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你想怎麼活著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傳統說,哪裡需要補就要吃哪裡,例如吃腦補腦、吃肝補肝;本部電影的女主角,山內櫻良有著胰臟的疾病,也時常開玩笑說「好想吃胰臟~」但對於這部片的片名,真的有這麼單純?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真人版電影海報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真人版電影海報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我沒看過漫畫、小說,甚至在動畫版上映或是真人版上映時,我都沒有去看過,但這部片就是一直在我的電影待看清單裡。唯美的海報,甚至是令人有感觸的文案,搭配著這樣的片名,老實說我一開始是覺得有點違和感的,這也許也是因為我一直沒有去看的原因,但說真的……,我為我有去看這部片而感到高興呢!

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對白

「傳說不是說,哪裡需要補就需要吃哪裡嗎?」

好像好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傳說,我的老家也是。最常遇到的就是家裡餐桌上出現肝臟類的料理,而且通常會有這樣一句話:「最近常熬夜~要補點肝!」之類的。電影裡的女主角山內櫻良有著胰臟的疾病,在電影中也引用了這樣的傳說。她和男主角後來的幾次約會,都有在用餐時吃到胰臟類料理的畫面。

老實說我看得內心酸酸的,因為會想「補」的原因,就是出自於想要「被治療」或是「被恢復」吧?就像玩遊戲,被怪物攻擊而扣了血,為了不讓自己死掉,所以吃了紅藥水補血一樣;心裡酸酸的原因,是因為櫻良的是「不治之症」阿……,但是她明明是最清楚的人,確實常保持著微笑、熱情,自嘲自己或是展現得堅強與固執,讓我不經想問:

「其實你很不想就這樣死掉,對吧?」

而這樣的問題隨後也在後段的劇情被解答了。

「謝謝你,讓我有一段正常人的生活。」

大多數的人,在聽到友人的噩耗時,總是會想給予安慰的話,或是想要盡可能的說出一些甚麼,但其實,我們都很不會「安慰」人;這個時候也不那麼需要「安慰」。也許男主角春樹並沒有自覺,不過他的反應以及之後的作為,我認為是同理心的最大呈現方式。

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有自己的故事,知道了也不用太過訝異,也不需要過多的關心,在有需要的時候給予回應就是最好的協助。

意外先來?明天先來?

原本以為劇情走向最後就會以疾病收場,最後卻是一個意外的插曲。讓人不經陷入深思「人的生命非常無常」。

我們都知道人們有一天必定會結束生命,甚至有些人早就被醫生宣告了生命終點,但事實是,到底是明天先來?還是意外先來?沒有人說得準。說不定下個轉角就有一個生命結束,或是被宣告生命終點的病人卻一直維持著生命,然而,重點已經不是我們到底多久會死,而是,在這個無法預測死亡的、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可以做多少事?

哪些事情,你認為一生必做?

提起你的筆,嘗試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緒,整理並寫下屬於自己的《人生代辦清單》吧!是否能真正完成,也是你自己的造化了,對吧!

我很喜歡一本書的書名:「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依樣畫葫蘆的,如果這樣的清單列出後,發現上面充滿著現況無法達成的事項,請開始思考:

  1. 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2. 你為什麼會想要這麼做?
  3. 如果不做了你會怎樣?
  4. 如果做到了你會怎樣?
  5. 我還欠缺甚麼條件?

請列點,然後,開始擬定計畫並且實踐吧!

任何事情都可以有開始,但要不要堅持,取決於你。

在有限的生命裡,你想過著怎麼樣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野由紀的沙龍
19會員
45內容數
IG:amanoyuki.movie
天野由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4
坎城影展榮獲最佳劇本獎,是枝裕和導演最新作《怪物》,講述同樣一起事件中,多個角色的視角與心境。這部電影內容之深度,在散場後依然意猶未盡,彷彿很多尚未清晰的劇情線都還在腦中試圖尋求一個解答⋯⋯。
Thumbnail
2023/07/14
坎城影展榮獲最佳劇本獎,是枝裕和導演最新作《怪物》,講述同樣一起事件中,多個角色的視角與心境。這部電影內容之深度,在散場後依然意猶未盡,彷彿很多尚未清晰的劇情線都還在腦中試圖尋求一個解答⋯⋯。
Thumbnail
2023/06/20
漫畫改編動畫電影《BLUE GIANT 藍色巨星》,電影承襲了漫畫裡運用「線條」強調情緒與節奏的畫風,並擷取了漫畫的精華劇情重新組合電影內容安排,很難得看見改編得另大部分觀眾讚不絕口的電影,並在最後的小改編,也堪稱是「圓夢劇情」呢!
Thumbnail
2023/06/20
漫畫改編動畫電影《BLUE GIANT 藍色巨星》,電影承襲了漫畫裡運用「線條」強調情緒與節奏的畫風,並擷取了漫畫的精華劇情重新組合電影內容安排,很難得看見改編得另大部分觀眾讚不絕口的電影,並在最後的小改編,也堪稱是「圓夢劇情」呢!
Thumbnail
2023/05/23
在《鈴芽之旅》中,惹人憐愛的可愛擔當 白貓「大臣」,與其說是令人敬畏的神明,不如說是一個單純天真的小朋友,使人又愛又恨。 這是我第四刷《鈴芽之旅》,這次記錄一下對大臣的心得。
Thumbnail
2023/05/23
在《鈴芽之旅》中,惹人憐愛的可愛擔當 白貓「大臣」,與其說是令人敬畏的神明,不如說是一個單純天真的小朋友,使人又愛又恨。 這是我第四刷《鈴芽之旅》,這次記錄一下對大臣的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聽起來不像是在講述高中生的青春日常對吧,但正是為了這引人遐想的標題,我也一同栽進了同名小說的世界裡,等到實際去瞭解內容,反倒會覺得:「只有這樣的標題才得以詮釋吧!」而深深陷入在作者佈局的細節之中,所有衝突與溫柔都被張弛有度地暈染在人物的互動,給人餘韻不絕的觀後感。
Thumbnail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聽起來不像是在講述高中生的青春日常對吧,但正是為了這引人遐想的標題,我也一同栽進了同名小說的世界裡,等到實際去瞭解內容,反倒會覺得:「只有這樣的標題才得以詮釋吧!」而深深陷入在作者佈局的細節之中,所有衝突與溫柔都被張弛有度地暈染在人物的互動,給人餘韻不絕的觀後感。
Thumbnail
『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是作家住野夜同名小說改編的。片名有點恐怖,其實是一部不凡探討生死的青春愛情電影,結局好感動,非常推薦。因為有讓對方吃掉內臟,聽說靈魂就會活在對方體內這層意思,所以小說才取用這個名字。片中女主角櫻良自己雖然得了絕症,未來時日不多,卻還是一直為她在乎的人著想,希
Thumbnail
『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是作家住野夜同名小說改編的。片名有點恐怖,其實是一部不凡探討生死的青春愛情電影,結局好感動,非常推薦。因為有讓對方吃掉內臟,聽說靈魂就會活在對方體內這層意思,所以小說才取用這個名字。片中女主角櫻良自己雖然得了絕症,未來時日不多,卻還是一直為她在乎的人著想,希
Thumbnail
最近羅列著累積了一定數量的電影的時候,卻挑選了這套片名相當獵奇的電影作開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起初聽起來很恐怖,誰不知竟然是一套催淚的純愛作品。[1] 成年的男主角,志賀春樹(小栗旬飾,年輕時期:北村匠海飾)在打算辭去教職前遇上了母校的圖書館大修繕,在被要求的情況下一同跟學生整理館內的書籍時,逐
Thumbnail
最近羅列著累積了一定數量的電影的時候,卻挑選了這套片名相當獵奇的電影作開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起初聽起來很恐怖,誰不知竟然是一套催淚的純愛作品。[1] 成年的男主角,志賀春樹(小栗旬飾,年輕時期:北村匠海飾)在打算辭去教職前遇上了母校的圖書館大修繕,在被要求的情況下一同跟學生整理館內的書籍時,逐
Thumbnail
祝我們各自都活過一遍了無遺憾的人生!
Thumbnail
祝我們各自都活過一遍了無遺憾的人生!
Thumbnail
改編自住野夜同名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2017,知悅文化出版) 總是與人保持距離的志賀春樹 (學生時期:北村匠海 飾,成年時期:小栗旬 飾)偶然在醫院拾獲「共病文庫」:一本胰臟病變患者的日記與心願。而共病文庫的主人為同班女同學山內櫻良(濱邊美波 飾)。 「其實大家都很膽小,所以才會交給運氣」
Thumbnail
改編自住野夜同名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2017,知悅文化出版) 總是與人保持距離的志賀春樹 (學生時期:北村匠海 飾,成年時期:小栗旬 飾)偶然在醫院拾獲「共病文庫」:一本胰臟病變患者的日記與心願。而共病文庫的主人為同班女同學山內櫻良(濱邊美波 飾)。 「其實大家都很膽小,所以才會交給運氣」
Thumbnail
雖然這書名看起來很像什麼恐怖片,但這他其實都一部青澀的愛情故事,而且結局是在看前面內容的你完全想像不到的那種結局。
Thumbnail
雖然這書名看起來很像什麼恐怖片,但這他其實都一部青澀的愛情故事,而且結局是在看前面內容的你完全想像不到的那種結局。
Thumbnail
吃胰臟要做什麼呢?一般都是吃肝或肚,這種內臟類的食物別有風味,但當作書名真的很奇怪,作為小說,故事情節也有個轉折,以下儘量以不雷的方式來介紹。 確實是基於那種吃啥補啥的食補觀,面對疾病或保健的需求,似乎在某些文化裡,存在著這種期待,以減緩無法解決的問題所帶來的痛苦。一如小說書名所說,吃胰臟就因為胰臟
Thumbnail
吃胰臟要做什麼呢?一般都是吃肝或肚,這種內臟類的食物別有風味,但當作書名真的很奇怪,作為小說,故事情節也有個轉折,以下儘量以不雷的方式來介紹。 確實是基於那種吃啥補啥的食補觀,面對疾病或保健的需求,似乎在某些文化裡,存在著這種期待,以減緩無法解決的問題所帶來的痛苦。一如小說書名所說,吃胰臟就因為胰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