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感動,一生青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這個月就是荒野保護協會成立25周年整。
  最近常想起荒野的伙伴們。
  也連帶想到日本作家所寫的一本書:「一生感動,一生青春。」
  非常喜歡這個書名。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一生感動,這個生可以當作名詞,可以解釋成若一輩子保持容易感動的心靈,那麼一輩子就都是如同青春年少般的美好。
  或者,這個「生」可以當作動詞,只要何時我們「產生」了感動之心,那個時候就「產生」如青春般的光芒。
不過在忙碌的日子裡,在艱難的生命中,如何保有最當初的那一點感動,如何讓愛與善意經由我們的手源源不絕地傳佈出去,這種「初心」的維繫,的確不太容易。
在這25周年時,不免自問:「二十多年來,汲汲惶惶,到底所為何來?」
我想,或許只是單純地盼望每個人都可以快樂自在地在大 自然裡起舞!
我常常想起孔老夫子的生命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林覺民說:「吾願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許多一起努力的伙伴們充分體會到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也願意協助大家享受到重回荒野的喜悅,並且願意盡力保留下荒野讓後代子孫仍能享有這樣的環境。
  也大概就是這麼一點初心,才形成荒野保護協會的吧?
  雖然我們與社會主流的追求似乎格格不入,但是大家心裏都很篤定與安心,我們總是認為只要走在生命的核心,不在乎邊緣的事物跟不跟得上潮流。
  梭羅曾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的確,傾聽自己的鼓聲,在荒野人心中,名利、權勢,都不重要,但是堅持跟隨自己心中清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年經常有機會回到大學母校對著即將成為醫師的學弟學妹們演講,這時難免會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學生生活。   那是1970年代,我喜歡把它稱為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物質當然缺乏,見識或許不足,視野也非常局限,但是胸中卻滿溢著改善社會的熱情,嗯,那是一個想到未來眼睛會發光的年代。   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每天
在德國有一首童謠民歌,這麼唱著: 花兒都那裡去了 時間流逝 花兒都那裡去了 從前從前  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是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哼著這首輕快甚至有點浪漫的歌曲。我想,已屆中年或曾是「文藝青年」的朋友,都忘不了那六○、七○年代,理想正在燃燒的年輕時代。 這群當年盛開如花朵般燦爛的青年如今安在?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這些年在自然荒野
 有人說,台灣的一九七0年代,正像歐美的六0年代一般,是理想正在燃燒的時代。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的經濟正從風雨飄搖的四0五0年轉變成穩定成長期,幾乎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因此逐漸累積了一些社會能量,再加上開始有一些留美的歸國學人帶回一些想法與挑戰體制的行動力,偏偏這時政治上還是戒嚴時期,雖然已是白色
今天我在蘋果日報的專欄寫的文章是談台北市中心即將消失的兩塊難得的公園草坪。我用的標題是「西裝料做成開檔褲」(全文附在後面)。  這個標題是改寫好朋友宋宏濤先生的比喻,他是位非常資深的都市設計顧問(曾與漢寶德先生合開公司),他以一個里民的身分,為社區公園的完整草地請命,發起連署,希望能暫停這項將花費五
最近這幾年全世界民眾最關注的議題,除了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之外,就是海洋廢棄物與塑膠微粒的影響。  最開始大概是前些年在網路上的幾張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與影片,不管是海上的大鳥信天翁因為肚子塞滿塑膠袋而餓死,或者是海龜鼻子裡的吸管,我們知道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的災難在全世界不斷地發生。  
 這些年經常有機會回到大學母校對著即將成為醫師的學弟學妹們演講,這時難免會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學生生活。   那是1970年代,我喜歡把它稱為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物質當然缺乏,見識或許不足,視野也非常局限,但是胸中卻滿溢著改善社會的熱情,嗯,那是一個想到未來眼睛會發光的年代。   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每天
在德國有一首童謠民歌,這麼唱著: 花兒都那裡去了 時間流逝 花兒都那裡去了 從前從前  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是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哼著這首輕快甚至有點浪漫的歌曲。我想,已屆中年或曾是「文藝青年」的朋友,都忘不了那六○、七○年代,理想正在燃燒的年輕時代。 這群當年盛開如花朵般燦爛的青年如今安在?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這些年在自然荒野
 有人說,台灣的一九七0年代,正像歐美的六0年代一般,是理想正在燃燒的時代。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的經濟正從風雨飄搖的四0五0年轉變成穩定成長期,幾乎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因此逐漸累積了一些社會能量,再加上開始有一些留美的歸國學人帶回一些想法與挑戰體制的行動力,偏偏這時政治上還是戒嚴時期,雖然已是白色
今天我在蘋果日報的專欄寫的文章是談台北市中心即將消失的兩塊難得的公園草坪。我用的標題是「西裝料做成開檔褲」(全文附在後面)。  這個標題是改寫好朋友宋宏濤先生的比喻,他是位非常資深的都市設計顧問(曾與漢寶德先生合開公司),他以一個里民的身分,為社區公園的完整草地請命,發起連署,希望能暫停這項將花費五
最近這幾年全世界民眾最關注的議題,除了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之外,就是海洋廢棄物與塑膠微粒的影響。  最開始大概是前些年在網路上的幾張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與影片,不管是海上的大鳥信天翁因為肚子塞滿塑膠袋而餓死,或者是海龜鼻子裡的吸管,我們知道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的災難在全世界不斷地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青春就是無法按耐內心的悸動,任憑浪漫飛揚的歲月。 隨便在路上抓個人來問:你覺得能夠持續一生一世的是愛情、還是友情?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回答友情。 走進校園,去問問那些荳蔻年華的學生: 現在有一段一生一世的感情放在你面前,你會選擇愛情?還是友情? 你覺得他們會選擇哪個? 「正常的都會選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遇到了數百人, 大部分蜻蜓點水,擦肩而過,僅有寥寥幾個走進人生,以愛人、親人或朋友的身份,來影響和加工我們。我們稱之為「緣分」。 真正好的感情,不是誰改變了誰,更不是把對方改造成你想要的感覺,相反,允許對方,活成他自己最好的樣子。 真正好的感情,不是變成完美無缺的人,然而
Thumbnail
在漫長以追番獲得幸福的生活中,接觸了許多的神作,每一部都帶給我像是生命的感動,靠這種感動支撐自己活下去的動力,感謝自己能遇到這些作品,每一次的接觸與認識,都豐富了自己的感知與感情,深處地,直擊我的心靈,我想,或許,如果能不停的邂逅這樣的世界,不斷的接觸,然後因此而感動,我的生命就永遠都有價值,永遠都
Thumbnail
在晨光初現的時候,我總是會去公園散步,看著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小徑上,那種光影交錯的感覺總讓我感到生命的奇妙。在這個小天地裡,所有的壓力和不確定性都可以被溫柔化解,為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社交圈。
Thumbnail
2024/04/13 第二天,這次的活動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荒野協會成立近三十年,一直致力於環境教育與自然棲地的保護,在台北可以在多個景點發現有他們的人文生態導覽,是個非常用心在自然的協會。 今天的學員有不少是我們人生的前輩,最年長甚至82歲了呢,活動前先讓大家了解自己心中的目標,再逐漸達成。
Thumbnail
大自然不停地綻放,把最好的一切奉獻出來
很多人都羨慕那種一生只愛一個人堅定的愛意,只是很可惜我們卻生活在一個真心時常被消遣的時代。
Thumbnail
走在推廣永續心生活的路上,心之谷連結了許多美好的夥伴關係。其中特別想要與大家介紹的是台灣目前會員人數最多的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身為心之谷創辦人,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一員,很開心有機會將我的熱情與荒野的使命緊密結合。從第一次以「珍珠」的自然名稱呼自己開始,一段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旅程便悄悄展開。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俗話說,日久見人心。 但,日究竟要多久,才足以見證 一個人的真心? 三十年,夠不夠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青春就是無法按耐內心的悸動,任憑浪漫飛揚的歲月。 隨便在路上抓個人來問:你覺得能夠持續一生一世的是愛情、還是友情?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回答友情。 走進校園,去問問那些荳蔻年華的學生: 現在有一段一生一世的感情放在你面前,你會選擇愛情?還是友情? 你覺得他們會選擇哪個? 「正常的都會選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遇到了數百人, 大部分蜻蜓點水,擦肩而過,僅有寥寥幾個走進人生,以愛人、親人或朋友的身份,來影響和加工我們。我們稱之為「緣分」。 真正好的感情,不是誰改變了誰,更不是把對方改造成你想要的感覺,相反,允許對方,活成他自己最好的樣子。 真正好的感情,不是變成完美無缺的人,然而
Thumbnail
在漫長以追番獲得幸福的生活中,接觸了許多的神作,每一部都帶給我像是生命的感動,靠這種感動支撐自己活下去的動力,感謝自己能遇到這些作品,每一次的接觸與認識,都豐富了自己的感知與感情,深處地,直擊我的心靈,我想,或許,如果能不停的邂逅這樣的世界,不斷的接觸,然後因此而感動,我的生命就永遠都有價值,永遠都
Thumbnail
在晨光初現的時候,我總是會去公園散步,看著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小徑上,那種光影交錯的感覺總讓我感到生命的奇妙。在這個小天地裡,所有的壓力和不確定性都可以被溫柔化解,為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社交圈。
Thumbnail
2024/04/13 第二天,這次的活動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荒野協會成立近三十年,一直致力於環境教育與自然棲地的保護,在台北可以在多個景點發現有他們的人文生態導覽,是個非常用心在自然的協會。 今天的學員有不少是我們人生的前輩,最年長甚至82歲了呢,活動前先讓大家了解自己心中的目標,再逐漸達成。
Thumbnail
大自然不停地綻放,把最好的一切奉獻出來
很多人都羨慕那種一生只愛一個人堅定的愛意,只是很可惜我們卻生活在一個真心時常被消遣的時代。
Thumbnail
走在推廣永續心生活的路上,心之谷連結了許多美好的夥伴關係。其中特別想要與大家介紹的是台灣目前會員人數最多的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身為心之谷創辦人,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一員,很開心有機會將我的熱情與荒野的使命緊密結合。從第一次以「珍珠」的自然名稱呼自己開始,一段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旅程便悄悄展開。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俗話說,日久見人心。 但,日究竟要多久,才足以見證 一個人的真心? 三十年,夠不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