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從來不下雪 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出處:博客來 作者:陳育萱 出版社:逗點文化
因為排版需要空格所以字數顯示很多,實際上大概900字而已
故事,就是故事,可以開始於獨角獸的腳印,或是鄰家窗櫺上的藤蔓。 作家選擇了後者。
藤蔓只顧生長,無視水泥斑駁,鐵門鏽蝕。 待手臂力道足矣,將沉甸甸的大門「匡啷」而啟,映入眼簾的還有一簇鮮綠色,旺盛得沒頭沒腦。等陽光熟透,麻雀睡飽,故事還在繼續。 作家成長於彰化,在高雄待了七年。七年可能只佔人生的十分之一,但她用了一本書;六個故事,像光推拉影子一般,把七年揉合成圓潤的面,覆蓋遼闊。
六個故事分別是: 〈歸位〉那些值得撿拾、來不及記憶和驀然回首的瞬間。 〈南方從來不下雪〉不要打顫。南方從來不寒冷,卻在藍天籠罩下白得像雪。 〈明天我們去看海〉海是寒冷的,但她告訴海岸上的每一個世代 要溫熱柔軟。 〈放生〉為了下一次被找尋,亦是學會習慣趨近過度寬廣的世界。 〈反光〉讓光照射到被期待的位置,即便手上的從來都不是鏡子。 〈第三次警告,冠昇五金行〉挪不動的不是腳步,是山海雲雨。
六個故事都是:土地的明傷暗瘡。 環境汙染、區域發展不均、居住不正義、歷史創傷、資源分配不均、傳統文化消逝、自然災害……好多好多,一一列舉篇幅之大,令人痛心。 追求發展之下名為犧牲的搶奪,只被土地上愛笑的人們當作宿命。雲淡風輕。
也正因為作家身為「外地人」,才永遠無法習慣被煙囪管灌注黑煙的天空;無法妥協於讓紅色磚瓦和眷戀消失的原因;無法容忍那些本地人的「樂天知命」。書中文字如同暗潮,傳達出深沉的控訴,代替普羅大眾面對軀殼時慣用的憐憫。藉由書寫的傳遞和療癒功能,故事只要被提起,治癒傷口的責任就會被傳承、血跡會反覆被沖刷,直到只留下淺淺的啡黃色。
在這之前,我們都還是無法自理的幼崽,哭著哀求烈日蒸發那些濕黏的汗水,毫無察覺名為「發展」的窮頂阻擋了風。 南方的大人,胼手胝足地告訴北方,這裡不下雪,但也有港口、捷運,有工業區。 卻忘了他們其實也不知道:南方不會下雪,也不該只有咄咄逼人的溽暑。
南方孩子還需要一段時日。這項工程,始於記住故事那一刻;傳承故事時正持續進行著,某天故事被改寫,南方建設才完全了。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優美的文筆,描述了一段充滿思念與愛的旅程。作者以冬天的景色作為背景,反思過去的記憶和感情,探討生命中的種種耽溺與感悟。文中出現的蘆葦、晚風等意象,象徵著對故鄉與久別之人的懷念,讓讀者感受到濃厚的情感共鳴。
Thumbnail
  晴空萬里,白雲悠悠,在綠草如茵的空島上,彩蝶在花叢間恣意翻飛。   巍峨建築靜默屹立,沉睡在這片生機盎然裡,牆上的斑駁與裂縫間那些雜草叢生,彷彿在傾訴它經歷的歲月,即使這裡已經被遺忘已久,仍舊能從細微處看出曾經的壯麗與不朽。   一位少年突兀地出現,他的到來沒有打破寂靜與沉睡,只
  回去之時,我們沒有明顯的鄉音、也不留鬢毛。不知該喜還是該悲的事情是,村口沒有兒童在那裡笑問。兒童在補習、兒童被教育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於是不用惶恐地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要找杜康的話,沒人會告訴你他在都更過後的杏花村。
Thumbnail
2013年7月,南風吹來的季節,由鐘聖雄、許震唐兩人合著的《南風》正式出版。書的封面是台灣最長的溪流濁水溪的黑白照片,不細究的話,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本有關自然景致的地景攝影書,然而相較於景,這本書呈現更多的是人,一群生活在彰化最西南角的村莊——台西村,一群真真實實存在的人。
Thumbnail
書名:回南天 作者:殊娓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4年2月(舊文重發) 文案: 時芷是北方姑娘,沒去過兩廣地區。 但她聽傅西泠說過,那邊有種叫回南天的天氣。 回南天里,潮濕侵襲每一寸空氣。 聊起這個話題,是在深夜,傅西泠問時芷要不要談戀愛。 時芷拒絕:我心裡
Thumbnail
晨間飄雨,天色迷濛不見藍空。 我們沿著圍牆步行,緩慢離開世界的秩序。
Thumbnail
蟄居南部許久之後,竟忘了北方的雨。
Thumbnail
網路上,從中國看了一個長跑的愛情小說故事,原本以為可以到盡頭,後來卻是分飛各東西,世間事並沒有永恆可言,更況是愛情。 云云眾生裡  沒有誰 是誰的唯一卻總有人  是你一生心甘情願的迷失。 截自「陳潔麗 / 前世今生」的歌詞================= 我為這個故事  寫的新詩---
Thumbnail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   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因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優美的文筆,描述了一段充滿思念與愛的旅程。作者以冬天的景色作為背景,反思過去的記憶和感情,探討生命中的種種耽溺與感悟。文中出現的蘆葦、晚風等意象,象徵著對故鄉與久別之人的懷念,讓讀者感受到濃厚的情感共鳴。
Thumbnail
  晴空萬里,白雲悠悠,在綠草如茵的空島上,彩蝶在花叢間恣意翻飛。   巍峨建築靜默屹立,沉睡在這片生機盎然裡,牆上的斑駁與裂縫間那些雜草叢生,彷彿在傾訴它經歷的歲月,即使這裡已經被遺忘已久,仍舊能從細微處看出曾經的壯麗與不朽。   一位少年突兀地出現,他的到來沒有打破寂靜與沉睡,只
  回去之時,我們沒有明顯的鄉音、也不留鬢毛。不知該喜還是該悲的事情是,村口沒有兒童在那裡笑問。兒童在補習、兒童被教育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於是不用惶恐地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要找杜康的話,沒人會告訴你他在都更過後的杏花村。
Thumbnail
2013年7月,南風吹來的季節,由鐘聖雄、許震唐兩人合著的《南風》正式出版。書的封面是台灣最長的溪流濁水溪的黑白照片,不細究的話,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本有關自然景致的地景攝影書,然而相較於景,這本書呈現更多的是人,一群生活在彰化最西南角的村莊——台西村,一群真真實實存在的人。
Thumbnail
書名:回南天 作者:殊娓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4年2月(舊文重發) 文案: 時芷是北方姑娘,沒去過兩廣地區。 但她聽傅西泠說過,那邊有種叫回南天的天氣。 回南天里,潮濕侵襲每一寸空氣。 聊起這個話題,是在深夜,傅西泠問時芷要不要談戀愛。 時芷拒絕:我心裡
Thumbnail
晨間飄雨,天色迷濛不見藍空。 我們沿著圍牆步行,緩慢離開世界的秩序。
Thumbnail
蟄居南部許久之後,竟忘了北方的雨。
Thumbnail
網路上,從中國看了一個長跑的愛情小說故事,原本以為可以到盡頭,後來卻是分飛各東西,世間事並沒有永恆可言,更況是愛情。 云云眾生裡  沒有誰 是誰的唯一卻總有人  是你一生心甘情願的迷失。 截自「陳潔麗 / 前世今生」的歌詞================= 我為這個故事  寫的新詩---
Thumbnail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   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因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