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毛澤東曾經名列所謂世界十大詩人,他寫過一首詞:
   沁園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蜡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嬌。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試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年輕時,會被崇高的理想,偉大的目標所感動,但是隨著年齡漸長,卻愈來愈認同大陸作家阿城所寫的:「滿街走聖賢,這景象真越想越駭人!」
  每次一到選舉,就出現無數救國救民捨我其誰的抱負,看了屢屢令人毛骨悚然。
  因此這首毛澤東充滿梟雄氣魄的詞,如今看來,只覺悲憫,同一時期,他也寫了這首詞: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嘀。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的確,性急的他,果真做出了使億萬人天翻地轉的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不是可以不再追求偉大,是不是可以不再把所謂民族自尊無限上綱到足以血流成河而不悔?是不是可以不要再用政治來愛土地,台灣就是被政治愛人愛到山川變色,垃圾盈谷,世風敗壞。
  或許,追求偉大,崇拜偶像,是人類普遍的渴望。
  但是,古往今來,任何巨大苦難的發生,那一個不是導因於奉偉大之名所導致的災難?一大群以天下為已任的人,最後一定弄壞了天下。我想到無數的言談夸夸的政治人物,不禁歎了一口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這個月就是荒野保護協會成立25周年整。   最近常想起荒野的伙伴們。   也連帶想到日本作家所寫的一本書:「一生感動,一生青春。」   非常喜歡這個書名。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一生感動,這個生可以當
 這些年經常有機會回到大學母校對著即將成為醫師的學弟學妹們演講,這時難免會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學生生活。   那是1970年代,我喜歡把它稱為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物質當然缺乏,見識或許不足,視野也非常局限,但是胸中卻滿溢著改善社會的熱情,嗯,那是一個想到未來眼睛會發光的年代。   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每天
在德國有一首童謠民歌,這麼唱著: 花兒都那裡去了 時間流逝 花兒都那裡去了 從前從前  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是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哼著這首輕快甚至有點浪漫的歌曲。我想,已屆中年或曾是「文藝青年」的朋友,都忘不了那六○、七○年代,理想正在燃燒的年輕時代。 這群當年盛開如花朵般燦爛的青年如今安在?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這些年在自然荒野
 有人說,台灣的一九七0年代,正像歐美的六0年代一般,是理想正在燃燒的時代。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的經濟正從風雨飄搖的四0五0年轉變成穩定成長期,幾乎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因此逐漸累積了一些社會能量,再加上開始有一些留美的歸國學人帶回一些想法與挑戰體制的行動力,偏偏這時政治上還是戒嚴時期,雖然已是白色
今天我在蘋果日報的專欄寫的文章是談台北市中心即將消失的兩塊難得的公園草坪。我用的標題是「西裝料做成開檔褲」(全文附在後面)。  這個標題是改寫好朋友宋宏濤先生的比喻,他是位非常資深的都市設計顧問(曾與漢寶德先生合開公司),他以一個里民的身分,為社區公園的完整草地請命,發起連署,希望能暫停這項將花費五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這個月就是荒野保護協會成立25周年整。   最近常想起荒野的伙伴們。   也連帶想到日本作家所寫的一本書:「一生感動,一生青春。」   非常喜歡這個書名。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一生感動,這個生可以當
 這些年經常有機會回到大學母校對著即將成為醫師的學弟學妹們演講,這時難免會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學生生活。   那是1970年代,我喜歡把它稱為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物質當然缺乏,見識或許不足,視野也非常局限,但是胸中卻滿溢著改善社會的熱情,嗯,那是一個想到未來眼睛會發光的年代。   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每天
在德國有一首童謠民歌,這麼唱著: 花兒都那裡去了 時間流逝 花兒都那裡去了 從前從前  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是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哼著這首輕快甚至有點浪漫的歌曲。我想,已屆中年或曾是「文藝青年」的朋友,都忘不了那六○、七○年代,理想正在燃燒的年輕時代。 這群當年盛開如花朵般燦爛的青年如今安在?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這些年在自然荒野
 有人說,台灣的一九七0年代,正像歐美的六0年代一般,是理想正在燃燒的時代。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的經濟正從風雨飄搖的四0五0年轉變成穩定成長期,幾乎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因此逐漸累積了一些社會能量,再加上開始有一些留美的歸國學人帶回一些想法與挑戰體制的行動力,偏偏這時政治上還是戒嚴時期,雖然已是白色
今天我在蘋果日報的專欄寫的文章是談台北市中心即將消失的兩塊難得的公園草坪。我用的標題是「西裝料做成開檔褲」(全文附在後面)。  這個標題是改寫好朋友宋宏濤先生的比喻,他是位非常資深的都市設計顧問(曾與漢寶德先生合開公司),他以一個里民的身分,為社區公園的完整草地請命,發起連署,希望能暫停這項將花費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萬山不許一溪奔」是南宋.楊萬里七言絶句《桂源鋪》中的名句,由於富涵深刻的意義,經常在各種場合被引用,今天我們就來讀這首詩。作者楊萬里(1127.10.29-1206.6.15)字廷秀,號誠齋。 吉州吉水(江西.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詩史上地位崇高,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家
Thumbnail
徵人怨 / 徵怨 唐代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抒發了一位長期駐守邊境的戰士的怨恨之情。詩中沒有用「怨」字,只是客觀地描述了戰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戰鬥生活,描繪了邊疆荒涼寒冷的景象,隱含著戰士深深的怨恨。全詩語言優美,
Thumbnail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作者是亞歷山大.潘佐夫。 這是一本毛澤東的傳記,其實毛澤東的傳記不少見,最早一本是艾德加.史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史諾當年親自到延安跟毛澤東見面,毛澤東也抓緊能夠以好形象出現在歐美各國眼前的機會,史諾的書因此成為一個交相賊的產物。
Thumbnail
◎元曲四大家: 1、關漢卿 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西蜀夢、蝴蝶夢、哭存孝、魯智齋、拜月亭、單刀會。 2、馬致遠 代表作—漢宮秋、黃粱夢、岳陽樓、青衫淚。 3、白樸 代表作—梧桐雨、牆頭馬上。 4、鄭光祖 代表作—倩女離魂、王燦登樓。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現實和戰士及其家屬對和平的深切渴望。它有力地提醒人們衝突造成的人類代價以及努力建立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的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唐代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這幾句詩句,總能唤起人們對於歷史的回憶,對於那段曠世的征戰,那段披荊斬棘的歲月,那段風雨飄搖的時光。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這一幕幕場景,彷彿在眼前浮現,讓人仿佛置
Thumbnail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兩句詩用對偶句式,語氣激越,感情強烈。前兩句用排比、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所看到的景象:眼前空曠無垠,看不到古人,也看不到來者。這不僅是眼前之景,更是心中之景。詩人放眼歷史,看不到可以比肩的先賢,也看不到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萬山不許一溪奔」是南宋.楊萬里七言絶句《桂源鋪》中的名句,由於富涵深刻的意義,經常在各種場合被引用,今天我們就來讀這首詩。作者楊萬里(1127.10.29-1206.6.15)字廷秀,號誠齋。 吉州吉水(江西.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詩史上地位崇高,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家
Thumbnail
徵人怨 / 徵怨 唐代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抒發了一位長期駐守邊境的戰士的怨恨之情。詩中沒有用「怨」字,只是客觀地描述了戰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戰鬥生活,描繪了邊疆荒涼寒冷的景象,隱含著戰士深深的怨恨。全詩語言優美,
Thumbnail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作者是亞歷山大.潘佐夫。 這是一本毛澤東的傳記,其實毛澤東的傳記不少見,最早一本是艾德加.史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史諾當年親自到延安跟毛澤東見面,毛澤東也抓緊能夠以好形象出現在歐美各國眼前的機會,史諾的書因此成為一個交相賊的產物。
Thumbnail
◎元曲四大家: 1、關漢卿 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西蜀夢、蝴蝶夢、哭存孝、魯智齋、拜月亭、單刀會。 2、馬致遠 代表作—漢宮秋、黃粱夢、岳陽樓、青衫淚。 3、白樸 代表作—梧桐雨、牆頭馬上。 4、鄭光祖 代表作—倩女離魂、王燦登樓。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現實和戰士及其家屬對和平的深切渴望。它有力地提醒人們衝突造成的人類代價以及努力建立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的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唐代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這幾句詩句,總能唤起人們對於歷史的回憶,對於那段曠世的征戰,那段披荊斬棘的歲月,那段風雨飄搖的時光。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這一幕幕場景,彷彿在眼前浮現,讓人仿佛置
Thumbnail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兩句詩用對偶句式,語氣激越,感情強烈。前兩句用排比、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所看到的景象:眼前空曠無垠,看不到古人,也看不到來者。這不僅是眼前之景,更是心中之景。詩人放眼歷史,看不到可以比肩的先賢,也看不到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