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影評|《破處》:可不可以,不要長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破處》(Leaving Virginia) / 2020 / 台灣
《破處》電影海報。
(以下有雷)

《破處》電影劇照。
和片名或宣傳帶來的想像不同,尋求破處實際僅是電影的冰山一角,緊接著的被迫面對,才是主要宣告。影片開頭,一個是成天直播、喜愛胡鬧的香港富家子,一個是惹人喜愛,卻急於18歲破處的單純青年,兩人成天無所事事,不是打屁、說垃圾話,就是討論性趣,和青年女友玩耍。雖說此部分篇幅不長,但一來將故事的前因後果串起,二來捕捉到了那你我都經歷過的熟悉時光。
後來,很快地情節轉了個彎,由直播與粉絲、攤販文化推動出另類公路之旅,他藉由自媒體獲得機會,她則因此靠近了仰慕者,短暫遺忘那不停被追趕的擺攤時光。旅途開始,前後出現了警察盤查、夜晚淨灘、僧侶借宿的橋段,乍看帶有美式作品的風格笑料,不過加上角色心境,又變得好不一樣。而這正是本片的最大優點及主旨,成年人的世界,並不再配合著你的情緒與起伏,再荒唐的都可能出現,甚至每況愈下。
《破處》電影劇照。
如同鏡像。從開頭的嬉鬧打屁,想起的是過往與友人的胡鬧日子;從屍體的出現起始,面對的是毫無承擔力的無助孩童;從僧侶的借宿夜晚,看見的是青年逃離的菸酒和性,還有長久掩瞞在友情之下的秘密、價值差異。才發現,原來那成天和自己虛度光陰的,是一個絲毫不了解,卻又好喜歡的陌生朋友。
雖然車上自白之後,幾段高潮戲碼處理得皆不夠完整,但先前的放飛和情緒,讓角色們不斷帶著沈重的成長壓迫,脆弱又極端。而青年女友後頭傳來的關懷,反倒點醒了觀眾,成長是該急迫追尋,還是順其自然?也難怪被壓著長大的他們才懷念那些日子,在校園、遊樂場、屋頂上。
《破處》電影劇照。
在屋頂上,他伴著他唱有台灣口音的〈海闊天空〉,他則教他訴說有著香港口音的「登大郎」,沒有語言的阻礙、土地的隔閡,這就是純粹的友情吧。
電影評價:C
台灣上映日期:2020.07.03
台灣代理片商:双喜電影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