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桑塔格《論攝影》:影像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影像世界〉的部分。
原始的影像效力概念,假設影像擁有真實事物的特性,但我們現在卻傾向於認為,影像的特性屬於真實事物。

《論攝影》最後一章,桑塔格以「照片打造的影像世界,取代了真實世界」作為總結。從日常與奇觀之間的混淆到攝影的觀看,桑塔格認為影像為真實世界添加了一些情感,甚至賦予真實,從而佔有被拍攝的對象;而照片不僅會因為時間流逝而切斷了事件與歷史脈絡的關係,也會將人們的行動力化為欣賞震撼與美麗的無動於衷;甚至照片已將藝術影像化的方式,逐漸蓋過藝術領域;人人可以成為攝影師當代(民主化),攝影師又將自己定義為藝術底下的範疇,開出了各式各樣的影像信條,好像拍出好照片才是真諦。

照片正在主宰我們的世界。


我們體驗世界、還是渴望照片

照片取代現時的權威性來自他的特性——他是現實的遺跡,且是控制被拍攝對象的有效手段。我們透過照片佔有與某人的回憶(例如合照),透過照片得到第一手經驗(峇里島是那麼富有熱帶風情!),透過照片的照片獲得訊息(想想網路上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因此世界變得破碎化,變得可以歸檔。現實被當作影像來體驗了,而影像卻讓人感到真實。

照片成為現實經驗的替代品,照片是個替代性的世界;渴望體驗世界的經驗轉化為渴望拍照。現實是如此難以駕馭,但照片卻讓現實處於靜止狀態,你不能擁有現在、卻可以用有過去。照片發明記憶、取代記憶,照片不讓我們進入現實,而是進入影像。


影像帶來過多的想像、現實反而極其無聊

1950 年代圍繞著一個主題在爭辯:過往的肖像繪畫是為了確立身份、獨特性,而現在的照片卻是讓人們確認自己在某一刻仍然存在著(還記得桑塔格說遊客因不安而胡亂按快門的例子嗎);儘管攝影現在已經勝利,但兩者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照片擴充我們對過去的想像,也讓現在變成可以即刻體驗的過去。

相機同時帶來參與與疏遠,讓異國情調變得靠近、讓熟悉的事物變得疏遠。死亡、災難等不希望碰到確實刻在某地發生的事件,以照片的方式被我們體驗,因此刺激了我們觀看的好奇心與興趣。但是,經歷真實時我們反而失望、不為所動,因為影像傾向引起我們不會在真實世界經歷的經驗與情感。影像排除了作為參與者的積極性,因此觀賞者除了觀看與想像之外,只能選擇不看。甚至,影像刻意只選擇有趣的部分呈現,意圖引起人們騷動與吃驚。


攝影作為體驗世界的工具

1960 年代,安東尼奧尼的電影被中國反彈,呈現了(當時)中西方對攝影、對美麗和觀看、對歷史、以及對政治的差別。在中國,攝影是一種儀式,永遠涉及擺姿勢與同意;在西方,攝影文化卻是拍攝陌生人,且無論對方是否同意或發現。在中國,永遠只有對或錯,相機的呈現只是為了證明對的東西是對的,無論美醜;在西方則是一種多元光譜,永遠都有不同角度的美等著被發現、且相互對白。中國的歷史進程是單線行進的;西方世界是多元進程的。西方世界的多元,來自於包容,這個包容來自於影像,轉化成影像的世界。

攝影具有從每個可能的角度記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潛力,且有兩種態度:以攝影式觀看去盡可能發覺美,還有把一切事物作為戰友、利用的對象;所以沒有什麼不可以被觀看,也沒有什麼不可以被記錄。但是這卻隱含著一種衝突:公與私的兼容。隨著我們脫離政治,我們享受著自由,例如相機給的自由,但是影像卻又成為自我監視的工具。

影像可以服務於任何一種意識形態,例如當代的資本主義。所以我們不斷消費影像,為了有影像可以消費,我們只好不斷生產影像,他激發了類似渴望的東西,因為他的可能性是無窮的。

影像作為一種不可能耗盡的資源,他正在使真實世界變成波拉圖洞穴裡的影子。

《論攝影》的頗析與推論十分精彩,但我也是閱讀了幾次才能夠大概理解桑塔格的意思;甚至,這一系列的文章也不夠精確,我也承認某些地方並還不是理解地透徹。但無妨,這一系列的文章是希望讓更多閱讀《論攝影》、或對影像哲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有更深入潛出的理解,或者是討論而設,若有不夠精確或錯誤的部分,之後會再不斷更新與堆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懷仔的沙龍
134會員
153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懷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街景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拍照方式,用瞬間畫面的張力,呈現一個城市的生命力,無論是建築、活動、交通還是人群。 雖然照片不一定完美,卻是結合了「此時、此刻、我在」的一個瞬間,提供5個實用的拍攝技巧,包括光影、延伸、交錯、畫中畫和留白,輕鬆捕捉城市動態與生命力。
Thumbnail
2025/03/16
「街景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拍照方式,用瞬間畫面的張力,呈現一個城市的生命力,無論是建築、活動、交通還是人群。 雖然照片不一定完美,卻是結合了「此時、此刻、我在」的一個瞬間,提供5個實用的拍攝技巧,包括光影、延伸、交錯、畫中畫和留白,輕鬆捕捉城市動態與生命力。
Thumbnail
2024/10/05
布列松的《心靈之眼》可謂一生攝影精華集大成,裡頭更收錄了〈決定性瞬間〉的內容。可以看出布列松很強調「真實性」與「理解」:我們要理解被攝者,才能拍出最真實的它,是一門集結了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藝術,相機只是提出疑問、回答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攝影本身。
Thumbnail
2024/10/05
布列松的《心靈之眼》可謂一生攝影精華集大成,裡頭更收錄了〈決定性瞬間〉的內容。可以看出布列松很強調「真實性」與「理解」:我們要理解被攝者,才能拍出最真實的它,是一門集結了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藝術,相機只是提出疑問、回答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攝影本身。
Thumbnail
2024/06/27
《白日夢冒險王》不是我第一次看,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實我每年都要複習一遍,有些電影、或書、或地方,總是值得一讀再讀,每次也會隨著不同境遇而有新的體悟。 「鼓起勇氣踏出那一步、追尋夢想」作為《白日夢冒險王》這部電影的註解,已是老生常談,這次想聊點別的:關於主角終於找到攝影師時說的那句名言的意思。
Thumbnail
2024/06/27
《白日夢冒險王》不是我第一次看,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實我每年都要複習一遍,有些電影、或書、或地方,總是值得一讀再讀,每次也會隨著不同境遇而有新的體悟。 「鼓起勇氣踏出那一步、追尋夢想」作為《白日夢冒險王》這部電影的註解,已是老生常談,這次想聊點別的:關於主角終於找到攝影師時說的那句名言的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談繪畫,談影像,是永恆,是流逝,是觀看藝術的方式,更是理解世界的法則。精煉且充滿思辯,既衝擊又代表了不朽。
Thumbnail
談繪畫,談影像,是永恆,是流逝,是觀看藝術的方式,更是理解世界的法則。精煉且充滿思辯,既衝擊又代表了不朽。
Thumbnail
純粹的攝影序列能否敘事? 作者於第三部分使用150張沒有任何文字的照片序列,由觀眾自行解讀。這些影像也許是當地農婦的生存記憶片段,卻無法拼湊出一個完整時間軸線的故事。讀完只會存在模糊的鄉村農婦記憶。 作者先講述兩種過去類似於影像敘事的呈現方式,卻又不完全能表達影像敘事的方式: 作者以星座為舉例:
Thumbnail
純粹的攝影序列能否敘事? 作者於第三部分使用150張沒有任何文字的照片序列,由觀眾自行解讀。這些影像也許是當地農婦的生存記憶片段,卻無法拼湊出一個完整時間軸線的故事。讀完只會存在模糊的鄉村農婦記憶。 作者先講述兩種過去類似於影像敘事的呈現方式,卻又不完全能表達影像敘事的方式: 作者以星座為舉例:
Thumbnail
Photography 攝影這個字的英文Photography,是從希臘語按造字面意思翻譯過來,意思為《光線繪圖》,攝影的確和光線脫不了關係,每個影像的構成,都是來自光線的反射;當快門開啟時,光線穿過鏡頭,此時此刻就會把鏡頭內事物記錄下來。 我們每天都被影像淹沒—戰爭與飢荒、勝利與落敗、名人與無名小
Thumbnail
Photography 攝影這個字的英文Photography,是從希臘語按造字面意思翻譯過來,意思為《光線繪圖》,攝影的確和光線脫不了關係,每個影像的構成,都是來自光線的反射;當快門開啟時,光線穿過鏡頭,此時此刻就會把鏡頭內事物記錄下來。 我們每天都被影像淹沒—戰爭與飢荒、勝利與落敗、名人與無名小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論攝影》是桑塔格寫於1977年的著作。是一本探討攝影、影像的哲學專著。儘管到了2020年關於攝影的討論和現象已有許多變化,但這本書至今仍是攝影領域的重要經典。不過,或許這本書之所以在攝影領域都還具有屹立不搖的地位,並非因為這本書談論的是攝影。而是因為……與其說桑塔格討論的是攝影,毋寧說她討論的,
Thumbnail
《論攝影》是桑塔格寫於1977年的著作。是一本探討攝影、影像的哲學專著。儘管到了2020年關於攝影的討論和現象已有許多變化,但這本書至今仍是攝影領域的重要經典。不過,或許這本書之所以在攝影領域都還具有屹立不搖的地位,並非因為這本書談論的是攝影。而是因為……與其說桑塔格討論的是攝影,毋寧說她討論的,
Thumbnail
紀金慶老師「雲端哲人」課程第二週,討論到被視為攝影聖經的《論攝影》,以及蘇珊宋塔格(Susan Sontag)。我過去已經發佈過一系列關於《論攝影》的筆記,但是課堂上,紀老則是以個人、哲學的角度探討。
Thumbnail
紀金慶老師「雲端哲人」課程第二週,討論到被視為攝影聖經的《論攝影》,以及蘇珊宋塔格(Susan Sontag)。我過去已經發佈過一系列關於《論攝影》的筆記,但是課堂上,紀老則是以個人、哲學的角度探討。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影像世界〉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影像世界〉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攝影信條〉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攝影信條〉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四章〈視域的英雄主義〉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四章〈視域的英雄主義〉的部分。
Thumbnail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裡面,柯南一行人透過一款遊戲機「繭」進入遊戲;在遊戲裡,他們的所有感官都被主機電腦控制著。當代,我們也逐漸發生「被影像控制感官」的現象。 如果我們不拍照,就不會有照片,不是應該是應該是我們主導著照片嗎?怎麼會反過來被主導了呢?
Thumbnail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裡面,柯南一行人透過一款遊戲機「繭」進入遊戲;在遊戲裡,他們的所有感官都被主機電腦控制著。當代,我們也逐漸發生「被影像控制感官」的現象。 如果我們不拍照,就不會有照片,不是應該是應該是我們主導著照片嗎?怎麼會反過來被主導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