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封城兩個月了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封城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了,說沒用不符合科學,說有用又沒有證劇。



raw-image

一晃眼馬尼拉封城已經2個多月了,距離我上次寫封城心得(請查看以下文章)又過去一個月了。沒想到我已經被放了兩個月的無薪假,而且公司一點補助也沒有。估計全馬尼拉的菜農沒有比我更慘的了。


我住的這個省5月16開始就從ECQ(加強社區隔離)轉成GCQ(一般社區隔離)了,其實現在除了NCR(大馬尼拉)、Cebu市和Laguna省變成MECQ,其他地方都已經降為GCQ了。菲律賓政府對防疫沒半招,對發明新名詞倒蠻厲害的。有什麼差別呢,鄉下這邊基本上跟封城前沒什麼差別了,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大家都會戴口罩,然後大眾交通工具有限人數。馬尼拉變成MECQ後有什麼變化呢,簡單來說就是管制放寬了,某些行業可以部分復工,部分商場百貨也開門了。我還沒有去馬尼拉,還不清楚外面情況如何,但我今天打開Google Map看了一下,發現NCR有的地方路況已經是紅色的了(塞車),不過估計有些應該是因為檢查站的關係,Edsa、C5和Quezon Ave這些主要幹道都是綠色的。


疫情現況看一看


從3月16先是馬尼拉的封城,再隔天擴大成呂宋島封鎖,再來就是菲律賓全境的封鎖,一直到現在,疫情情況如何呢?我們先來看今天(2020年5月18日)的確診人數:

raw-image

疫情總確診人數已來到了12,718人、總死亡人數831、總康復人 數2,729人。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這張圖,那可能會嚇一跳,怎麼這麼多人。不過如果你是每天在關注菲律賓疫情的人,那可能對這數字一點也不意外。我們再來看一下3月初到5月初這兩個月的疫情新增案例圖。

raw-image

從上圖可以看出,3月份有幾天是爆發性的多人確診,到了4月份後呈現平穩的趨勢,每天新增人數都落在200-300人之間。這也就是我上面說的,每天關注的人看到上一張今天的新增案例時會很淡定,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因為從四月開始每天都差不多這個數字,沒看習慣也聽習慣了。接下來看看另一張統計圖。

raw-image

從以上圖可以看出,總確診人數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總確診人數在5月6日突破1萬人,達到了新的“里程碑”。今天為止公布的總確診人數是12,718人,我們以每天新增250例(現在每天穩定的新增人數平均下來也差不多這個數字)來算,再過29天總確診人數就達到2萬人了。但隨著封城的放寬,我覺得會更早達到2萬人的“里程碑”。

raw-image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死亡人數和康復人數在4月15或16號時出現了交差點,之後死亡人數有趨緩的跡象,康復人數則保持穩定的增長。有沒有可能未來康復人數會多於新確診人數呢,以目前“穩定”的增長情況來看不太可能,而且解封後確診人數爆增的機會有可能增加。不過如果以上數字都能輕易做修改,那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了。

我個人的感覺是,從兩個月前封城開始,大家每天都很關心疫情的人數和情況。但漸漸的,可能因為每天的數字都差不多是這樣子(新增、死亡、康復人數),所以大家對數字已經麻木或是沒感覺了,現在幾乎很少人在討論疫情的人數,包括TG台灣人群、我們部門的Viber群,都沒什麼人在關注每天的疫情發展。



每天疫情的數字可信嗎


我在4月份時就有想說怎麼每天新增的數字都差不多,難道真的這麼巧嗎,還是檢測劑不夠?以3月和4月嚴厲的封城狀態來看,怎麼想都不太可能每天穩定的有兩百多新增案例。後來看到這則CNN的新聞,才知道果然這個數字有問題:



raw-image

新聞連結:https://bit.ly/2zb0san

以上新聞標题是:專家說:「各實驗室回報給衛生部的數字有誤」。內容是說:

菲律賓找了200個人來研究衛生部每日公布的數量,發現有許多問題,今天報的死亡案例,到隔天就消失在累積案例中;昨天報的45個男生,今天突然全部變成女生;明天報的516個確診,可能被歸類到一個完全不存在於菲律賓的行政區。甚至以5/3為例,衛生部在Laguna的數字是7個死亡28個康復,但Laguna省政府的數字卻是22個死亡65個康復。

看完這新聞,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衛生部的統計正確還是各省的統計數字正確了,也有可能兩個都不正確。以上的新聞只是隨便挑幾天來前後對照而已,就有這麼多錯誤,所以這些人跟你講的數字你敢信嗎?反正我是不信了。


封城到底有沒有用


從我看過上面那則CNN的新聞開始,我對每天新聞報導的數字都不相信了,實際結果我覺得是更糟的。一來馬尼拉如St. Luke’s等各大醫院早在3月底就已經宣佈無法再收容新的確診病患,所以只要是輕症患者全都打發回去各自隔離了,三月底到現在已經有多少輕症患者帶著病毒傳播出去了呢;二來時不時都會看到又有病患從醫院逃走的新聞,上次還看到監獄因為有人受感染而釋放犯人的新聞,這樣做不儘散播病毒,更產生治安的隱憂。

我在上一篇就有提到,封城這麼嚴格了為什麼還是每天一堆新增案例呢,現在知道原來這些數字原來可能都是造假的。封城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了,說沒用不符合科學,說有用又沒有證劇。之前嘲笑中國大陸數據不透明,現在想想,菲律賓好像也沒有比較好,甚至還可能更糟。


raw-image


結論


封城兩個多月了,看看自己的國家疫情控制得這麼好,再看看菲律賓這看不到盡頭的疫情擴敵。兩國雖然近在咫尺,命運卻大不相同。疫情不分國界,希望菲律賓能儘快控制住疫情,我覺得老杜除了封城估計也沒別招了,但還是祈禱天佑菲律賓,希望大家都能平安渡過這次難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一文的沙龍
9會員
24內容數
退伍後就來到菲律賓這個熟悉的陌生國家。這幾年下來也經歷了不少有趣的事,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有著不起眼的小驚喜。
科一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29
當一個菲律賓本地的華人完全不了解中華文化、完全不會說華語,只剩下姓氏和長相是華人,其他食衣住行都和菲律賓人沒什麼差別時,他到底還算不算華人? 有時候文化認同會形塑一個人的思想,思想則塑造了行為和習慣,最後影響了散發出來的氣質。
Thumbnail
2020/11/29
當一個菲律賓本地的華人完全不了解中華文化、完全不會說華語,只剩下姓氏和長相是華人,其他食衣住行都和菲律賓人沒什麼差別時,他到底還算不算華人? 有時候文化認同會形塑一個人的思想,思想則塑造了行為和習慣,最後影響了散發出來的氣質。
Thumbnail
2020/10/14
菲律賓越來越多人已經處於“心理免疫”的狀況。你看菲律賓人多厲害啊,不用等疫苗出來,自己就先免疫了。老杜之前嚷嚷著說要等疫苗出來,叫大家先撐著,我看現在似乎也不是那麼迫切需要了。英國不是最早喊要讓國人“群體免疫”嗎,這種看似荒謬又不可能的狀況,感覺菲律賓已經快要達到這種境界了。
Thumbnail
2020/10/14
菲律賓越來越多人已經處於“心理免疫”的狀況。你看菲律賓人多厲害啊,不用等疫苗出來,自己就先免疫了。老杜之前嚷嚷著說要等疫苗出來,叫大家先撐著,我看現在似乎也不是那麼迫切需要了。英國不是最早喊要讓國人“群體免疫”嗎,這種看似荒謬又不可能的狀況,感覺菲律賓已經快要達到這種境界了。
Thumbnail
2020/07/11
你會瘋跨年嗎?有沒有親自參加過跨年晚會呢,還是都只是待在家裡看跨年節目呢?我第一次親自去參加跨年活動是在大一的時候...
Thumbnail
2020/07/11
你會瘋跨年嗎?有沒有親自參加過跨年晚會呢,還是都只是待在家裡看跨年節目呢?我第一次親自去參加跨年活動是在大一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這幾天台灣社會沸沸揚揚爭論著為了控制疫情是否應該“封城”,本人一家四口去年到今年已經經歷了至少4次...在馬來西亞。有些經驗跟讀者分享: 1.第一次封城-MCO(movement control order行動管制令)2020/3/18~5/3(58天)全面停班停課禁止人員移動 疫情剛剛在大馬爆發,
Thumbnail
這幾天台灣社會沸沸揚揚爭論著為了控制疫情是否應該“封城”,本人一家四口去年到今年已經經歷了至少4次...在馬來西亞。有些經驗跟讀者分享: 1.第一次封城-MCO(movement control order行動管制令)2020/3/18~5/3(58天)全面停班停課禁止人員移動 疫情剛剛在大馬爆發,
Thumbnail
如果一直努力讀書可是怎麼也考不贏前段班的學生,不如轉換角度跟後段班的學生比,就會感覺良好些,而且壓力也不那麼大了。 這也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
Thumbnail
如果一直努力讀書可是怎麼也考不贏前段班的學生,不如轉換角度跟後段班的學生比,就會感覺良好些,而且壓力也不那麼大了。 這也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
Thumbnail
COVID-19病例數在1月,2月和3月開始激增,中國,日本,美國和意大利等地的政府採取了諸如社會疏離,關閉學校和飯店以及限制不必要的旅行等措施。 這些限制停工措施,什至擾亂了全球經濟,並造成了巨大的工作機會流失,但是直到現在,還不清楚這些措施,有真的遏制病毒傳播嗎? 馬來西亞🇲🇾,其實就是
Thumbnail
COVID-19病例數在1月,2月和3月開始激增,中國,日本,美國和意大利等地的政府採取了諸如社會疏離,關閉學校和飯店以及限制不必要的旅行等措施。 這些限制停工措施,什至擾亂了全球經濟,並造成了巨大的工作機會流失,但是直到現在,還不清楚這些措施,有真的遏制病毒傳播嗎? 馬來西亞🇲🇾,其實就是
Thumbnail
封城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了,說沒用不符合科學,說有用又沒有證劇。 封城兩個多月了,看看自己的國家疫情控制得這麼好,再看看菲律賓這看不到盡頭的疫情擴敵。兩國雖然近在咫尺,命運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封城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了,說沒用不符合科學,說有用又沒有證劇。 封城兩個多月了,看看自己的國家疫情控制得這麼好,再看看菲律賓這看不到盡頭的疫情擴敵。兩國雖然近在咫尺,命運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哪種防疫方式最有效,哪些國家防疫做得好,現在評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Thumbnail
哪種防疫方式最有效,哪些國家防疫做得好,現在評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Thumbnail
國安會宣布截至中午為止,死亡人數已達9人。 希望確診人數不要再節節上漲了,拜託。
Thumbnail
國安會宣布截至中午為止,死亡人數已達9人。 希望確診人數不要再節節上漲了,拜託。
Thumbnail
國安會今天一直到近六點的時候才發布確診人數。130宗新確診病例,總數破了一千大關(1030宗)。其中48宗來自大城堡清真寺集會的參與者,該集會參與者依舊佔確診病例的過半人數。
Thumbnail
國安會今天一直到近六點的時候才發布確診人數。130宗新確診病例,總數破了一千大關(1030宗)。其中48宗來自大城堡清真寺集會的參與者,該集會參與者依舊佔確診病例的過半人數。
Thumbnail
下午四時,衛生部記者會公佈今日確診人數110宗,總數來到了900。
Thumbnail
下午四時,衛生部記者會公佈今日確診人數110宗,總數來到了900。
Thumbnail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公眾的個人防疫知識不足,加上菜市場一如往常地操作,快餐店、商場等服務業者沒人佩戴口罩,行政大樓也沒有任何的進出管制,等等,單靠僅有的“標準作業程序”,我們本來就沒有在“防範”。
Thumbnail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公眾的個人防疫知識不足,加上菜市場一如往常地操作,快餐店、商場等服務業者沒人佩戴口罩,行政大樓也沒有任何的進出管制,等等,單靠僅有的“標準作業程序”,我們本來就沒有在“防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