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香港的撕裂

更新於 2020/04/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廢話說在前頭,阿蒙在雨傘前其實政治冷感: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所以,如果你是希望知道如何解決香港的撕裂,抱歉,阿蒙幫不了你。一來,阿蒙沒這等政治智慧;二來,不在其位。真的要解決,廣州獨立吧!北方人根本非我族類。
扯遠了,阿蒙想說的是,這篇文,只是以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告訴大家阿蒙看到的事實。
其實這種撕裂早在612就已經爆發,阿蒙經歷過無數次悲憤、無奈、疲憊、充耳不聞,然後又再憤怒起來。恰巧,最近又被點著了,所以要就不吐不快。
近因是無意間聽到林鴻釧於油尖旺區議會前後的發言,突然覺得香港的撕裂已經嚴重得不可能修補。
到底什麼人可以在吃真真正正的人血饅頭時,還可以含血噴人?
而又到底什麼人,仍然會相信警謊?
今天的這宗新聞令阿蒙有所啟發:
來源: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21195-20200417.htm
嗯,從不意外,明顯就是發現紙包不住火,就早點自首。而明顯這也不是實際數字,但死亡數字官方大幅上調50%,證明事實更可怕。從未隱瞞病情?人唔笑狗都吠。
而香港,正正因為大部份人經歷過沙士,亦深知大陸的手法,所以武漢肺炎確診數字才僅破千宗,還要是因為一堆留學生才推高了數字。
當牽涉到生死,人就突然清醒了,你不戴口罩嗎?馬上拍片上傳公審,甚至即刻私了,因為你有機會危害到我的生命。中共?我從來都知道他們總是在說謊啦!
到不牽涉生死,就談錢了。你佔路、示威,搞到我生意,搞到我經濟,搞到我樓價,搞到我股票,搞到我回家!你要爭取是你的事,不要把我也扯落水。政府永遠是對的,搞到我收成期就是你錯。
中國人就是這樣貪生怕死、貪財的民族,所以才形成香港的撕裂。
如果大部份人皆會捨生取義,孟子用得著宣揚「所欲有甚於生者」嗎?
錢,成了眼罩,罩得死死的才能保住財產。
所以才會有人盲不講理,才會有人相信警謊,才會有一堆「我唔知」、「我唔理」。
藍營總是說:「你犯法!」
阿蒙總是說:「對,堵路違法,破壞公物違法,我從不反對,但這種罪行,足以讓警察也一起犯法?足以讓牠們濫捕、濫暴?721白衣人又有誰去處理?」
「我唔知!我唔理!總之你地咁做就係唔岩!」
除了保住自己財產,還不忘趁火打劫,一堆假口罩,甚至偷偷集資無本生利的個案比比皆是,五毛還會少嗎?
不能否認黃營比較散亂,但這是無可奈可,因為我們只是模糊地向著一個方向走,但大家對要走多遠,走到哪,其實沒有共識,所謂的方向可能正中,可能偏左又可能偏右。
而藍營目標明確,就是打壓黃營,保住自己錢財,所以五毛就輕易對準槍頭,只要不停擔著「錢」、「經濟」的旗幟,並從中作梗分化黃營,自己的錢就穩穩袋住了。
但問題是,現在不是行軍,難道分化了黃營,藍營就能打打殺殺將之逐一擊破?不,只會令香港更加撕裂。
政治立場其實既可樹敵又可結盟,不能某些老一輩的親戚因為偏黃,而令阿蒙對其另眼相看,突然變得投契。而如果我們因為要鬥黃,那就藍的又看不過眼,淺黃的又看不過眼,橙黃的又看不過眼,社會就更加撕裂。
這,全是中共害的。
願意看到香港撕裂的,到底是愛香港,還是愛自己?常以「祖國」自稱,常以母親和兒子作比如,但當刀手舉刀的時候,你是阻止還是贊成?
所羅門王分辨誰是孩子母親的故事
後按:早幾日,林鄭說兩辦不是干預,是擔心,是關心。而剛剛中聯辦就說兩辦「不是基本法第二十二條所指的一般意義上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http://www.locpg.gov.cn/jsdt/2020-04/17/c_1210563621.htm)姑勿論兩辦到底是不是歸中央人民政府管,但即是間接承認了干預。
很多警暴、黑暴都鐵證如山,但又如何?法治何在?如果你已經打算放棄,請讓林鄭提醒你:「歪理係一定要澄清同反駁。」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avatar-img
    4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下阿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女生總是愛問:「你愛我嗎?」 但男生問的是:「你願意將下半生交給我嗎?」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可能起點是愛,但那種愛真的能持久嗎?
    男孩問女孩:「妳愛我嗎?」 「不要問這個嘛,你是我的後備。」
    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分手只需要一個人決定。 但兩個人一起可以不需要理由,分手卻有一個理由,無論你有沒有將這個理由公開。
    人人說分手有很多階段,她好像找不到一個切合她的流程圖,她覺得自己總是徘徊於各個階段的傷痛,明明看到了出口的光,卻又走進了死胡同。
    阿蒙最愛說星座,友人揶揄說: 「何不寫篇雙子座?」
    「你們既然分手了,為何不去試著接受其他人呢?」友人問他。 「我……我還沒準備好……」 「少裝了!是嫌霖霖胸太小了吧?要不就阿婷好了,嬌小可愛,又好像對你有意思。」友人不停想替他拿主意。
    女生總是愛問:「你愛我嗎?」 但男生問的是:「你願意將下半生交給我嗎?」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可能起點是愛,但那種愛真的能持久嗎?
    男孩問女孩:「妳愛我嗎?」 「不要問這個嘛,你是我的後備。」
    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分手只需要一個人決定。 但兩個人一起可以不需要理由,分手卻有一個理由,無論你有沒有將這個理由公開。
    人人說分手有很多階段,她好像找不到一個切合她的流程圖,她覺得自己總是徘徊於各個階段的傷痛,明明看到了出口的光,卻又走進了死胡同。
    阿蒙最愛說星座,友人揶揄說: 「何不寫篇雙子座?」
    「你們既然分手了,為何不去試著接受其他人呢?」友人問他。 「我……我還沒準備好……」 「少裝了!是嫌霖霖胸太小了吧?要不就阿婷好了,嬌小可愛,又好像對你有意思。」友人不停想替他拿主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香港等於是煙臺條約以後的那幾十個條約口岸的總和,它一身集中了從牛莊、天津、上海、漢口、重慶一直到香港的所有城市,這些小型城邦的精華基本上都集中到了香港,所以它代表的並不僅僅是它自身。這確實是一個偶然現象,等於是1860年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在遠東海岸的力量最終全都集中到香港來了。
     真實共同體是什麼?就是那些在你失敗的時候會圍攏過來援救你的人。如果你很有把握地說「在我失敗的時候,現在我身邊的人全都會跑開」的話,那你就得承認你其實是沒有什麼真實的共同體的。
    Thumbnail
    跟羅馬帝國的麵包與競技比較相似的實際上是退伍軍人待遇。美國的退伍軍人,包括傷殘軍人,數目是非常大的,而且這是疊加性質的。一般來說,待遇是終身性的。你參過一次戰,那麼待遇就是終身性的。下一次你可能不參戰了,別的人參戰,待遇又是終身性的。所以,即使每一次參戰的人數都很少,積累下來卻是很多的。到處都可以看
    Thumbnail
    順水推舟,把你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到廣東的山水海的交界地區,在沿海各島嶼上製造僅僅依靠走私就能夠賺錢的武裝團體,在東部和北部的山區製造出以某一派強悍宗族為基礎的遊擊基地,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Thumbnail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壹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
    Thumbnail
    懷著矛盾和焦慮不安的心情,我開始寫這篇文章,此刻不斷看著直播中在抗爭的年青人,我為他們感到焦慮與不安。我不停地流淚,我為這些年青人的前景感到憂慮.....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香港等於是煙臺條約以後的那幾十個條約口岸的總和,它一身集中了從牛莊、天津、上海、漢口、重慶一直到香港的所有城市,這些小型城邦的精華基本上都集中到了香港,所以它代表的並不僅僅是它自身。這確實是一個偶然現象,等於是1860年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在遠東海岸的力量最終全都集中到香港來了。
     真實共同體是什麼?就是那些在你失敗的時候會圍攏過來援救你的人。如果你很有把握地說「在我失敗的時候,現在我身邊的人全都會跑開」的話,那你就得承認你其實是沒有什麼真實的共同體的。
    Thumbnail
    跟羅馬帝國的麵包與競技比較相似的實際上是退伍軍人待遇。美國的退伍軍人,包括傷殘軍人,數目是非常大的,而且這是疊加性質的。一般來說,待遇是終身性的。你參過一次戰,那麼待遇就是終身性的。下一次你可能不參戰了,別的人參戰,待遇又是終身性的。所以,即使每一次參戰的人數都很少,積累下來卻是很多的。到處都可以看
    Thumbnail
    順水推舟,把你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到廣東的山水海的交界地區,在沿海各島嶼上製造僅僅依靠走私就能夠賺錢的武裝團體,在東部和北部的山區製造出以某一派強悍宗族為基礎的遊擊基地,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Thumbnail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壹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
    Thumbnail
    懷著矛盾和焦慮不安的心情,我開始寫這篇文章,此刻不斷看著直播中在抗爭的年青人,我為他們感到焦慮與不安。我不停地流淚,我為這些年青人的前景感到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