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哲學碰上《論攝影》:別人從照片認識自己,我們的照片卻都一樣

2020/07/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工作與搬家的關係,紀金慶老師「雲端哲人」課程第二週的課堂筆記遲來了許久。第二週討論到被視為攝影聖經的《論攝影》,以及蘇珊宋塔格(Susan Sontag)。我過去已經發佈過一系列關於《論攝影》的筆記,但是課堂上,紀老則是以個人、哲學的角度探討。

如同手術刀切割世界的攝影

攝影是一種觀看的倫理。
其實我們已經很習慣以下的講法:攝影夾帶著權力,攝影師決定了我們可以看到什麼。確實,從物理的角度看照片,是一張四方形的紙,也正是那四個邊,構成了一道牆,遮蔽了照片以外的世界。
畫面之外,充斥著電線與遊客,卻被我篩選掉了。(作者攝)
反過來說,那四個邊讓我們無限聚焦,聚焦在不曾注意過的某些角落的細節上,攝影似乎有種召喚我們去發現——想像——新世界的魔力。書中提到美國農場安全管理局在 1930 年代的攝影計畫,試圖呈現佃農與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然而這些照片呈現的是真實情況,還是攝影師希望呈現的真實情況?
紀老師更直接了當地提問:
我們在觀看照片時,是相信自己所見的,還是只看見自己所相信的?
有些人看到以下照片,會覺得生氣,「你看,天燈是多麽地糟糕!遊客帶來的環境問題還要交給當地人解決!」有些人則會做出其他的解釋:「簡天燈已經成為當地日常生活了。」
你看到的是旅遊帶來的不義,還是社會問題的一套解方。(作者攝)

拍照成為目的本身

除了看照片的問題,拍照片更是個大問題。
我們也都聽過這樣的批判:別讓目的成為手段本身。過去,拍照只是為了記錄一趟旅程而存在,然而到了今天,拍照本身卻成為了出遊的目的、我們為了拍照而生活。
紀老師提到,過去的哲學思辨認為透過不斷思考,才能穿越表象、達到真理,因此拒絕感官感知;然而照片的存在就是一場視覺的饗宴,所以當我們為了拍照而生活時,是否正陷入過去的拒絕思考、盲從表像的狀況呢?甚至,
我們正在失去個性。
試著想想我們使用 IG、FB 的情況吧,許多雷同的打卡照,以及收集式的旅程景點安排,我們都在走別人走過的路,但是似乎唯有如此,才不會被別人視為不正常,因為現在要認識一個人,從他的照片下手似乎是更快的:哦!他平常是玩水上運動的,那應該是個陽光健康的人才對。
想給人什麼樣的印象呢?(作者攝)
同樣地,我們認識一個地方,也是透過照片更快速一些。今天要去哪裡玩?先看看照片長怎麼樣吧!但是這些熱門景點、觀光勝地的照片,是否也是一種選擇?九份的日式風情、蘭嶼的熱帶風情、日月潭的遊湖風光⋯⋯實際上那些真的是如此嗎,或是說——真的只有如此嗎。
宋塔格對於攝影的討論,似乎是批判多於肯定,不同於上一位班雅明那般保留。我過去的筆記都是從地方觀光的角度去探討攝影,但是這課程卻從「個人/大眾」(前現代/現代)的角度解釋,這讓我想到 IG 上的種種攝影現象。下一次的筆記將會提到約翰伯格與《觀看的方式》,約翰伯格對攝影有批判、也有肯定,待我再整理吧,希望別又拖過一個月了。
116會員
95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