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龔立人 - 不正常的信仰 (下)

2020/05/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在的後半部分,也從故事出發,談及性工作者、精神病人、資本主義、性教育和臨終。
關於鄉村姑娘出城打工後賣淫的問題,有人說這是一種選擇。但作者認為,當一個人在極度貧窮下,賣淫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選擇嗎? 作者絕不會說這是選擇,因為她是被生活所逼,這是一個没有選擇的選擇。或許站在存在主義的理念上,人不會没有選擇。但把個人選擇放在唇邊的做法正是資本主義的做法。在選擇意識下,這是個人的決定,與社會無關。所以,我們無需考慮在社會層面上改善貧窮人的生活,這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問題。有些人總愛將鄉村生活浪漫化,他們從一個沒有生活壓力及可出可人的角度去講鄉村生活,但沒考慮到人在鄉下吃不飽的問題。作者從這篇經文思考:
底拿受辱
1利亞給雅各所生的女兒底拿出去,要探望那地的女子們。2那地的族長希未人哈抹的兒子示劍看見她,就拉住她,與她同寢,玷辱了她。3示劍的心喜歡雅各的女兒底拿,愛上這少女,甜言蜜語地安慰她。4示劍對他父親哈抹說:「求你為我聘這女孩為妻。」5雅各聽見示劍污辱了他的女兒底拿。那時他的兒子們正和牲畜在田野,雅各就沉默,等他們回來...7雅各的兒子們聽見這事,就從田野回來,人人悲憤,十分惱怒,因示劍在以色列中做了醜事,與雅各的女兒同寢,這本是不該做的事...
聖經用「玷污」來描述施暴的行為(342,1 3),作者對這描述很有保留,因為被施暴者不會因被施暴而變得污穢。事實上,當被施暴者自覺被玷污時,她只會更自卑、更自憐、抬不起頭做人。對一個女子來說,被人施暴是痛苦的,但她仍是潔淨的人。「玷污」這觀念則進步折磨被施暴者的人生。因此,走出暴力就是不容許施暴者繼續施暴,也不讓「玷污」這觀念繼續遇害自己。
作者談及他一個抑鬱的朋友,萍萍。她曾在大學讀書,病情復發使她只當了一兩年社工就不能繼工作。她在病發時會說,r上帝,我行我的路。從今以後,各不相干。」或「上帝,祢玩夠未?」。她所面對的痛苦卻沒有終止的一日。抑鬱不是完全可以用理性控制。她的憤怒不只是一時的情緒,更是多年來的痛苦。如詩篇13篇的作者向上主發問:「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縱使她的罵並不理性,但可幸的是,她還有一個可以罵的對象。上帝不是一個稻草人。上帝是存有,以致罵的人可以消氣。上帝不是一位不可罵、不可埋怨、不可绝交的上帝,而是一位可以面對被罵和被埋怨的上帝,上帝最後只是一位可以共繁榮和拯救我們的上帝。為何上帝不改變她的命運?那麼,她就不需要受精神病折磨。道是上帝的無能選是衪的無情·從耶躲釘十字架和一事,我們知道上帝不是無情,也不是無能。當萍萍的情緒穩定時,她會感謝上帝的恩典,相信上帝不會離棄她。她有埋怨和信心、質疑與盼望糾纏之下的信仰。只有承認它們的並存,我們才不會將高低的觀念(「有信心」和「小信」)引入我們的信仰生活。意即,信心不等同沒有埋怨,盼望也不等同沒有質疑,反而信心是在埋怨中誕生,盼望是在質疑中建立,並與它們互相糾纏。
我們的城市是一個不習慣面對哀痛的城市。我們需要靠「大事」去提醒和刺激我們。其實,基督教信仰對悲痛並不陌生(聖餐就是一例)。當我們細讀詩篇,我們就可以經歷不同的哀傷故事,共同分享一個人的哀痛經歷。可惜的是,教會太快講信心和復活的盼望,以致我們對生命的沉重缺乏深刻的體會。我們很努力地籌辦不同活動,改變現况,但沒有機會停下來去聆聽和感受周遭的哀痛。縱使有,我們也只是將這些哀痛功能化地視為關心自己成長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我們失去了集體的哀歌。在未來的日子,詩篇13篇仍會是萍萍的詩篇。她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哀歌——可以承載生活沉重與無奈的哀歌。
資本主義是最有效的方法去創造財富,但不是最好的方法去分配財富和管治非經濟生活。否則,老師與同學的關係就變成服務員與消費者的關係,學校就成為一間滿足市場對人材需要的工廠,多於扮演培育德性群體的角色。資本主義已成為一套意識形態,主導人類生活時。當下的現况,第一,資本主義將發展等同於國民生產總值。在這狹隘的定義下,可持續發展只是一個以經濟為主的概念多於對大自然的愛護與保障。從聯合國第一個發展十年所提出的說法,發展包括社會、文化和經濟等面向。這多種面向正反映了人類生活的內容,拒絕將人類化約為經濟存在。
生態倫理的反省也要拒絕從改善科技開始,因為人類可以為他們成功處理固體垃圾而慶祝,而沒有考慮減少製造垃圾。又以為成功開拓再生能源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卻沒有考慮改變當下的社會經濟結構。教會是否也會以此力量去支持和推動生態教育?但教會仍走不出以人為中心的倫理思考。從中文聖經對約翰福音3:16的翻譯已反映出來了(原意是「神愛世界」,但卻被譯為「神愛世人」。擴大華人教會對救贖論的理解實在刻不容緩。
關於性教育,作者認為香港的課程不講性欲,有點問題。不講性欲的性教育只會製造更大空隙,讓性欲容易被扭曲。再者,性欲不必然跟色情和淫褻有關。作者認為社會要讓學生(青少年人)有空間觀看和懂得觀看有關性欲的表建。然而,今日的性教育只著重懂得觀看,而沒有空間觀看。此外,懂得觀看又傾向控制意識。結果,看卻是看不見。所謂懂得觀看應包括懂得分別情色與色情;明白性欲是關係性和整全性而非獨立性,是動態性而非靜態性。
關於臨終者,作者認為令他善終比令佢信主更重要。一個調查指出,不論病者是否持某一宗教,此時此刻的需要——和親朋的關係比起意義建立來得重要。皈依宗教不必然是患病者的選擇。我們是從臨終者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我們對臨終者需要的想像出發? 不同宗教是否可以用象徵(symbol)來處理彼此的差異,而讓臨終者得到好的照顧?按哥爾(C.A.Co)理解,臨終者面對四個基本的任務。第一,身體方面,包括道應和處理身體上的痛楚和飲食方面的困難。第二,心理方面,強調病人要保護個人的安全感和自主感,以致能維持自己生命的尊嚴,也能保持正面地欣賞生活的空間。第三,社交方面,包括與人和社會的接觸。當中包括修補關係,維繋和加強那些具有重要意義的人際關係。第四,靈性方面,尋求人對人生有甚麼意義。人亦只能按自己的心願和能力,去選擇完成不同的任務。
onion
onion
小時候是黃毛小子,喜歡追求知識、成功,典型的香港人。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商科,後來歸信了基督。 近年在崇基神學院讀書,也在中學任教,閱書閱人無數,是時候透過文章整理一下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