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下“霸凌”與“談判”這兩件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空心二胡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常常提到我以前到現在都有被霸凌的經驗,而事實上我在國中也有遇過跟我一樣被霸凌的女生,她在國三即將畢業的時候問我要不要找她“結盟”,她一直找班上被霸凌的人,希望我們“反抗”的樣子,但是她之後覺得我這個人很討厭,被霸凌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她罵我一頓以後,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我知道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嘲笑我是爛人,不過無論我今天爛不爛,我想說的是,在我過往的人生中,我不是沒有做過對不起人的事情,但是我幾乎沒有對讓我覺得很煩的人做出霸凌的行為。原因是因為今天無論這個人多KY,霸凌這件事情始終是不對的,就像有些人一直欺侮你,你也不可以拿刀殺他一樣。因此縱使我這一生做的爛事不少,我也必須承認我確實不是個好人,但是我不會找理由合理化我霸凌讓我覺得煩的人的事情。
當然我這也不是要跟我第一段提到的國中女生比較,因為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了解這種事情,特別是國小到高中,甚至大學的小朋友受同儕壓力影響,他們很難避免有這些觀點,所以我能理解為什麼這些人會有這種想法。
但是如果你身為家長,以及身為老師,如果你看到有同學霸凌別人,你要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霸凌者”是什麼。根據Steven Spielberg所指導的“Why we hate”影集中,在第一集就有提到,很多霸凌者其實都是很受歡迎的人,與我們一般在影視作品看到的霸凌者形象其實完全不同。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霸凌者可以透過他的輿論力量,控制輿論,以及利用群體壓力去決定這個人的是非對錯。
所以為什麼很多霸凌者常常會說“受害者被霸凌都是他們自己有問題,但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因為他們掌握輿論力量,自然可以問心無愧的說這是受害者的問題。
當然可能會有老師家長認為“這只是小朋友做事不懂分寸”,覺得這些人就算犯了這些過錯也不算什麼。
然而實際上是這樣嗎?
實際上是,霸凌這個行為它本身是一種建立自己政治力量的“練習”,霸凌者確實是存心要藉由踐踏別人去建立自己的政治力量,所以這不存在“不小心”的問題,而是一個妥妥的“別有居心”。
因此為什麼霸凌是需要研究的問題?這不只是受害者心裡有沒有創傷的問題,他同時意味著霸凌者可以不斷的將霸凌視為一種藝術,並且在每個階段的“人際爭霸”中一而再的熟捻這個技巧,並在出社會之後成為一個在職場上鬥爭的工具。所以霸凌本身的問題就在這裡。
當然,也許霸凌受害者真的有問題,但是通常霸凌受害者通常離不開這四種人:一種是長得不好看(醜的、胖的、瘦小的、黑黑的、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看起來很遜的(窮的之類的);比較能出師有名的(例如有人被質疑偷東西的);或者是在人際鬥爭中失敗的。
於是當我們在處理霸凌問題時,我們可以從輿論力量的角度去切入,解決霸凌問題。例如如何削弱霸凌者的輿論力量,讓社群輿論走向一個平衡點,而不是讓人們覺得“他好酷,他一定就是對的”;“跟著他會讓我覺得有力量”。
至於被霸凌者被霸凌的理由,有九成都是假命題,被霸凌者被霸凌唯一的理由就是霸凌者要跟其他同儕“示威”,所以他們才拿大家公認最遜的人開刀,這樣一來他可以對愚蠢的人宣誓“我們是有共同的理由霸凌這個人”,二來也同時對聰明的人宣誓“你敢惹我你下場就是這樣”。
所以其實所謂的霸凌有很多其實都是政治鬥爭,而並非真的是孰是孰非的問題。
可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難免會遇到讓我們覺得很煩的人,因此學會“如何談判”是正確的。首先我們要重申一個原則,就是無論怎樣霸凌都是不對的;就算他真的很煩,你應該要告訴他“他很煩”而不是去霸凌他。
雖然說我在每次談判我未必能夠成功談判,有很多時候我都是跟這些人漸行漸遠,但是如果真的要談判,我可以提供一個觀點是,當你跟他們談判的時候,你要讓他們知道,你今天跟他談判不是要指責他,是我們要讓我們的友情更精緻。
因此我在談判的時候,我都會請他吃飯,請他喝飲料,甚至你在他有危機的時候幫他一把,這樣他對於“談判”這件事情就有正面聯想,進一步會改善自己的問題並且對你抱持感激。
當然無可避免一定會有人會為了那一點好處而處處讓你談判,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強自己的溝通方式,以避免這種情況。
所以今天我們談霸凌這件事的時候,如果這個霸凌者還是說都是受害者的問題時,你就跟他說:
“他如果真的有問題,請你直接告訴他,而不是欺負他,不然他怎麼知道自己有問題?你希望他藉由被霸凌發覺自己的問題,但是每個人都有各種問題,誰知道你不爽他的是哪一個問題?倒是你,你讓人不爽的問題很明顯,難道你今天有問題,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嗎?你不要說你跟他不一樣,你如果被搞,你能接受嗎?”
因此當我們在談霸凌時,我們著重的重點可能是削弱霸凌者本身的政治力,其次是要教育學生族群的溝通方式,這樣當我們真正遇到問題時,我們才能用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隨意對別人施展暴力,然後說這是解決問題。畢竟霸凌這件事情它禍害的不是只有學生,如果大家知道霸凌與政治力的關係,我相信不會有人覺得霸凌這件事很簡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之前《【性別】我是後天無性戀,我為什麼對異性戀無法驕傲?》中我有提到我是如何從天生有性戀變成後天無性戀的,而在簡單介紹我的個人歷程中,我有提到我在20~28歲左右成為沒有浪漫傾向的自性戀,因此在這個大家對於無性戀這個大類別還是很陌生的時代,我用我的個人經歷談談所謂的“自性戀”是什麼。
之前,有基進女權的支持者問我最近怎麼樣的時候,我表明我最近的生活,並且我簡單說明一下我對於我支持基女的立場。其實我倡議女權到現在只專注身體意識這個過程,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也進入四年了,但是即使我在網路上寫了那麼多文章,也似乎很少有人知道我真正的立場,所以我才在那次討論中談到我的女
今天臨晨談到技術面的問題,我們接下來就談談類型小說的問題。就如第二篇所言,一般來講我不建議多看所謂“驚悚類型”的電影,因為其實驚悚有很多面向,但是很多初心者因為對驚悚的了解很窄,以為只有被追殺才是驚悚,才會導致大部分的人對驚悚的認知是這個樣子。
上一篇提到心裡的問題,那麼這一篇就來談談技術的問題。 什麼?上一篇不是才剛說驚悚小說是要靠體會的嗎?但是其實你縱觀大多數的恐怖小說,特別是那種便利商店所賣得“快餐小說”,你覺得如果你處在這種高生產高資本主義的出版環境裡,你覺得你有沒有時間去讓你慢慢體會“什麼是驚悚”? 因此在心理層面上
我最後一次認真寫小說是我大學剛入學以後的事情,當時寫了幾篇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寫過小說,即使前幾年試圖想要提筆寫一些老題材,但是因為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我最終也只能放棄了。所以我目前的寫作題材大概都是時事評論這些硬題材為主。
今天深夜不知道怎麼搞得就多愁善感起來了,再加上有很多香港好友有時會分享香港的疫情消息,所以我們來談談去年年中到現在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對港台兩地的人的影響吧。
在之前《【性別】我是後天無性戀,我為什麼對異性戀無法驕傲?》中我有提到我是如何從天生有性戀變成後天無性戀的,而在簡單介紹我的個人歷程中,我有提到我在20~28歲左右成為沒有浪漫傾向的自性戀,因此在這個大家對於無性戀這個大類別還是很陌生的時代,我用我的個人經歷談談所謂的“自性戀”是什麼。
之前,有基進女權的支持者問我最近怎麼樣的時候,我表明我最近的生活,並且我簡單說明一下我對於我支持基女的立場。其實我倡議女權到現在只專注身體意識這個過程,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也進入四年了,但是即使我在網路上寫了那麼多文章,也似乎很少有人知道我真正的立場,所以我才在那次討論中談到我的女
今天臨晨談到技術面的問題,我們接下來就談談類型小說的問題。就如第二篇所言,一般來講我不建議多看所謂“驚悚類型”的電影,因為其實驚悚有很多面向,但是很多初心者因為對驚悚的了解很窄,以為只有被追殺才是驚悚,才會導致大部分的人對驚悚的認知是這個樣子。
上一篇提到心裡的問題,那麼這一篇就來談談技術的問題。 什麼?上一篇不是才剛說驚悚小說是要靠體會的嗎?但是其實你縱觀大多數的恐怖小說,特別是那種便利商店所賣得“快餐小說”,你覺得如果你處在這種高生產高資本主義的出版環境裡,你覺得你有沒有時間去讓你慢慢體會“什麼是驚悚”? 因此在心理層面上
我最後一次認真寫小說是我大學剛入學以後的事情,當時寫了幾篇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寫過小說,即使前幾年試圖想要提筆寫一些老題材,但是因為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我最終也只能放棄了。所以我目前的寫作題材大概都是時事評論這些硬題材為主。
今天深夜不知道怎麼搞得就多愁善感起來了,再加上有很多香港好友有時會分享香港的疫情消息,所以我們來談談去年年中到現在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對港台兩地的人的影響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被霸凌過嗎?」這是一個令人心痛卻真實的問題。也許換句話說:「誰沒被霸凌過?」似乎更貼近現實,因為霸凌在各種形式中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在學校、家庭,還是職場。它不一定是體現為嚴重的肢體暴力或公開的辱罵,更多時候是那些輕描淡寫的言語攻擊,或者讓人不安的冷漠對待,深深地刺進人的心中。
Thumbnail
一個學生被同學霸凌向老師求助,老師冷淡地說:「為什麼對方只霸凌你而不霸凌其他人?你不認為這是你的問題嗎?」 這樣的話連旁觀者聽到也咬牙切齒,當事人卻說得理直氣壯,無視求助者的需求,不管是有意袒護霸凌者,抑或只是懶得處理棘手的霸凌問題,當權威者拒絕伸出援手,受欺壓的一方便陷入求助無門的境地,而權威者
為何這個世界對於霸凌者視而不見,每個人都在被霸凌者說要怎麼保護自己,卻沒有教霸凌者不要霸凌別人。被霸凌者的傷疤是一輩子都無法消除的.真正站出來發身的又有幾個呢?   我從小就被霸凌,每個人都因為我的胖所以都言語霸凌,我打起勇氣去跟老師說,老師只是說:[沒有證據我怎麼調查?]那時我直接墜入黑暗之中,
最近突然想到霸凌的議題。 霸凌是可以輕易被原諒的嗎? 過去我也曾被霸凌過,但我自認那不算是嚴重的傷害,不過我似乎無法輕易地說出我原諒他們了。
那天,一個同事在隔壁診間說著,她的女兒在學校受到其它女同學的排擠,已經一段時間了,而這樣的狀況,她也無可奈何,那個人在一旁說著,現在的環境好像都是這樣,是說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遇到討厭的人,就會叫其它人不要理她,最後還說著,她也很怕自己的小孩受到霸凌,想找一間沒有霸凌的學校,聽到這些話,我又不自主冷笑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這篇文章討論了校園霸凌問題,並提出了應對霸凌事件的建議。文章中著重強調了旁觀者的角色,以及如何協助改變校園霸凌文化。同時也呼籲每個人都能擁有安全、豐盛的青春回憶。
在學生時代曾多次遭遇霸凌,逐漸發現,人際關係真的很重要,因為你肯說不說出口,身邊的人挺不挺妳,自己夠不夠勇敢!
前言·嫌疑   受霸凌者都會成為霸凌者,你認同嗎? 霸凌潛在於一個蝴蝶效應的代溝,在事出有果必有因的原則下,所有人都不外乎,失足的人,仰望的人,侵蝕的人,以及助長的暴政。 我沒有資格寫出這部書,沒有制止的話,視而不見的可憐,預想太多的結果……我知道罪責從來都是歸咎於霸凌者,所以我們寧可留下裝聾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被霸凌過嗎?」這是一個令人心痛卻真實的問題。也許換句話說:「誰沒被霸凌過?」似乎更貼近現實,因為霸凌在各種形式中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在學校、家庭,還是職場。它不一定是體現為嚴重的肢體暴力或公開的辱罵,更多時候是那些輕描淡寫的言語攻擊,或者讓人不安的冷漠對待,深深地刺進人的心中。
Thumbnail
一個學生被同學霸凌向老師求助,老師冷淡地說:「為什麼對方只霸凌你而不霸凌其他人?你不認為這是你的問題嗎?」 這樣的話連旁觀者聽到也咬牙切齒,當事人卻說得理直氣壯,無視求助者的需求,不管是有意袒護霸凌者,抑或只是懶得處理棘手的霸凌問題,當權威者拒絕伸出援手,受欺壓的一方便陷入求助無門的境地,而權威者
為何這個世界對於霸凌者視而不見,每個人都在被霸凌者說要怎麼保護自己,卻沒有教霸凌者不要霸凌別人。被霸凌者的傷疤是一輩子都無法消除的.真正站出來發身的又有幾個呢?   我從小就被霸凌,每個人都因為我的胖所以都言語霸凌,我打起勇氣去跟老師說,老師只是說:[沒有證據我怎麼調查?]那時我直接墜入黑暗之中,
最近突然想到霸凌的議題。 霸凌是可以輕易被原諒的嗎? 過去我也曾被霸凌過,但我自認那不算是嚴重的傷害,不過我似乎無法輕易地說出我原諒他們了。
那天,一個同事在隔壁診間說著,她的女兒在學校受到其它女同學的排擠,已經一段時間了,而這樣的狀況,她也無可奈何,那個人在一旁說著,現在的環境好像都是這樣,是說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遇到討厭的人,就會叫其它人不要理她,最後還說著,她也很怕自己的小孩受到霸凌,想找一間沒有霸凌的學校,聽到這些話,我又不自主冷笑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這篇文章討論了校園霸凌問題,並提出了應對霸凌事件的建議。文章中著重強調了旁觀者的角色,以及如何協助改變校園霸凌文化。同時也呼籲每個人都能擁有安全、豐盛的青春回憶。
在學生時代曾多次遭遇霸凌,逐漸發現,人際關係真的很重要,因為你肯說不說出口,身邊的人挺不挺妳,自己夠不夠勇敢!
前言·嫌疑   受霸凌者都會成為霸凌者,你認同嗎? 霸凌潛在於一個蝴蝶效應的代溝,在事出有果必有因的原則下,所有人都不外乎,失足的人,仰望的人,侵蝕的人,以及助長的暴政。 我沒有資格寫出這部書,沒有制止的話,視而不見的可憐,預想太多的結果……我知道罪責從來都是歸咎於霸凌者,所以我們寧可留下裝聾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