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了一個多月,你瘋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哪種防疫方式最有效,哪些國家防疫做得好,現在評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raw-image
一切都從2020年1月10日開始...

我最早聽到有這次的病毒的消息是在2019年12月中,那時從新聞中聽到在武漢有出現一種之前沒看過的病毒,而且會傳染。但那時也沒很在意,畢竟中國出現什麼奇怪的病毒或現象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通常這種事中國政府很快就會讓有關訊息消失,在廣大牆內的中國人知道之前,早就胎死腹中了。如果消息掩蓋不了,通常只有一個原因 - 事情太嚴重了。而這次的冠狀病毒,就是個比小強還要強的傢伙。到了12月下旬,其實疫情就開始擴散了,漸漸的中國政府抵擋不了病毒大軍的入侵,而在農曆春節當天突然對武漢實施封城。而這時的千島之國菲律賓人在關心的事卻不是病毒大軍,而是1月12日發生的塔爾(Taal)火山爆發災情。這病毒真正引起菲律賓人關注的是從1月10日開始,因為那天菲律賓出現了第一位的確診案例,一名38歲的中國籍女士。過了幾天,2月1日,菲律賓出現第一位死亡案例。總統杜特蒂立刻就在隔天(2月2日)宣布禁止中國的航班入境菲律賓。這種果斷又迅速的處理態度,個人覺得其實不輸給北韓的小金,對中國的封關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行的。這時菲律賓報出來的確診人數共3人,這3人還包括了那個死去的案例。

一直到3月初,菲律賓報出來的確診人數都不到10人,這時候爆發嚴重的國家是韓國和日本,其他像新加坡、泰國等國家都有不少確診案例。沒有和前面講的國家斷航的菲律賓,確診人數不到10人,有點思考能的人應該都會呵呵一笑,因為菲律賓醫療系統的落後、甚至是檢測試劑的不足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是從3月7日開始,每天幾乎都有新增人數,而且越來越多,當時很多人就猜應該是檢驗試劑越來越多了。一直到3月15日馬尼拉封城前一天,確診人數增加到了111人。



呂宋島封島、菲律賓封關,以前從來沒遇過。


一開始聽說首都區大馬尼拉要實施封城,大部份的人都不相信,因為以前從來沒碰過這種事。一個一千兩百多萬的首都要怎麼封呢?但3月15日開始,真的封了。連接首都區到外省的道路上設起了檢查站,所有進出的車輛都要檢查。除了有特殊情情形比如上班、醫療相關活動、去機場等可以通過,其他人禁止通行。規定是很嚴格,但真正執行上卻要看各檢查站的檢查人員。3/16日我仍然有從外省去首都區上班,但是光在檢查站排隊等檢查就等了快一小時。有趣的是當輪到檢查我時,竟然沒看我ID就直接放我過去了,應該是他們以為我在之前就被檢查過了。但要每台都檢查也實在不容易,因為車子實在是太多了,光汽車的排隊就排了至少2公里長。雖然這種大型的免費停車場在馬尼拉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看到還是會邊搖頭、口中邊發出嘖嘖的聲音。隔天,杜特蒂下令實施加強封城,此時不僅大馬尼拉首都區,整個呂宋島都進入了封鎖的狀態。許多公司也開始給員工放無薪假,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raw-image


封城前在金融商業區Makati大批的中國人擔心會斷糧和死封,所以瘋狂囤積糧食和物資。而此時抗疫最重要的兩樣兵器 - 醫用口罩和酒精竟然大缺貨。其實在3月初,各大藥區裡已經買不到一次性的醫用口罩了。只能上網找賣家,而口罩的價格也被哄抬到翻了好幾倍。當時就有人調侃說,路上有戴醫用口罩的都是有錢人。醫用口罩似乎不是一種抗疫的用品 ,而更像是投機賺錢的商品。相信有些人在這段時間賺了不少國難財。

封城期間有些人在家上班、有些人被放無薪假、有些人直接丟了工作。我也藉由這段難得的假期看些平常沒空看的書、寫寫東西、看看電影。外面馬路上看不到Jeepney、FX特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只有零星幾台私家車。除了販賣雜貨或食品的店家有開門,其他商場店面全都關門。整個大馬尼拉(當然也包括我住的外省)冷冷清清,打開Google Map一看路況全是綠色的,通常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大型的法定假日,平時打開看路況時都在找哪條路比較不紅。

本來預計封城時間是一個月,從3月15日到4月12日。但沒想到越封城,每天的確診人數不減反增,最高記錄是一天五百多人新增確診。看起來很明顯的疫情還沒控制下來,因此杜特蒂總統在四月初宣佈封城延長到4月底。雖然這也在很多人的預料當中,但當正式宣佈時還是心情很不爽。這樣加起來,從3月中到4月底,就整整封了一個半月。



raw-image




最強力度的封城措施,確診人數卻一直在上升,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就算封城不像武漢一樣做到滴水不漏,但的確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員的往來及接觸,但從上圖的資料看來,反而越封人數越多,甚至到4月之後上升速度更快。我目前能想到的原因就是,那些確診又住不起院的病人,只能回家自我隔離,而在這當中又把病毒傳播開了,傳染給家人、鄰居、朋友...。今天是4月14日,照這個趨勢看來,到4月底每日的確診人數還是會破百,那到時候怎麼解封呢?到4月底就封一個半月了,如果再繼續封,大家還受得了嗎?

防疫方式哪種最有效,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定的答案。各國家地區民情文化不同,地理環境和氣候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防疫的方式和效果。哪個國家的防疫做得最好,目前也沒有一定的答案。疫情還沒過,也有可能再度引發二次爆發,因此在現階段還無法評價哪些國家的防疫做得最好。目前只能藉由各國疫情的比較,來分析疫情相對控制比較好的國家是哪些,進而學習他們的防疫戰術。

2020年世界很不太平,年還沒過一半全球已經死了超過十萬人,疫情的控制目前也還看不到盡頭。以前的社會是千日一變,現在的世界是一日千變。這次疫情對人類會造成什麼影響和衝擊,只怕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在病毒面前,所有人都是命運共同體,沒有人能獨善其身。人類彼此間、和大自然間該如何相處,也該是時候好好反思和調整了。


封城一個多月了,你瘋了嗎?

政府:疫情一直控制不下來,我們沒瘋,但只怕還得繼續封!

下層窮人:再封下去我不瘋也沒飯吃了,到時只好出去搜刮了!

中產階級:再封下去我都要喝西北風了,趕緊開工吧,大家口罩戴好就行!

上層社會有錢人:影集都看完了、Switch也玩膩了,再封下去我豈不是無聊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一文的沙龍
9會員
24內容數
退伍後就來到菲律賓這個熟悉的陌生國家。這幾年下來也經歷了不少有趣的事,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有著不起眼的小驚喜。
科一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29
當一個菲律賓本地的華人完全不了解中華文化、完全不會說華語,只剩下姓氏和長相是華人,其他食衣住行都和菲律賓人沒什麼差別時,他到底還算不算華人? 有時候文化認同會形塑一個人的思想,思想則塑造了行為和習慣,最後影響了散發出來的氣質。
Thumbnail
2020/11/29
當一個菲律賓本地的華人完全不了解中華文化、完全不會說華語,只剩下姓氏和長相是華人,其他食衣住行都和菲律賓人沒什麼差別時,他到底還算不算華人? 有時候文化認同會形塑一個人的思想,思想則塑造了行為和習慣,最後影響了散發出來的氣質。
Thumbnail
2020/10/14
菲律賓越來越多人已經處於“心理免疫”的狀況。你看菲律賓人多厲害啊,不用等疫苗出來,自己就先免疫了。老杜之前嚷嚷著說要等疫苗出來,叫大家先撐著,我看現在似乎也不是那麼迫切需要了。英國不是最早喊要讓國人“群體免疫”嗎,這種看似荒謬又不可能的狀況,感覺菲律賓已經快要達到這種境界了。
Thumbnail
2020/10/14
菲律賓越來越多人已經處於“心理免疫”的狀況。你看菲律賓人多厲害啊,不用等疫苗出來,自己就先免疫了。老杜之前嚷嚷著說要等疫苗出來,叫大家先撐著,我看現在似乎也不是那麼迫切需要了。英國不是最早喊要讓國人“群體免疫”嗎,這種看似荒謬又不可能的狀況,感覺菲律賓已經快要達到這種境界了。
Thumbnail
2020/07/11
你會瘋跨年嗎?有沒有親自參加過跨年晚會呢,還是都只是待在家裡看跨年節目呢?我第一次親自去參加跨年活動是在大一的時候...
Thumbnail
2020/07/11
你會瘋跨年嗎?有沒有親自參加過跨年晚會呢,還是都只是待在家裡看跨年節目呢?我第一次親自去參加跨年活動是在大一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種只對中國恐慌,卻對他國佛系的心態,依仗着污名化敘事,蔓地叢生,最終卻在疫情擴散下,讓眾人陷入了相互污名化的泥淖中。
Thumbnail
這種只對中國恐慌,卻對他國佛系的心態,依仗着污名化敘事,蔓地叢生,最終卻在疫情擴散下,讓眾人陷入了相互污名化的泥淖中。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 很多國家都拼命在解封,歐洲大部分地區,傳染率似乎正在放緩,於是大家都在拼命解開自己的邊界,全球大家似乎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疫情後的新生活。 但是專家郤不停潑冷水警告說,封鎖的結束,可能會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重新封鎖。 WHO自己也在6月12日表示: “雖然這種疫情放緩情況在歐洲逐漸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 很多國家都拼命在解封,歐洲大部分地區,傳染率似乎正在放緩,於是大家都在拼命解開自己的邊界,全球大家似乎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疫情後的新生活。 但是專家郤不停潑冷水警告說,封鎖的結束,可能會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重新封鎖。 WHO自己也在6月12日表示: “雖然這種疫情放緩情況在歐洲逐漸
Thumbnail
COVID-19病例數在1月,2月和3月開始激增,中國,日本,美國和意大利等地的政府採取了諸如社會疏離,關閉學校和飯店以及限制不必要的旅行等措施。 這些限制停工措施,什至擾亂了全球經濟,並造成了巨大的工作機會流失,但是直到現在,還不清楚這些措施,有真的遏制病毒傳播嗎? 馬來西亞🇲🇾,其實就是
Thumbnail
COVID-19病例數在1月,2月和3月開始激增,中國,日本,美國和意大利等地的政府採取了諸如社會疏離,關閉學校和飯店以及限制不必要的旅行等措施。 這些限制停工措施,什至擾亂了全球經濟,並造成了巨大的工作機會流失,但是直到現在,還不清楚這些措施,有真的遏制病毒傳播嗎? 馬來西亞🇲🇾,其實就是
Thumbnail
封城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了,說沒用不符合科學,說有用又沒有證劇。 封城兩個多月了,看看自己的國家疫情控制得這麼好,再看看菲律賓這看不到盡頭的疫情擴敵。兩國雖然近在咫尺,命運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封城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了,說沒用不符合科學,說有用又沒有證劇。 封城兩個多月了,看看自己的國家疫情控制得這麼好,再看看菲律賓這看不到盡頭的疫情擴敵。兩國雖然近在咫尺,命運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在危機時期國家對社會進行總動員,並非威權政體獨有的特徵,而是戰時政府的特點。動員能力其實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是視乎國家能力。正當各國政府忙於尋找策略應對疫情,它們應謹記不要片面地套用中國經驗或匆忙地實施中國式封鎖。中國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行之有效是因為其獨特的治理模式。
Thumbnail
在危機時期國家對社會進行總動員,並非威權政體獨有的特徵,而是戰時政府的特點。動員能力其實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是視乎國家能力。正當各國政府忙於尋找策略應對疫情,它們應謹記不要片面地套用中國經驗或匆忙地實施中國式封鎖。中國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行之有效是因為其獨特的治理模式。
Thumbnail
哪種防疫方式最有效,哪些國家防疫做得好,現在評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Thumbnail
哪種防疫方式最有效,哪些國家防疫做得好,現在評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Thumbnail
這次疫情使台灣處於危機之中,但是危機究竟是由危與機所組成,危是代表「危險、困難、害怕」,機是代表「關鍵時刻、機會、機運」,正如尼采所說:「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我們用賈德・戴蒙在《動盪》一書中國家在面對危機時能不能生存下來的12個因素來來看看台灣能不能在這次危機中找到轉機。
Thumbnail
這次疫情使台灣處於危機之中,但是危機究竟是由危與機所組成,危是代表「危險、困難、害怕」,機是代表「關鍵時刻、機會、機運」,正如尼采所說:「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我們用賈德・戴蒙在《動盪》一書中國家在面對危機時能不能生存下來的12個因素來來看看台灣能不能在這次危機中找到轉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