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給我一個支點,可以舉起全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年學問十年淺

一日人情一日深

十方而來十方去

一期一會ㄧ生緣



raw-image

昨天晚上三鐵賽後與小譚聊起蘇帆一千零一夜的寫作計劃。

他的眼光看的是五年十年後的生命故事,提到小蜻蜓在東露台的木柱上刻下的身高,還有正在撰寫東台灣的藝術家臉譜等文史紀錄。


我蠻欣賞這種深度的耕耘。


或許你我都曾經一次又一次的被蘇帆所感動,每一次感動瞬間的背後,是累積了多少人的善念與付出。


在這個特別的蘇帆基地,大量的人事物匯集/湧現/淹沒。我們需要更多的文字影像志工,來協助一千零一夜的寫作記錄。努力的成果可以透過文字影像的記錄,讓更多的蘇帆故事得以流傳。

無疑的,這次蘇帆三鐵賽創下許多第一次。你的第一次,也是蘇帆的第一次。

raw-image

蘇帆海洋盃三鐵賽,參賽的隊伍:

1.豬隊友隊:雪琴、建州、拖鞋、雍熙、小雯、佩瑄
2.女兒隊:玲子、小燕子、甘蔗、黑琵、海金沙、波斯菊
3.玩療俠客隊:大俠、子妮、俠子、泰立、瑞玲、總統
4.累累隊:朱磊、佳澐、偉豪、家華、家華媽、彩芹姐
5.小譚隊:小譚、烏龍茶(宗哲)、童心、小廖、傳傑、乃悅
6.無敵隊:惠麟、娟娟、小格(佩瑋)、槐生哥、一哥、淑真姐
7.海邊耍廢-海廢隊:婷生、大中、小范、尼莫、詠婷、譚媽

戒護組:阿汝、阿亮、小花、阿鳴
攝影:小紅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可以舉起全世界。

紀錄就像支點,在我們回顧的時候,可以看清軌跡,每一個里程碑都是燈塔,為我們照亮前進的方向。蘇帆就是翻轉台灣活躍老化的支點!

歡迎加入蘇帆一千零一夜方格子寫作平台,花一點時間寫作,分享你的感動,成為作者群之一。太多精采的照片,留待下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帆海洋的沙龍
13會員
24內容數
關於花蓮鹽寮海濱的「蘇帆」親海基地,有一千零一夜那麼長的,青銀世代相互輝映活躍的故事。 專題包含各方志工創作: 【拖鞋教授】青銀共生\親海生活 【大俠專欄】從醫師到運動教練的精彩人生 【蘇帆人】蘇帆志工側寫 【字裡・浪間】詩・文 【與自然共舞】親子共學札記 【花・時間】山海圖文
蘇帆海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16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2020/05/16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2020/05/06
我在蘇帆親手採食的第一道野菜,就是炒川七。看葵媽在廚房裡準備晚餐,廚房裡已經擠滿熱心的二廚三廚,我不知所措的問說有甚麼我可以幫忙的?葵媽拿一口鍋子給我:去摘一盆川七來加菜吧!
Thumbnail
2020/05/06
我在蘇帆親手採食的第一道野菜,就是炒川七。看葵媽在廚房裡準備晚餐,廚房裡已經擠滿熱心的二廚三廚,我不知所措的問說有甚麼我可以幫忙的?葵媽拿一口鍋子給我:去摘一盆川七來加菜吧!
Thumbnail
2020/04/27
前兩天(2020/4/25-26)在花蓮鹽寮蘇帆基地參加大海領航員講習,我負責第一天晚上的急救課程。第一天的上午的課程是海漂,教練帶著學員下海漂浮。表面上風平浪靜,沒想到海底的大礁石讓我差點回不來。謝謝戒護員施依蓓的及時救援,值得紀錄與分享。
Thumbnail
2020/04/27
前兩天(2020/4/25-26)在花蓮鹽寮蘇帆基地參加大海領航員講習,我負責第一天晚上的急救課程。第一天的上午的課程是海漂,教練帶著學員下海漂浮。表面上風平浪靜,沒想到海底的大礁石讓我差點回不來。謝謝戒護員施依蓓的及時救援,值得紀錄與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人就是一個故事,當初為什麼參加,參加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許多人現在都已經大學或高中畢業,有的甚至已經當完兵,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怎麼說。
Thumbnail
一人就是一個故事,當初為什麼參加,參加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許多人現在都已經大學或高中畢業,有的甚至已經當完兵,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怎麼說。
Thumbnail
六年前我也曾到訪這三鐵的聖地,那時的我是加油團也是參賽者,也想留下一個不只是加油團的初鐵回憶,當時緊張、擔心整夜沒睡,留下了DNS棄賽的自己,也把身分轉換回加油團,再開賽鳴槍聲後,看著最遠端的三角浮球默默許下我會再來的完成的約定。 賽前的焦慮 賽前一天 比賽當天 游泳 — 42:12
Thumbnail
六年前我也曾到訪這三鐵的聖地,那時的我是加油團也是參賽者,也想留下一個不只是加油團的初鐵回憶,當時緊張、擔心整夜沒睡,留下了DNS棄賽的自己,也把身分轉換回加油團,再開賽鳴槍聲後,看著最遠端的三角浮球默默許下我會再來的完成的約定。 賽前的焦慮 賽前一天 比賽當天 游泳 — 42:12
Thumbnail
文\小蜻蜓  圖\家緁 我覺得「蘇帆」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因為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分享屬於自己的故事。 蘇帆人透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來了解彼此,在海上找尋自我。
Thumbnail
文\小蜻蜓  圖\家緁 我覺得「蘇帆」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因為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分享屬於自己的故事。 蘇帆人透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來了解彼此,在海上找尋自我。
Thumbnail
圖 \ 家緁、秉鈞 . 文 \ 秉鈞 從車窗往外看著浪花拍打著岸邊,看著、看著我們就來到了鹽寮。今天是蘇帆舉行海上三鐵賽的日子,雖然這次因為爸媽工作忙碌,我跟爸媽沒有報名參加,但是也見證了這場盛大熱鬧賽事。 下午三點左右,抵達蘇帆。我看到哥哥、姊姊、爺爺、奶奶穿著防寒衣、膠鞋和魚雷浮標,全副武裝準備
Thumbnail
圖 \ 家緁、秉鈞 . 文 \ 秉鈞 從車窗往外看著浪花拍打著岸邊,看著、看著我們就來到了鹽寮。今天是蘇帆舉行海上三鐵賽的日子,雖然這次因為爸媽工作忙碌,我跟爸媽沒有報名參加,但是也見證了這場盛大熱鬧賽事。 下午三點左右,抵達蘇帆。我看到哥哥、姊姊、爺爺、奶奶穿著防寒衣、膠鞋和魚雷浮標,全副武裝準備
Thumbnail
十年學問十年淺      一日人情一日深 十方而來十方去     一期一會ㄧ生緣 2020年5月31日蘇帆三鐵賽前大合照
Thumbnail
十年學問十年淺      一日人情一日深 十方而來十方去     一期一會ㄧ生緣 2020年5月31日蘇帆三鐵賽前大合照
Thumbnail
為了看見彼此的好,支持彼此,成為可以一起突破難關的螃蟹(咦?),蘇帆志工們從去年冬天,開始了這個描寫同伴的專欄。
Thumbnail
為了看見彼此的好,支持彼此,成為可以一起突破難關的螃蟹(咦?),蘇帆志工們從去年冬天,開始了這個描寫同伴的專欄。
Thumbnail
第十一段  2017年3月14日體能訓練 早上6:30屋頂露台有岳大哥分享氣功新法,帶著大夥兒對著太平洋吐納,外海的浪頭冒白花,四級風,浪大不適合划竹筏出海練習。於是便移師到風平浪靜的花蓮溪出海口練耐力
Thumbnail
第十一段  2017年3月14日體能訓練 早上6:30屋頂露台有岳大哥分享氣功新法,帶著大夥兒對著太平洋吐納,外海的浪頭冒白花,四級風,浪大不適合划竹筏出海練習。於是便移師到風平浪靜的花蓮溪出海口練耐力
Thumbnail
首先何謂三萬年前的竹筏? 一艘沒人見過,甚或沒人相信它曾經存在過的竹筏。到底長甚麼樣子? 一艘憑空想像,只夾帶少許推理,但完全無法考證的幽靈船。要如何把它建造出來? 與其花錢請師傅來量身打造而被嗤之以鼻,不如自行摸索來得實際
Thumbnail
首先何謂三萬年前的竹筏? 一艘沒人見過,甚或沒人相信它曾經存在過的竹筏。到底長甚麼樣子? 一艘憑空想像,只夾帶少許推理,但完全無法考證的幽靈船。要如何把它建造出來? 與其花錢請師傅來量身打造而被嗤之以鼻,不如自行摸索來得實際
Thumbnail
故事大綱 一群尋求活躍老化的銀髮族,在花蓮蘇帆海洋學堂學習划獨木舟,在夢想海洋的年輕水手協助下,認識黑潮,並克服對海洋的恐懼,重現三萬年前台灣人划竹筏橫渡黑潮到日本的考古理論。在老少世代之間,一段彼此扶持感恩的故事。
Thumbnail
故事大綱 一群尋求活躍老化的銀髮族,在花蓮蘇帆海洋學堂學習划獨木舟,在夢想海洋的年輕水手協助下,認識黑潮,並克服對海洋的恐懼,重現三萬年前台灣人划竹筏橫渡黑潮到日本的考古理論。在老少世代之間,一段彼此扶持感恩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