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後罷免時代的下一步 學會以南方視角看見南方—《南方從來不下雪》

【職場讀書人選書】後罷免時代的下一步 學會以南方視角看見南方—《南方從來不下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載著一箱信件,加速,腦中浮現的經緯度,有幾條在這座城市交織得特別醒目,他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其相對位置,而很多事最後都會慢慢歸位。只是,當他的摩托車朝向熟悉的家時,那時,新大樓的陰影會隨夕陽降下,矮小老舊的房舍會顯得更像無人聞問的廢墟,未曾痊癒的疤痕。

 「又老又窮」,不久前因為選舉,讓這四個字成為港都高雄的代名詞,雖然或許誇大,卻難以否認台灣長期以來重北輕南的發展方向。雖然同樣擁有機場、捷運,但在社會議題上,卻往往跟不上硬體發展,甚至受到主流社會忽視。《南方從來不下雪》,是繼《不測之人》後,作者陳育萱的南方二部曲之二。以高雄為背景,透過六個短篇小說,呈現出高雄的歷史創傷、居住正義、夕陽產業及社福缺口等社會問題。

 一個小時前,她以為發生了地震,可是玻璃窗外忽然映現的火球大如太陽。林瑀莉關掉電視,先是疑惑於極嚇人的爆炸聲,爾後衝進房內,從房間抱起剛睡著的孩子。(中略)

 走出巷口,數百公尺主要幹道已成塌陷大坑,人孔蓋、機車、汽車四處散落,沒有任何東西完好正常。她想問身邊的陌生人該去哪避難?然而,能行動的人不停撥打電話,高聲說話。除外,就是雙腳行動不便,坐在輪椅上張口瞪視的老人家,愣嚇得發出嗚嗚聲,似想說,又未能置辭。

 近至數年前的高雄氣爆,遠到1986年卡娜利郵輪爆炸,甚至是戒嚴時代的眷村白色恐怖,陳育萱透過書中的小人物,嘗試以南部的觀點,寫出或許只有南部人,才記得的往日傷痕。藉由時空交錯並陳,現代高雄所面臨的階級、體制困境,也一併被呈現於文字當中。

 雖然偶爾會因為過於描寫細節,讓讀者感覺失焦,但在人物性格與故事佈局上,仍有其獨到的安排。其中,《明天我們去看海》篇章的主角,在城市因為大雨淹水之際,卻想到用小艇載著重病的母親去看海,看似荒誕、苦中作樂的情節,隱隱流露出溫暖的親情。儘管書中的角色總是悲苦,最後往往獲得相對寬廣的結尾,似乎也象徵了只要活下去就會有一絲希望。

 「幾年之後,工廠來了,你爸爸還有其他小孩子有一天跑來跟我說,下雪了!哦,高雄下雪?在家的大人都跑出去看,還用手接著。哎唷,聞了之後才知道,怎麼是雪,臭得要死。Sakinu 你猜猜是什麼?你一定不敢相信,那是塑膠!真是傻孩子,唉,我們都傻。」Vuvu說起孩子輩的事,記憶如新,說起傻,語調卻柔軟不已。

 以高雄的塑膠假雪,對比台北遊客搶著上山觀賞的瑞雪,彷彿訴說著隨著臺灣經濟起飛,高雄的發財夢,卻似乎越來越像是劣質的贗品。也因為意識到發展的總是北部,犧牲的卻是南部的生活條件與自然環境,讓陳育萱決定透過小說衝破侷限,真實將南方的生命樣貌呈現在眾人眼前。

2016年,川普跌破眾人眼鏡當選後,知識份子開始反思、理解「川普現象」的原因,各種討論美國貧窮白人——「白垃圾」階級的書也紛紛出現。反觀2018六都選舉後,高雄對許多人而言,或許仍舊是另一個國度,或是茶餘飯後的消遣話題。

 「我們一直以台北為中心,一切依據北部價值運作,這本身就不夠多元。」在媒體專訪時,陳育萱曾如此表示,甚至將南方譽為不被看重、遭受壓抑的野小孩。在台灣南北交流失衡的情況下,《南方從來不下雪》扮演的不只是單純是社會寫實小說,同時也是大台北主義思維中,讓南方再度被看見的一道微光。


raw-image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7會員
403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社會企業」靠著「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口號,左打NGO財政依賴性過高、右打企業營利導向的經營型態,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不過這樣子的模式,真的就能夠打造幸福美滿的國度,不會有任何問題嗎?
相對於男性,女性在社會往往是弱勢,那麼當女性處在情勢更嚴峻的戰地裡又會是如何呢?《追風箏的孩子》作者胡賽尼,這次同樣將故事設定在自己的家鄉阿富汗,主角卻換成了兩位背景截然不同,卻因緣際會承受同樣苦難的女性。不只談論了女性在保守派伊斯蘭社會中的困境,也讓讀者更了解阿富汗飽受戰火荼毒的近代歷史。
家人常被認為是靠山,不過對於某些人而言,卻是一輩子也無法擺脫的緊箍咒,甚至是難以癒合的傷痕。《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共同組成家庭的兩個重要成員,卻分散在兩座城市,從書名就可以看出故事的內容與離散家庭有關。不過與其說是單純離散家庭記事,這本書更像是作者原生家庭的崩壞史,記錄了作者成為「無家之人」的軌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少年粉紅》,關於一位女孩永永發現愛上了一個永遠不會愛自己的男孩,經歷自我解構、重組並重新構築自我價值的故事。在故事中,永永經歷了「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等五個人類經歷悲傷的步驟,最後終於認清在小粉的未來沒有自己的位子。
山內豐德——1990年水俁病責任審判過程,擔任日本環境企劃調整局局長,並在當年12月5日選擇輕生。曾經前途一片光明,被認為將平步青雲達到官僚體系最高層級的知識份子,如何成為眾矢之的,最後走上絕路?為了了解這個過程,當時才20多歲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透過實際訪問遺孀,寫了這本紀實報導處女作,並在20
「社會企業」靠著「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口號,左打NGO財政依賴性過高、右打企業營利導向的經營型態,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不過這樣子的模式,真的就能夠打造幸福美滿的國度,不會有任何問題嗎?
相對於男性,女性在社會往往是弱勢,那麼當女性處在情勢更嚴峻的戰地裡又會是如何呢?《追風箏的孩子》作者胡賽尼,這次同樣將故事設定在自己的家鄉阿富汗,主角卻換成了兩位背景截然不同,卻因緣際會承受同樣苦難的女性。不只談論了女性在保守派伊斯蘭社會中的困境,也讓讀者更了解阿富汗飽受戰火荼毒的近代歷史。
家人常被認為是靠山,不過對於某些人而言,卻是一輩子也無法擺脫的緊箍咒,甚至是難以癒合的傷痕。《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共同組成家庭的兩個重要成員,卻分散在兩座城市,從書名就可以看出故事的內容與離散家庭有關。不過與其說是單純離散家庭記事,這本書更像是作者原生家庭的崩壞史,記錄了作者成為「無家之人」的軌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少年粉紅》,關於一位女孩永永發現愛上了一個永遠不會愛自己的男孩,經歷自我解構、重組並重新構築自我價值的故事。在故事中,永永經歷了「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等五個人類經歷悲傷的步驟,最後終於認清在小粉的未來沒有自己的位子。
山內豐德——1990年水俁病責任審判過程,擔任日本環境企劃調整局局長,並在當年12月5日選擇輕生。曾經前途一片光明,被認為將平步青雲達到官僚體系最高層級的知識份子,如何成為眾矢之的,最後走上絕路?為了了解這個過程,當時才20多歲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透過實際訪問遺孀,寫了這本紀實報導處女作,並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