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也會照鏡子?!實驗設計的第一步

烏賊也會照鏡子?!實驗設計的第一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學期已經結束一陣子了,從今天開始會用十篇文章來跟大家說說我上學期的辛酸血淚史,從一開始加入實驗室懵懂無知,到現在好像比較理解的過程,中間經歷無數的嘗試跟失敗,做了一個專題,雖然在去中研院前還是沒收到相應需要的數據量,但過了這個學期,我比以前更認識烏賊這個物種,也學會怎麼有效率做實驗,相信之後從設計到實作的過程會比以往來的快速且確實。

今天要講的主題是所有實驗的開端,從嘗試開始

觸類旁通,新實驗發想

  這個實驗的開端,起源於學長說:「做烏賊實驗記得避免實驗空間的反射,因為就之前的經驗,如果有反射烏賊會專注在自己的倒影,忽視周圍發生的事,完全沒辦法做實驗。」雖然這是學長他們想要避免的變因,但聽到這個訊息,一直對自我認知很有興趣的我,想說可以讓烏賊做有名的「鏡子測試」,所以就買了鏡子,興沖沖地開始進入老師所說的「嘗試期」。

烏賊照鏡子

烏賊照鏡子

鏡子測試

  鏡子測試是在動物自我認知上很常採用的實驗,顧名思義就是讓動物看鏡子觀察反應,多半會在動物身上做標記,標在不透過鏡子就看不到的地方,若是動物知道鏡子裡面的是自己,就會想把身上的標記用掉,雖然這個測試很不自然,主要是以人的視角從事設計,可是我當時也想不到更好的方式。

說到標記,烏賊要怎麼標記?

  本來想說可以注射顏料在外套膜(半橢圓部分,包圍內臟的肌肉)表面,但我找不到方法,不知道怎麼做,而且注射異物不確定會是因為觸覺不舒服,還是因為看到鏡子裡的反射導致後續的行為,因此我決定更改測試的方式,用蝦子(食物)來做為測試標的,如果我把蝦子放在視覺死角,因為看不到,所以烏賊不會有所行動,若是烏賊透過鏡子看到蝦子並做出行動的話,是不是代表他知道鏡子裡的是自己,甚至知道蝦子跟自己的相對位置?

蝦子視角

蝦子視角

新實驗的誕生

  因此最後我決定要以烏賊是否能學會使用鏡子為題設計實驗,畫了一個L型的實驗空間,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製作,並做好隔板,安排每個步驟怎麼做、間隔多久,還有實際拿動物來做試驗。就這樣我架起相機,待在烏賊房裡面觀察烏賊到底會有什麼反應,把每個行為寫在實驗記錄本中,但我不知道的是嘗試期事實上還沒結束,接下來還有一連串的挫折等著我。

實驗場域配置,凸面鏡版本

實驗場域配置,凸面鏡版本

欲知詳情,請見下回分享。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5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政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最近研究剛告一段落,本來想等數據分析完,或是成功發表一篇好論文後,再來講述這段故事。但後來想想,到時候可能要忙著寫科普文章,況且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這段故事都需要被留下。這是我在研究路上的一個激勵,也期待看完故事的各位,能受到相同的鼓舞。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最近研究剛告一段落,本來想等數據分析完,或是成功發表一篇好論文後,再來講述這段故事。但後來想想,到時候可能要忙著寫科普文章,況且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這段故事都需要被留下。這是我在研究路上的一個激勵,也期待看完故事的各位,能受到相同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