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日麗》太陽身上的日班,不是什麼時候都看得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日頭正炙、海水正藍,船邊欄杆上,大手與小手交疊在一塊兒。
十一歲幼女,隨著年方三十的單身父親,千里迢迢從英國來到土耳其渡假,順道慶祝爸爸的生日。印象中的土耳其假期,彷彿一切都被天光裹上一層糖衣,以歡樂為主。一直到女孩追上父親的年紀,20年生命的砥礪,為她擦上了細紋,更磨亮了目光,才得以窺見絢爛回憶下的騷動,發現看似陽光的爸爸,其實心事滿懷。
《日麗》,英國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一鳴驚人之作,以一齣細膩、動人的自傳式電影,回味父女最難忘的夏日時光,卻更宛似冬季盛產的草莓,甜裡帶酸,嚐一口,就叫人難以忘懷。

(以下有雷,請小心慎入)
年輕爸爸卡倫和蘇菲。圖片來源:A24

女孩心中的第二顆太陽

如同撿拾、拼接記憶的斷簡殘篇那樣,電影用許多微小的情節、對話,堆疊出卡倫(《正常人》保羅麥斯卡)和蘇菲(法蘭琪柯芮)濃郁的父女情,看似破碎,卻深刻入魂。
在外頭,兩人時常被誤認為兄妹,鬥嘴、嬉鬧樣樣來,相處起來如忘年之交,有時連角色都難免互換。拾起小爸爸散落一地上的衣物不說,蘇菲還得容忍他鬧脾氣、甚至倒頭睡到忘記女兒被關在門外等等,一籮筐荒唐的事兒,直讓人快分不清,到底是誰在照顧誰。
可蘇菲知道,他盡力了。教她防身、希望彼此沒有秘密、口袋空空也不想讓她失望,始終在她面前堆滿了笑容,這樣的卡倫,就是蘇菲生命裡的泉源和依靠,像第二顆太陽那般,恆遠、篤定、自帶光芒。不難想像她的心目中,太陽爸爸未來的工作室,理應刷上象徵日光、希望、歡笑的:大黃色。

陽光下的青春饗宴

黃色,亦是她美麗心境的反射。渡假村裡邂逅的少女,離開前給了蘇菲一只黃色手環,讓她兌換設施裡提供的任何飲料和服務,要什麼有什麼,就像她初綻的年華,充滿生命的無限可能。
放眼那趟旅程,是她頭一次看見水煙、滑翔翼,第一次潛入海底接觸海洋生物,也是情竇初綻的時刻。生命,正以絕美的姿態盛開在她眼前,只等著她盡情採摘與享用。無怪蘇菲天真地對爸爸說,只要我能看得見太陽,你在遠方也看得見,就好像:
我們都在同一片天空底下。
一起望向天空的兩人。圖片來源:A24

Sunny Side Up,那另一面呢?

但看見同一顆太陽,不代表看見同樣的天空。
就像兩面的太陽蛋,sunny side up,翻到另一面恐有焦苦。表面上的燦爛,有時只是一件修身的霓裳,為了保護自己的弱點不被看穿,唯有蓋上華服示人,才能在正面思考霸佔的當代世界中,暢行無阻。
片名After Sun,因此不純然指涉導演在曬後20載的回望,似乎更暗示了刺眼的陽光底下,不可見的日斑與不可見的憂愁。而太陽黑子,自然無法直視,唯有把握日升日落或用望遠鏡,方能觀測得到。
但最怕的就是,錯過時機。因為人偽裝久了、過頭了,難免會累,甚而絕望到錯過變好與被拯救的機會。
鼓勵表現自我的藝術圈,亦不乏血淋淋的案例。除了眾人熟知的梵谷,加拿大華裔的藝術新星王俊傑(MATTHEW WONG)就是一例。他的畫作,大部分如這幅《對話(Dialogue)》一樣,筆觸大膽、用色飽滿,總在觀者心中灑落一道道光芒,但那道光,似乎從未徹底驅走憂鬱症的魅影,讓他最終在2019年,35歲壯齡時,親手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發光發熱的生命。
王俊傑 MATTHEW WONG《對話(DIALOGUE)》。圖片來源:Sotheby's

Dark Side Up,極致的溫柔

本片最高明之處,就在於美麗與憂傷的虯結,曖昧不明。好像說了,卻又沒有明說,必須觀眾各憑本事去挖掘去參透。
尤其畫面上未呈現,但可合理推測,卡倫大概做了與王俊傑一樣的選擇。徒留身後的倖存者,終生抱憾,深埋在事件發生前的枝微末節,翻找著自己忽略的預兆。
20年後,導演正如認真不苟的檢查員般,一片一片地檢視手邊的DV錄像、拍立得,甚至於腦海中殘留的記憶,曾經美麗的土耳其旅行,逐漸走了樣,處處閃爍著過去未曾感知的憂傷光粒。
爸爸打太極拳,極可能是為了抵抗憂鬱,明信片上的留言,如今讀來好像遺言,連她安排的祝壽驚喜,回想卡倫當時也是抽離地杵在遠方,表情木然。關於累到倦沉、關於疑似埃及艷后疑似尋短,種種無心的閒談,卻為蘇菲染上污點的記憶,再添一抹抹自責的沈鬱。最明顯的是影片後段,卡倫背對鏡頭痛哭,雖泰半出於導演的想像,卻哭到我們驚動魂神,鼻酸難捱。
平心而論,11歲時的女孩,哪有本事察覺成年人刻意上鎖的心房?就算發現了,她又怎麼能撬得開,陽光笑顏下,那對刻意迴避的雙唇?懂了當時的不懂,恰是最尖最痛的體內骨刺,而這樣的痛楚,唯有以電影之名,再佐上Blur的名曲《Tender》,對父親輕語吟唱:「Love's the greatest thing that we have」,才能稍稍平復了。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收藏」「追蹤」!
avatar-img
45會員
75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領養題材電影並不少見,但《嬰兒轉運站》非但沒有《攻其不備》白人家庭與黑人養子的和樂場景,也沒有韓片《芭比》身歷險境的養女,更沒有反過來,以恐怖片的形式上綱養父母的領養風險(《孤兒怨》)。它反倒循著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路線,拋卻非黑即白的道德批判,賦予不光彩的底層角色們,更多脈絡和體諒...
翻拍自西班牙2016神作《佈局》。男神蘇志燮飾演的成功企業家,捲入密室殺人的疑雲,與女辯護律師(金倫珍)展開一場詭譎的真相攻防戰。一樣劇情曲折、對白燒腦,讓人仿若置身真與偽的迷霧中,而調校後的角色設定和劇本,帶入了陰性觀點,再加上結尾前新添的那記回馬槍,都讓本片呈現出嶄新的風貌。
起飛以後,你將航向夢想或是煉獄?據統計,每千萬次航班才會發生一次空難,發生機率微乎其微。但假如將地球比喻成宇宙中的一艘航空器,那麼所有人類都是旅客,而新冠疫情,就是我們仍未落幕的巨大空難。
這一篇,非關影評,或可說是篇,偏門的影評。專業評論者,一般得讓自己藏身銀幕後方,與作品保持安全距離,便以獨行、攀高,站穩遙遠而隔絕的制高點,睥睨著眼底的影像流轉、手持冰冷銳利的放大鏡,細查並批判,好建立起相對客觀的專業高度。然而我認為《神人之家》這部佳作,值得另闢蹊徑,直通寫作者的內心世界。
你可知道韓國硬幣中,唯一出現的人是誰嗎?位列鈔票上世宗大王及思想巨擘之後、百元韓幣上的頭像,正是《韓山島海戰》所描繪的主角——海軍大將李舜臣。這部片作為《鳴梁:怒海交鋒》的前傳,不但在韓國佳評如潮,不但勇破韓國影史票房紀錄、甫獲釜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還找來《分手的決心》朴海日出演年輕版的李將軍...
蠢蛋、呆子、傻瓜...,不懷好意的標籤,如雨後路面積水的坑窪,污濁又骯髒,人人走避、刻意繞道或一躍而過。但聰明和愚笨,界線在哪?所謂愚人,就等於一文不值嗎?還是真有一種愚蠢,叫做「大智若愚」?《殺手沒有假期》《意外》大導馬丁麥克唐納的新片《伊尼舍林的女妖》,再次發揮他黑色幽默的看家本領!
領養題材電影並不少見,但《嬰兒轉運站》非但沒有《攻其不備》白人家庭與黑人養子的和樂場景,也沒有韓片《芭比》身歷險境的養女,更沒有反過來,以恐怖片的形式上綱養父母的領養風險(《孤兒怨》)。它反倒循著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路線,拋卻非黑即白的道德批判,賦予不光彩的底層角色們,更多脈絡和體諒...
翻拍自西班牙2016神作《佈局》。男神蘇志燮飾演的成功企業家,捲入密室殺人的疑雲,與女辯護律師(金倫珍)展開一場詭譎的真相攻防戰。一樣劇情曲折、對白燒腦,讓人仿若置身真與偽的迷霧中,而調校後的角色設定和劇本,帶入了陰性觀點,再加上結尾前新添的那記回馬槍,都讓本片呈現出嶄新的風貌。
起飛以後,你將航向夢想或是煉獄?據統計,每千萬次航班才會發生一次空難,發生機率微乎其微。但假如將地球比喻成宇宙中的一艘航空器,那麼所有人類都是旅客,而新冠疫情,就是我們仍未落幕的巨大空難。
這一篇,非關影評,或可說是篇,偏門的影評。專業評論者,一般得讓自己藏身銀幕後方,與作品保持安全距離,便以獨行、攀高,站穩遙遠而隔絕的制高點,睥睨著眼底的影像流轉、手持冰冷銳利的放大鏡,細查並批判,好建立起相對客觀的專業高度。然而我認為《神人之家》這部佳作,值得另闢蹊徑,直通寫作者的內心世界。
你可知道韓國硬幣中,唯一出現的人是誰嗎?位列鈔票上世宗大王及思想巨擘之後、百元韓幣上的頭像,正是《韓山島海戰》所描繪的主角——海軍大將李舜臣。這部片作為《鳴梁:怒海交鋒》的前傳,不但在韓國佳評如潮,不但勇破韓國影史票房紀錄、甫獲釜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還找來《分手的決心》朴海日出演年輕版的李將軍...
蠢蛋、呆子、傻瓜...,不懷好意的標籤,如雨後路面積水的坑窪,污濁又骯髒,人人走避、刻意繞道或一躍而過。但聰明和愚笨,界線在哪?所謂愚人,就等於一文不值嗎?還是真有一種愚蠢,叫做「大智若愚」?《殺手沒有假期》《意外》大導馬丁麥克唐納的新片《伊尼舍林的女妖》,再次發揮他黑色幽默的看家本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黑箱日記》非常忠實地記錄下伊藤詩織的對抗過程,大量的自照影片,詳實地記錄她悲觀負面的狀態,憤怒、自怨、痛哭——也曾有過輕生的念頭,以及不得不緊急就診的情況。但她仍決定努力下去,一如她在前往刑事法庭的計程車上,聽的那首〈I Will Survive〉,她會活下去。
Thumbnail
電影《日麗》透過成年蘇菲的視角,拼湊出童年時期未能捕捉的憂愁。影片透過四段交錯的時間線,描繪父親卡倫幽微的落寞,也觸及蘇菲成長過程的少女心思。電影裡親密卻疏離的氛圍,完美體現記憶的質感,讓回憶不僅是懷念,更是反思的起點。
爸爸開著車倚著山邊走。 往窗邊望去太陽初升,陽光層層的披在山巒上,漸漸地遠處如水墨的山巒逐漸交織於陽光之中,如金黃的霧氣,朦朧中帶著朝氣。埃及神話中,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便是一個生命的歷程,而早晨的太陽也就顯得小了些、亮了些,也更年輕些,就像初生嬰兒般熱情。 趁著暑假爸爸媽媽決定帶著我來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我心裡的太陽》新導演奧山大史向觀眾展現了「新事物中的新氣味」,影像裡獨有的清新氣息源自溜冰場上反射的光線,也是男孩凝視著溜冰女孩的視線,炯炯有神好似映射出多種的色彩,對於缺乏運動細胞的小男主角拓也來說,他被小櫻溜冰練習的模樣所吸引。如同課堂上朗誦的字句,該如何在這份新鮮事物中得到幸福?幸運的是荒川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大概是下午兩點的時刻,女人與她神秘的儀式不禁使我猜想她的身世,她在海邊所等待,或是期盼的,是纏綿悱惻的愛人?早夭的孩子?還是一個不可告人的懺悔?
Thumbnail
初看這部電影後的十數年間,香港與台灣各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今的天水圍、現今的香港、現今的世界,大多已非當時電影中的樣貌。但即使外在如何變動,大多數人還是早出晚歸,過著日子,在每個人的天水圍。我們看著時代,但也不要忘記看見彼此,看見自己,如同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The Way We Are。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黑箱日記》非常忠實地記錄下伊藤詩織的對抗過程,大量的自照影片,詳實地記錄她悲觀負面的狀態,憤怒、自怨、痛哭——也曾有過輕生的念頭,以及不得不緊急就診的情況。但她仍決定努力下去,一如她在前往刑事法庭的計程車上,聽的那首〈I Will Survive〉,她會活下去。
Thumbnail
電影《日麗》透過成年蘇菲的視角,拼湊出童年時期未能捕捉的憂愁。影片透過四段交錯的時間線,描繪父親卡倫幽微的落寞,也觸及蘇菲成長過程的少女心思。電影裡親密卻疏離的氛圍,完美體現記憶的質感,讓回憶不僅是懷念,更是反思的起點。
爸爸開著車倚著山邊走。 往窗邊望去太陽初升,陽光層層的披在山巒上,漸漸地遠處如水墨的山巒逐漸交織於陽光之中,如金黃的霧氣,朦朧中帶著朝氣。埃及神話中,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便是一個生命的歷程,而早晨的太陽也就顯得小了些、亮了些,也更年輕些,就像初生嬰兒般熱情。 趁著暑假爸爸媽媽決定帶著我來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我心裡的太陽》新導演奧山大史向觀眾展現了「新事物中的新氣味」,影像裡獨有的清新氣息源自溜冰場上反射的光線,也是男孩凝視著溜冰女孩的視線,炯炯有神好似映射出多種的色彩,對於缺乏運動細胞的小男主角拓也來說,他被小櫻溜冰練習的模樣所吸引。如同課堂上朗誦的字句,該如何在這份新鮮事物中得到幸福?幸運的是荒川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大概是下午兩點的時刻,女人與她神秘的儀式不禁使我猜想她的身世,她在海邊所等待,或是期盼的,是纏綿悱惻的愛人?早夭的孩子?還是一個不可告人的懺悔?
Thumbnail
初看這部電影後的十數年間,香港與台灣各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今的天水圍、現今的香港、現今的世界,大多已非當時電影中的樣貌。但即使外在如何變動,大多數人還是早出晚歸,過著日子,在每個人的天水圍。我們看著時代,但也不要忘記看見彼此,看見自己,如同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The Way We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