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鼠疫》告訴我們(下):雖然世界荒謬,仍要盡本分對抗疫情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注意暴雷!小心劇透! 本文會討論到小說劇情。
戴口罩參觀美術館的民眾。拍攝於2020年6月。
↓上篇在這裡↓

封城與隔離:被迫適應的人們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其他地方。隔離的意義也很相似,把確定感染的病人強制送往醫院集中治療,避免再傳染給其他家人。封鎖和隔離或許真的是一個有效的作為,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些措施造成許多情感層面的斷裂
起初,民眾還能接受與外界隔絕,就像他們也會接受任何暫時的不便影響到自己兩三個生活習慣。但是在夏天已開始燒得吱吱作響的天穹底下,他們猛然意識到自己彷彿被關起來,並隱隱約約感覺到這樣的隔絕威脅了他們整個生活…… 📖 p95
現代人若是被阻隔開來還能夠透過手機視訊通話,但在以前,沒有通訊設備、醫術有待進步,隔離可能就意味著天人永隔的事情。小說裡描述了有些家人拒絕讓染疫的病患被帶走,因為他們知道,下次相聚不是要等到痊癒,就是被宣判死亡了。政府甚至動用軍隊把人強制架走。而醫生只能看著這些心碎的畫面繼續診斷病情(p87)。
瘟疫剝奪了每一個人愛的力量,甚至於友情的力量。因為愛需要有一點未來,而我們卻只剩下片段的時刻。📖 p160
經典的情侶分手台詞不正就是「我們沒有未來」嗎?長時間的分隔讓人的記憶開始模糊起來,親人的長相與輪廓逐漸朦朧,與人接觸的熟悉感也日漸消失。大家被迫專注在每一天的生活,煩惱工作能不能保住,有沒有收入,是否可以餵飽自己。未來顯得太過遙遠,這段疫情看不見盡頭,不知道何時才會結束,只能把目光放在眼前。
封城後空蕩蕩的武漢街頭。 圖片來源:香港01
面對這樣的情景,卡繆是絕望的嗎?不。儘管鼠疫造成許多悲劇,但卡繆在小說裡透露了不少積極的意義。

卡謬如何看待疫情?別那麼悲觀,盡自己本分

我們可以透過李厄醫師與其他人的對話,感受卡繆是如何看待疫情爆發的狀態。在這個時空底下,許多牧師和信徒都認為疾病是上帝給予的懲罰,是人類犯錯讓上帝發怒的後果。而人類所要做的就是趕緊「認罪悔改」,信仰上帝、敬拜上帝、祈求上帝醫治大家。
不過,李厄不相信這種懲罰論。他行醫的經驗告訴他,流行病只會對人類造成極大的痛苦,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才有可能從中獲得體會與成長。如果真的有神,那麼這位博愛的神應該要治療受苦的人們,而不是降下災難折磨人類。對於李厄來說,與其依靠神,還不如依靠自己,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盡力的幫助病人。
我不知道一般人怎麼看,但對我來說,就是盡我的本分。📖 p146
李厄知道鼠疫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就算這一波疫情暫時結束,幾年之後可能下一波又會再起。這感覺起來很絕望,但一直遠望未來無法解決此時此刻發生的事。就算這場對抗疾病的戰爭只能取得暫時的勝利,我們仍必須要堅持奮鬥。這不是為了要當英雄,只是很單純的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認為正直的事。是一種信念、一種堅持。
我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在等著我,也不知道這一切以後會有什麼結果。眼下有人病了,必須把他們治好,之後他們會去思考,而我也會。但當務之急是為他們治療。我只是盡力在保護他們罷了。📖 p115
閱讀書中鼠疫的慘況,想想全球疫情的發展,或許你會覺得,世界很荒謬、社會很荒謬、人生很荒謬。沒錯,卡繆也這麼覺得,但我們不應該絕望。在哲學上被歸類為存在主義的卡繆認為,被荒謬的社會搞到麻木無情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過怎麼樣的人生,我們可以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
在瘟疫與生命的遊戲中,人能贏得的也只有體驗與回憶。📖 p240
一隻可愛的龍貓,雖然戴著口罩,卻沒有遮住口鼻。
拍攝於台南新化2020年2月。
卡繆(以李厄醫師的身份)書寫這篇故事是因為他不想當一個沉默的人。他想為受到疾病侵襲的人發聲,幫疫情下受苦的人說話,不讓整個社會只有防疫勝利的聲音。那麼你呢?你怎麼看待疫情?疫情之下你有什麼樣的故事?
🌴 《鼠疫》是 2020 春季 [ 108-2 ] 醫學與文學 選讀書籍。
📅 閱讀於 2020 年 5 月 31 日 ~ 6 月 1 日。

📑 參考

  • Nigel Warburton(2014 [2011])《哲學的40堂公開課》(吳妍儀,譯)。台北:漫遊者文化。參考這本書關於存在主義的說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5會員
63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詭祭》6.5/10「探討資本主義世界下人們的內心」「發生在台灣的新穎的吸血鬼作品」 有幸於台北電影節搶先看到《詭祭》這部作品,起初得知有一部吸血鬼題材的作品是在台拍攝,光是這點就讓我相當期待看到這部作品,無論表現如何,我一直都很期盼台灣能有更多宗教、鬼怪類型的作品,因為如果所有人都不願去嘗試,那台灣永遠不會有更多類型電影出現,《詭祭》並不是一部「你所認為」的
Thumbnail
avatar
Jericho
2021-10-01
書名:《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真確》下篇,手寫信   〈面對生命,我無以置喙,只能……〉
Thumbnail
avatar
藍芸的書信世界
2021-07-14
《楚門的世界》與《偶然發現的一天》──為真正的「我」掙扎一回  說起經典神片,大家都會有不同的電影推介。筆者是上大學才知道《楚門的世界》這部神片,觀賞後便不禁重看數次,慢慢細味當中的深意。不同人對於命運有不同的看法,部分人可能會認為命運早有安排,即命定論;部分人則認為命運由人的自由意志來決定。
avatar
沒有名字的桃子
2021-06-02
同一時空下的平行世界:《我拿青春換明天》、《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我與世界格格不入》不只是窺視性產業秘辛的獵奇感,正視特種行業的行規和行當,不悲憫不譴責,把過得荒誕的人也當人看,是很美的目光。
Thumbnail
avatar
麟左馬
2020-12-12
那一年我們一起看的少女漫畫(二)—《美少女戰士》,異性戀的世界中容得下”她”們的愛情筆者身為90年代初出生的女子,同樣也是電視餵養大的兒童之一。1990年代同樣也是日本動畫蓬勃發展的年代,1992年於電視上播放的《美少女戰士》動畫是由漫畫家武內直子原作,富田祐弘、柳川茂、等人作為動畫劇本統籌。曾在日本放送期間創下平均11.6的高收視率,堪稱少女漫畫的聖經之一。
Thumbnail
avatar
嘎拉嬉皮GALA
2020-10-08
我們都是台上的戲子,從《末代皇帝》看遍這世界的荒唐溥儀一生遭逢了無數場巨變,三歲時被迫入宮,六歲時被迫退位,整個青少年時期都被迫關在紫禁城裡。被趕出紫禁城後投靠了日政權的滿州國,結果卻因此成為了中共政權下其中一名政治犯,在牢裡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思想改造。但出乎意料的,《末代皇帝》裡讓我落淚的畫面,居然是有關於一個配角小人物……
Thumbnail
avatar
SKimmy
2020-06-12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我們為何選舉?-亞然《醒來的世界》《醒來的世界》是部專欄文章集結的散文集。作者亞然文字流暢、邏輯清晰,理性與感性兼具。而作為一本政治文化觀察集,既收錄政治研究,也容納諸多文化描寫,內容廣納政治、音樂、文學(同為吳明益跟村上粉絲!)、電影視集(他一直偷婊冰與火之歌實在太好笑)、日本文化(拉麵、居酒屋、深夜食堂!)等領域。
Thumbnail
avatar
麗莎陳
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