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Siemens
西門子的創立與納粹德國
西門子最早是在1847年由Werner Siemens與Johann Georg Halske 在德國柏林創立的一家電報公司,負責電報線的鋪設工作。在1881年西門子的交流電設備被應用在英國的Godalming小鎮,使得該小鎮成為全球第一個用電來提供街燈照明的小鎮,在這一段歷史當中,西門子公司累積了相當多在電氣基礎設施的專業經驗,奠定了其在該領域全球領先的地位。
時間快轉到二戰時代,在戰爭時期,像西門子這樣提供基礎設施的公司絕對是當時納粹政府積極延攬的角色。為了因應政府生產,西門子在集中營附近設立工廠,數萬名的勞工被迫為納粹德國生產電氣設備,這樣的「黑歷史」使得西門子在戰後面對大量的賠償問題,而相關的高階主管也受到戰後的法律追究。
包山包海的西門子
西門子2019年集團營收868億歐元,淨利56億歐元,全球約38萬名員工,其中在集團層面下,可以分為三家營運公司與三家策略公司。
source: Siemens
營運公司
智慧基礎建設:主要提供建築物與能源連接的系統科技設備,客戶包含建築、建物營運、公用事業、油氣與採礦等重工業等等。在這個領域有幾個趨勢需要注意,像是人口成長與都市化、永續發展以及減碳,此外能源系統也有去中心化(decentralize)的趨勢,例如越來越多人在屋頂加裝太陽能板以及尋求不同的再生能源方案等,所以如何更有效率地儲存與連結這些分散式能源會需要更有“智慧”的基礎設施。
數位工業:提供工廠系統自動化機械、傳感元件等工業4.0相關元件,也將目標放在整合人工智慧、5G與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等最新科技到生產製造,主要服務的客戶是車廠、工具機、製藥、化學、食品業、電機與半導體業。在這方面的趨勢可以看到客戶為了保持競爭力與擴大生產,持續投資在數位化轉型與垂直整合服務,另外也可以看到客戶從全球化轉向在地化來滿足在地的細膩需求。
天然氣與電力:包含了天然氣與石油相關的發電裝置與設備,整合性電網與傳送實施方案等等。在這個行業主要的趨勢是更多綠色能源的使用,以及因為石化能源的逐漸枯竭,在油料與電氣設備上的投資更注重達到生產力與環境保護的平衡。另外離岸風電與其他再生能源的電網整合,也是這個領域未來會持續發展的目標。
最新的新聞指出,在2020年9月,此能源事業將會從西門子集團分拆出來,獨立成為西門子能源公司(Siemens Energy AG)在股票市場上市,原先的西門子集團將會著重在智慧基礎、數位工業與運輸上。
策略公司
交通運輸:提供交通運輸鐵路電汽與科技化相關的整合性服務,主要的客戶來自公部門與國營運輸相關企業,由於交通運輸的規劃是長期性的,所以這個領域的業務比較不會因為短期市場波動而遭受影響。但在2020年完成的中國中車集團對德國鐵路公司Vossloh的火車頭業務(Locomotive)收購,這樣的「插旗」舉動直接影響到歐洲大陸鐵路運輸市場的板塊變動。
醫療設備:Siemens Healthineers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西門子掌握85%的股權。該公司主要提供醫療設備如核磁共振、數位顯影、X光、超音波與分子造影等等,相信有去過醫院的大家對這些名詞應該都不陌生。這個市場比較分散,有許多大大小小以及利基市場的醫療設備提供商,市場的法規、人口與補貼都會影響當地市場的競爭程度。
在這個市場有很多明顯的趨勢,像是人口老化與慢性病、新興市場中產階級崛起,使得醫療資源普遍化、環境變遷與生活習慣改變等等,這些都造成了醫療設備商必須改變商業模式,在這部分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扮演提升看病體驗以及降低醫療成本重要的角色。市場內也為了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將可預期越來越多大型的醫療院所整合成形。
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西門子擁有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59%的股權,由於能源事業被拆分的關係,從2020年9月開始,將會轉而被西門子能源公司持有。歌美颯是全球領先的風電廠商,主要經營風力發電與風場。在這個行業有相當多價格競爭的壓力,除了來自傳統能源的低價競爭,在業內風電同樣也因為拍賣機制所以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因此,如何整合上下游供應鏈來降低成本與優化生產變成非常重要的競爭策略。而隨著風電持續不斷地被整合入整體電網,風電業者將可慢慢降低對政府政策與補貼的依賴程度。
未來歌美颯的投資重點會在發展更有效率的能源儲存設備,以及透過數位化設備來監控風力發電狀況以及維護。
西門子在台灣
西門子最早於1955年進入台灣,深耕至今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有許多我們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設備都是由西門子所提供的。例如西門子的發電機組目前供應台灣約20%的總發電量,在2016年,台北101導入西門子的雲端管理平台,成為了一棟智慧綠建築;除此之外,大家搭捷運也可以注意到,車子是由西門子所設計製造的;另外在台灣半導體與工業4.0上的應用,也不乏西門子的解決方案,而沃旭能源與西門子歌美颯合作在台灣建置離岸風電場,創造除了中國以外,亞洲最大的風電市場,並且也在台灣中南部投資機艙組裝廠,台灣的風電市場後續可期!

source: 沃旭風電
企業社會責任是無法逃避的課題
由於西門子的業務包山包海,免不了在某些業務上觸碰到禁忌,甚至由於西門子在納粹德國時期已有先例,使得容易被人用放大鏡檢視。像紐約時報報導,西門子與中國電科在數位化與網路有密切合作,而中國電科正是研發新疆使用的警務應用軟體的中國國有企業,這樣的合作使得西門子遭受人權組織的質疑。
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尤其當影響力在世界上已至舉足輕重的時候。無知與無視並非藉口,這世紀的領導者要能主動承擔責任,因為貧富差距與社會M型化,權勢都集中在大企業、政客與高管手中,所以行為舉止動見觀瞻,該扛的責任就要勇於承擔,這才是現代企業需有的認知與擔當。
賺錢沒有錯,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在哪裡,往往是具有公論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與like,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