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用溫柔突破重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Photo credit IMDb

Photo credit IMDb

夏隆生長在毒品氾濫、豔陽高照的佛羅里達,是這充滿惡意環境中天生的和平主義者,不動拳頭只動情。高中同性情竇初開,深夜海灘月光下,凱文接上了夏隆的唇,激發他專情的純白液體,成為第一也是唯一觸碰他的人。

情勢比人強,長成硬漢藥頭的夏隆(Black)接到一通遙遠的電話,兄弟言談輕情感重,自己渾身肌肉但聲線媚得不得了。十年不回家,為了這通電話就跳上車,從亞特蘭大一路奔回佛州。

哈囉,陌生人。看到你又回來了真好
那是多久了?
似是天長地久。


Black坐在經典的美國餐廳卡座上,二三頭肌爆炸隆起,回眸的柔情千嬌百媚,真是看得熱淚盈匡又想大笑。心非常的癢,為這衝突到衝破雲端的張力而癢,這是沒有過的很奇特的經驗。這一幕讓電影起飛了,一切的苦難,一切的憧憬,一切的交錯,一切一切,就在這畫面裡。

___

導演Barry Jenkins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Lord Byron酒吧,寫下本劇的第一個字。全片2015秋天在佛州南部開拍,11月殺青,只用了25天。

電影的原型,是由Tarell Alvin McCraney寫就、從未製作的劇本《月光下男孩正藍》(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導演改編的靈感來自其童年,他也是個佛羅里達男孩,記憶中那裡「總是滿地遍佈鬱蔥綠草,和絕美金黃的夕陽」,而他就在惡事叢生的迷人社區長大。

他稱這樣的童年經驗是「美麗的掙扎」。

Naomie Harris 2015年自英國到美國宣傳007電影,因為簽證問題她只能停留三天,期間還得趕著演完《月光下的藍色男孩》中毒蟲老母的戲份,角色時間軸橫跨15年,而且導演沒有照著角色年齡的時間序拍攝。

Naomie Harris初接劇本時,極度排斥演一個嗑藥成癮的女人,那和她禁酒主義的人設就如水火一般不容,她還有一個從影以來持續堅持的原則——只出演能散發女性光輝的角色。然而 Barry Jenkins的母親正是一個受藥癮所苦的人,他告訴Naomie Harris,這角色的原型是自己的母親,Naomie Harris接受了成為導演母親的設定(能在導演面前演出他母親,肯定有種昇華感吧),接下來她一整個月的時間都耗在網路上,每天透過YouTube揣摩毒癮者的習性和外貌。

夏隆(Chiron)典故出自希臘神話中的療傷者,不同於其他暴力野蠻的同類,他是罕見擁有智慧的半人馬,精通藥物與治療法。

飾演夏隆三個階段的演員,在拍攝期間從未見面,Barry Jenkins想要他們獨立發展出自己的角色人格,對飾演凱文的三個演員也採取同樣做法。這部戲裡有演員更換的都是男孩角色,泰隆的母親和對他充滿慈愛的泰瑞莎,則是始終如一。

成年夏隆的車牌號碼是BLACK305,Black是學生時期凱文硬加在他身上的暱稱,305則是邁阿密的行政區碼。

Barry Jenkins參考侯孝賢《最好的時光》的電影架構,並將《鴿子之歌》放進片中,致敬王家衛的《春光乍洩》。

攝影指導 James Laxton 一次透露本片只有區區150萬美元的預算; Barry Jenkins 最初被問及時,只曖昧回答大約500萬左右,後來在倫敦進行Q&A時,坦承確實是150萬這個數字,不多也不少。電影早期的資金是布萊德彼特幫忙取得的。

這部以超低成本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創下41來的年紀錄,上一次是1976年上映的《洛基》,該片成本只有110萬美元。若算上通膨,洛基其實高過月光,而月光應是史上最低成本的最佳影片。

這也是第一部LGBT、全黑人演員贏得奧斯卡的電影。

阿里是奧斯卡史上第一位信仰伊斯蘭教的得主,他在大螢幕上出現的時間還不過20分鐘。他在水裡一戲充滿溫柔與父愛,當時是真的在教飾演Little的 Alex R. Hibbert游泳,男孩當時還是個旱鴨子。

Dede Gardner是本片和《自由之心》的制作人,也是奧斯卡史上拿下兩座最佳影片的女性製作人。Barry Jenkins負責編導,成為第一位以此身份拿下最佳影片的黑人,而他也是史上第四位入選最佳導演的非裔導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靖的沙龍
18會員
52內容數
<p>「短篇的重量」是我的短篇小說集與散文發表地。主題廣泛而細微,以故事情節表達我的世界觀,以我的方式接近你。</p>
張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2
80年代每年3萬多韓國人移美追夢,史蒂芬元原先在首爾當建築師的爸爸是其中之一,片中的雅各也只是另一個,他們都在來到美國之後才驚覺自己的夢想正失速墜地。那個社會和連男人自己都視養家餬口為天職的時代,一肩扛起家計重擔,為許諾家人豐衣足食的未來而孤注一擲的雅各,在家人眼裡最常見到的,是他的背影。
Thumbnail
2021/07/12
80年代每年3萬多韓國人移美追夢,史蒂芬元原先在首爾當建築師的爸爸是其中之一,片中的雅各也只是另一個,他們都在來到美國之後才驚覺自己的夢想正失速墜地。那個社會和連男人自己都視養家餬口為天職的時代,一肩扛起家計重擔,為許諾家人豐衣足食的未來而孤注一擲的雅各,在家人眼裡最常見到的,是他的背影。
Thumbnail
2020/08/21
喬許說派丁森在信中的語氣簡直就是康尼,起初他不想回信,問製片人現在該怎麼辦,但對方要他立刻現在!於是他問派丁森看過電影了沒有。電郵回覆「我啥都沒看,就只看了這張海報。」喬許覺得這傢伙有點瘋癲 ─ 堂堂電影大明星竟然只憑一張海報就主動貼上來?「但我喜歡,我喜歡那樣的瘋魔。」喬許。
Thumbnail
2020/08/21
喬許說派丁森在信中的語氣簡直就是康尼,起初他不想回信,問製片人現在該怎麼辦,但對方要他立刻現在!於是他問派丁森看過電影了沒有。電郵回覆「我啥都沒看,就只看了這張海報。」喬許覺得這傢伙有點瘋癲 ─ 堂堂電影大明星竟然只憑一張海報就主動貼上來?「但我喜歡,我喜歡那樣的瘋魔。」喬許。
Thumbnail
2020/05/12
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為了知道原著中的桃子,是不是真的能開發出「其他功能」,特地自己買了一顆來試,還邀提摩西夏勒梅分享「實作經驗」。 而全片取景的寬闊怡然的別墅,甚至讓盧卡格達戈尼起心動念,拿出信用卡準備刷下去。
Thumbnail
2020/05/12
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為了知道原著中的桃子,是不是真的能開發出「其他功能」,特地自己買了一顆來試,還邀提摩西夏勒梅分享「實作經驗」。 而全片取景的寬闊怡然的別墅,甚至讓盧卡格達戈尼起心動念,拿出信用卡準備刷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無論是格雷恩的原著或馬丁史柯西斯這部片長206分鐘的改編電影,應該都不只是為了講述兇殺案件內容。隨藝術手法逐漸被卸下,觀眾多少意識到,我們與片中的邪惡同處於現實,最終承認——大多數惡意沒有臉譜,也非單一根系。它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無論何地都可能存在。一旦完全放下思辨的的嘗試,它將重新萌芽,無聲戮殺。
Thumbnail
無論是格雷恩的原著或馬丁史柯西斯這部片長206分鐘的改編電影,應該都不只是為了講述兇殺案件內容。隨藝術手法逐漸被卸下,觀眾多少意識到,我們與片中的邪惡同處於現實,最終承認——大多數惡意沒有臉譜,也非單一根系。它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無論何地都可能存在。一旦完全放下思辨的的嘗試,它將重新萌芽,無聲戮殺。
Thumbnail
那年,11歲的英國女孩蘇菲(法蘭琪・柯芮 飾)和她年輕的單身父親卡倫(保羅・麥斯卡 飾),一起前往碧海藍天的土耳其度假。在遠離家園的應許之地,他們在風和日麗的天空下一起共享了好多種美好,然而父親既熟悉又陌生,看似憂鬱既掙扎的神情,讓蘇菲頓時摸不清頭緒⋯⋯
Thumbnail
那年,11歲的英國女孩蘇菲(法蘭琪・柯芮 飾)和她年輕的單身父親卡倫(保羅・麥斯卡 飾),一起前往碧海藍天的土耳其度假。在遠離家園的應許之地,他們在風和日麗的天空下一起共享了好多種美好,然而父親既熟悉又陌生,看似憂鬱既掙扎的神情,讓蘇菲頓時摸不清頭緒⋯⋯
Thumbnail
日頭正熾、海水正藍,船側扶手上,大手與小手交疊著。一對感情緻密的英國父女,千里迢迢來到土耳其,共度美好的夏日,順道慶祝少父的生日。11歲女童記憶中的土耳其假期,彷彿一切都被天光裹上一層糖衣,以歡樂為主。直到女孩追上父親的年紀,20年生命的砥礪,不單擦出了細紋,更磨亮了目光,她才得以看見美麗回憶中的闇
Thumbnail
日頭正熾、海水正藍,船側扶手上,大手與小手交疊著。一對感情緻密的英國父女,千里迢迢來到土耳其,共度美好的夏日,順道慶祝少父的生日。11歲女童記憶中的土耳其假期,彷彿一切都被天光裹上一層糖衣,以歡樂為主。直到女孩追上父親的年紀,20年生命的砥礪,不單擦出了細紋,更磨亮了目光,她才得以看見美麗回憶中的闇
Thumbnail
他很用力的喘著氣,然後右手抓起一把沙子,稍微一用力,沙子就從他的指縫流失了。 越是用力,就越是什麼都捉不住。 像極了他的這一生...
Thumbnail
他很用力的喘著氣,然後右手抓起一把沙子,稍微一用力,沙子就從他的指縫流失了。 越是用力,就越是什麼都捉不住。 像極了他的這一生...
Thumbnail
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可作為闡釋何謂「有毒的男子氣概」的最佳模板,該片有別於市面上傳統的同志電影將敘事主軸放在「同志身分的探索」與「同志性慾和既有社會秩序的衝突」,更聚焦在同志的「生命成長歷程」
Thumbnail
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可作為闡釋何謂「有毒的男子氣概」的最佳模板,該片有別於市面上傳統的同志電影將敘事主軸放在「同志身分的探索」與「同志性慾和既有社會秩序的衝突」,更聚焦在同志的「生命成長歷程」
Thumbnail
對於《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的導演 Jenkins 與編劇 McCraney 來說,自由城是他們成長的城市與滋養他們的土地,卻也同時都是兩人心疼的城市,因為自由城在外地人看來,是個貧窮黑人的犯罪之城。只是,這個城市的黑人,會一直墮落在惡性循環,也有其歷史的成因。
Thumbnail
對於《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的導演 Jenkins 與編劇 McCraney 來說,自由城是他們成長的城市與滋養他們的土地,卻也同時都是兩人心疼的城市,因為自由城在外地人看來,是個貧窮黑人的犯罪之城。只是,這個城市的黑人,會一直墮落在惡性循環,也有其歷史的成因。
Thumbnail
【簡介】 電影講述僻靜小島上住著一對對相依為命的男孩與母親們。男孩在海邊玩水休憩、定期前往醫院接受治療;母親則清一色有著蒼白肌膚、穿著米色長裙,宛如護士貼身照護。 這應該算是不主流的電影,啊,隨意了,至少結果還不錯呢。
Thumbnail
【簡介】 電影講述僻靜小島上住著一對對相依為命的男孩與母親們。男孩在海邊玩水休憩、定期前往醫院接受治療;母親則清一色有著蒼白肌膚、穿著米色長裙,宛如護士貼身照護。 這應該算是不主流的電影,啊,隨意了,至少結果還不錯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