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狀香港與中國一國兩制的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怎麼困難都能克服的人來說,守成不易絕對是一種浪費,因此為關於管理與治理,要如何衡量被包裝成競爭的給予,就變成固定端與活動端的機械架構原理。

也許香港的現狀,已經是走到最大格局,亦即將自己當成絕對的活動端,將中國當成絕對的固定端。 只是中國的活動端是北上廣深,不是絕對的香港,一直以來爭端的癥結點都是在這裡。


#現在的香港與中國
#一國兩制



avatar-img
31會員
879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2024年最新的信用卡修正條例,看見「一開始只是為保護人民而設置限制,最後限制卻反過來要求人民該怎麼做。」時,其道理竟然也可以延伸至死刑。
薛西弗斯的故事,讓人認為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笨蛋,但實際上是會走向成功,關鍵在於心性。
民主是自由的產物,但並非每個人的理想都能成為社會的現實! 中國、臺灣,任何地方都是這樣。
私立大學生更清醒、肩負更多責任與使命。 臺灣才能自然獨立,又被中國看得起。
中國統一是在進行,但是是以自由、民主、博愛的歐美文化為前進的依據。
從2024年最新的信用卡修正條例,看見「一開始只是為保護人民而設置限制,最後限制卻反過來要求人民該怎麼做。」時,其道理竟然也可以延伸至死刑。
薛西弗斯的故事,讓人認為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笨蛋,但實際上是會走向成功,關鍵在於心性。
民主是自由的產物,但並非每個人的理想都能成為社會的現實! 中國、臺灣,任何地方都是這樣。
私立大學生更清醒、肩負更多責任與使命。 臺灣才能自然獨立,又被中國看得起。
中國統一是在進行,但是是以自由、民主、博愛的歐美文化為前進的依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全球經濟格局正悄然改變,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2024年,這個轉折之年,對香港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中,還是在區域發展競賽中,香港都需要敏銳地調整策略,以維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樞紐及創新城市的地位。 本篇部落格將從多個角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一般人可能不太會去關切漢字的使用問題, 因為目前大家在使用手機使用電腦時,都有繁體/簡體界面可以自由轉換,非常方便,不必使用者費心學習。然而漢語中文字的認識與使用, 卻仍是兩岸三地 、新馬地區共同關切的問題。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Thumbnail
更多的「新香港人」代表著香港,於大灣區訴說著各種「香港經驗」,仍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全年,香港 ipo 新股集資大約 $5.9B,金額 20年以來最低 (還未計算通脹) 。就算在 2020 ,19肺炎開始,香港也能籌得超過 $50B ! 中國政府政策是一大原因,除了 “不可抗力”,中美關係,外國勢力撤資外 等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證監 (全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全球經濟格局正悄然改變,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2024年,這個轉折之年,對香港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中,還是在區域發展競賽中,香港都需要敏銳地調整策略,以維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樞紐及創新城市的地位。 本篇部落格將從多個角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一般人可能不太會去關切漢字的使用問題, 因為目前大家在使用手機使用電腦時,都有繁體/簡體界面可以自由轉換,非常方便,不必使用者費心學習。然而漢語中文字的認識與使用, 卻仍是兩岸三地 、新馬地區共同關切的問題。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Thumbnail
更多的「新香港人」代表著香港,於大灣區訴說著各種「香港經驗」,仍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全年,香港 ipo 新股集資大約 $5.9B,金額 20年以來最低 (還未計算通脹) 。就算在 2020 ,19肺炎開始,香港也能籌得超過 $50B ! 中國政府政策是一大原因,除了 “不可抗力”,中美關係,外國勢力撤資外 等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證監 (全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