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並沒有瘋狗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周末下午,雙胞胎女兒AB寶從儲藏室搬出一個又一個大塑膠箱,尋找蛙鏡、呼吸管等浮潛裝備,準備隔天到東北角海岸,擔任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小朋友浮潛活動的志工。

姊姊A寶一邊檢查著蛙鏡,一邊問我:「爸爸,以前在東北角風景區,有好多人被瘋狗浪捲走而溺水,是不是離我們要去的地方很近?」

我點點頭說:「沒錯,那次意外是發生在地質公園裡的龍洞灣岬步道岩石平台,是社區大學所辦的步道美學課程的戶外活動,當時也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不過,你剛說的瘋狗浪,其實並沒有這種浪喔!」

AB寶齊聲抗議:「怎麼可能,電視新聞這麼報導,報紙也這麼寫,連政府官員,學者也都這麼說,怎麼可能沒有瘋狗浪呢?」

我嘆了口氣說:「如果以一般人對瘋狗浪的定義『突如其來,不可臆測的大浪』來看的話,就學理而言,也就是以海浪形成的理論來說,所謂的瘋狗浪並不存在,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或資料能證實它的存在。因為所有的浪,發生與形成都是可預測的,沒有任何一個浪是突如其來,忽然蹦出來的。」

AB寶還是半信半疑,不相信所有的媒體都亂寫。

我只好抬出專家來佐證"「你們記不記得五月初我們到花蓮去時,爸爸帶你們到鹽寮海邊的蘇帆海洋教育基金會找蘇達貞教授,也就是拖鞋老師?」

B寶說:「記得啊,他很多年前從海洋大學退休後拿他所有的退休金成立了這個基金會,從事海洋教育,鼓勵大家多接觸大海。」

A寶也補充:「拖鞋老師正在親手打造用人力划的獨木舟,還打算用來環遊世界呢!真酷!」

我興奮地點點頭:「不錯,拖鞋老師真是台灣海洋教育的國寶級人物,也是令人讚嘆的奇葩。我剛剛講的,世界上沒有所謂瘋狗浪就是他告訴我的。因為所有的浪包括瘋狗浪,都是可以觀察與預測的,不可能如媒體形容的『突如其來,毫無徵兆』。因為海面上要形成任何一個巨浪的條件,必會在巨浪的前緣,海水大量且快速的被後方的浪頭吸引,導致前方的海水水位急速下降,水位下降得越多越久,後方的海浪才有可能越大。」

我停了一下,才繼續說:「就像海嘯來襲前,海邊的潮水會退得非常遠,換句話說,超級大浪,也就是大家說的瘋狗浪形成之前,海面上的海水一定會先有水位下降的現象,從事海邊活動的人,只要發現海水突然向外海急速退去,就可以預測接下來會有一個大浪沖擊上來。去年的意外,主要是侵襲菲律賓的海燕颱風所形成的大浪,而且所謂無風不起浪,長浪產生大概都是來自於颱風,只是長浪行進速度比颱風快,也許颱風還離台灣距離遠達千公里,甚至也不會朝台灣而來,可是長浪就已經直撲台灣沿岸了。」

A寶搖搖頭說:「唉!這是理論啦!大家在海邊玩得興高采烈,誰會注意到海水退得比較多!」

我嚴肅的說:「每個要到海邊的人,就必須要有這些基本的知識,帶隊的人更是要密切注意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去年暑假拖鞋老師帶爸爸的朋友們數十個人到花東海岸划獨木舟時,當大家一接近海邊,他就面向大海,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大海,一直等到全部的人安全上岸,離開海邊,他才將視線從海面上移走。我想,這是任何從事戶外活動主辦人應盡的職責吧!所以休閒遊憩活動,包括自然體驗活動都會有一定的風險,但是,絕大部分的意外除了因為輕忽之外,都是來自於我們知識不足。」

A寶同意我的看法:「不然像現在這樣,只要有哪個地方出了意外,就封閉不讓人玩,真是因噎廢食呀!」

我為A寶鼓鼓掌: 「沒錯,不過政府或相關管理單位會這樣,都是媒體,民意代表往往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究責,在民粹的鼓譟下,官員只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許多地方不准老百姓去玩,或者設置太多安全措施,比如蓋了許多欄杆或圍牆,把自然景觀都糟蹋了!」

我想了想,找出一些資料,告訴AB寶: 「挪威有一座海邊的巨岩,高六百多公尺的講壇岩,從近百年前他們發現有條路徑可以走到岩頂後,沒有添加任何人工設施與護欄,一路是大大小小碎石與巨石坡,岩頂小平台一側是山壁另一側是垂直的斷崖,居然任憑遊客冒著生命危險遊走,只要稍一不慎,就會墜落崖底。可是每年近十萬名遊客,百年來居然沒有任何一個出事的紀錄!」

我停了一下,繼續說: 「紐西蘭的海洋休閒運動的人口與頻率起碼是台灣的數百倍吧?但是台灣每年戲水事故的人數卻是他們的三倍,我相信台灣的海邊活動意外發生率應該會穩居世界之冠,我想,這大概是我們長久以來對海的陌生與無知所致。」

B寶也呼應我的感慨: 「我們到蘇帆海洋基金會拜訪時,拖鞋老師對大海的熱情與對海洋教育的使命,令人印象深刻。」

我也想起拖鞋老師所說的,海浪和潮汐是大海的呼吸,它有一定的韻律、一定的節奏。海洋中的海流和陸地上的河流、人體的血液一樣,是海洋的循環系統,它也有一定的路線、一定的速度。親近海洋的人了解它、敬畏它、喜歡它;不曾親近海洋的人,卻大都誤會她是變幻莫測、隱藏著危機、充滿神秘。人類大多數的恐懼是來自於無知,我們對海洋的無知,造就了國家、社會、學校、與家庭根深蒂固的恐海教育。

其實除了對海洋的無知之外,我們在溪邊、山裡活動時,可先去了解這些大自然的知識?

我們要了解大自然,而不是害怕大自然。

我們要謙卑地接近大自然,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而且孩子的感官要在豐富的環境裡真實地觸摸,聞到、看到、聽到真實的世界。在田野土地上奔跑,流下汗水,玩著泥巴,皮膚感覺到濕潤的顆粒和自然散發的氣味。對所有孩子來說,來自於大自然的美感經驗,絕對不是坐在教室裡學美術、音樂與詩歌所能達到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創作的泉源。與泥土接觸的經驗,留在孩子敏銳易感的心中,在將來發芽長大。

同時,大自然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古老的鄉愁,自然荒野可以更新我們生命的能量,產生與萬物合一的連結。這種超絕經驗的體會,可以安定我們的心靈,甚至領悟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千萬不要因為活動的意外而阻礙了我們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世界之大,我們終會有自己的「大海」與之相伴。
Thumbnail
世界之大,我們終會有自己的「大海」與之相伴。
Thumbnail
這樣的問題就像海潮 不斷地向海岸湧現 一波來 一波走 帶來了什麼 帶走了什麼 從來沒有人解決了海潮.....
Thumbnail
這樣的問題就像海潮 不斷地向海岸湧現 一波來 一波走 帶來了什麼 帶走了什麼 從來沒有人解決了海潮.....
Thumbnail
第一次在無法觸底的開放水域,潛水?並不正確。 游泳?不夠精準。 漂浮,我想這字詞最為合適。 就這麼懸浮在水中,無法觸底,未能下潛,唯有和內心周旋,才能勉強保持鎮定,這就是我那狼狽不堪的初體驗,卻令我從此醉心於這湛藍世界。 隨著浪高起伏漂浮在海面,用盡氣力直立身子,想辦法保持頭部朝上。我只有蛙鏡,每隔
Thumbnail
第一次在無法觸底的開放水域,潛水?並不正確。 游泳?不夠精準。 漂浮,我想這字詞最為合適。 就這麼懸浮在水中,無法觸底,未能下潛,唯有和內心周旋,才能勉強保持鎮定,這就是我那狼狽不堪的初體驗,卻令我從此醉心於這湛藍世界。 隨著浪高起伏漂浮在海面,用盡氣力直立身子,想辦法保持頭部朝上。我只有蛙鏡,每隔
Thumbnail
周末下午,雙胞胎女兒AB寶從儲藏室搬出一個又一個大塑膠箱,尋找蛙鏡、呼吸管等浮潛裝備,準備隔天到東北角海岸,擔任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小朋友浮潛活動的志工。 姊姊A寶一邊檢查著蛙鏡,一邊問我:「爸爸,以前在東北角風景區,有好多人被瘋狗浪捲走而溺水,是不是離我們要去的地方很近?」
Thumbnail
周末下午,雙胞胎女兒AB寶從儲藏室搬出一個又一個大塑膠箱,尋找蛙鏡、呼吸管等浮潛裝備,準備隔天到東北角海岸,擔任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小朋友浮潛活動的志工。 姊姊A寶一邊檢查著蛙鏡,一邊問我:「爸爸,以前在東北角風景區,有好多人被瘋狗浪捲走而溺水,是不是離我們要去的地方很近?」
Thumbnail
我小時候很少去海邊,大人們致力於讓我們堅信:去海邊會被抓交替。整個童年階段,關於海邊的遊玩經驗,一隻手就可以數得出來。 因此,在我很少做關於海的夢,但只要是夢到都相當可怕。
Thumbnail
我小時候很少去海邊,大人們致力於讓我們堅信:去海邊會被抓交替。整個童年階段,關於海邊的遊玩經驗,一隻手就可以數得出來。 因此,在我很少做關於海的夢,但只要是夢到都相當可怕。
Thumbnail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浪花的美麗與哀愁,像是海洋與陸地的舞者,以力與美的姿態存在,又以暗藏的洶湧瞬間消逝。
Thumbnail
前兩天(2020/4/25-26)在花蓮鹽寮蘇帆基地參加大海領航員講習,我負責第一天晚上的急救課程。第一天的上午的課程是海漂,教練帶著學員下海漂浮。表面上風平浪靜,沒想到海底的大礁石讓我差點回不來。謝謝戒護員施依蓓的及時救援,值得紀錄與分享。
Thumbnail
前兩天(2020/4/25-26)在花蓮鹽寮蘇帆基地參加大海領航員講習,我負責第一天晚上的急救課程。第一天的上午的課程是海漂,教練帶著學員下海漂浮。表面上風平浪靜,沒想到海底的大礁石讓我差點回不來。謝謝戒護員施依蓓的及時救援,值得紀錄與分享。
Thumbnail
 獨木舟教練講習 這個春節假期連續四天,蘇帆特別為不老水手舉辦獨木舟教練講習,不老水手從獨木舟學員要晉升成為教練,光是身分立場的轉換,從被人照顧變成要照顧新學員,就讓我們緊張起來。
Thumbnail
 獨木舟教練講習 這個春節假期連續四天,蘇帆特別為不老水手舉辦獨木舟教練講習,不老水手從獨木舟學員要晉升成為教練,光是身分立場的轉換,從被人照顧變成要照顧新學員,就讓我們緊張起來。
Thumbnail
越是膽小無知,越要勇於嘗試 乘上浪板的第二課,順遂或是困頓?
Thumbnail
越是膽小無知,越要勇於嘗試 乘上浪板的第二課,順遂或是困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