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 第十二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提婆達多品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惓。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悋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採菓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惓。于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搥鍾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僕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時王聞仙言  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  供給於所須 

採薪及菓蓏   隨時恭敬與 

情存妙法故  身心無懈惓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  及以五欲樂 

故為大國王  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却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恒河沙眾 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恒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佛告諸 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 竭羅龍宮自然踊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却坐 一面。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有證。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 從海踊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無量眾

今此諸大會  及我皆已見 

演暢實相義  開闡一乘法 

廣導諸眾生  令速成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智積問文 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文殊師利言。有[裟>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却住一面。以偈讚曰。


深達罪福相  遍照於十方

微妙淨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種好  用莊嚴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龍神咸恭敬 

一切眾生類  無不宗奉者 

又聞成菩提  唯佛當證知 

我闡大乘教  度脫苦眾生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 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 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 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柏慎的沙龍
0會員
47內容數
柏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名《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也是最為人熟知和廣為流傳的一品,常簡稱為「普門品」。
2025/03/25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名《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也是最為人熟知和廣為流傳的一品,常簡稱為「普門品」。
2025/03/23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品),是《妙法蓮華經》中極具意境與象徵性的一品。這一品主要敘述妙音菩薩的來歷、神通力及其供養佛陀的殊勝功德,進一步展現菩薩自在神通、恆常供佛、普化眾生的莊嚴德行。
Thumbnail
2025/03/23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品),是《妙法蓮華經》中極具意境與象徵性的一品。這一品主要敘述妙音菩薩的來歷、神通力及其供養佛陀的殊勝功德,進一步展現菩薩自在神通、恆常供佛、普化眾生的莊嚴德行。
Thumbnail
2025/03/23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重點整理,包含主題意涵、主要內容概述及象徵意義與修行指引,闡述藥王菩薩過去生中精進修行、捨身求法的精神,並強調供養《法華經》的無上功德,鼓勵信眾效法菩薩大悲利他精神。
Thumbnail
2025/03/23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重點整理,包含主題意涵、主要內容概述及象徵意義與修行指引,闡述藥王菩薩過去生中精進修行、捨身求法的精神,並強調供養《法華經》的無上功德,鼓勵信眾效法菩薩大悲利他精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圓覺經》是十二位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發問的問答,核心在幻與覺,而覺只是幻的開始,只有層層離幻,才能到達圓覺境界。開始閱讀佛經之後,大部份的譯文堅澀,有時憑空跳躍,因此嚐試自己能用更白話口語表達,避免用看不懂的詞彙去解釋看不懂的佛經。以上嚐試,不置可否,僅供參考。 
Thumbnail
 《圓覺經》是十二位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發問的問答,核心在幻與覺,而覺只是幻的開始,只有層層離幻,才能到達圓覺境界。開始閱讀佛經之後,大部份的譯文堅澀,有時憑空跳躍,因此嚐試自己能用更白話口語表達,避免用看不懂的詞彙去解釋看不懂的佛經。以上嚐試,不置可否,僅供參考。 
Thumbnail
若有人以淨信心,讀誦此法門,福多於前,九十五劫自識宿命,六萬劫中為轉輪王 ; 於現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傷、妖蠱不中,臨命終時,得見九十五億諸佛。
Thumbnail
若有人以淨信心,讀誦此法門,福多於前,九十五劫自識宿命,六萬劫中為轉輪王 ; 於現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傷、妖蠱不中,臨命終時,得見九十五億諸佛。
Thumbnail
菩薩淨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靜,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婆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説。」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佛言:「寶積! 眾生之類是菩薩
Thumbnail
菩薩淨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靜,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婆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説。」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佛言:「寶積! 眾生之類是菩薩
Thumbnail
六波羅蜜為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Thumbnail
六波羅蜜為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Thumbnail
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之功德略述 古德云:「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在《妙法蓮華經》的經文字句中不斷地重覆強調此經的功德殊勝,靈感無比。
Thumbnail
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之功德略述 古德云:「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在《妙法蓮華經》的經文字句中不斷地重覆強調此經的功德殊勝,靈感無比。
Thumbnail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菩薩摩訶薩成就三十二法,得稱菩薩
Thumbnail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菩薩摩訶薩成就三十二法,得稱菩薩
Thumbnail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Thumbnail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Thumbnail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Thumbnail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Thumbnail
法藏比丘又稟告世自在王佛:請佛慈悲,聽我宣說所發的殊勝大願,敬祈明察我所發的弘願,現在我就將四十八個大願,完全對佛說吧。
Thumbnail
法藏比丘又稟告世自在王佛:請佛慈悲,聽我宣說所發的殊勝大願,敬祈明察我所發的弘願,現在我就將四十八個大願,完全對佛說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