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影評|《破處》:可不可以,不要長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破處》(Leaving Virginia) / 2020 / 台灣

raw-image

(以下有雷)


raw-image

和片名或宣傳帶來的想像不同,尋求破處實際僅是電影的冰山一角,緊接著的被迫面對,才是主要宣告。影片開頭,一個是成天直播、喜愛胡鬧的香港富家子,一個是惹人喜愛,卻急於18歲破處的單純青年,兩人成天無所事事,不是打屁、說垃圾話,就是討論性趣,和青年女友玩耍。雖說此部分篇幅不長,但一來將故事的前因後果串起,二來捕捉到了那你我都經歷過的熟悉時光。

後來,很快地情節轉了個彎,由直播與粉絲、攤販文化推動出另類公路之旅,他藉由自媒體獲得機會,她則因此靠近了仰慕者,短暫遺忘那不停被追趕的擺攤時光。旅途開始,前後出現了警察盤查、夜晚淨灘、僧侶借宿的橋段,乍看帶有美式作品的風格笑料,不過加上角色心境,又變得好不一樣。而這正是本片的最大優點及主旨,成年人的世界,並不再配合著你的情緒與起伏,再荒唐的都可能出現,甚至每況愈下。

raw-image

如同鏡像。從開頭的嬉鬧打屁,想起的是過往與友人的胡鬧日子;從屍體的出現起始,面對的是毫無承擔力的無助孩童;從僧侶的借宿夜晚,看見的是青年逃離的菸酒和性,還有長久掩瞞在友情之下的秘密、價值差異。才發現,原來那成天和自己虛度光陰的,是一個絲毫不了解,卻又好喜歡的陌生朋友。

雖然車上自白之後,幾段高潮戲碼處理得皆不夠完整,但先前的放飛和情緒,讓角色們不斷帶著沈重的成長壓迫,脆弱又極端。而青年女友後頭傳來的關懷,反倒點醒了觀眾,成長是該急迫追尋,還是順其自然?也難怪被壓著長大的他們才懷念那些日子,在校園、遊樂場、屋頂上。

raw-image


在屋頂上,他伴著他唱有台灣口音的〈海闊天空〉,他則教他訴說有著香港口音的「登大郎」,沒有語言的阻礙、土地的隔閡,這就是純粹的友情吧。



電影評價:C

台灣上映日期:2020.07.03

台灣代理片商:双喜電影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航電影的海
17.6K會員
473內容數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2025/03/28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Thumbnail
2025/03/28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Thumbnail
2025/03/07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Thumbnail
2025/03/07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Thumbnail
2025/01/17
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那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7
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那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劇本設計不符合熟知的常規,可是卻一再達成目的。使擁有不少中立選擇的電影,依然不斷地說服到我。
Thumbnail
劇本設計不符合熟知的常規,可是卻一再達成目的。使擁有不少中立選擇的電影,依然不斷地說服到我。
Thumbnail
三位孩童充塞苦痛與暴力的童年,隨著後續的歷險多了幾分勇氣,那是放膽追逐生活,用苦澀拼起破碎心靈的勇氣。
Thumbnail
三位孩童充塞苦痛與暴力的童年,隨著後續的歷險多了幾分勇氣,那是放膽追逐生活,用苦澀拼起破碎心靈的勇氣。
Thumbnail
其實這部作品跟我想像的風格很不一樣,與其說它是像《美國派》那種青少年性喜劇,它更像是一個公路電影,透過公路旅程上的瘋狂與混亂、爭吵與笑鬧,最後扣回「登大人」,也就是「成長」的母體。
Thumbnail
其實這部作品跟我想像的風格很不一樣,與其說它是像《美國派》那種青少年性喜劇,它更像是一個公路電影,透過公路旅程上的瘋狂與混亂、爭吵與笑鬧,最後扣回「登大人」,也就是「成長」的母體。
Thumbnail
《破處》是一次力道十足的生猛嘗試,但在整體方向和調性上都不知道要走向何方,這樣的題材突破令人欣喜,也抓到了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核心情感,可惜執導、拍攝上沒有通盤想好自己究竟想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也未能把握主旨訊息,故事開展過度凌亂、破碎,甚至可能讓為了看「性喜劇」進場的觀眾覺得完全不符期待。
Thumbnail
《破處》是一次力道十足的生猛嘗試,但在整體方向和調性上都不知道要走向何方,這樣的題材突破令人欣喜,也抓到了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核心情感,可惜執導、拍攝上沒有通盤想好自己究竟想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也未能把握主旨訊息,故事開展過度凌亂、破碎,甚至可能讓為了看「性喜劇」進場的觀眾覺得完全不符期待。
Thumbnail
如同鏡像。從開頭的嬉鬧打屁,想起的是過往與友人的胡鬧日子;從屍體的出現起始,面對的是毫無承擔力的無助孩童;從僧侶的借宿夜晚,看見的是青年逃離的菸酒和性,還有長久掩瞞在友情之下的秘密、價值差異。才發現,原來那成天和自己虛度光陰的,是一個絲毫不了解,卻又好喜歡的陌生朋友。
Thumbnail
如同鏡像。從開頭的嬉鬧打屁,想起的是過往與友人的胡鬧日子;從屍體的出現起始,面對的是毫無承擔力的無助孩童;從僧侶的借宿夜晚,看見的是青年逃離的菸酒和性,還有長久掩瞞在友情之下的秘密、價值差異。才發現,原來那成天和自己虛度光陰的,是一個絲毫不了解,卻又好喜歡的陌生朋友。
Thumbnail
如果《破處》真的是一部青春性喜劇,搞出一具屍體,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硬核(Hardcore)的事情。撇開黑色元素的趣味,或是甚麼對照性愛與死亡的詩意等等、那些非常「大人」的事,兩個青少年的性啟蒙竟然要跟後座的屍臭味掛勾,怎麼想都會洩盡《破處》在談的元陽──如果它真的存在。
Thumbnail
如果《破處》真的是一部青春性喜劇,搞出一具屍體,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硬核(Hardcore)的事情。撇開黑色元素的趣味,或是甚麼對照性愛與死亡的詩意等等、那些非常「大人」的事,兩個青少年的性啟蒙竟然要跟後座的屍臭味掛勾,怎麼想都會洩盡《破處》在談的元陽──如果它真的存在。
Thumbnail
《破處》一開場就又 MOTEL、又頂樓天台台啤時光,導演林立書、編劇蔡宗翰從九零年代借來的時光,伴隨馬念先出彩的音樂,穿越千禧年後二十載,老酒新瓶一切依然見效。
Thumbnail
《破處》一開場就又 MOTEL、又頂樓天台台啤時光,導演林立書、編劇蔡宗翰從九零年代借來的時光,伴隨馬念先出彩的音樂,穿越千禧年後二十載,老酒新瓶一切依然見效。
Thumbnail
兩個18歲高中男生,一個是網紅,一個想破處。一個表面大膽輕浮但內心虛無,一個笨拙善良卻不懂人情世故;再加上一個永遠都「I got nothing to lose」、每件事都不管死活一定幹到底豁出去的腦殘胖妹。他們三個人和一具屍體擠在一台廂型車裏,走上破處被破處和不知道為什麼要破處的青春公路之旅...
Thumbnail
兩個18歲高中男生,一個是網紅,一個想破處。一個表面大膽輕浮但內心虛無,一個笨拙善良卻不懂人情世故;再加上一個永遠都「I got nothing to lose」、每件事都不管死活一定幹到底豁出去的腦殘胖妹。他們三個人和一具屍體擠在一台廂型車裏,走上破處被破處和不知道為什麼要破處的青春公路之旅...
Thumbnail
《地下狂熱趴》道出了我們被匡限的可能性,道出每個人都需要的那一夜,也隱晦道出「無法改變的大人,奢望孩子勇敢成為自我的期許。」
Thumbnail
《地下狂熱趴》道出了我們被匡限的可能性,道出每個人都需要的那一夜,也隱晦道出「無法改變的大人,奢望孩子勇敢成為自我的期許。」
Thumbnail
過去,以為成長是一路撿拾,讓這個世界一點一滴填滿內心,但事實上,由這六部短片共同刻畫的「成長」模樣,都是一面長大,一面發覺再多的日子也填不滿內心的空虛。而這廣闊的城市,要找到一個能夠容身的地方都已這麼困難,更遑論談什麼夢想與光明的未來。想逃卻逃不了,這城市儼然成了現實裡最大的牢籠。
Thumbnail
過去,以為成長是一路撿拾,讓這個世界一點一滴填滿內心,但事實上,由這六部短片共同刻畫的「成長」模樣,都是一面長大,一面發覺再多的日子也填不滿內心的空虛。而這廣闊的城市,要找到一個能夠容身的地方都已這麼困難,更遑論談什麼夢想與光明的未來。想逃卻逃不了,這城市儼然成了現實裡最大的牢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