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限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週末回婆家,小鯨魚久違的與嬰兒床重逢。

感覺得出他挺五味雜陳的。部分的他很眷戀床的安全與舒適,要大人把他放進去;部分的他對豎立一旁高柵欄感覺被限制,在裡面吱吱叫希望被抱出來。

協助小鯨魚進進出出兩回合後,我決定躺在旁邊裝死(意思是他要進出我完全不想搭理他,我就在旁邊擔任良好書籍閱讀兼陪睡者的角色),於是這孩子在嬰兒床裡微跳躍(張)一會兒,企圖我抱她不成功後,開始自立自強/東摸西摸的探索起來。

一分多鐘後,他成功從柵欄裡爬出來了,整個臉寫著驕傲與意猶未盡;於是,出來沒多久,他又興致勃勃地爬進去(然後無限循環重複播放XD)

不得不說,我個人是喜愛孩子能夠跨越限制的;

我部分血液裡似乎也流著反叛、不愛受拘束、不喜受限制的因子,常牽引著我做些常人想不透的事。但我做起來又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哈)


舉例來說,現況我們家的租處,是在很倉皇時間找到的;

此房屋物件,原本房東載明:不租有小孩的家庭且不接受寵物。

但最末,我們成功與房東達成協議,帶著小鯨魚跟一隻年邁的貓兒入住了。


我看待規定是這樣的:既然規定是人訂的,就會有可以討論的空間。

且我個人有很偏執的『討厭規定』信念。

包含我很容易對規則升起負向情緒、當能跨越原本規定我會覺得非常喜悅、必須服從規則當下我多半以抽離自我或是行為上服從心底非常抗拒狀態投入。

活到近不惑之年,我才發現自己看待規定的角度很需要重新調整。

規定的存在,很大一部分裨益在於『簡化』,這跟原始大腦設定的懶惰傾向是非常一致的。

一個漂亮的規則,通常制定下去就可以處理掉一半以上原本的混亂;

一個失敗的規則,通常制定下去也可以造就多一半以上原本沒有的混亂。

規則有好有壞,一個成功/糟糕的規則,可能跟制定的人有關、可能跟時空背景有關、可能跟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有關、也可能跟社會資源地位金錢不對等有關。

當我太快把規則推於門外,我就無從去體察感受與跟規則當朋友的讓自己能從中獲得裨益。

享受跨越規則的爽,確實很爽;但代價就是需要付出更大量的心力、腦力跟時間,讓自己能從『常態』裡脫穎而出成為『特例』。

而缺乏跟規則當朋友的經驗,對常態人類習以為常的無奈或不需費力事兒(像是:去電公家機關電話被轉了整整十分鐘、在餐廳獲得我認為不合理的服務...)容易感覺激昂之外,對於一般人所謂的『正常』,我也幾乎一無所知。


很好玩欸!

養了孩子之後,我才發現:

噢!原來嬰兒抓沙起來吃,蠻多家長都會驚恐阻止。

噢!原來沒人玩溜滑梯時,孩子要從溜滑梯下方往上方挑戰攀爬大多是會被阻止的。

噢!原來兩歲娃兒在公園獨立爬到一層樓高度,是對一般家長來說有點驚悚/驚訝的事兒。

噢!原來有很多大孩子們在奔跑的情境裡,小小孩是很需要被保護與帶到一旁的生物。

噢!原來政府相關育兒的補助資訊我得勤勞做功課;哎呀!原來不是只有育兒補助得做功課,勞工權益我也無知到不可思議!


規則有時是挺煩人的;但其實有不少規則是為了保障人可以生活、活得好活的尊嚴而去設定的。

規則有時是挺不公平的;但當失去規則,完全無衡量依據,身在其中的人反而又更無所適從。

規則有時是挺沒道理的;但在不影響我生存權益前提,其實規則可以存在我心中成為一項工具就好了。我可以運用這項工具理解別人的想法,也可以把工具擺在我的工具箱不去使用它,並且知道是我自主不去用它,別人用它是別人的事,我沒有任何必要去評價他人。

小鯨魚爬呀爬的影片,我錄影了。

在客廳用手機欣賞時婆婆路過看見,大聲驚呼:哎呀!這樣很危險欸~上次OO(一個婆婆帶的孩子(婆婆是保姆))就是在嬰兒床爬呀爬的摔下來一口氣縫了五六針!可千萬別再讓他爬了(婆婆高八度驚訝同時叮囑著)


我當下沒吭聲也沒啥情緒。

我相信我媽看到影片也會驚呼並且用驚嘆取代他想脫口而出的危險與請我注意XD


現在的我,開始比較理解:

一樣都在照顧孩子,我跟我婆婆、我媽媽人生的經驗非常不同。

他們有他們的不贊同、也有他們對此行為評論的自由與權利。

對部分長輩來說,面對小輩讓自己看了比較扎眼的行動不提點個兩句對他們來說太痛苦(或許也太不道德、太不符合他們人生價值觀)。提醒、糾正、批評是他們愛的表示,也是他們為人父母存在意義/價值觀的體現。

我可以很純粹的聽。

聽!就好了。


反正在跟婆婆很不熟的前提下,他不太會越過線要求我承諾(不把她孫女放置於他所謂的危險當中)反正我媽笑呵呵的一向清楚孫子的教養職責是在父母身上,他關懷、他有想法但他很少當面越過線去要求我暫停孩子的探索或部分他認為危險行動。


我清楚我孩子的能力、平常我給他的鍛鍊與他自保能力大致到哪就好了;

我能夠為他感覺驕傲、替他越過障礙鼓掌、允許他多次爬進爬出就好了,

我沒有必要全世界都認同我是怎樣帶小孩怎樣過生活,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每個人都如此不同的前提下,我能做的最多就是『盡全力去理解(包含理解自己與他人)』然後試著與修煉自己做到身心一致的『尊重』。

人生苦短,光是把想做到的做到,這輩子可能已經不太夠用!

生了孩子之後,人生又更短,因為要撥出心力跟金錢養育照顧孩子,同時還有一個不斷挑戰理智線的生物在眼前蹦跳,要對自己負責就還得提問自己人生軸線想怎麼走,試圖在很被擠壓的時間精神與理智內,圓滿你想圓滿的人生。

是說人生都這麼不夠用了,還要限制自己許多、不爽世界許多,是要怎麼活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邊的卡夫卡的沙龍
0會員
16內容數
2020/05/22
往目標前行,有人同行很好、無人同行也罷;知道自己要往哪兒去,就嘗試著去,去行動去探索去培養新的嗅覺與看看不同的風景。 反正在目標與行動間,(玄妙點看)本身就會呈現一種踏實與圓滿,不是嗎?
Thumbnail
2020/05/22
往目標前行,有人同行很好、無人同行也罷;知道自己要往哪兒去,就嘗試著去,去行動去探索去培養新的嗅覺與看看不同的風景。 反正在目標與行動間,(玄妙點看)本身就會呈現一種踏實與圓滿,不是嗎?
Thumbnail
2020/05/17
『欸!你有沒有覺得你女兒最近變欠扁了?』我問太太。 『蛤?(沈默三秒)他不是一直都這樣(欠扁)嗎?(哈哈哈哈)...還是你意思是什麼,可以具體一點嗎?』太太回。 『呃....就是...他小事不如意的脾氣強度變大也更久啦、該自己完成的事會耍賴請大人幫忙、大人幫忙的時候很不上心在旁邊胡搞瞎搞的玩呀』
2020/05/17
『欸!你有沒有覺得你女兒最近變欠扁了?』我問太太。 『蛤?(沈默三秒)他不是一直都這樣(欠扁)嗎?(哈哈哈哈)...還是你意思是什麼,可以具體一點嗎?』太太回。 『呃....就是...他小事不如意的脾氣強度變大也更久啦、該自己完成的事會耍賴請大人幫忙、大人幫忙的時候很不上心在旁邊胡搞瞎搞的玩呀』
2020/05/13
生養小孩前,我非常討厭巧虎、珮珮豬(純粹個人喜好) 討厭的點大致上就是他們長得醜、會置入性行銷、巧虎倡導高規矩與服從&劇情太教科書(脫離真實太多)、珮珮豬沒禮貌到我常想翻白眼、滿街幼兒商品幾乎都有他們的肖像導致我反骨的想抵制...大概是這樣。
Thumbnail
2020/05/13
生養小孩前,我非常討厭巧虎、珮珮豬(純粹個人喜好) 討厭的點大致上就是他們長得醜、會置入性行銷、巧虎倡導高規矩與服從&劇情太教科書(脫離真實太多)、珮珮豬沒禮貌到我常想翻白眼、滿街幼兒商品幾乎都有他們的肖像導致我反骨的想抵制...大概是這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要小看小孩對父母的控制力,我家不到5歲的小孩,就很會指使我做很多事,例如:收玩具、陪玩、出門搭公車..等。 愛是建立在雙方身體、心理都健康,還有體力都充沛下進行,最常發生的狀態是有一方累了而硬撐,然後稍稍不如意時,小孩情緒就爆發大哭大鬧,而我早已經疲倦不已。 小茹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就三個方面,來談
Thumbnail
不要小看小孩對父母的控制力,我家不到5歲的小孩,就很會指使我做很多事,例如:收玩具、陪玩、出門搭公車..等。 愛是建立在雙方身體、心理都健康,還有體力都充沛下進行,最常發生的狀態是有一方累了而硬撐,然後稍稍不如意時,小孩情緒就爆發大哭大鬧,而我早已經疲倦不已。 小茹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就三個方面,來談
Thumbnail
今天和親戚朋友約在萬芳四號公園,讓幾個算滿熟識的孩子可以一起玩,接近傍晚時發生一段小插曲: ✿ 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我們都會有回顧這天的一段時間⋯。 我:你今天在生氣什麼阿? 旬:我想爬上去。A在那裡。 (我想核對一下我們兩個所認為的事實有沒有一樣。) 我:你不喜歡有人在那裡擋住你嗎? 旬:對。
Thumbnail
今天和親戚朋友約在萬芳四號公園,讓幾個算滿熟識的孩子可以一起玩,接近傍晚時發生一段小插曲: ✿ 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我們都會有回顧這天的一段時間⋯。 我:你今天在生氣什麼阿? 旬:我想爬上去。A在那裡。 (我想核對一下我們兩個所認為的事實有沒有一樣。) 我:你不喜歡有人在那裡擋住你嗎? 旬:對。
Thumbnail
我的孩子是一個做任何事,玩任何東西都很有主見,眉眉角角很多的人,他也總能發明出很多自己的玩法! 那天在大都會公園,旬旬玩跳跳床的方式也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他會從很遠的地方助跑,擺一個帥姿,跳進跳跳床然後再彈跳出去! 問題來了! 這時候,身為孩子的媽,你會怎麼做? 問題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很委屈嗎?
Thumbnail
我的孩子是一個做任何事,玩任何東西都很有主見,眉眉角角很多的人,他也總能發明出很多自己的玩法! 那天在大都會公園,旬旬玩跳跳床的方式也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他會從很遠的地方助跑,擺一個帥姿,跳進跳跳床然後再彈跳出去! 問題來了! 這時候,身為孩子的媽,你會怎麼做? 問題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很委屈嗎?
Thumbnail
小孩成長的過程,會觀察大人的互動模式發展出自己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也會因為在與大人互動的過程中發展出一些行為。他們是很直觀的生物,沒辦法同時理解好幾種標準,所以從小建立規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小孩成長的過程,會觀察大人的互動模式發展出自己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也會因為在與大人互動的過程中發展出一些行為。他們是很直觀的生物,沒辦法同時理解好幾種標準,所以從小建立規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Thumbnail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自由,隨心所欲的感覺。 自由 ,來自你說話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堅毅的程度: 一個說話溫柔不尖酸的人,總是會有人圍繞在他身邊、一個能看到事物本質的人,總是會有人跟他請教、一個能堅持專注的人,總是能做出成績。這樣的人不需要爭取自由。因為越有能力的人,越能隨心所欲。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自由,隨心所欲的感覺。 自由 ,來自你說話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堅毅的程度: 一個說話溫柔不尖酸的人,總是會有人圍繞在他身邊、一個能看到事物本質的人,總是會有人跟他請教、一個能堅持專注的人,總是能做出成績。這樣的人不需要爭取自由。因為越有能力的人,越能隨心所欲。
Thumbnail
養了孩子之後,我才發現: 噢!原來嬰兒抓沙起來吃,蠻多家長都會驚恐阻止。 噢!原來沒人玩溜滑梯時,孩子要從溜滑梯下方往上方挑戰攀爬大多是會被阻止的。 噢!原來兩歲娃兒在公園獨立爬到一層樓高度,是對一般家長來說有點驚悚/驚訝的事兒。 噢!原來有很多大孩子們在奔跑的情境裡,小小孩是很需要被保護的生物
Thumbnail
養了孩子之後,我才發現: 噢!原來嬰兒抓沙起來吃,蠻多家長都會驚恐阻止。 噢!原來沒人玩溜滑梯時,孩子要從溜滑梯下方往上方挑戰攀爬大多是會被阻止的。 噢!原來兩歲娃兒在公園獨立爬到一層樓高度,是對一般家長來說有點驚悚/驚訝的事兒。 噢!原來有很多大孩子們在奔跑的情境裡,小小孩是很需要被保護的生物
Thumbnail
往目標前行,有人同行很好、無人同行也罷;知道自己要往哪兒去,就嘗試著去,去行動去探索去培養新的嗅覺與看看不同的風景。 反正在目標與行動間,(玄妙點看)本身就會呈現一種踏實與圓滿,不是嗎?
Thumbnail
往目標前行,有人同行很好、無人同行也罷;知道自己要往哪兒去,就嘗試著去,去行動去探索去培養新的嗅覺與看看不同的風景。 反正在目標與行動間,(玄妙點看)本身就會呈現一種踏實與圓滿,不是嗎?
Thumbnail
上週家裡奶粉快沒了,二老一個推一個裝死賴皮遺忘的遲遲不添購。 懶散二老稍稍對話討論了一下得出結論:老天爺應該希望我們戒奶(放屁) 於是我們開始在泡睡前奶給小鯨魚喝的時候,跟無辜突然被決定要戒奶的小鯨魚倒數計時:『奶奶要沒了喔~剩最後三/二/一次。』每天遞減一個數字。
Thumbnail
上週家裡奶粉快沒了,二老一個推一個裝死賴皮遺忘的遲遲不添購。 懶散二老稍稍對話討論了一下得出結論:老天爺應該希望我們戒奶(放屁) 於是我們開始在泡睡前奶給小鯨魚喝的時候,跟無辜突然被決定要戒奶的小鯨魚倒數計時:『奶奶要沒了喔~剩最後三/二/一次。』每天遞減一個數字。
Thumbnail
『小鯨魚,不要把鞋子拿到餐桌上。』另一半說。 『我說了!不!要!把鞋子放餐桌。』看著沒動作的兩歲幼童,另一半放慢與加強語調繼續說。 『小!鯨!魚!』噢喔~另一半下通牒了。 我看著這位不斷耳提面命提醒與瘋狂限制孩子的另一半,心想...”疑?之前讓我怦然心動、很富童趣的可愛人兒去哪了??”
Thumbnail
『小鯨魚,不要把鞋子拿到餐桌上。』另一半說。 『我說了!不!要!把鞋子放餐桌。』看著沒動作的兩歲幼童,另一半放慢與加強語調繼續說。 『小!鯨!魚!』噢喔~另一半下通牒了。 我看著這位不斷耳提面命提醒與瘋狂限制孩子的另一半,心想...”疑?之前讓我怦然心動、很富童趣的可愛人兒去哪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