財務改善,就可以用簡單記帳或是憑空想像就能以輕易帶過。

在前一篇文章,已經先介紹過利用損益表的功能以及特性來幫我們做到整體財務狀況的掌握,但是損益表還是有他的缺點!他並無法了解我們實際上整體財務的狀況,也就是財務是否健全!

由於損益表在意的是短期資金週轉以及獲利狀況,因此會忽略掉許多其他資產,所以我們無法從損益表上看到整體資產狀況,也就是所謂的資產以及負債

所以這時候資產負債表就派上場啦!

在開始講述資產負債表時,一定要先提醒各位,這邊要介紹的資產負債表,有些名詞定義會跟你知道的不太一樣,但由於這張資產負債表,是由我的觀念產生的,所以在某先定義上會以我的觀念為主,就不要太執著為什麼要這樣不要這樣^^,但假如要問我問題我還是很樂意回答的唷!

在資產負債表(Ver 2.0)這版本裡,總共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為

  • 總表
  • 檢視細項
  • 投資標的成本分析

感覺很複雜@@!其實等了解之後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複雜,只要觀念懂,其實也可以製作出屬於自己的表格。

所以廢話不多說,開始來表格教學囉,讓我們先從第一個部分開始吧!

總表

raw-image
要知道真正的問題,就先從了解自身狀況開始

第一頁的總表就是很簡單的把資產以及負債的細項加總,全部呈現在第一個分頁上,這張表格上的所有格子都是利用連結的方式加以呈現,他將另一張分頁的各類別的加總,直接呈現在這一張表格上,也因為這樣的方式,讓我們可以在花最短的時間就可以了解整體資產的狀況

用兩個簡單的公式就能代表這張總表:

  • 資產 = 股東權益 + 負債
  • 資產活化率 = 被動收入 ÷ 總資產

我們就是要從這張總表看到這兩個公式,只要知道這樣兩個公式,就能了解整體資產的狀態以及好壞,並加以調整資產內容。

製作總表:

製作這張總表會需要幾個基本元素並了解它的定義,這樣在使用的時候才不會產生誤會,導致整張都寫錯。

總表包含三個部分,分別為資產,負債,財務分析,他們包含的項目有:

資產:

  • 現金
  • 不動產
  • 股票
  • 基金
  • 衍生金融商品

負債:

  • 信貸
  • 房貸
  • 車貸
  • 融資
  • 信用卡
  • 累積利息

財務分析:

  • 總資產
  • 股東權益
  • 股東權益報酬率
  • 被動收入
  • 資產活化率

檢視細項

第二張分頁就是總表的詳細內容,這邊會細分那些是資產,那些是負債,以及財務分析需要的元素。

資產負債表細項檢視

raw-image

資產負債表基本組成只有兩大項目就是資產與負債,但是僅用資產與負債對財務改善其實沒有什麼大幫助,所以我們必須再增加幾個項目才有辦法知道我們財務的狀況是否處於合理的狀態。

在開始填入細項時!要先了解這張資產負債表對資產與負債的認定!

  • 廣義的資產:能想辦法收錢進來或是賺價差的都是資產
  • 廣義的負債:把錢掏出去的都是負債。

就是這麼簡單,舉幾個例子讓大家更熟悉點,所謂的資產有哪些?

例如,自住房,汽車貸款,信用卡,這些都是屬於負債,還有老婆跟女朋友,兒子!女兒!!這可以是大負債,哈哈,而股票,租房,Airbnb,或是認定自住房隨時可以轉售這就都屬於資產。

因此資產以及負債的觀念的認定很重要,你也可以騙自己說車子是資產,自住房也是資產,也沒關係,因為這張表格是給自己看的,用來檢視自己財務的狀況,欺騙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也不會變得更厲害,所以一點意義也沒有。

記住!騙自己並不會讓自己更好

而在資產的細項在已經有提過,包含:

  • 現金
  • 股票(有價證卷)
  • 基金
  • 房地產

而負債包含:

  • 個人貸款或借款
  • 融資
  • 車貸
  • 房貸
  • 信用卡

初始的細項就這些,或許各位可以搞到更多的東西!沒關係就按造個各分類填上就好。之後每種項目的總和可以跟第一頁的總表做連結,到時只要定期更新細項就行了,總表就能一目了然本身財務的狀況,真的非常的簡便。

但是如果只有這樣,其實也不用大費周章的製作這張表格,簡單記錄自己的產負債就行了。

既然製作這張表格,既表示我們可以從裡面的細項得到更多的東西,用來協助我們更有效的評估以及改善財務狀況。

我們從這些分類以及細項,可以額外得到幾個項目:

  • 總資產 = “ 所有資產加總 ”
  • 總負債 = “ 所有負債加總 “
  • 淨資產 = “ 總資產-總負債 “
  • 總資產活化率 = “ 每年收入 ÷ 總資產 “
  • 每年支出 = “ 所有還款加總 “
  • 每年收入 = “ 所有收入加總 “
  • 淨收入(支出)= “ 每年收入 ÷ 每年支出 “

從上述這幾點就可以快速的了解目前本身資產的狀況,以及如何改善,簡單吧? 而裡面有幾個比較特殊的名詞,也非常重要,所以就特別突出來在跟大家解釋吧。

資產活化率

我認為最少要有2.5% ~ 4%才叫做合格。

為什麼是2.5% ~ 4%,而不是5%、6%甚至是7%呢?,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認為台灣最安全穩定的證卷就是0050或是0056 先不管年化報酬率是多少,因為安全所以就先從他的殖利率看起,大概就是落在2.5% ~ 4%,已他為標準假如總資產活化率沒有介於2.5% ~ 4% 之間,我會認為這樣的資產內容並沒有好好的被利用,資產的品質需要在提昇。光是把所有資產都丟入0050、0056!資產活化率就及格了@@!,但是應該只有少數人會這樣做,畢竟雞蛋哪可能全丟進同一個籃子裡,正常是不會這樣做的,因此活化率就讓大家有個彈性的空間囉。

淨收入(支出)

這就是實質的被動收入

假如大家有看過我先前的文章,”什麼是財務自由”,這個項目就跟財務自由有關囉!很重要,這項目可以反映出,債務與資產之間是否不平衡,或是債務的品質出現問題!

如果資產負債配置失去平衡,甚至出現淨收入是支出得狀態,這樣很容易就會造成現金流困頓的問題發生。因此提早發現這問題,及早調整資產的結構,才是”資產負債表”最重要的功能!

標的物成本分析

raw-image

投資上最常發生的錯誤就買太貴,賣太便宜,到底什麼叫做便宜!什麼叫做貴!如果沒有一個標準在,其實是非常難衡量的,當一件事物無法衡量時,憑感覺這種超能力就會常常發生,講白話一點就是一切都教給上帝決定了。

為了避免成敗操縱在運氣手上,知道自己的資產狀況以及成本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可以第一間房子或是第一張股票買貴,但是絕對不要發生,一直買貴的窘境發生,凱子當一遍就可以,當太多次就是智商的問題了_。

這張分頁是以購買股票為主,畢竟我是投資股票起家的,所以就以股票當作例子吧

raw-image

投資的成敗並不在於是否買在低檔,而是平均成本是否有競爭力

在買賣一樣東西時,大家都希望一出手就能賺到,例如喝星巴克就只選當天有買一送一才喝,衣服一定要等打折,而投資股票一定要等股市大跌。理論上這種想法是沒錯,就像有一句非常有名投資金句,股市就是“買低賣高“,看似廢話,但是要做到卻很難,因為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是低點,什麼時候是高!

這件事情假如人生只做這麼一次,那確實緊握球棒就只等那顆正中紅心好球才揮棒才是正解。假如必須要一直重複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那只等好機會才出手,這樣的方式可能就是不太好的選項。相對的試著創造出機會,才是長期勝利的方針。

“平均成本”就是這樣的概念!假如這項投資並不是只投資一次就定生死,那”平均成本”就變的非常重要,凡事都要以平均成本作為買賣的考量,要將原本習慣每筆投資就是100萬的方式,改成分三到四次買賣,雖然變麻煩了,但是投資勝率也就變高了。

因此確實的紀錄當下的買賣價格並算出買賣過後的平均成本以及剩餘成本,將會是提高投資勝率的勝利方針,確實的紀錄,定期的試算往後的投資買賣就圍繞著這兩個數字進行操作。

raw-image

上一張標的物分析的圖片裡,我們得到一些資訊可以看到

  • 中租的市價:133元。
  • 持有:115張。

圖片下半部的表格是記錄每一次買賣的歷史資料,經過試算之後可以得到, — 平均成本股價是:86.5元, — 總成本(剩餘成本):994萬8000元。 — 股利發放:5元

OK,我們現在已經對自己的投資標的物在成本上有一定的瞭解了,現在有三個選擇:

  1. 加碼
  2. 減碼
  3. 不做任何動作

好像在講廢話!但是這三個選項就可以把一個投資者給搞瘋掉,投資者之所以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是因為資訊不夠充分,買賣股票絕對不是新聞說會漲,就一定要買,而是要衡量自己本身的狀況。

假設現在手邊100萬準備要拿來投資,就利用已知的資訊,來看看哪一項選擇會比要佔有優勢吧。

狀況一!加碼!

假如選擇加碼!100萬大概只能買8張左右,先不管有沒有意義,當初大都買在100元以下,結果現在要買8張133元的股票,光看到133元我想有八成的人馬上就會嫌太貴了,畢竟持有成本是這麼的低,我們買高除非傻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記住!買賣時要看整體的平均成本才有意義

我們來試算看看,買八張133元的股票會對平均成本造成什麼影響?

(86.5 X 115 + 133 X 8) ÷ 120 = 89.52

用107萬加碼可以得到一些結論:

持有張數:115張(原本)-> 123張(加碼後)
平均成本:86.5元 -> 89.52(加碼後)
股利發放總額:57.5萬(原本)-> 61.5萬(加碼後)
股利增加百分比:7%
總量增加百分比:7%
成本增加百分比:10.7%

計算後,才發現原來購買133元對我們現在的持股影響並不大,看似高價,其實不然。得出這些結論?那可以買了嗎?看似不錯,但是別急,我們還有兩個選項,等評估完再說吧

狀況二!減碼!

選擇減碼,就沒什麼資金限制囉,高興怎樣就怎樣,但是還是要假設一下,既然加碼是多八張,那我們用個相反的狀況,減碼八張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86.5 X 115–133X 8) ÷ 107 = 83.02

持有張數:115張(原本)-> 107張(減碼後)
平均成本:86.5元 -> 83.02(減碼後)
股利發放總額:57.5萬(原本)-> 53.5萬(減碼後)
總量減少百分比:7%
成本減少百分比:10.7%
持有現金:106萬(原本) -> 212萬(減碼後)

接下來看看不動的狀況?

狀況三!不做任何動作

……………………………………一切都沒變!

結論是……!

檢視這三個狀況後,假如只有一筆100萬的現金可以加碼的話,以現在的狀況其實減碼才會是最佳的選擇!既可降低成本,又能增加持有現金等待下一次機會,股息股利降低的程度也還可以接受。

其次的選項才是”不做任何動作”,

資產負債表的重要

raw-image

上圖為資產負債的配置圖:

資產必須大於股東權益,股東權益一定要大於負債

一般理財會告訴各位負債最好是不要有,這是最理想的狀況,但是我會建議最好多點負債,而不要零負債,合理的債務,適當的運用槓桿,可以幫助許多事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債務使用過頭一樣是會出問題的,所以小心謹慎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了解現狀,建立評估標準。

到底擁有哪些或是買了哪些東西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問題,也因為這樣導致財務狀況一直惡化,因而在做決定時很容易造資產配置失衡,導致財務黑洞越來越大,甚至要到確定這個月繳不出貸款才會發現!而這就是資產負債表最重要的功用!提前預知!

花點時間製作屬於自己的財務報表,絕對比使用記帳來的好。假如大家都能認同記帳的是有用的,可以提醒自己不要花過頭!那將自己記帳的程度提昇至製作個人財務報表,絕對是改善財務,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

假如大家對本篇文章有興趣的話,請拍多幾個手,讓我知道你有興趣,我會更努力地寫出更多相關的文章來回饋大家,並歡迎大家持續追蹤我的文章囉。如果覺得這文章對你的幫助很大,也請您用力給它分享出去,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大更多的人!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莘傑的沙龍
28會員
19內容數
接近我心目中的財富自由之後,我最大的感概就是為什麼不早點學會理財的觀念,我們都知道理財觀念很重要,但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理財觀念。抱著要錢再賺,要花在存的心態做每件事,最後都會導致財務壓力過大,進而影響往後每一件事情的決定。因此擁有並運用正確的財務觀念將是本專欄重點。
陳莘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3/30
會看這篇文章!想必這主題是有引起大家的興趣。其實這問題在我剛上班的時候,2006年的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就困擾我,在當時就是忙著賺錢,忙著還錢,忙著花錢,有剩下才會存錢。
Thumbnail
2020/03/30
會看這篇文章!想必這主題是有引起大家的興趣。其實這問題在我剛上班的時候,2006年的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就困擾我,在當時就是忙著賺錢,忙著還錢,忙著花錢,有剩下才會存錢。
Thumbnail
2018/11/22
大家其實都有一把要過怎樣的生活大概準備多少錢的尺,假如野心不是太大,並嘗試著去計算一下金額,應該會突然發現原來達到夢想中的數字好像不怎麼困難。 但是看的到並不代表就一定吃的到,如何執行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開始規劃如何存到是非常重要的事
Thumbnail
2018/11/22
大家其實都有一把要過怎樣的生活大概準備多少錢的尺,假如野心不是太大,並嘗試著去計算一下金額,應該會突然發現原來達到夢想中的數字好像不怎麼困難。 但是看的到並不代表就一定吃的到,如何執行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開始規劃如何存到是非常重要的事
Thumbnail
2018/10/29
“shallow focus photography of vintage typewriter” by Peter Pryharski on Unsplash 想要對本系列文章有所了解或是待會文中提到的”黃金圈”概念想加以了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文章,從最初章開始,將會有相關的詳細說明。
Thumbnail
2018/10/29
“shallow focus photography of vintage typewriter” by Peter Pryharski on Unsplash 想要對本系列文章有所了解或是待會文中提到的”黃金圈”概念想加以了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文章,從最初章開始,將會有相關的詳細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公司財務報表是評估企業績效和價值的重要依據。通過仔細分析財務報表,投資者可以獲得關於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未來前景的洞察。以下是一個關於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指南,幫助投資者深入理解和評估企業。 1. 資產負債表(資產表) 資產負債表顯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投資者應該關注公司的資
Thumbnail
公司財務報表是評估企業績效和價值的重要依據。通過仔細分析財務報表,投資者可以獲得關於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未來前景的洞察。以下是一個關於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指南,幫助投資者深入理解和評估企業。 1. 資產負債表(資產表) 資產負債表顯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投資者應該關注公司的資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位投資者、或者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損益表的知識,這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損益表,還能提高你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的認識,讓你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位投資者、或者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損益表的知識,這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損益表,還能提高你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的認識,讓你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在剛工作之時,公司發薪水的薪資帳戶就是我管理財務的方式。每個月看薪水進來,到月底有比上個月多,就代表有在存錢、有在理財。 之後,隨著開始做資產配置,因此我決定借用公司經營中資產負債表的概念,依單一個人的需求,調整成適合個人使用的資產負債表。
Thumbnail
在剛工作之時,公司發薪水的薪資帳戶就是我管理財務的方式。每個月看薪水進來,到月底有比上個月多,就代表有在存錢、有在理財。 之後,隨著開始做資產配置,因此我決定借用公司經營中資產負債表的概念,依單一個人的需求,調整成適合個人使用的資產負債表。
Thumbnail
從短篇文中教你認識會計之四大財務報表 在會計學當中,有固定之四大正式報表,分別為「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權益變動表」以及「現金流量表」,今天帶大家簡單認識會計當中的四大財務報表分別要帶給大家何種資訊價值。 資產負債表,又稱財務狀況表,從名字就可得知,其主要表達的資訊即一家公司在「某一時點」
Thumbnail
從短篇文中教你認識會計之四大財務報表 在會計學當中,有固定之四大正式報表,分別為「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權益變動表」以及「現金流量表」,今天帶大家簡單認識會計當中的四大財務報表分別要帶給大家何種資訊價值。 資產負債表,又稱財務狀況表,從名字就可得知,其主要表達的資訊即一家公司在「某一時點」
Thumbnail
仔細檢視資產負債表,它可以告訴我們,企業的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藉以了解公司整體的布局。
Thumbnail
仔細檢視資產負債表,它可以告訴我們,企業的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藉以了解公司整體的布局。
Thumbnail
🎏前言 🎐測驗方式:電腦 🎐考試科目:投資學、財務分析、證券交易相關法規與實務 🎏準備方法   因為本身是財金系的學生,因此,投資學和財務分析的部分比較沒有問題,相較之下,花較多時間在法規的記憶。對於沒有基礎的人,我認為可以先從投資學(較多觀念)下手,然後再讀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有很多公式要
Thumbnail
🎏前言 🎐測驗方式:電腦 🎐考試科目:投資學、財務分析、證券交易相關法規與實務 🎏準備方法   因為本身是財金系的學生,因此,投資學和財務分析的部分比較沒有問題,相較之下,花較多時間在法規的記憶。對於沒有基礎的人,我認為可以先從投資學(較多觀念)下手,然後再讀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有很多公式要
Thumbnail
我們一起從挑老公的角度來看財報吧! 我們先大方向知道一下財報最重要的四張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股東權益變動表 分別代表什麼,以及用途在哪,接下來再深入表格內研究。
Thumbnail
我們一起從挑老公的角度來看財報吧! 我們先大方向知道一下財報最重要的四張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股東權益變動表 分別代表什麼,以及用途在哪,接下來再深入表格內研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