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也能算學分?1】 從 Coursera 躋身新創獨角獸談 MOOC 發展趨勢

更新於 2020/06/2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oursera 於 2012 年成立之初,曾表示「我們致力於免費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給任何需要的人」。然而,2014 年起 Coursera 便不再免費提供修課證書,而是持續發展多樣化的付費學習體驗。在 2019 年 E 輪融資後,Coursera成功成為成立不到10年公司估值就達到 10 億美金的新創獨角獸。這讓人不禁好奇,7 年內他們到底採取了什麼樣的發展策略,能讓投資人相信 MOOC 的市場潛力?
價格合理且高品質的課程成為 Coursera 的市場利基
MOOC 為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之簡寫,是開放給大規模學習者使用的線上課程,學習者橫跨不同年齡、國家、性別且具有不同學經歷背景。課程影片通常會切割成簡短單元,並有作業、測驗、討論區等功能設計以提升學習成效。由於 MOOC 可以供大量對象重複使用,相較一次只能接觸固定對象的實體課程,製作成本其實減輕許多,也因此 MOOC 可以用更多人能接受的價格定價,甚至提供免費課程。
MOOC 平台中,Coursera 的使用者人數最多,2019 年已超過 4000 萬人使用。這樣的使用者數量,對於合作開課的知名學校而言,是行銷課程與學位的良好管道,這個優勢也同樣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
2019 年 4 月,澳洲求職與線上教育服務的 SEEK 集團同時投資 Coursera 1 億 300 萬美金與英國 MOOC 平台 FutureLearn 6500 萬美金。該集團教育分部經理 Josh Nester 認為,MOOC 的大量學習者是重要資產,平常除非支付昂貴經費優化搜尋引擎或購買社群媒體廣告,不然很難接觸到這麼多的潛在學習者群體。他們已觀望 MOOC 的發展多年,證書課程與線上學位的推出是決定投資的關鍵
Coursera 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呢?2017 年上任的執行長 Jeff Maggioncalda 在訪談中提及,因應快速改變的世界,不僅現今職場需要人們持續強化技能,十年之後要進入職場的人更可能會失去工作機會。在此情況下,學習者需要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以及有價值且學費合理的證書課程,學校需要能接觸到全世界學習者的低成本管道,企業需要具備業界所需能力的人才,而 Coursera 即可營造成一個能協助三方的生態系統。
基於這樣的現象觀察,Coursera 切中要點的提供多種產品服務。
從付費證書到線上學位 ─ Coursera 的多元服務
Coursera 的產品服務早期都是針對學習者個人,根據需求提供不一樣的修課方式,近年來開始針對機構的學習者團體規劃產品服務。
提供給學習者個人的服務產品有 5 種類型:「旁聽課程(Audit course)、證書課程(Signature tracks/Certificate)、專項課程(Specialization)、線上學位(Degrees)與微碩士課程(MasterTrackTM Certificates)」。學習者能根據自己的預算、學習目標與期望的學習體驗來選擇。
整理自以下來源:https://reurl.cc/8ldL2y、https://reurl.cc/yyz4QO、https://reurl.cc/mdE43A、https://reurl.cc/b60aGE。
五種類型中,證書課程是Coursera的重要骨幹,開始讓業界認可 MOOC 的價值,至 2019 年時,Coursera 的證書已成為 LinkedIn 上第二常展示的證書。證書課程也是 Coursera 第一個成功的營利模式,發布後 1 年內就獲得超過 400 萬美金利潤
2016 年,Coursera 初次針對團體機構設計服務方案「企業用Coursera(Coursera for business)」,滿足終身學習者與在職進修者的需求,此方案吸引了超過 2000 間機構,其中包含阿布達比政府學校(Abu Dhabi School of Government)6 萬名政府從業人員,Adobe 也支付將近 15 萬美金給 Coursera 以讓員工修習機器學習課程
Coursera 於 2019 年進一步推出「校園用 Coursera(Coursera for campus)」,其目標並非取代高等教育機構功能,而是提供校內教職員生更多學習機會,同時讓教師使用更多後台功能以符合校內教學需求。目前有超過 30 間學校使用此方案
整理自以下來源:https://reurl.cc/8ldL2y、https://reurl.cc/XX7Nlg、https://reurl.cc/yyz4QO。
Coursera執行長 Maggioncalda 指出,證書課程佔了一半以上的營利來源,其次是業界用 Coursera,排名第三為線上學位。現階段業界用 Coursera 一直維持很高的成長率,預估線上學位未來的成長會更快。
平均而言,未付費的學習者大約有一半會完成課程(有些只選擇部分單元學習),付費學習者課程完成率超過六成,需要取得學位或學分的學習者更是必須完成課程。不同程度的付費修課會影響學習者行為,改善了 MOOC 在 2012 年被詬病的過低完課率問題。
Photo by Nenad Stojkovic
當 Coursera 成為獨角獸,意味線上課程脫離「實驗」階段
在推出這麼多種產品服務的情況下,Coursera 需要讓更多人相信 MOOC 證書的價值,才能說服更多學習者與機構付費;同時,他們也要想辦法讓線上學習者更快完成課程以繼續選修更多課程。
這促使 Coursera 投入更多資源提升學習成效,因此他們在 2019 年 8 月所做的首次公司收購,便是買下新創公司 Rhyme Softworks。收購後所開發的 Coursera 實驗室,可以讓學習者在不下載任何軟體也無須耗費太多網路流量的情況下,單純使用網頁瀏覽器就能完成各種實務操作性的課程作業,這樣的技術也意味著 Coursera 將能蒐集更多學習者行為資料,是否運用該資料提供更客製化的學習方式,還有待觀察。
關於日後發展,企業用 Coursera 除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使用,哥倫比亞與墨西哥也都有合作夥伴Coursera 本來就有意擴展版圖至印度、中國、墨西哥、巴西 ,將來應會有更多跨國合作機會。以今日的成果來看,Coursera 於 2014 年將平台從免費轉「部分付費」,除了財務開源外,還開發不同的學習市場,其躋身為獨角獸一事,意味「線上課程」在正規的學術課程裡已脫離「實驗」階段,而是同等於正式學分與學位同份量的角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傳染力,讓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延後開學或停課措施,以減少校園內群聚造成的疫情。然而,學生在停課期間若真的中斷學習,對於後續的課程進度安排並非好事,教育不能因此停擺。
2019 年 10 月UNESCO通過「開放式教育資源建議書草案」,主要是透過會員國間的國際合作,進一步消弭知識落差、達成技術與法律的相關配套。有了「法律配套支持開放教育」的共識後,我們將鏡頭轉回國內,智慧財產權的法律發展已趨成熟,但國人對智財的仍認識不足。
近十年智慧型手機興起,社會進入「低頭」世代,科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程度,離過去「做完功課才能玩電腦」的世代已遠,甚至大學課堂中也融入手機、平板或筆電的互動運用。
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說 2012 年是 The Year of the MOOC ,面對國際潮流,華文世界也有許多開放教育資源,這篇將介紹的「ewant 育網開放教育平臺(以下簡稱 ewant)」如何推廣在地服務。
Udacity  將重心從大學課程轉向技能培訓的專業領域。因此,不同 Coursera 和 edX 以影片和同儕互評為主的教學模式,Udacity 以專題導向(project-based)的方式設計課程,期望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實作與專業能力。
繼上次介紹完 Coursera 目前的證書取得機制後,來看看另一個由知名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共同創辦的 edX,全球有超過 2000 萬個使用者,知名企業如微軟也是合作夥伴。
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傳染力,讓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延後開學或停課措施,以減少校園內群聚造成的疫情。然而,學生在停課期間若真的中斷學習,對於後續的課程進度安排並非好事,教育不能因此停擺。
2019 年 10 月UNESCO通過「開放式教育資源建議書草案」,主要是透過會員國間的國際合作,進一步消弭知識落差、達成技術與法律的相關配套。有了「法律配套支持開放教育」的共識後,我們將鏡頭轉回國內,智慧財產權的法律發展已趨成熟,但國人對智財的仍認識不足。
近十年智慧型手機興起,社會進入「低頭」世代,科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程度,離過去「做完功課才能玩電腦」的世代已遠,甚至大學課堂中也融入手機、平板或筆電的互動運用。
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說 2012 年是 The Year of the MOOC ,面對國際潮流,華文世界也有許多開放教育資源,這篇將介紹的「ewant 育網開放教育平臺(以下簡稱 ewant)」如何推廣在地服務。
Udacity  將重心從大學課程轉向技能培訓的專業領域。因此,不同 Coursera 和 edX 以影片和同儕互評為主的教學模式,Udacity 以專題導向(project-based)的方式設計課程,期望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實作與專業能力。
繼上次介紹完 Coursera 目前的證書取得機制後,來看看另一個由知名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共同創辦的 edX,全球有超過 2000 萬個使用者,知名企業如微軟也是合作夥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在2022年冬天開始帶居家陪跑,由公園道路學習與視障朋友的配合&擬定相關策略。在2023年的古都馬賽事中,面對多種挑戰,最後透過團隊協作成功完成賽事。
Thumbnail
隨線上學習產業發展,越來越多人將線上課程納入學習的選項之一,不論是行業專家、創作者或專業講師都紛紛加入開線上課程的行列,主題越來越多元、內容品質是越來越優質。 但對於想開課者,則會不禁好奇:線上課程真的能賺到錢嗎? 想知道愛莉莎莎透過課程賺了多少錢嗎? Joeman開房地產課程,能獲得多少收入?
Thumbnail
終於可以真正進入課程內容了,當時看到瓦基的這門線上課程,真的沒有考慮多久的時間就馬上買這堂課程。太興奮了! 這單元瓦基跟我們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要成為高品質的輸出者,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而是要透過不斷地練習這些基本功,可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成就。 學習書寫是一輩子的事情,寫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我們自身化為產品,從財務、行銷、研發等方面來說明我們可以怎麼做,怎麼去經營這一家公司。課程中不斷地提到「增長」一詞,只要我們永遠想著增長,並且努力增長,我們就會變成更好的人,資產也自然會隨之增加。
Thumbnail
因為擔任網站、APP 企劃 PM 的緣故,我看了近十年的產品數據。但在履歷表的專長欄填上「數據分析」這四個字時,還是會感到心虛,因為我不知道如何系統化的拆解挖掘產品的北極星指標。直到上了大維與辰禧所開的「產品數據分析」,學會用商業思維建立指標體系,並認識數據分析除了邏輯思維外還必須有的三觀...
不知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跟我有一樣的感覺,最近這幾年終身學習的觀念與文化已經深深的烙入了我們的生活,線上課程一個一個開啟,很多人也在下班後研修第二專長,這樣的現象為何會興起?是否意味著我們在學校所學的完全不夠用?亦或是資訊氾濫時代下造成的資訊焦慮,以至於我們被迫下班後還不停的吸收專業與知識,深怕自己跟
Thumbnail
在科技日新月異、危機四伏的現代,人資人員亟需找尋可替代線下實體課程的人才培訓模式,為人才進行升級轉型,為企業在數位時代中開展創新的商業模式。然而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著衛福部所發佈的秋冬防疫專案,該如何打造出完美的防疫距離同時又能達成企業人才成長不間斷的目標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在2022年冬天開始帶居家陪跑,由公園道路學習與視障朋友的配合&擬定相關策略。在2023年的古都馬賽事中,面對多種挑戰,最後透過團隊協作成功完成賽事。
Thumbnail
隨線上學習產業發展,越來越多人將線上課程納入學習的選項之一,不論是行業專家、創作者或專業講師都紛紛加入開線上課程的行列,主題越來越多元、內容品質是越來越優質。 但對於想開課者,則會不禁好奇:線上課程真的能賺到錢嗎? 想知道愛莉莎莎透過課程賺了多少錢嗎? Joeman開房地產課程,能獲得多少收入?
Thumbnail
終於可以真正進入課程內容了,當時看到瓦基的這門線上課程,真的沒有考慮多久的時間就馬上買這堂課程。太興奮了! 這單元瓦基跟我們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要成為高品質的輸出者,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而是要透過不斷地練習這些基本功,可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成就。 學習書寫是一輩子的事情,寫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我們自身化為產品,從財務、行銷、研發等方面來說明我們可以怎麼做,怎麼去經營這一家公司。課程中不斷地提到「增長」一詞,只要我們永遠想著增長,並且努力增長,我們就會變成更好的人,資產也自然會隨之增加。
Thumbnail
因為擔任網站、APP 企劃 PM 的緣故,我看了近十年的產品數據。但在履歷表的專長欄填上「數據分析」這四個字時,還是會感到心虛,因為我不知道如何系統化的拆解挖掘產品的北極星指標。直到上了大維與辰禧所開的「產品數據分析」,學會用商業思維建立指標體系,並認識數據分析除了邏輯思維外還必須有的三觀...
不知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跟我有一樣的感覺,最近這幾年終身學習的觀念與文化已經深深的烙入了我們的生活,線上課程一個一個開啟,很多人也在下班後研修第二專長,這樣的現象為何會興起?是否意味著我們在學校所學的完全不夠用?亦或是資訊氾濫時代下造成的資訊焦慮,以至於我們被迫下班後還不停的吸收專業與知識,深怕自己跟
Thumbnail
在科技日新月異、危機四伏的現代,人資人員亟需找尋可替代線下實體課程的人才培訓模式,為人才進行升級轉型,為企業在數位時代中開展創新的商業模式。然而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著衛福部所發佈的秋冬防疫專案,該如何打造出完美的防疫距離同時又能達成企業人才成長不間斷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