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攝影皆為 書籍翻拍
近日反覆思考影像敘事的表現方法,並再度拜讀《另一種影像敘事》這本約翰伯格與尚摩爾合著探討影像本質的經典之作。此篇為下集,上集請見:
純粹的攝影序列能否敘事?
作者於第三部分使用150張沒有任何文字的照片序列,由觀眾自行解讀。這些影像也許是當地農婦的生存記憶片段,卻無法拼湊出一個完整時間軸線的故事。讀完只會存在模糊的鄉村農婦記憶。
作者先講述兩種過去類似於影像敘事的呈現方式,卻又不完全能表達影像敘事的方式:
(1) 報導攝影:攝影師於當地拍攝所見所聞,並需要仰賴文字說明來克服影像的曖昧含混。
(2) 電影:「照片事實上乃是電影的反面。照片是一種回溯式的媒材,並以這種方式被人們觀看;相對而言,電影則是一種預期。面對照片,人們尋覓的是什麼曾在那裡。而在電影裡,人們則引領期待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所有的電影都可看成冒險。」
那麼攝影敘事的形式為何?
先回到傳統的故事概念:故事為間斷的,並且奠基於某種不需言明的共識。
作者以星座為舉例:
『 人們看著夜空裡數不盡的星星,但若要訴說關於星星的故事,則必須把他們整體看作星座系統,並在星星之間想像出那些將星辰聯繫起來的隱形線條。』
『故事的張力主要並不存在於終點蘊含的秘密,而是存在於前往終點的路程上,那一步一步空隙之間所隱藏的秘密裡。』
故事的組成,由角色、聆聽者的過往經驗、以及敘述者的話語之中,將這不連續間斷的空缺,無需言明的協定,相互交融賦予意義。
攝影的敘事形式,則將上者的交互作用置放於記憶的任務上。而此敘事形式與影像的真實性毫無關聯,唯一攸關的是轉化的生活經驗。
序列影像的每一張交互影響,解讀的形式未必受時間的排序影響,影像猶如記憶同時共存,觀看者以自身生活脈絡解讀,在此才能達到照片含混曖昧的真實本質。
『照片的含糊曖昧終於成真,得以被人們的回想反思所挪用;他們所揭露、凍結的世界,變得馴服而可讓人接近;它們所蘊含的資訊,被人們的情感所滲透;事物的外在面貌,因此變成了生命的語言。』
回到第三張150張照片構築的影像敘事,沒有制約從哪張照片是起點,讀者自由的決定觀看順序,在曖昧不明的影像裡,每個讀者都能尋找自己的釋義。
猶如觀看當代藝術展覽,展品無需導覽,仰賴觀展的自由聯想與解釋。在藝術品中,尋求一個心領神會,而這與作者無關,唯一關係的只有自身感受。
不是藝術家,但為什麼我們仍需要攝影?
此書對於攝影與記憶有非常詩意般的解釋:
「攝影術的發明,使我們獲得一種嶄新的,與記憶最為相似的表達工具。兩者都同等倚賴並對抗時間的流逝。兩者都保存了光陰片刻,並形成一種自身獨具的同時性,所有在裡面的影像都能共存。兩者都因爲事物的相互關聯性而刺激,或被刺激。兩者都在尋找那具有天啓揭式意味的瞬間,因為唯有這樣的瞬間才構成完整的理由。」
記憶會衰退,當你久久沒有提取回想,記憶終究被淡忘,而攝影透過相片,仍可以實際留存於世上。
「無以數計的照片紀錄著脆弱纖細的影像,被人們在自己的心頭旁或床頭邊緣,藉此表現無論歷史如何變遷,都無權摧毀他們所珍視的生活片刻。」
以家庭肖像攝影舉例,攝影在一般民生需求,價值出自於自我認知的意義。我們很少會評斷一張技巧好的家庭合照是否有價值,價值出自於觀看者本身給予的意義。
讀完此書對攝影的反思:
從大學開始與攝影結緣,十幾年的歲月都與相機共度。
從富士數位相機、Nikon底片機、APS數位相機、全幅單眼機、Ricoh隨身機,工具猶如歲月不斷更迭,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唯一恆久不變的,即是對攝影的偏愛。
攝影與我而言,按下快門緊抓霎那的吉光片羽後,人世間的一切尤如夢幻泡影,而我仍不捨一切的逝去。僅存些許對生存的執念與人世的依戀,再次按下快門。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昨日散步於板橋的
漫遊者通道藝術書店 ,很欣賞老闆選書的品味。有藝術有哲學有文學有心理學。老闆兼顧研究所的課業,又能經營一家優秀的人文藝術書店,我著實佩服。倘若這個月你的買書預算還沒用到,歡迎到這家優秀的獨立書店進行購書。
營業時間比較特別,請見書店粉專。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