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釀影評|《破處》:被焦慮感擊垮的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2020/07/0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坐滿高中生觀眾的影廳中,《破處》讓我感受到強大的焦慮感,裡頭還有一具讓人戰慄的屍體。
做為一部「號稱的」青春性喜劇,《破處》入圍 2020 年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初聽其實覺得好神祕,如果《美國派》(American Pie,1999)或《歐洲任我行》(EuroTrip,2004)的續集被選入影展競賽單元,恐怕也會讓人有點詫異。北影國新的形象,向來有點挑戰觀眾的味道,為何會選一部商業企圖心濃厚的青春性喜劇?很讓人好奇。
在工作繁忙中,我錯過本片在台北電影節的世界首映;隔週週五,7 月 3 日,本片在全台院線正式上映,我才有機會進戲院一探究竟。看完電影後,我說不準自己是否喜歡,但我確定這不能算是一部青春性喜劇,它更帶著臺灣電影慣有的道德通俗劇氛圍,它有一個道德核心在背後,而那個核心的存在感極其強烈,以致於吞噬了原先青春性喜劇的故事結構。我不確定這是否是件好事。
我到信義威秀影城看晚場九點半的電影,買飲料排隊時,意外瞥見前面一對情侶,手上也拿著《破處》的電影票。在疫情期間看電影,其實常常意外獨自包場,或是廳內只有兩三人,但走進影廳,我驚訝發現《破處》廳內坐了將近四成滿,而且幾乎全都是二十歲以下的學生面孔。有稚氣未脫、穿著 T-Shirt 就來看電影的三兩個高中男生,還有些年紀略大一點點的約會情侶。
觀看《破處》,感受到的是臺灣類型電影力求突破局面的渴望,但它背後的道德敘事,卻又逐漸把電影講成另一個故事。從包裝開始,《破處》賣的是年輕形象與「葷素不忌」、「內有腥羶色」一類的商業訴求,電影開場,我們看到直接讓演員以自拍稈掌鏡的手機影像,歡騰暄快的直播畫面結合在上個十年已經被青春電影翻玩到盡的高中男性惡作劇,還有樣板特效、短秒數的抖音式處理,這些影像在整部電影中透過剪輯方式反覆出現。全片也率性用惡搞插畫串場、做字卡,讓人直覺想到前兩年同樣以插畫形式闖關的《誰先愛上他的》(2018)。
純看電影剛開始的半小時,《破處》好像真有點青春性喜劇的味道,男女皆然的青春肉體碰撞、襯衫第二顆鈕扣沒扣好的女同學、豔情感重的美豔少婦,還有兩位男主角總是衣不蔽體、反覆重播的裸泳。然而,故事卻也在此時不斷地塞入不安因子:男主角與年輕後媽的緊張關係、擺攤女孩的精神焦慮。從曾珮瑜中段一場尺度突破的半裸床戲之後,電影畫風驟變,轉為一段黑色幽默式的公路喜劇,以性作為趣味的元素煙消雲散。電影筆直走向道德元素在處理的問題:家庭、友伴愛、人際關係。
如果《破處》真的是一部青春性喜劇,搞出一具屍體,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硬核(Hardcore)的事情。撇開黑色元素的趣味,或是甚麼對照性愛與死亡的詩意等等、那些非常「大人」的事,兩個青少年的性啟蒙竟然要跟後座的屍臭味掛勾,怎麼想都會洩盡《破處》在談的元陽──如果它真的存在。
電影中段,在那個反覆被強調的妓女/母親,以「屍體」的身分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角色、正式登場之後,觀眾才有機會意識到,原來這或許不是一個「我要透過破處轉大人」的故事,而可能是「我離不開我的母親,所以我無法轉大人,我現在必須透過送走她的屍體,來向她告別」的玄妙故事。
基於角色的港台移民身分,電影故事可連結的範圍極廣。但先放下政治性的部分,我相信《破處》仍抓住一些有趣的思維方法,譬如沒辦法判斷場合決定要不要展示生活的阿烈,直覺性地展現出社群世代的焦慮感;擺攤女孩西施失敗的自我毀滅傾向,其實比以往常見的文藝呢喃還要真實一些;又或是兩個男主角,阿烈跟神器的男男關係,對「異男愛」有種既非男性惺惺相惜、也(或許)非同志情愫的奇妙中介描繪,他們對彼此的依賴成為奇妙的保護傘,是讓男孩可以不用真正成長為男人的心理防衛機制。
在故事裡越繞越深,《破處》最後給我的印象非常離奇,它描述的是一個男孩們缺乏母性照護後,在精神上集體溺斃,以致於「轉大人」三個字成為反諷的黑色故事。透過性、喧鬧與按讚關注追蹤,一個不可能被填補的母愛空缺被假性地覆蓋。在青春性喜劇裡,我們期待看到青春少年破浪而出,這些一概無法發生,反而溺在水裡。也只有在此時,全場皆以屍體形象存在的母親,才終於被解放。
在影廳側邊,我一直留神觀察著年輕觀眾的反應,我還是聽到笑聲跟喧鬧,那是在影廳很久沒有擠滿的情境中,有點讓人懷念的商業院線氛圍。我不禁會懷疑,我是不是太被電影尾段的展開引導,而過度詮釋一個可能單純的故事?是不是對觀眾來說,這就真的是一個簡單的性喜劇,有裸體有屍體、有草東有滴滴龍、賞花賞月賞秋香?電影看完之後,還可以互相問問彼此要不要幫忙解決元陽危機。《破處》在原先的類型期待上,是否真的能得普遍觀眾緣,我非常懷疑,但只能留給票房成績解答。
不論要怪罪在劇本或剪輯,《破處》有許多橋並未連好,那些許尷尬的時刻也讓我無法釋懷。但我仍覺得這具屍體越想越讓我發寒──載著象徵意義上的母親屍體,而永遠不可能被實現的「成人儀式」。散場燈亮時,我突然很想抓住問那些談笑離場的年輕男女,他們感受到這種焦慮嗎?如果沒有,那被這種焦慮感擊垮的我,又到底是發生了甚麼事?
全文劇照提供:双喜電影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