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深河》飄著死亡氣味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個前往印度佛教聖蹟之旅的日本團,當中四個人背負著各自的人生悲苦,他們像『找尋』般的旅程來到了印度北部恆河畔的瓦拉納西—飄著死亡氣味的地方。在這個清淨與污穢共存的河流,具有某種力量,讓他們對生命產生了不同的意義與釋然。

對觀光客而言,奶茶色的恆河水看似汙濁骯髒,但對印度人而言代表著神聖且美麗。
當地人認為,人沐浴在恆河聖水時,所有罪孽都會被洗淨;當死亡來臨時,把屍體燒成灰撒入河中,就可以從輪迴中獲得救贖。或許是種姓制度下的不公,他們深信著輪迴轉世,讓出生就如同被打入地獄、背負重擔的『棄民』就此離苦得樂。
諷刺的是,種性制度劃分了不同階級的印度人,但在死亡後,無論貧窮或富貴,甚至是被暗殺的印度總理,最終燒成灰燼,不分貴賤皆是撒入恆河中,因著恆河的包容,讓『人』終歸平等。
作者筆下的神父,揹著瀕死或已倒下的窮苦印度人一步步邁向他們死後所嚮往的恆河,而神父的理念卻在教會被認為是異端而驅逐,然而,這個世界仍存在太多因宗教而發起的戰爭,摧殘著無辜的百姓;部分教徒以宗教為名,用教義綑綁他人,他們矯揉造作地拿起聖經定人罪名,而面對自己所製造的衝突對立,他們選擇放下聖經。
耶穌一路從耶路撒冷背負著十字架的苦路為拯救世人,以著慈悲為懷的神父身體力行實踐耶穌所走的路,以著信念讓窮困貧苦的印度人完成最後心願。我認為,這才是真真正正的活在耶穌基督裡。
讀完『深河』後,能對信仰與不同宗教之微妙關係有更寬廣的見解與省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飛行時間約7個小時,對我來說其實並不遠。 但夢想前往的旅行名單上從來沒有——印度。 更確切來說——是想都沒想過。 占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印度,領土面積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我曾經看過許多介紹印度的節目,車水馬龍的孟買街道喇叭聲震耳欲聾,人不只要與車爭道,前方擋住你前行的還可能是頭牛或羊。 擁擠到令
飛行時間約7個小時,對我來說其實並不遠。 但夢想前往的旅行名單上從來沒有——印度。 更確切來說——是想都沒想過。 占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印度,領土面積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我曾經看過許多介紹印度的節目,車水馬龍的孟買街道喇叭聲震耳欲聾,人不只要與車爭道,前方擋住你前行的還可能是頭牛或羊。 擁擠到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天還沒亮,我們走過瓦拉那西的巷弄開始坐船遊河,船家販賣著有祈福之意的鮮花蠟燭,隨著船槳滑動,看著聖河另一端冒著煙,人生最終點的火葬場,沿著岸邊看到許多人在刷牙、沐浴和洗衣,神聖的母親河帶給印度子民撫慰的力量,對他們而言再正常不過的畫面,在我們眼裡多麼不可思議,這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觀光客心態的我們戴
Thumbnail
恆河是南亞重要河流,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對印度教徒具有深厚的宗教意義,視為神聖的母親。每年大量朝聖者前來,特別是印度大壺節期間。然而,恆河也是全球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受城市化和人口增長影響,水質持續惡化。文章探討了恆河的宗教意涵及其面臨的汙染挑戰,並簡述了當地居民對這一環境的適應過程。
Thumbnail
法師聽見異變四起的流言,於是踏上拯救世界的旅途。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這場彌撒流動著平靜安寧的能量,一種心靈回到家的能量。
Thumbnail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天還沒亮,我們走過瓦拉那西的巷弄開始坐船遊河,船家販賣著有祈福之意的鮮花蠟燭,隨著船槳滑動,看著聖河另一端冒著煙,人生最終點的火葬場,沿著岸邊看到許多人在刷牙、沐浴和洗衣,神聖的母親河帶給印度子民撫慰的力量,對他們而言再正常不過的畫面,在我們眼裡多麼不可思議,這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觀光客心態的我們戴
Thumbnail
恆河是南亞重要河流,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對印度教徒具有深厚的宗教意義,視為神聖的母親。每年大量朝聖者前來,特別是印度大壺節期間。然而,恆河也是全球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受城市化和人口增長影響,水質持續惡化。文章探討了恆河的宗教意涵及其面臨的汙染挑戰,並簡述了當地居民對這一環境的適應過程。
Thumbnail
法師聽見異變四起的流言,於是踏上拯救世界的旅途。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這場彌撒流動著平靜安寧的能量,一種心靈回到家的能量。
Thumbnail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