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水手與夢想海洋的黑潮忘年會(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第十四段

2017年4月1日第三次集訓 獨木舟教練講習

這個春節假期連續四天,蘇帆特別為不老水手舉辦獨木舟教練講習,不老水手從獨木舟學員要晉升成為教練,光是身分立場的轉換,從被人照顧變成要照顧新學員,就讓我們緊張起來。

同樣是安全教育的第一堂課,認識人,認識海,認識裝備,這次聽起來特別印象深刻。

海浪的生成

無風不起浪、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波高=風速x時間x距離,風越強,吹得越久,浪傳遞的距離越遠,則風浪越大。水質點在原地上下打轉,但能量是水平向的傳播、浪能量傳遞的速度大於水質點的移動速度,就像音速大於風速。在外海的湧浪只是上下起伏,到了近岸受到海底地形越來越淺的影響,底層的浪速較慢,上層的浪速超越下層,便形成水牆般高的捲浪,然後破成碎浪上下拍打岸邊。

三道浪區:碎浪、捲浪、湧浪

從岸邊到外海要越過三道浪區:碎浪、捲浪、湧浪。最淺的碎浪上下浪區,碎浪上來時要弓箭步站穩,等浪退去再開始移動腳步前進。較深的捲浪區像一堵水牆迎面而來,不要與他對抗,要放低身段彎腰向大海鞠躬,潛入水裡讓浪從頭上過去再起身前進。到了外海較平靜的湧浪就隨之漂浮上下起伏即可。但要注意沿岸的水流,有隨潮汐改變方向的潮流,有海灣地形的離岸流。

觀海數浪

到海邊要先在安全的岸上觀察地形和浪況。每次活動在海邊都會看到蘇老師痴痴的望著大海,口中念念有詞,起初以為老師很感性求神保佑活動平安,或是有什麼心事,不敢去打擾他!後來才知道他在數浪。

瘋狗浪

大海中因風暴產生的不同週期的後浪前浪會擴散融合成浪湧、波高平緩波長長丶週期久。所以大海上有湧、較為平靜。波浪向陸時、波高高丶波長短、波速慢週期不變,幾個小浪之後會有幾個大浪,大海不會突如其來一個瘋狗浪,只要觀海數浪的時間足夠,可以預見大小浪的週期。下水之前一定要數清楚大浪的週期是幾秒鐘。

風起雲湧浪先到

近處的風起小短浪,遠處颱風颳起的大長浪。菲律賓刮颱風時,颱風還沒到台灣丶浪先到。颱風過去但仍會餘波盪漾。所以不老水手之歌裡有一句歌詞就是:風起雲湧浪先到 風淡雲清浪不止。仔細觀察今天的浪況,可以預測未來的風勢。

觀浪判海底地形

觀浪判海底地形丶浪高=0.7x水深。碎浪處的水深約為1-1.3公尺。如果在平靜的海面持續有局部碎浪產生,代表海底有突起的礁石。

花蓮不會有海嘯

看海灣地形預測浪、長淺灘布袋口才會有海嘯,歷史上幾次大海嘯發生的地形都是如此,阿拉斯加、智利丶南亞、日本311。台灣東部海岸平直陡深1:5、西部海峽水淺平均50公尺、所以不會有海嘯。

洄瀾、黑潮與食物鏈

花蓮又稱洄瀾,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有三股力量在花蓮外海形成洄瀾,花蓮溪將陸地的有機質沖刷至出海口,花蓮外海海底地形陡升,洋流隨之上升,將海洋底層的營養鹽輸送到淺層海水,再加上黑潮將低緯度陽光熱能往北輸送,是浮游性海洋生物重要浮游途徑,餵養豐富的海洋生物,是最好的漁場。隨著黑潮北上,可以從漁獲的種類看出完整的食物鏈,屏東櫻花蝦、台東飛魚丶花蓮鬼頭刀、宜蘭不時有鯨豚出沒。


raw-image


鹽寮三土

我們要珍惜東台灣花蓮這塊很特別的地方。除了自然地理,還有人文,所謂鹽寮三土:歐紀復盬寮淨土、孟東籬盬寮夢土丶還有就是我們蘇帆樂土。




第十五段

2017年4月2日不老水手教練集訓第二天

自我保護、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雙人獨木舟越過浪區,正高興的時候,又突然ㄧ個二公尺的大浪,我和標哥被拋到空中翻船,然後從外海被浪沖回岸上,5-10分鐘左右的海上漂流,學習心得是早早放棄掙扎,不要試圖搏浪游泳,節省體力,隨波逐流,遲早會回岸邊。剛好印證蘇老師說的:自我保護、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千萬不要試圖游泳回岸邊。

翻船漂回 槳不離手

這是第二次經驗在海上翻船,漂回岸上了,雖然漂流的距離較遠,但安心許多,因為上次的經驗對救生衣防寒衣有信心,除了碎浪沒有浮力要閉氣潛水久ㄧ點,其他時間在海中是不會沉下去的。我坐在獨木舟後座,翻船前是有預感的,因此手中抓緊槳不放,有槳在手,又多一層安全信心。依照先前敎練的指導,浪花來襲時,面對海岸雙手水平拿槳在前,身體也放鬆漂浮,浪會推人和槳。不是靠游泳的能力,而是ㄧ次ㄧ次立槳抓浪,慢慢靠近岸邊。下海前複習的海洋知識在腦中印証,心情比較輕鬆,不浪費力氣掙扎游泳,只要記得配合浪的週期潛水閉氣漂浮,平衡換氣就好。可以說是成功的翻船漂回體驗。

但中空的槳桿剛入水還有浮力,後來進水就沉下水中,而且因為左右槳葉不平行,右邊受力較強,讓我到後來為了槳的問題緊張掙扎了ㄧ下。希望有機會試試翻船無槳漂回,這樣就更有信心了!

月牙灣與離岸流

剛到海邊時,蘇老師觀察說明今天的海況,學習觀察海岸地形也是重要關鍵。眼前海岸線看似是ㄧ片平直的礫石灘,但正前方的海面碎浪離岸很近,而兩側在較遠的海面上就捲起浪花,判斷是因為兩側的海底有突出的淺灘或礁石,在水面下的海底地形其實是月牙灣。正前方是月牙灣中心的最低點,海浪能量發散區,海面最平靜,沙灘最美,是遊客最喜愛的海灘。然而月牙灣最低點通常會形成離岸流。從外海進入的海浪,受到左右兩側突起礁石的夾擠,匯集到月牙灣的中心,無處可去,就在海底形成強大的離岸流返回外海。從水面不容易看出離岸流,而是從地形推估出來離岸流的可能位置。

遇到離岸流要如何脫離?

獨木舟從這裡下水,越浪區之後要向左或右側脫離離岸流,再順著兩側進岸流划回岸邊。如果沒有先觀察地形,要逆著離岸流回來是不可能的,若是不知道該向兩側划開,就可能被沖到外海遇到更強的沿岸潮汐洋流被帶走。花蓮海邊的潮汐流水的方向是漲潮流水向北,退潮向南。今天的高潮在早上八點,我們下水時是退潮流向南,所以獨木舟划過浪區後會漂向南方,順時針方向再依進岸流回來。

算準週期推舟越浪

根據碎浪的位置,預估好海流方位,路線。接著要數浪,看浪到達岸邊的週期,前後浪約八秒,三個大浪之後接三個小浪,要抓準三個大浪過後的時機推舟上座划槳加速。有一點船速才能破浪,在下一波大浪來之前,划越浪區。




第十六段

2017年4月3日不老水手教練講習第三天

徐匯中學師生40人昨夜突然騎單車來訪蘇帆,露宿一夜,今早跟我們一同下水,我被編入夢想海洋隊、與不老水手隊、風火輪少年隊混合三人一組,我和哲文要帶15歲不會游泳的韋翰到海裡體驗越浪和漂浮。後來又帶康健雜誌的記者懿安和外國攝影師Lucas下水。早上下海六次,所幸風平浪靜!跟昨天的海況比較,容易許多。

晚上廖鴻基老師演講黑潮漂流101

聽了廖鴻基老師的黑潮101漂流計劃演講之後,對於乍聽之下超過理解能力範圍的壯舉,心裡多了一份尊敬。在海禁森嚴的台灣,為了喚醒台灣人失去多年親近海洋的能力,去年嚐試用無動力海上平台從台東大武外海漂流到龜山島的方式去認識黑潮。計劃之初透過正式管道申請,卻受到中央政府官員詳列此舉恐觸犯的法令洋洋灑灑。改為尋求民間贊助,事成後的錦上添花。


raw-image


如果把近海當作生活圈,台灣就變大了!
在講究效率與速度的現代社會,享受漂流是很難得的幸福。流浪、漂泊、浪漫、漂流⋯
能動能靜 若是浪漫 隨心所欲便是自由。



第十七段

2017年4月4日 不老水手教練講習第四天


今天要划獨木舟出海,尋找海上桃花源!

先吃飽早餐,伸展消除昨夜的肌肉僵硬。行前簡報,什麼?還要爬山垂降?


raw-image

第一梯六艘雙人獨木舟從蘇帆出海向南划六公里,到泰瘋餐廳上岸換手,由第二梯人員划四公里到灰姑娘黑沙灘吃午餐飯糰。然後再划二公里到水璉溪出海口結束總共12公里海上行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張不老水手教練證書得來不易!


raw-image


raw-image



第十八段

登陸不適/上岸症候群

四天的不老水手獨木舟教練講習結束,回到台北, 一早就投入急診職場, 像個齒輪一樣卡位上工。坐在電腦前面寫病歷的時候,隨著呼吸的節奏,好像還感覺得到獨木舟漂在太平洋海面上下起伏的波浪移動。


划船,衝浪或者海運遠航後回到陸地之後,人們經常仍然感覺像在海上晃動的感覺,這是一種所謂登陸不適的現象(Mal de Debarquement)。也稱為上岸症候群。

前庭系統

前庭系統(vestibular system)可以讓身體保持平衡, 走路不會跌倒. 前庭系統主要是由半規管和眼睛這兩個主要感覺器官構成, 半規管是位於內耳的三對圓型立體構造的淋巴管,內有淋巴液, 當頭部左傾時, 半規管內的淋巴液也會因左傾而流動, 淋巴管的內壁有纖毛細胞, 像海草在水中隨著水流擺動, 感受淋巴液流動的變化, 將頭部在空間中的移動轉換成神經訊號傳入腦中, 即使閉著眼睛腦部也可以憑內耳半規管感覺到頭部的移動.

暈車暈船的原因

暈車暈船的原因就在眼睛所看到的與內耳半規管所感受到的不同, 例如身處於一個沒有窗戶的船艙中, 眼睛所看到的環境並未改變, 但內耳感受到的卻是搖來搖去的不穩定, 導致傳入腦中的訊息紊亂. 引起恶心, 頭暈, 嘔吐,虛弱或頭痛.

減少暈車暈船的方法

有位夥伴划獨木舟一出海就感到頭痛, 一靠岸上陸就好了, 會不會也是暈船引起的症狀? 在海面上注視遠方不動的地平線,或是做一些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 有助於減少暈船。長途開車旅行,車上的乘客可以玩一種我是間諜的遊戲,當間諜的人心中選定附近的一項物品,讓其他的人去尋找猜測。可以打發時間又減少暈車。雪鐵龍汽車曾經研發一款防暈車眼鏡,在鏡框的周圍加上一道水管,晃動時水面也會晃動,讓視覺與內耳感覺一致,以減少暈車。


習慣搖晃之後,不搖晃反而不習慣

腦部對於來自眼睛、內耳及本體感覺傳入不一致的平衡感覺會重新統合各種感官的輸入訊號. 記憶到海馬迴,逐漸適應, 暈船的不適就會改善. 大腦在船上適應了搖晃狀態,一旦返回陸地,海馬迴中仍存有搖晃的記憶,大腦反而不習慣平穩不動的地面!有上下起伏或是走在水床上的感覺, 嚴重的程度時好時壞, 特別是靜靜坐著的時候最明顯, 乘車反而可以緩解登陸不適的症狀.情况猶如坐飛機到美加,當你已適應了當地時差,返國後反而要重新再適應一次而引起不適一樣。又好像聽過一首歌曲,有時旋律還會在腦中響起。或是曾經發生的夢境,偶而會似曾相識。

漂浮的女人

這些病徵持續一兩天尚算正常,但是在某些人, 症狀可能持續幾個月或幾年,導致疲勞、失眠、頭疼、粗劣的協調、憂慮、消沉和無能力從事。叫作登陸不適症候群(Mal de Debarquement Syndrome (MdDS), 或是上岸綜合徵(Disembarkment syndrome),醫學上暫時仍未能解釋病因 。最常發生在搭乘七日郵輪航程的中年婦女,稱為漂浮的女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帆海洋的沙龍
13會員
24內容數
關於花蓮鹽寮海濱的「蘇帆」親海基地,有一千零一夜那麼長的,青銀世代相互輝映活躍的故事。 專題包含各方志工創作: 【拖鞋教授】青銀共生\親海生活 【大俠專欄】從醫師到運動教練的精彩人生 【蘇帆人】蘇帆志工側寫 【字裡・浪間】詩・文 【與自然共舞】親子共學札記 【花・時間】山海圖文
蘇帆海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1
十年學問十年淺      一日人情一日深 十方而來十方去     一期一會ㄧ生緣 2020年5月31日蘇帆三鐵賽前大合照
Thumbnail
2020/06/01
十年學問十年淺      一日人情一日深 十方而來十方去     一期一會ㄧ生緣 2020年5月31日蘇帆三鐵賽前大合照
Thumbnail
2020/05/16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2020/05/16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2020/05/06
我在蘇帆親手採食的第一道野菜,就是炒川七。看葵媽在廚房裡準備晚餐,廚房裡已經擠滿熱心的二廚三廚,我不知所措的問說有甚麼我可以幫忙的?葵媽拿一口鍋子給我:去摘一盆川七來加菜吧!
Thumbnail
2020/05/06
我在蘇帆親手採食的第一道野菜,就是炒川七。看葵媽在廚房裡準備晚餐,廚房裡已經擠滿熱心的二廚三廚,我不知所措的問說有甚麼我可以幫忙的?葵媽拿一口鍋子給我:去摘一盆川七來加菜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個人 走了過來 指著朵朵浪花在礁石旁起舞 說 果然只有礁石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 這是在岸上 所以 我沒有賞他巴掌......
Thumbnail
一個人 走了過來 指著朵朵浪花在礁石旁起舞 說 果然只有礁石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 這是在岸上 所以 我沒有賞他巴掌......
Thumbnail
閉上雙眼,讓自己沉入那無邊際的藍,放鬆身體,把全部都交給大海,潛得更深、潛得更久,讓自己和大海融為一體 自由潛水亦是自由的心靈 為此,我深深迷戀上這項極限運動
Thumbnail
閉上雙眼,讓自己沉入那無邊際的藍,放鬆身體,把全部都交給大海,潛得更深、潛得更久,讓自己和大海融為一體 自由潛水亦是自由的心靈 為此,我深深迷戀上這項極限運動
Thumbnail
這樣的問題就像海潮 不斷地向海岸湧現 一波來 一波走 帶來了什麼 帶走了什麼 從來沒有人解決了海潮.....
Thumbnail
這樣的問題就像海潮 不斷地向海岸湧現 一波來 一波走 帶來了什麼 帶走了什麼 從來沒有人解決了海潮.....
Thumbnail
以往很喜歡在海邊~ 站在岸邊看海浪抨擊到岩石激起的浪花覺得好美~ 那海浪聲多麼療癒人心啊⋯⋯ 但是要考ow證照那天,當背起裝備準備要下水的那一天 忽然覺得這浪我好可怕~ 很多事情在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想法 一樣的,內心有不同想法時,做出的決定也會有所不同啊
Thumbnail
以往很喜歡在海邊~ 站在岸邊看海浪抨擊到岩石激起的浪花覺得好美~ 那海浪聲多麼療癒人心啊⋯⋯ 但是要考ow證照那天,當背起裝備準備要下水的那一天 忽然覺得這浪我好可怕~ 很多事情在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想法 一樣的,內心有不同想法時,做出的決定也會有所不同啊
Thumbnail
礁堤 潮汐漲退沖擊 魚兒循流食覓 大咬中 釣客手迅起提 魚兒張口驚疑 這是怎樣的~別水生離 ~~~ 日陽甩脫紅披 將天宮 罩上新嫁紗衣 紅燭嫋嫋迆迆 海共大地溫存 ~~~ 曛 日沉 海孤寂 濤哭聲起 波捲白練落 此心已不能抑 更也不想再逃了 知己難尋海心共鳴 心海相對放浪哭泣吧
Thumbnail
礁堤 潮汐漲退沖擊 魚兒循流食覓 大咬中 釣客手迅起提 魚兒張口驚疑 這是怎樣的~別水生離 ~~~ 日陽甩脫紅披 將天宮 罩上新嫁紗衣 紅燭嫋嫋迆迆 海共大地溫存 ~~~ 曛 日沉 海孤寂 濤哭聲起 波捲白練落 此心已不能抑 更也不想再逃了 知己難尋海心共鳴 心海相對放浪哭泣吧
Thumbnail
周末下午,雙胞胎女兒AB寶從儲藏室搬出一個又一個大塑膠箱,尋找蛙鏡、呼吸管等浮潛裝備,準備隔天到東北角海岸,擔任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小朋友浮潛活動的志工。 姊姊A寶一邊檢查著蛙鏡,一邊問我:「爸爸,以前在東北角風景區,有好多人被瘋狗浪捲走而溺水,是不是離我們要去的地方很近?」
Thumbnail
周末下午,雙胞胎女兒AB寶從儲藏室搬出一個又一個大塑膠箱,尋找蛙鏡、呼吸管等浮潛裝備,準備隔天到東北角海岸,擔任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小朋友浮潛活動的志工。 姊姊A寶一邊檢查著蛙鏡,一邊問我:「爸爸,以前在東北角風景區,有好多人被瘋狗浪捲走而溺水,是不是離我們要去的地方很近?」
Thumbnail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前兩天(2020/4/25-26)在花蓮鹽寮蘇帆基地參加大海領航員講習,我負責第一天晚上的急救課程。第一天的上午的課程是海漂,教練帶著學員下海漂浮。表面上風平浪靜,沒想到海底的大礁石讓我差點回不來。謝謝戒護員施依蓓的及時救援,值得紀錄與分享。
Thumbnail
前兩天(2020/4/25-26)在花蓮鹽寮蘇帆基地參加大海領航員講習,我負責第一天晚上的急救課程。第一天的上午的課程是海漂,教練帶著學員下海漂浮。表面上風平浪靜,沒想到海底的大礁石讓我差點回不來。謝謝戒護員施依蓓的及時救援,值得紀錄與分享。
Thumbnail
 獨木舟教練講習 這個春節假期連續四天,蘇帆特別為不老水手舉辦獨木舟教練講習,不老水手從獨木舟學員要晉升成為教練,光是身分立場的轉換,從被人照顧變成要照顧新學員,就讓我們緊張起來。
Thumbnail
 獨木舟教練講習 這個春節假期連續四天,蘇帆特別為不老水手舉辦獨木舟教練講習,不老水手從獨木舟學員要晉升成為教練,光是身分立場的轉換,從被人照顧變成要照顧新學員,就讓我們緊張起來。
Thumbnail
越是膽小無知,越要勇於嘗試 乘上浪板的第二課,順遂或是困頓?
Thumbnail
越是膽小無知,越要勇於嘗試 乘上浪板的第二課,順遂或是困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