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疑問品第三〉淺釋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疑問品第三〉
疑,不信。不信什麼呢?不信達摩祖師所說梁武帝沒有功德的話,所以就來請問,這叫疑問第三。
原文: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
淺譯: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有一天,韋刺史設立大會齋。
什麼叫大會齋呢?就是請所有的和尚、居士、道士、念書的人、官、公吏,都來吃齋。齋,就沒有肉,這叫齋飯。作官的,都歡喜吃肉的,現在因為韋刺史喜好佛法,所以就勸這所有的人,都來吃齋;大會齋就是人特別多。
在中國有打千僧齋的,請一千個和尚來吃齋;一千個和尚裏,一定有一個阿羅漢,所以供千僧齋,就是供阿羅漢。哪一個是阿羅漢?沒有人知道。你若知道哪一個是阿羅漢,你就去供那一個,而不供千僧,所以就沒有人知道。總而言之,你若打千僧齋,就會來一個阿羅漢趕齋的。
這個時候,不只千僧齋,恐怕萬人齋都有。韋刺史請所有這些居士等來吃,這叫大會齋。這一個齋,也就是給六祖大師請客,因為六祖大師自己是個出家人,不能請人家來吃齋。為什麼呢?因為在家人應該供養出家人,不是出家人供養在家人。
所以前幾天香港來一個居士,臨走的時候我告訴他:「你要記得,做居士的,是供養三寶的,不是受三寶來供養。你做居士,在佛教的道場裏,一定要發心來供養;不是說我在道場裏混混飯吃,教三寶來供養我。你做居士,是護持三寶的,不是教三寶來護持你居士的。」
他說:「啊!我這一生之中,也沒有聽見一個善知識,對我講這麼懇切的話,這真是給我一個當頭棒喝,我回去一定要和以前不一樣。」
韋刺史是皈依六祖大師的,他想教他的師父,令很多人認識,很多人信仰,所以就用請客的方法,請大家吃齋。因為「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你想要教他信佛,要怎麼樣子呢?你就先給他一點好東西吃。
人,食色性也,人都歡喜吃好東西,你給他一點好東西,吃得他的嘴甜甜的,他就忘不了:「哎!我一定要去聽聽經,等下次有機會,韋刺史要請齋,他還會請我去吃齋的。」所以他初初來,不是為法,是為食──為著吃東西。
把齋吃了,然後再聽聽法,一聽法:「啊!法的味道,比齋的味道更好!」所以再打,他也不跑了,攆,他也不跑了。
韋刺史知道人心是這樣子,所以就為師設大會齋,你看他這是為師,不是為他自己,不是說:「啊!我這個居士,你看!我供養三寶多大啊!」想要出一出鋒頭,不是的,他為六祖大師請大會齋。大會齋,就好像現在競選請客,一個人五百塊錢。
當時韋刺史或者也是用這個方法,說:「我們要修廟,就來請齋。」所以你到這兒來吃齋,正吃齋的時候,就化緣,說:「這兒現在造南華寺,你應該布施出來五千塊錢,或者你布施出來五萬塊錢。」
怎麼說呢?這個大會齋,一定是為著造廟才請的,所以他才問六祖大師,梁武帝造寺度僧,有什麼功德?這個大會齋,當時就是向大家籌款造廟的。你若想造廟,也請一請大會齋,在香港,現在這個法還很盛行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疑,不信。不信什么呢?不信达摩祖师所说梁武帝没有功德的话,所以就来请问,这叫疑问第三。
〈疑问品第三〉
原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
浅译: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有一天,韦刺史设立大会斋。
什么叫大会斋呢?就是请所有的和尚、居士、道士、念书的人、官、公吏,都来吃斋。斋,就没有肉,这叫斋饭。作官的,都欢喜吃肉的,现在因为韦刺史喜好佛法,所以就劝这所有的人,都来吃斋;大会斋就是人特别多。
在中国有打千僧斋的,请一千个和尚来吃斋;一千个和尚里,一定有一个阿罗汉,所以供千僧斋,就是供阿罗汉。哪一个是阿罗汉?没有人知道。你若知道哪一个是阿罗汉,你就去供那一个,而不供千僧,所以就没有人知道。总而言之,你若打千僧斋,就会来一个阿罗汉赶斋的。
这个时候,不只千僧斋,恐怕万人斋都有。韦刺史请所有这些居士等来吃,这叫大会斋。这一个斋,也就是给六祖大师请客,因为六祖大师自己是个出家人,不能请人家来吃斋。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应该供养出家人,不是出家人供养在家人。
所以前几天香港来一个居士,临走的时候我告诉他:「你要记得,做居士的,是供养三宝的,不是受三宝来供养。你做居士,在佛教的道场里,一定要发心来供养;不是说我在道场里混混饭吃,教三宝来供养我。你做居士,是护持三宝的,不是教三宝来护持你居士的。」
他说:「啊!我这一生之中,也没有听见一个善知识,对我讲这么恳切的话,这真是给我一个当头棒喝,我回去一定要和以前不一样。」
韦刺史是皈依六祖大师的,他想教他的师父,令很多人认识,很多人信仰,所以就用请客的方法,请大家吃斋。因为「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你想要教他信佛,要怎么样子呢?你就先给他一点好东西吃。
人,食色性也,人都欢喜吃好东西,你给他一点好东西,吃得他的嘴甜甜的,他就忘不了:「哎!我一定要去听听经,等下次有机会,韦刺史要请斋,他还会请我去吃斋的。」所以他初初来,不是为法,是为食──为着吃东西。
把斋吃了,然后再听听法,一听法:「啊!法的味道,比斋的味道更好!」所以再打,他也不跑了,撵,他也不跑了。
韦刺史知道人心是这样子,所以就为师设大会斋,你看他这是为师,不是为他自己,不是说:「啊!我这个居士,你看!我供养三宝多大啊!」想要出一出风头,不是的,他为六祖大师请大会斋。大会斋,就好像现在竞选请客,一个人五百块钱。
当时韦刺史或者也是用这个方法,说:「我们要修庙,就来请斋。」所以你到这儿来吃斋,正吃斋的时候,就化缘,说:「这儿现在造南华寺,你应该布施出来五千块钱,或者你布施出来五万块钱。」
怎么说呢?这个大会斋,一定是为着造庙才请的,所以他才问六祖大师,梁武帝造寺度僧,有什么功德?这个大会斋,当时就是向大家筹款造庙的。你若想造庙,也请一请大会斋,在香港,现在这个法还很盛行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結錄》:「修行一定會經過磨難,沒有經過磨難的修行是不可靠的;不要害怕磨難,要害怕自己沒有堅固的道心。若意志堅定,有心修行,你一定考得過。」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不知是多久以前,心裡就存著希望發書的願望,前陣子《因果濟世集》開放結緣,正好讓我有如願的機會。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神通抵不過業力,業障討報是天、地、人三界所共遵的法則。如果有持續消業障,福報補一點點就會起作用;反之,吉不擋凶,不消業障只補福德資糧,補再多也會被業障擋住。今年天災瘟疫多,要打拼唸經。」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結錄》:「修行一定會經過磨難,沒有經過磨難的修行是不可靠的;不要害怕磨難,要害怕自己沒有堅固的道心。若意志堅定,有心修行,你一定考得過。」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不知是多久以前,心裡就存著希望發書的願望,前陣子《因果濟世集》開放結緣,正好讓我有如願的機會。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神通抵不過業力,業障討報是天、地、人三界所共遵的法則。如果有持續消業障,福報補一點點就會起作用;反之,吉不擋凶,不消業障只補福德資糧,補再多也會被業障擋住。今年天災瘟疫多,要打拼唸經。」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齋僧的力量,在《盂蘭盆經》中開示,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尚不能用神通力化一碗缽飯給祂在惡道的母親受用,所以仰仗佛陀慈悲教示用很多新鮮乾淨的飲食,還有四事供養等供養僧團僧眾。僧團僧眾在祝福迴向的時候,藉僧團在結夏精進的力量,僧人有很大精進的力量叫「自恣」。自恣是反觀自省,自己有什麼樣的錯誤
Thumbnail
《佛說盂蘭盆經》:「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七世父母」,多世的父母;「無惱」,沒有憂惱的意思。(供養僧眾)功德力很大,在《佛說盂蘭盆經》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齋僧的力量,在《盂蘭盆經》中開示,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尚不能用神通力化一碗缽飯給祂在惡道的母親受用,所以仰仗佛陀慈悲教示用很多新鮮乾淨的飲食,還有四事供養等供養僧團僧眾。僧團僧眾在祝福迴向的時候,藉僧團在結夏精進的力量,僧人有很大精進的力量叫「自恣」。自恣是反觀自省,自己有什麼樣的錯誤
Thumbnail
《佛說盂蘭盆經》:「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七世父母」,多世的父母;「無惱」,沒有憂惱的意思。(供養僧眾)功德力很大,在《佛說盂蘭盆經》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