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導向下,人文學科 MOOC 該如何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當你在網站上同時看到一門 Python 課跟一門歷史課,兩門課程的價格相同、都是名校名師開課,也都會提供完課證明,而你僅有修習一門課的時間跟金錢,你會選擇哪門課?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選擇 Python 課,因為投資下去的學費與時間換來的技術與完課證明,可能將帶來後續加薪、轉職、升職的機會。事實上,Ho、Reich、Nesterko、Seaton、Mullaney、Waldo 與 Chuang(2014)(註1)針對 edX 的課程進行使用者背景資料分析,發現資工及科技相關課程的付費證書獲取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兩倍

如果這個問題的條件改變,兩門課程都是免費的,大家的選擇可能會不同。有些人反而會因為歷史課的門檻比較低,不需要太多背景知識,而優先選修歷史課。

MOOC 最初憑藉著開放給大規模的人免費選修名校課程,為 Coursera、edX、Udacity、FutureLearn 等平台累積了大量用戶。然而,這些平台必須尋求營利模式,才能讓平台和課程長久發展,因此紛紛推出付費證書、碩士學位課程等,從「讓學習者完全免費上課」轉向「讓學習者以低價獲得高品質課程及完課證明」的發展方向。在此發展下,MOOC 課程的學科差異越見明顯。


實用主義盛行的 MOOC 的學科差異現象

Class Central 是彙整 MOOC 課程資訊的目錄與評論網站,他們將所有 MOOC 課程分成 12 類,至 2020 年 2 月底為止,16078 門課程的學科數量分布為:「商業 2735 門、社會科學 1724 門、電腦科學 1608 門、科學 1456 門、人文 1381 門、電機土木等工程學 1258 門、教育 1220 門、程式設計 1188 門、健康醫療 1135 門、藝術設計 783 門、資料科學 581 門、個人成長 521 門、數學 458 門」,可以看出,應用科學多於學術科學,自然科學多於人文科學

不僅從開課趨勢可以看出學科差異,目前推出的 MOOC 碩士學位中,多數為電腦科學、資訊科技、資料科學、工程、商業,部分跟醫療、公眾管理有關。第一個 MOOC 碩士是 Udacity 與喬治亞理工學院合作的電腦科學線上碩士,Coursera 上第一個 MOOC 碩士學位則是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的 MBA 課程


MOOC 平台的考量:完課動機與在職進修

對於 MOOC 平台來說,主推應用科學與理工科學類課程有許多動機。除了比較能吸引學生願意付費外,這類課程的完課動機比較高。Adamopoulos (2013)根據 MOOC 學習者課程評論紀錄的分析,發現完成商業管理、電腦科學和科學課程的學習者比人文、數學、工程學科多。

事實上,MOOC 剛推出之際,曾因為課程完成率過低而讓人質疑 MOOC 的學習成效,因此各平台必須採取策略提升課程完成率,使大眾願意相信 MOOC 的品質,才能吸引老師的後續合作與學習者的修課。

另外,MOOC 的優勢在於可以觸及校園以外廣大的學習者,因此 Coursera、edX 常常在訪談中強調 MOOC 對於在職者的好處,在職者可以於畢業後利用 MOOC 獲得產業界所需的最先進知識,以適應科技快速變化下的未來職場。這些課程知識因為相對較新,較難利用書籍自學,然而回到校園內既耗費經費又未必時間能配合,MOOC 就成為更好的選項。

再者,這些應用理工類課程也有助於實現 MOOC 推動教育平等的理念,讓低技能、低自信、低教育程度、非英語學習者等弱勢族群可以藉由網路學習一技之長,增加其工作選項與提升薪資水平。


自然學科與人文學科的教學方式差異

除了 MOOC 平台這些考量外,學科本身適合的教學方式也是影響因素。

MOOC 課程元素主要包含:「短影片課程、線上測驗、討論區」,其中又以影片課程往往最需要耗費心力製作,然而高品質影片並不保證良好的學習成效。英國開放大學有多年製作影片課程的經驗,認為影片最佳的用途包含:「1. 展示複雜、昂貴或危險的實驗,2. 講述需要利用慢速或快速攝影甚至動畫才能闡釋的概念,3. 作為田野參訪的替代品,4. 展示技術或機械技能」,如此看來,影片更適合用來解釋數理的抽象概念或實驗、技術操作。

Clinnin(2014)(註1)曾指出,MOOC 主要以數理課程為主,是因為數理課程較容易透過預錄課程和多選題的設計,針對大規模學生授課。事實上,校園內應用學科或自然學科的班級人數通常都比人文學科的多,而且自然學科較容易設計出能由助教或電腦自動批改的測驗題,這樣的特性同樣反映在線上課程。

MOOC 的課程元素中,對於人文學科最有幫助的是討論區。研究指出,自然學科的討論往往在問題解決後就不再互動,人文學科則會展開深度的討論。且 MOOC 能吸引到不同背景的學習者對於同一主題提出各自看法,討論的內容未必是老師作業指派的,較容易在討論區內熟識,這是傳統校園內未必能獲得的學習體驗

不過,人文學科的學習者雖然熱絡參與討論,卻未必會有意完成測驗或作業,甚至不一定需要坐在電腦前觀看課程影片。 Podcast、有聲書、或課堂老師出的紙本書,其實也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


人文學科 MOOC 平台的發展方向

Class Central統計的 2019 年版最受歡迎百門 MOOC 中,科技類 23 門、商業類 16 門、科學類 14 門、個人成長類 11 門、健康醫學類 10 門、工程學類 5 門、語言學習類 5 門。人文學科呢?很驚喜地高達 16 門。

這 16 門課程包含:「從奧德賽到政治存在主義、心智是什麼、正義、歐盟政策與執行、認識你自己—自我認知的價值與限制、性別於社會中的應用、模型思維、談教育平等—身心障礙、多元性與包容、微觀經濟學 AP 課程、古代希臘、社會心理學、聖經的史前、目標和政治未來、莎士比亞、英國鄉村別墅文學、佛教和當代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這些課程主題,即便完課率、證書購買率不一定高,對工作未必有直接幫助,但是這些名師在課程上的一席話,也許都種在廣布各地的學習者心中,讓他們未來不論作為個人或社會中的一份子,都能產生與眾不同的觀點。

人文學科的課程在 MOOC 世界中,或許不那麼符合平台的考量;對於教學者而言,可能需要更多的課程設計協助;對於學習者而言,或許需要更打動人心的宣傳方式。若能從目前受歡迎的人文學科 MOOC 中,發現修課者的完課動機、人文學科證照對於在職者的幫助、學習者最喜歡或最有幫助的教學設計元素,也許就能找出更好的教學設計與行銷方式,讓人文學科 MOOC 開展新局。




參考資料:

註 1:Ho, A. D., Reich, J., Nesterko, S., Seaton, D. T., Mullaney, T., Waldo, J., & Chuang, I. (2014). HarvardX and MITx: The first year of open online courses (HarvardX and MITx Working Paper No. 1)

註 2:Clinnin, K. (2014). Redefining the MOOC: Examining the multilingual and community potential of massive online courses. Journal of Global Literacies, Technologies, and Emerging Pedagogies, 2(3), 140-16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數位教育實驗林的沙龍
17會員
22內容數
2021/01/12
雖說 USR 或地方創生這類理想性的事物,似乎不應受實用主義或資本主義所影響;然而在現實的壓力下,教授與學生的時間有限,也必須在職場或生涯中生存下去。我相信一定有很多教授與學生並非為了實際利益才到地方;然而,教授如果在限年未順利升等則會遭學校不續聘,學生如果畢業學分不到則畢業將會有所困難。這些制度上
Thumbnail
2021/01/12
雖說 USR 或地方創生這類理想性的事物,似乎不應受實用主義或資本主義所影響;然而在現實的壓力下,教授與學生的時間有限,也必須在職場或生涯中生存下去。我相信一定有很多教授與學生並非為了實際利益才到地方;然而,教授如果在限年未順利升等則會遭學校不續聘,學生如果畢業學分不到則畢業將會有所困難。這些制度上
Thumbnail
2020/12/11
星星怎麼成為情緒的出口? 天上的星星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的生活也非一成不變;也因此什麼事情的發生都一定有可以對應到天上星星的地方。有個每天一抬頭就可以用來說故事的載體,可謂相當方便,人類也就理所當然把生活中的事件連結到星星上了。
Thumbnail
2020/12/11
星星怎麼成為情緒的出口? 天上的星星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的生活也非一成不變;也因此什麼事情的發生都一定有可以對應到天上星星的地方。有個每天一抬頭就可以用來說故事的載體,可謂相當方便,人類也就理所當然把生活中的事件連結到星星上了。
Thumbnail
2020/12/11
在臺灣,大學科系除了代表興趣和專長外,我們的腦袋根深蒂固地受「有沒有用」的二分法綁架。文、史、哲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群由於學科知識與實務運用的連結不如興建工程、程式運算這麼直接;那麼,學習那些「沒用」知識的文組生,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0/12/11
在臺灣,大學科系除了代表興趣和專長外,我們的腦袋根深蒂固地受「有沒有用」的二分法綁架。文、史、哲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群由於學科知識與實務運用的連結不如興建工程、程式運算這麼直接;那麼,學習那些「沒用」知識的文組生,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新科技的科技力,對於未來的人就應該要像1+1=2,被大家當作常識學習! 台灣是一個科技之島,科技力即是國力
Thumbnail
新科技的科技力,對於未來的人就應該要像1+1=2,被大家當作常識學習! 台灣是一個科技之島,科技力即是國力
Thumbnail
課程,與考試比起來更像是一種未知的冒險。 清大首次開創X-class的課程,掀起一股高等教育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混合式修課模式,這股熱潮將會如何掌握未來教育?
Thumbnail
課程,與考試比起來更像是一種未知的冒險。 清大首次開創X-class的課程,掀起一股高等教育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混合式修課模式,這股熱潮將會如何掌握未來教育?
Thumbnail
創立於2012年的知名MOOC平台(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Coursera,將在2021/3/31正式美股IPO上市(代號COUR)。Coursera想解決的問題,是教育資源不均與持續成長的終身學習需求,佛心來著的MOOC他到底怎麼樣賺錢?
Thumbnail
創立於2012年的知名MOOC平台(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Coursera,將在2021/3/31正式美股IPO上市(代號COUR)。Coursera想解決的問題,是教育資源不均與持續成長的終身學習需求,佛心來著的MOOC他到底怎麼樣賺錢?
Thumbnail
隨著疫情爆發至今,許多學校被迫開始思考線上課程的可能性,MOOC 線上課程學習成為進修學習的一大熱門學習選項。
Thumbnail
隨著疫情爆發至今,許多學校被迫開始思考線上課程的可能性,MOOC 線上課程學習成為進修學習的一大熱門學習選項。
Thumbnail
當你在網站上同時看到一門 Python 課跟一門歷史課,兩門課程的價格相同、都是名校名師開課,也都會提供完課證明,而你僅有修習一門課的時間跟金錢,你會選擇哪門課?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選擇 Python 課,因為投資下去的學費與時間換來的技術與完課證明,可能將帶來後續加薪、轉職、升職的機會。
Thumbnail
當你在網站上同時看到一門 Python 課跟一門歷史課,兩門課程的價格相同、都是名校名師開課,也都會提供完課證明,而你僅有修習一門課的時間跟金錢,你會選擇哪門課?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選擇 Python 課,因為投資下去的學費與時間換來的技術與完課證明,可能將帶來後續加薪、轉職、升職的機會。
Thumbnail
學分沒有一定要在學校上課才能修到!國外許多知名大學提供遠距的碩士班、單一課程學分,以及部分網路、部分實體的學程,網路主題課程可於線上與老師互動討論、作業、考試後就可以得到認證。
Thumbnail
學分沒有一定要在學校上課才能修到!國外許多知名大學提供遠距的碩士班、單一課程學分,以及部分網路、部分實體的學程,網路主題課程可於線上與老師互動討論、作業、考試後就可以得到認證。
Thumbnail
Coursera 於 2012 年成立之初,曾表示「我們致力於免費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給任何需要的人」。然而,2014 年起 Coursera 便不再免費提供修課證書,而是持續發展多樣化的付費學習體驗。
Thumbnail
Coursera 於 2012 年成立之初,曾表示「我們致力於免費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給任何需要的人」。然而,2014 年起 Coursera 便不再免費提供修課證書,而是持續發展多樣化的付費學習體驗。
Thumbnail
Udacity  將重心從大學課程轉向技能培訓的專業領域。因此,不同 Coursera 和 edX 以影片和同儕互評為主的教學模式,Udacity 以專題導向(project-based)的方式設計課程,期望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實作與專業能力。
Thumbnail
Udacity  將重心從大學課程轉向技能培訓的專業領域。因此,不同 Coursera 和 edX 以影片和同儕互評為主的教學模式,Udacity 以專題導向(project-based)的方式設計課程,期望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實作與專業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