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TikTok 在美被禁,看所有父母的難題:要給孩子手機嗎?何時給才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手機不只是玩具,更可以是求知和發揮創意的利器;超前部署,建立正確使用習慣。

raw-image

再過幾天的 2025 年 1 月 19 日,美國就要禁止 TikTok 在美國的營運;屆時不只將無法在兩大手機平台的各個應用程式商店中下載安裝 TikTok,TikTok 也不能在美國進行各種經營活動。

美國禁止 TikTok 的原因,已經有很多媒體批露且分析過了,不外乎就是美國政府認為 TikTok 有各種國安疑慮,所以就把它給禁了。這件事情當然會在美國造成很大的影響,畢竟 TikTok 是美國社群平台市場上的當紅炸子雞,後續的變化很值得我們觀察。

不過,這事目前和台灣沒有什麼關係;雖然台灣也有不少人對 TikTok 也有很深的疑慮,但要禁得需要法源,也需要更具體的證據來說服大眾。以現階段來說,大概是禁不了的。

所以,這篇文章不打算談 TikTok,想跟大家討論的是一個幾乎所有為人父母者都會遇到的難題:何時才能給小孩手機?

手機的超強吸引力

手機的吸引力有多強,相信不用我多說;不只大人愛不釋手,小孩一旦拿到手機,也很難放下來。

會吸引小孩的內容實在太多太厲害,除了 TikTok 外,Facebook、Instagram 和 YouTube 都有短影音,大一點的孩子也會受到即時通訊軟體的吸引,更不用說琳瑯滿目的遊戲,導致小孩一拿到手機就很難放下。

我記得小時候,那時當然沒有手機;但我們同學之間最流行的,不是漫畫,就是任天堂的 Game & Watch 掌上型遊戲機;下課玩也就算了,上課時也有同學想盡辦法偷玩。

不論是手機還是掌上型遊戲機,沉迷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無法專心上課讀書,成績一落千丈;睡眠也受到影響,造成的負面衝擊,不論是 40 年前還是現在,都是很像的。但是當年買得起 Game & Watch 的家庭畢竟是少數,現在手機卻是人手一台,也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廣泛,更需要加以面對。

手機是管小孩神器

大家都知道手機使用不當,會給孩子帶來許多負面影響:除了上面講過學業成績和作息問題外,也往往會造成孩子認知發展的阻礙。另外,小孩整天近距離使用手機,也容易造成近視。專家也指出,手機長時間給孩子快速多巴胺的刺激,導致孩子無法專心、耐心處理一些需要沉靜下來的事務,甚至引發過動症。

明明知道給孩子手機,可能會帶來這麼多壞處,但我們還是一天到晚看到孩子拿著手機不放的畫面;甚至很多小小孩連說話都沒學會,就一直在看手機那塊螢幕;原因就是它真的是管小孩的神器。

台灣很多家庭都是雙薪家庭,父母在外奔波一天,回到家往往已經筋疲力竭,不論平日或假日,真的沒有太多餘力分給孩子;只要給孩子一台手機,再哭再鬧的孩子都會馬上安靜下來,等於是幫了父母一個大忙。

但是,只要給了孩子手機,就像覆水一樣難收,很難再要回來了。一旦不讓孩子使用手機,大哭大鬧是免不了的;這種情況其實和吸毒成癮真的很像。於是我們總會在餐廳等公共場所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家人圍著桌子用餐,不論大人小孩,每個人都在滑自己的手機,用自己的 app。

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是有問題的,但就是沒辦法,實在很無奈。

禁絕不該是選項

也可能會有一些人認為,為了避免日後的各種麻煩,所以乾脆就別給孩子手機。我個人並不贊同這種取向。

首先,手機是現階段個人建立人際關係、接觸世界最重要的一扇窗口,並不只是只能用來打電動、看短影音的娛樂工具。如完全禁止孩子接觸這種數位工具,短期內固然能夠避免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長期來看也等於阻絕了孩子與世界連結、取用各種資源的機會。

再說,當孩子看到其他的同儕都有手機可以用,但自己卻沒有時,也會產生質疑,回頭來向父母要求。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如果沒有能讓孩子信服的理由,不但會製造親子間的對立,孩子偷買偷用,反而無法管理,這種情況也時有所聞。

與其禁絕,不如超前部署。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設定策略,讓孩子和父母都準備好的時候,以正確的態度和方式來使用手機,這樣可以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與機會,最大程度地避免負面衝擊。

有心改變的父母,會遇到的難題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善用手機,盡量不受到手機的負面影響,但往往會遇到兩大難題:第一,已經給了孩子手機的父母,對於孩子手機成癮,感到難以禁絕,也很難有效管理;第二,還沒給孩子手機的父母,對於何時可以給孩子用手機,會感到無所適從。太早給孩子手機,就會更快讓孩子陷入手機的魔力而難以自拔;一直拖延的話,孩子一天到晚來盧之外,可能也會讓孩子錯失掌握現代數位工具的機會。

由於這個議題相當複雜,且兩種不同狀況,會需要不同的解方,我會把這兩個議題分成兩篇文章分別討論。我們先來解決第二個問題,也就是何時給孩子手機、怎麼給才好;至於已經有手機的孩子,要如何矯正不當的使用方式,以及超前部署如何實作的經驗分享,我會用另一篇文章來討論。

以下提供 3 個觀念,給正在焦慮何時可以給孩子用手機的父母們。這些觀念綜合了多位專家學者的建議,以及我個人的親身經歷;如果你的孩子還小,正在考慮這個問題,那麼這 3 個觀念應該會有所幫助。

觀念 1:給孩子手機,要看時機,不是看時間

請注意,我在這裡的用詞是「時機」而不是「時間」。很多父母的問題,是「何時」可以給孩子手機,像是國小幾年級給、國中給還是高中才給;其實用時間來思考,可能是有盲點的。實務上我們看過有些孩子儘管年紀比較小,但是沒有發生手機成癮的問題,也看過有些案例到了高中才允許使用,結果還是發生嚴重負面衝擊。

所以重點不是在孩子幾歲、幾年級後可以使用手機;重點是看孩子的「成熟度」。

成熟度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小孩子有沒有自律能力,是否能夠抵抗手機和娛樂的誘惑。這種自律能力包括時間管理的能力:是否能夠在對的時間、時機使用手機、使用手機的時間長度是否可以自我控制,不要一拿到手機就放不下來等等。

自律能力當然也包括原本該做的事如準時起床、準時出門上學、準時下課回家、準時寫好作業、上才藝班家教班補習班、整理內務、做家事、其他休閒娛樂等生活節奏,不會因為有了手機而大亂。

當孩子展現出這樣自我管理能力時,父母就比較能放心讓孩子使用手機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仍需加強,父母也可以用這一點來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或以這個方向來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觀念 2:從小慢慢打預防針

在孩子還沒有取得手機之前,父母可以「超前部署」,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很重要,講三次),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孩子打預防針,及早開始建立正確的手機使用觀念。

預防針的內容是什麼?又該怎麼打呢?

第一階段,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不斷跟孩子溝通,讓他們建立一個認知:手機是大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而且,父母如果讓孩子碰手機,要讓他們知道,這只是跟父母「借一下下」,用畢就要立即歸還。

大家不要以為孩子小就聽不懂,但以我們家的經驗來看,孩子就算不會說話,也是聽得懂大人的語氣、看得懂大人的肢體語言的,所以愈早開始溝通愈好。

另外,把手機借給孩子用,也不要借了就隨便小孩用;父母要引導、規範孩子用手機來做什麼,例如搜尋、看參考文章、看家人的照片、看一小段影片、查資料等等,盡量讓小孩建立起「手機主要是用來做正事,不是專門用來玩」的觀念。

第二階段,當孩子逐漸長大後,一定會更頻繁地跟父母借手機,也遲早會要求希望擁有自己的手機;在此之前,父母就要先和孩子約法三章,要讓孩子清楚知道,只有自己展現出自律的能力、習慣,養成負責任的態度後,父母才會放心地給手機。

而在約法三章的過程,也可以不斷溝通手機的正確使用時機、使用方式。

簡言之,就是提早開始幫小孩培養正確的手機使用觀念,讓孩子明確知道,手機是工具,不能只是玩具。

觀念 3:大人也要做好榜樣

我們都知道,在教養過程中,以身作則是多麼的重要;為了要能讓孩子確實建立起正確的手機使用觀念,千萬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大人也得加強自我要求,以身教來讓孩子了解,手機要這樣用才對。

我知道,這是很難做到的。畢竟父母平時上班很累,下班後往往只想放輕鬆一下,用手機來聊天、看影片、打電動,沒什麼不對;但如果這些行為都讓孩子看在眼裡,要教小孩就會變成雙重標準。你再怎麼打預防針,孩子只會問一句:「為什麼你自己就可以?」,這針就很難再打下去了。

所以,為了孩子好,我們大人多少要委屈自己一下,盡量對孩子做到言行一致。在小孩面前,不要花太多時間用手機娛樂;真的想放鬆打個電動、追個劇,盡量在孩子睡著後再進行。而當和小孩在一起時,也要盡可能把手機收起來,不要一直拿出來滑;特別是全家人一起用餐、聊天、出遊時,各人各自滑手機的情形要盡可能避免。

另外,也可以引導孩子用手機來解決問題,或是進行創作。比如說小孩開始天南地北地發問時,如果父母一下子答不出來,就可以在孩子面前用手機搜尋答案,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知道,手機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好工具。

孩子大了些,多半都會喜歡塗鴉;這時也可以教孩子使用平板,以手指來作畫;已經會拿筆的,就可以讓孩子觸控筆來隨心創作。孩子展示作品時,大人可以大大稱讚孩子的作品;這樣除了讓孩子有成就感,孩子也能把「平板是創作工具」這樣的印象記在腦海中。

總而言之,大人要以身教配合言教的方式,讓孩子養成正確的使用習慣;還是那句老話,手機是很好的工具,而不只是玩具。

結語:超前部署,之後就能省心、放心

不只是這個世代的人需要手機,未來世代的主人翁們,同樣也需要手機;為了讓孩子們能善用手機,盡可能不受到負面的影響,從小培養正確的使用觀念和習慣,真的很重要,值得所有父母一同思考。

上面提出的三個觀念,就是讓各位擔心手機成癮問題的父母能有所依循,了解如何讓孩子駕馭手機,以正確且建設性的方式來使用,希望能讓正在焦慮的父母們看到一些希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典志 Tenz的沙龍
178會員
38內容數
歡迎來到《Tenz 的科技新聞快評》。本刊預定每周更新若干篇,每篇嚴選幾則我認為比較重要的科技新聞,簡述新聞本身,並且加上我個人的觀點與評論,希望讓各位關心科技趨勢的朋友,能夠定期接收、輕鬆獲取最新科技動態與剖析。 目前本刊均為免費閱讀,未來將可能改為付費訂閱,但每周提供一篇免費文章。
2025/02/18
要解決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斷然禁用是無效的;還需回頭探討孩子對手機的需求本質,才能對症下藥。
Thumbnail
2025/02/18
要解決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斷然禁用是無效的;還需回頭探討孩子對手機的需求本質,才能對症下藥。
Thumbnail
2025/01/21
可預見的結果,就是內容品質進一步惡化;提供三個保護自己和親朋好友,免受惡質內容影響的建議。 最近網路圈的一條大新聞,就是旗下擁有 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台灣人都叫它「脆
Thumbnail
2025/01/21
可預見的結果,就是內容品質進一步惡化;提供三個保護自己和親朋好友,免受惡質內容影響的建議。 最近網路圈的一條大新聞,就是旗下擁有 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台灣人都叫它「脆
Thumbnail
2025/01/11
歡迎大家訂閱、分享,批評指教! 即日起,《Tenz談科科議題》會以新的型態推出內容。新一季的節目叫做《Tenz科技快評》,以 YouTube 和 Podcast 的形態來繼續分享我的想法,歡迎大家訂閱分享。 最新一集的節目,來談 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 即將發生
Thumbnail
2025/01/11
歡迎大家訂閱、分享,批評指教! 即日起,《Tenz談科科議題》會以新的型態推出內容。新一季的節目叫做《Tenz科技快評》,以 YouTube 和 Podcast 的形態來繼續分享我的想法,歡迎大家訂閱分享。 最新一集的節目,來談 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 即將發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可以說從嬰幼兒時期便對手機產生興趣,因為看著父母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總是會好奇到底有什麼吸引力?想當然耳,玩具廠商所推出的玩具手機相當受到幼兒的歡迎。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呢?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孩子的共同疑問,而每個家庭對於何時能給予孩子手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可以說從嬰幼兒時期便對手機產生興趣,因為看著父母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總是會好奇到底有什麼吸引力?想當然耳,玩具廠商所推出的玩具手機相當受到幼兒的歡迎。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呢?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孩子的共同疑問,而每個家庭對於何時能給予孩子手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 今天看到「未來親子平台」的一篇文章。感受到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但也不完全接受文章的說法。分享一下,和書友們交換意見。 . 拒學的孩子:我只有握著手機才有安全感,它能陪我、讓我快樂,父母沒辦法給予我想要的陪伴 https://reurl.cc/eGNLKK . 摘要 手機,在孩子的
Thumbnail
. 今天看到「未來親子平台」的一篇文章。感受到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但也不完全接受文章的說法。分享一下,和書友們交換意見。 . 拒學的孩子:我只有握著手機才有安全感,它能陪我、讓我快樂,父母沒辦法給予我想要的陪伴 https://reurl.cc/eGNLKK . 摘要 手機,在孩子的
Thumbnail
手機不只是玩具,更可以是求知和發揮創意的利器;超前部署,建立正確使用習慣。
Thumbnail
手機不只是玩具,更可以是求知和發揮創意的利器;超前部署,建立正確使用習慣。
Thumbnail
↑順推這本書~~愛就是放下手機 . 文摘 「同學都有手機,就只有我沒有。」當孩子吵著要手機時,爸媽該怎麼辦?許多父母之所以給孩子手機,往往是因為家裡有淘汰的手機,乾脆轉手給孩子使用,結果卻因為孩子過度使用而引發親子衝突,讓爸媽後悔不已。 到底孩子幾歲才適合有自己的手機?其實,並沒有固定的
Thumbnail
↑順推這本書~~愛就是放下手機 . 文摘 「同學都有手機,就只有我沒有。」當孩子吵著要手機時,爸媽該怎麼辦?許多父母之所以給孩子手機,往往是因為家裡有淘汰的手機,乾脆轉手給孩子使用,結果卻因為孩子過度使用而引發親子衝突,讓爸媽後悔不已。 到底孩子幾歲才適合有自己的手機?其實,並沒有固定的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Thumbnail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孩子擁用手機時機 父母做孩子的督導者
Thumbnail
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孩子擁用手機時機 父母做孩子的督導者
Thumbnail
深入了解孩子提出這項要求背後的動機和原因,尤其男生和女生之間會有些微不同的心理差異,讓手機變成一個有利的工具,而不是變成被手機制約、整天滑手機的低頭族
Thumbnail
深入了解孩子提出這項要求背後的動機和原因,尤其男生和女生之間會有些微不同的心理差異,讓手機變成一個有利的工具,而不是變成被手機制約、整天滑手機的低頭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