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天/開城記第五天: 5/21 周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天是戒嚴第67天了!!到了第67天!!西班牙終於強制所有公共場合皆須戴口罩.

若是從二月第一起案件算起,我們可以說花了近三個半月的時間,才讓這個國家跟人民動起來--認真防疫戴口罩.

不過,腦洞還是腦洞啦!還是有人在抱怨滴,但是放心,這種時候,看看米國人,立刻就覺得西班牙人的抱怨都是和風細雨了

然而,西班牙的腦洞豈能如此容易打倒?! 今天起,媒體開始轉向另一條戰線,完全就是妥妥宮鬥風的一天.

這次風暴的主角,是勞動法修正案( Reforma de Laboral)

大嬸是俗人,沒興趣跟大家講那些術語.根據本人在旁吃瓜蹲點理解是這樣的:

2012年,人民黨執政時,搞了一次勞動法修正案,大幅削減了員工的福祉,被受勞工代表的公會大力批評抗議,但那是人民黨,這項法令確實大大地減少了一些老闆被無能員工騷擾的機會(有朋友就是這種受害者,要辭退已經刻意找麻煩的員工,還得跟銀行借大筆貸款才負得起遣散費),然員工權益得不到完整的保障,也造成許多工薪級國民的生活不穩定.

此法當然備受批評,現任總理三切絲從那時候開始,就拿起「只要我上任,一定阻止此惡法橫行」的大旗,一次!兩次!三次!終於讓他當上總理了!

當然,這次他能當上總理,是因為跟其他黨聯合執政,或簽約要人家支持來的結果,所以他的內閣宇宙無敵大,跟皇帝後宮一樣大,26個部長,夠給兩個台灣用,還剩備用跑龍套阿捏.

raw-image

現在,疫情還沒搞完,當初說好要一起改變的勞動法修正案,現在又說我們暫時不要動了.

你以為故事這麼簡單嗎?

26個部長,4個副總理,能夠搶到麥克風的,

每個人都給媒體不同的說法!!

一個政府,五種說法,腦洞一個比一個大,24個比利都比他們好懂,當初一起簽的巴斯克冰斗黨(Bildu),想當然爾,真的就冰斗了!人家巴斯克血統才沒有客氣的,開罵算小事,今天就有人去執政黨在巴斯克負責人家門口潑油漆惹,媒體上的砲轟從早到晚沒停過,當然,這是個影響西班牙勞動市場極大的法案,事關重大,然我覺得更悲哀的是:

西班牙政府號稱自進入戒嚴起,凡公司經營有困難者,可以讓員工申請有薪假(Erte)--政府會付救濟金,月餘前,為了讓台灣的大家秒懂,我翻成「無薪假」,沒想到一語成讖-

上週就報導,全國還有至少30萬員工沒拿到政府給的救濟金.更多人連申請都有問題,因為目前勞工部已經不接電話也不答覆市民,許多人已經兩個月毫無收入,更可怕的是,大量的申請表早就讓政府機關的樹懶公務員們爆表,許多會計師估計,申請人數恐怕突破150萬,還沒領到錢的人可能高達90萬人之多.

今天還看到有公務員自己爆料:由於缺乏人手,處理速度過慢,有的人可能得等到六月才能領到錢了.

在此同時,明明才跟我們一樣還在0.5階段,後段班留校觀察的巴塞隆納,即使昨天新聞已經砲轟過一輪,今早海灘還是這樣滴:

raw-image

別忘了,昨天的加泰隆尼亞,死亡人數還有40人,佔全國單日死亡人數一半之譜.

然後今天更扯的是--晚間新聞大幅播報:

西班牙單日死亡人數僅有48人而已耶!

(因為加泰隆尼亞的數字不知為啥今天還沒有給呀!)

才區區第67天,老娘都還沒放棄寫日誌,衛生部就放棄給貼近事實點的數字了嗎?金恩湯喔

可瘋的不只中央政府,更瘋的還有反對黨派.

全西班牙各地,抗議中央政府跟總理三切絲蠢行的不滿民眾越來越多,敲鍋抗議本身自然很可以,要敲快鍋鑄鐵鍋都很好,吾宅附近七點九點敲鍋兩次,但越來越多人開始不在自家陽台敲鍋,四處聚集,我家附近隔兩條街,前天景象是這樣滴:

raw-image

昨天聽說,已經聚集超過300人在抗議了. 而區區一座30萬人小城,至少有四處地點在進行抗議,每處若都有數百人聚集,請問這不叫防疫破口,那還有什麼可以叫防疫破口?!

更別提,馬德里已經開始出現暴力衝突,真是增加醫護人員工作的好市民一群(爆青筋)

而趁勢而起的破音黨,在解禁後段班的馬德里卡斯提亞與雷昂大區兩地,已經取得了本周六的汽車遊行許可.

而在本周六之前,他們會繼續「鼓勵」人民向政府抗議.

所以,西班牙疫情還沒完全擺平,自家人就忙不迭地起內鬨了,這跟自家房子著火,消防員都還沒滅完火就開始在旁邊烤肉起來有何差別??

而在一切筋疲力竭中,已經五月要底了,今年要考大學入學考的高中生們,依舊不確定是否能返校上幾天課?? 從中央教育部到地方教育局,大家都想甩鍋不想負責任,導致學生們也是一片茫然.老師們只能奮起要求

大學入學考的考卷,應該也要關個禁閉隔離,避免改考卷的老師們被傳染.

噗~~對不起,是我沒水準.其實老師們的憂慮是對的,而比起噴酒精噴到考卷糊掉,隔離是最好的方法.

只是我忍不住要講爛笑話:萬一這些腦洞人認真想把考卷放40天隔離(Cuarentena),那學生要等到9月大學都要開學了,才能知道自己的成績嗎?

今年考試的孩子們,真是太辛苦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度西班牙
1.2K會員
271內容數
大嬸不知何許人也,亦不用其姓字,宅於腦洞國中,引而為學焉。 聒噪多言,不愛正經,好啃書,必求爛梗,每有梗出,必專頁分享。 性嗜幽默,業務忙碌,不能常出,網友知其毛病,或鼓勵而崩壞之。 爛笑話講不停,旨在生活發洩,爽過即走,從不空奢成大咖也。
深度西班牙的其他內容
2020/06/20
完全不用看新聞,就知道因為21號週日午夜要解嚴,邁向新常態生活,總理三切絲要出來刷存在感,進行「解嚴演講」這個脫褲子放屁的動作. 演講內容落落長,多半不外乎秉持西班牙腦洞正面精神,稱讚「大家好棒棒,他本人好棒棒」之類的廢話
Thumbnail
2020/06/20
完全不用看新聞,就知道因為21號週日午夜要解嚴,邁向新常態生活,總理三切絲要出來刷存在感,進行「解嚴演講」這個脫褲子放屁的動作. 演講內容落落長,多半不外乎秉持西班牙腦洞正面精神,稱讚「大家好棒棒,他本人好棒棒」之類的廢話
Thumbnail
2020/06/19
今天,被冷凍長達12天的死亡數據,終於更新了. 速度比樹懶還慢的西班牙衛生部,從6月7號以後,就不曾再更新過了,每天記者會都用還在計算來搪塞,今天,心不甘情不願地更新數據(媒體天天轟炸咩)
Thumbnail
2020/06/19
今天,被冷凍長達12天的死亡數據,終於更新了. 速度比樹懶還慢的西班牙衛生部,從6月7號以後,就不曾再更新過了,每天記者會都用還在計算來搪塞,今天,心不甘情不願地更新數據(媒體天天轟炸咩)
Thumbnail
2020/06/18
2020年的慘烈是無庸置疑的,大家不懂的是....西班牙腦洞乃是慘烈的加速器. 除了加利西亞大區,因為表現良好,打從本周一開始就進入新常態,其他的大區,按理,應該要等到本周日全國同步解嚴才對,但是,顯然骨頭是豆花做的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砲轟過後,這下子又改變主意了...各大區政府可以選擇要不要明天
Thumbnail
2020/06/18
2020年的慘烈是無庸置疑的,大家不懂的是....西班牙腦洞乃是慘烈的加速器. 除了加利西亞大區,因為表現良好,打從本周一開始就進入新常態,其他的大區,按理,應該要等到本周日全國同步解嚴才對,但是,顯然骨頭是豆花做的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砲轟過後,這下子又改變主意了...各大區政府可以選擇要不要明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去年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長達七年之久的拖延終於迎來解決。這部法案對於勞方和資方都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社會勞動環境的改革。然而,法案仍有改善空間,對於罰則、調整指標和工資項目等都存在爭議。對此,臺灣勞工陣線協會將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詳細探討最低工資法的實施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去年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長達七年之久的拖延終於迎來解決。這部法案對於勞方和資方都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社會勞動環境的改革。然而,法案仍有改善空間,對於罰則、調整指標和工資項目等都存在爭議。對此,臺灣勞工陣線協會將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詳細探討最低工資法的實施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看不懂的法令,傷最大! 連業界都不是很清楚,更何況是公司與民眾。 你們家的移工住宿地點,如果要變更,可不是跟台灣民眾一樣,說搬就搬呀。 不按規定書面通知 是廢止招募許可及聘僱許可之一部或全部喔! 就服法第 72 條 雇主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廢止其招募許可及聘僱許可之一部或全部: 一、
Thumbnail
看不懂的法令,傷最大! 連業界都不是很清楚,更何況是公司與民眾。 你們家的移工住宿地點,如果要變更,可不是跟台灣民眾一樣,說搬就搬呀。 不按規定書面通知 是廢止招募許可及聘僱許可之一部或全部喔! 就服法第 72 條 雇主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廢止其招募許可及聘僱許可之一部或全部: 一、
Thumbnail
這群國家級「義工」好不容易在2019年爭取到攸關工時改革的「大法官釋字785號」,終於有機會要求政府正視他們的工時與過勞,然而釋字的三年改善期限迫在眉睫,政府卻消極應對。義工們能否如願擁有更好的勞動品質?難道政府的改革力度,一定要用基層殉職交換嗎?
Thumbnail
這群國家級「義工」好不容易在2019年爭取到攸關工時改革的「大法官釋字785號」,終於有機會要求政府正視他們的工時與過勞,然而釋字的三年改善期限迫在眉睫,政府卻消極應對。義工們能否如願擁有更好的勞動品質?難道政府的改革力度,一定要用基層殉職交換嗎?
Thumbnail
「改革小前進!基層難滿意!」面對5月30日上午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工時改革法案,場外工時改革聯盟深感不滿,但也針對行政機關做出的微小改進予以肯定......
Thumbnail
「改革小前進!基層難滿意!」面對5月30日上午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工時改革法案,場外工時改革聯盟深感不滿,但也針對行政機關做出的微小改進予以肯定......
Thumbnail
指揮中心研擬七月起不再報告確診人數
Thumbnail
指揮中心研擬七月起不再報告確診人數
Thumbnail
疫情肆虐下勞工的噤聲 2月12日佐科威政府正式向國會遞交草案,一直到今年7-8月才有比較大型的抗議活動。 原因為何? 主要印尼的確診人數一下子從個位數攀升到東南亞最高,印尼不得已下實施擴大社會限制(PSBB)的防疫措施,禁止大型集會活動、只允許特定企業申請繼續營運
Thumbnail
疫情肆虐下勞工的噤聲 2月12日佐科威政府正式向國會遞交草案,一直到今年7-8月才有比較大型的抗議活動。 原因為何? 主要印尼的確診人數一下子從個位數攀升到東南亞最高,印尼不得已下實施擴大社會限制(PSBB)的防疫措施,禁止大型集會活動、只允許特定企業申請繼續營運
Thumbnail
原訂於2月7日解除的日本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將延長至3月7日之外,這週關於日本防疫政策最大的改變,就是俗稱「特措法」的《新型インフルエンザ等対策特別措置法》和《感染症法》修正案將修法通過⋯⋯
Thumbnail
原訂於2月7日解除的日本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將延長至3月7日之外,這週關於日本防疫政策最大的改變,就是俗稱「特措法」的《新型インフルエンザ等対策特別措置法》和《感染症法》修正案將修法通過⋯⋯
Thumbnail
今天我們又有兩個境外移入,累計確診變成445,累計解除隔離433。全球累計791萬4188例、43萬3458死,美國累計209萬4069例、11萬5732死。 醫材設定自付上限這個政策我還沒看懂在幹嘛,就已經暫停了。好⋯⋯喔? 瑞士婦女在今天上街集體大叫一分鐘,抗議家暴跟薪資差距。
Thumbnail
今天我們又有兩個境外移入,累計確診變成445,累計解除隔離433。全球累計791萬4188例、43萬3458死,美國累計209萬4069例、11萬5732死。 醫材設定自付上限這個政策我還沒看懂在幹嘛,就已經暫停了。好⋯⋯喔? 瑞士婦女在今天上街集體大叫一分鐘,抗議家暴跟薪資差距。
Thumbnail
在自由,隱私,經濟跟安全幾個重要面向上,即使民主國家之間都有很不同的價值取捨,德國以看似中庸,妥協,卻兼顧各種考量的政策路線,不知是否能夠有效抑制病毒,但以梅克爾回升的民調來看,這樣的路線確實符合國民期待,也充分反映這個文化的思考脈絡
Thumbnail
在自由,隱私,經濟跟安全幾個重要面向上,即使民主國家之間都有很不同的價值取捨,德國以看似中庸,妥協,卻兼顧各種考量的政策路線,不知是否能夠有效抑制病毒,但以梅克爾回升的民調來看,這樣的路線確實符合國民期待,也充分反映這個文化的思考脈絡
Thumbnail
林鄭今早見記者被問及為何不戴口罩,林鄭表示,由於現時口罩供應緊張,特區政府在全球包括內地口罩採購不是很成功,於是在參考世衛建議等後,發出內部指引,除醫護人員等外,其他政府部門人員如非生病、前線工作及前往人流密集地區,否則不准戴口罩,「戴咗都要除落嚟」。 很荒謬。但其實,這正是過去香港二十三年的寫照
Thumbnail
林鄭今早見記者被問及為何不戴口罩,林鄭表示,由於現時口罩供應緊張,特區政府在全球包括內地口罩採購不是很成功,於是在參考世衛建議等後,發出內部指引,除醫護人員等外,其他政府部門人員如非生病、前線工作及前往人流密集地區,否則不准戴口罩,「戴咗都要除落嚟」。 很荒謬。但其實,這正是過去香港二十三年的寫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