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佑的沙龍
菜鳥的實驗室日記
81
免費公開
4
付費限定
房間資訊
付費訂閱
2020大二下我加入清大焦傳金老師實驗室,做烏賊行為實驗,應該很多人對實驗室日常感到陌生,甚至覺得實驗室很無聊,這個專題就是要告訴各位「實驗室很有趣」,還會帶來一些科普知識、頭足綱簡介。
全部
期刊論文
個人研究
研討會
課程筆記與閱讀心得
實驗室生活
其他報導
全部
期刊論文
個人研究
研討會
課程筆記與閱讀心得
實驗室生活
其他報導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陳政佑
2025/07/03
斑馬魚的虛擬實境,我當研究助理時期的研究發表啦!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與開發斑馬魚社交行為虛擬實境研究工具的經驗,以及該工具如何應用於研究斑馬魚的社交行為和動態視差的影響。研究發現,虛擬斑馬魚可以吸引真斑馬魚,並且視角的非預期改變會導致斑馬魚更劇烈的社交反應。該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作者也分享了參與研究的過程和心得。
#
實驗室
#
虛擬實境
#
中研院
3
陳政佑
2025/07/03
斑馬魚的虛擬實境,我當研究助理時期的研究發表啦!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與開發斑馬魚社交行為虛擬實境研究工具的經驗,以及該工具如何應用於研究斑馬魚的社交行為和動態視差的影響。研究發現,虛擬斑馬魚可以吸引真斑馬魚,並且視角的非預期改變會導致斑馬魚更劇烈的社交反應。該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作者也分享了參與研究的過程和心得。
#
實驗室
#
虛擬實境
#
中研院
3
陳政佑
2025/06/04
Sky 讀書會: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最多關注度與資源的子領域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上一篇文章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我們討論了健康相關的科學傳播,今天我們要討論佔
#
科學
#
環境
#
永續發展
2
陳政佑
2025/06/04
Sky 讀書會: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最多關注度與資源的子領域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上一篇文章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我們討論了健康相關的科學傳播,今天我們要討論佔
#
科學
#
環境
#
永續發展
2
陳政佑
2025/05/10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本文探討健康議題的科學溝通,從健康教育和廣告兩個面向分析其影響。作者指出,有效的健康溝通需考量長期/短期效果、影響範圍、實施方向和資源限制等因素,並強調單向的科普形式不足以改變民眾行為,影響民眾對健康的認知至關重要。
#
科學傳播
#
傳播
#
教育
1
1
陳政佑
2025/05/10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本文探討健康議題的科學溝通,從健康教育和廣告兩個面向分析其影響。作者指出,有效的健康溝通需考量長期/短期效果、影響範圍、實施方向和資源限制等因素,並強調單向的科普形式不足以改變民眾行為,影響民眾對健康的認知至關重要。
#
科學傳播
#
傳播
#
教育
1
1
陳政佑
2025/04/21
Sky 讀書會:風險評估先做好,科學傳播才有效
本文討論科學傳播中風險溝通的重要性,強調情緒、信任和媒體報導等因素對公眾風險認知的影響,並提倡回應性溝通模式,透過風險評估和管理,針對公眾的擔憂進行有效溝通。
#
風險
#
科學
#
科學傳播
1
陳政佑
2025/04/21
Sky 讀書會:風險評估先做好,科學傳播才有效
本文討論科學傳播中風險溝通的重要性,強調情緒、信任和媒體報導等因素對公眾風險認知的影響,並提倡回應性溝通模式,透過風險評估和管理,針對公眾的擔憂進行有效溝通。
#
風險
#
科學
#
科學傳播
1
陳政佑
2024/11/10
Sky 讀書會:什麼是科學新聞?科學記者重要嗎?
這篇文章探討了科學新聞的定義及其重要性,特別是科學記者在傳播科學知識中的角色。隨著自媒體的興起,科學家能直接與公眾溝通,削弱了科學記者的傳播獨特性。然而,科學記者除了傳遞新知,還能進行深入報導、檢視科學的可靠性。文章還強調科學新聞的批判性質,及其在面對假訊息的挑戰中所需的全新思考。
#
科學
#
科學家
#
文章
29
2
陳政佑
2024/11/10
Sky 讀書會:什麼是科學新聞?科學記者重要嗎?
這篇文章探討了科學新聞的定義及其重要性,特別是科學記者在傳播科學知識中的角色。隨著自媒體的興起,科學家能直接與公眾溝通,削弱了科學記者的傳播獨特性。然而,科學記者除了傳遞新知,還能進行深入報導、檢視科學的可靠性。文章還強調科學新聞的批判性質,及其在面對假訊息的挑戰中所需的全新思考。
#
科學
#
科學家
#
文章
29
2
陳政佑
2024/07/04
杜鵑鳥跟宿主的軍備競賽:蛋超像沒關係,等著看你的雛鳥!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
杜鵑
#
劍橋
#
教授
12
陳政佑
2024/07/04
杜鵑鳥跟宿主的軍備競賽:蛋超像沒關係,等著看你的雛鳥!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
杜鵑
#
劍橋
#
教授
12
陳政佑
2024/06/17
怎麼聯絡指導教授?我竟然差點就沒有實驗室了!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
教授
#
錄取
#
實驗室
23
陳政佑
2024/06/17
怎麼聯絡指導教授?我竟然差點就沒有實驗室了!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
教授
#
錄取
#
實驗室
23
陳政佑
2024/05/21
Sky 讀書會:體制外的科學教育。是什麼?怎麼做?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
科學
#
學習
#
教育
13
陳政佑
2024/05/21
Sky 讀書會:體制外的科學教育。是什麼?怎麼做?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
科學
#
學習
#
教育
13
陳政佑
2024/05/07
Sky 讀書會:科學中的對話,聽見公眾的聲音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
對話
#
科學
#
討論
9
陳政佑
2024/05/07
Sky 讀書會:科學中的對話,聽見公眾的聲音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
對話
#
科學
#
討論
9
陳政佑
2024/04/29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研討會 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沒寫文章了,重新養成寫作習慣大概不容易,希望暑假期間跟學分較少的下學期,能允許我至少兩週一更,今天是復出的第一篇文,決定要來分享自己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Neuromodulation Symposium。不過,在主
#
研討會
#
會議
#
美國
12
陳政佑
2024/04/29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研討會 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沒寫文章了,重新養成寫作習慣大概不容易,希望暑假期間跟學分較少的下學期,能允許我至少兩週一更,今天是復出的第一篇文,決定要來分享自己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Neuromodulation Symposium。不過,在主
#
研討會
#
會議
#
美國
12
陳政佑
2024/01/10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 三種豬的生命故事
Sky in the wall 與共演化研究隊合作舉辦了三場線上講座,探討科學與藝術的跨界合作。活動試圖將科學家與藝術家兜上線,成效極佳。講座討論了神豬、肉豬和寵物豬的不同身份及飼養環境,展現出科學與藝術的討論過程。未來期待更多科學與藝術相關的合作。
#
藝術家
#
科學家
#
神豬
11
陳政佑
2024/01/10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 三種豬的生命故事
Sky in the wall 與共演化研究隊合作舉辦了三場線上講座,探討科學與藝術的跨界合作。活動試圖將科學家與藝術家兜上線,成效極佳。講座討論了神豬、肉豬和寵物豬的不同身份及飼養環境,展現出科學與藝術的討論過程。未來期待更多科學與藝術相關的合作。
#
藝術家
#
科學家
#
神豬
11
陳政佑
2023/10/2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的組成要素,你我都參與其中?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
科學
#
參與
#
討論
8
陳政佑
2023/10/2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的組成要素,你我都參與其中?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
科學
#
參與
#
討論
8
陳政佑
2023/09/04
全面啟動的世界即將到來?關於神經科技是否需要管制。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科技
#
神經
11
2
陳政佑
2023/09/04
全面啟動的世界即將到來?關於神經科技是否需要管制。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科技
#
神經
11
2
陳政佑
2023/07/27
Sky 讀書會:科學哲學的典範轉移,科學真的既客觀又中立嗎?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學哲學
6
陳政佑
2023/07/27
Sky 讀書會:科學哲學的典範轉移,科學真的既客觀又中立嗎?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學哲學
6
陳政佑
2023/07/0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和科普差在哪?大眾為什麼需要懂科學?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普
11
2
陳政佑
2023/07/0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和科普差在哪?大眾為什麼需要懂科學?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普
11
2
陳政佑
2023/06/10
《第六十一則大哉問 畢業即就業? 中研院研究助理兼科普創作者的新生活》
我之前提到自己去中研院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實習的過程,暑假過後,我以大專實習生的身分,繼續新竹臺北兩頭跑待了一年,後來我直接由實習生成為正職,當上「學士級研究助理」,成為中研院的學術社畜。究竟這一年做了些什麼?
#
職場與職涯
#
大學
#
學術
14
7
陳政佑
2023/06/10
《第六十一則大哉問 畢業即就業? 中研院研究助理兼科普創作者的新生活》
我之前提到自己去中研院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實習的過程,暑假過後,我以大專實習生的身分,繼續新竹臺北兩頭跑待了一年,後來我直接由實習生成為正職,當上「學士級研究助理」,成為中研院的學術社畜。究竟這一年做了些什麼?
#
職場與職涯
#
大學
#
學術
14
7
陳政佑
2023/05/27
成群結隊小訣竅,我們如何集體行動?
大家好,我是菜編。許多動物會成群結隊,包含你我這些人類,為了在多人移動時保持順暢,我們會跟著「周遭」人的動作改變自己的行動,但人潮洶湧,哪些人影響我們最多?不久前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依照你能看得多清楚!
#
虛擬實境
#
論文
#
科普
7
陳政佑
2023/05/27
成群結隊小訣竅,我們如何集體行動?
大家好,我是菜編。許多動物會成群結隊,包含你我這些人類,為了在多人移動時保持順暢,我們會跟著「周遭」人的動作改變自己的行動,但人潮洶湧,哪些人影響我們最多?不久前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依照你能看得多清楚!
#
虛擬實境
#
論文
#
科普
7
陳政佑
2023/05/01
我申請上啦!美國博士班的申請歷程「簡述」
這篇文章主軸會在描述我的背景,還有簡述申請的歷程,讀者可以對看看自己的背景和我是否相似,如此這篇文章對你的幫助會加乘許多,但如果不太一樣,還是能參考申請過程的心得和資源,有些細項後續會再寫成文章,並於相關語句處建立超連結,可以收藏這篇文章,留待未來點進來看看有什麼更新。
#
留學
#
博士
#
出國留學
15
4
陳政佑
2023/05/01
我申請上啦!美國博士班的申請歷程「簡述」
這篇文章主軸會在描述我的背景,還有簡述申請的歷程,讀者可以對看看自己的背景和我是否相似,如此這篇文章對你的幫助會加乘許多,但如果不太一樣,還是能參考申請過程的心得和資源,有些細項後續會再寫成文章,並於相關語句處建立超連結,可以收藏這篇文章,留待未來點進來看看有什麼更新。
#
留學
#
博士
#
出國留學
15
4
陳政佑
2023/03/26
機智的留學生活前哨戰!美國博班邀請我去參觀?
大家好,我是菜編。前幾天剛從美國回來,此行是為了參加明尼蘇達大學生醫工程博士班的 Recruitment weekend,總計約16小時的飛行,加上等待登機的時間,從美國到韓國再回臺灣,幾乎耗了整天,雖然曠日廢時,卻無疑是收穫滿滿的旅程!
#
生活
#
美國
#
博士班
11
1
陳政佑
2023/03/26
機智的留學生活前哨戰!美國博班邀請我去參觀?
大家好,我是菜編。前幾天剛從美國回來,此行是為了參加明尼蘇達大學生醫工程博士班的 Recruitment weekend,總計約16小時的飛行,加上等待登機的時間,從美國到韓國再回臺灣,幾乎耗了整天,雖然曠日廢時,卻無疑是收穫滿滿的旅程!
#
生活
#
美國
#
博士班
11
1
陳政佑
2023/03/07
疫情結束,逐漸回歸原本生活!感謝敘利亞倉鼠的犧牲奉獻。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
倉鼠
#
COVID19
#
科普
24
1
陳政佑
2023/03/07
疫情結束,逐漸回歸原本生活!感謝敘利亞倉鼠的犧牲奉獻。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
倉鼠
#
COVID19
#
科普
24
1
加入
全部
期刊論文
個人研究
研討會
課程筆記與閱讀心得
實驗室生活
其他報導
全部
期刊論文
個人研究
研討會
課程筆記與閱讀心得
實驗室生活
其他報導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陳政佑
2025/07/03
斑馬魚的虛擬實境,我當研究助理時期的研究發表啦!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與開發斑馬魚社交行為虛擬實境研究工具的經驗,以及該工具如何應用於研究斑馬魚的社交行為和動態視差的影響。研究發現,虛擬斑馬魚可以吸引真斑馬魚,並且視角的非預期改變會導致斑馬魚更劇烈的社交反應。該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作者也分享了參與研究的過程和心得。
#
實驗室
#
虛擬實境
#
中研院
3
陳政佑
2025/07/03
斑馬魚的虛擬實境,我當研究助理時期的研究發表啦!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與開發斑馬魚社交行為虛擬實境研究工具的經驗,以及該工具如何應用於研究斑馬魚的社交行為和動態視差的影響。研究發現,虛擬斑馬魚可以吸引真斑馬魚,並且視角的非預期改變會導致斑馬魚更劇烈的社交反應。該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作者也分享了參與研究的過程和心得。
#
實驗室
#
虛擬實境
#
中研院
3
陳政佑
2025/06/04
Sky 讀書會: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最多關注度與資源的子領域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上一篇文章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我們討論了健康相關的科學傳播,今天我們要討論佔
#
科學
#
環境
#
永續發展
2
陳政佑
2025/06/04
Sky 讀書會: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最多關注度與資源的子領域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上一篇文章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我們討論了健康相關的科學傳播,今天我們要討論佔
#
科學
#
環境
#
永續發展
2
陳政佑
2025/05/10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本文探討健康議題的科學溝通,從健康教育和廣告兩個面向分析其影響。作者指出,有效的健康溝通需考量長期/短期效果、影響範圍、實施方向和資源限制等因素,並強調單向的科普形式不足以改變民眾行為,影響民眾對健康的認知至關重要。
#
科學傳播
#
傳播
#
教育
1
1
陳政佑
2025/05/10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本文探討健康議題的科學溝通,從健康教育和廣告兩個面向分析其影響。作者指出,有效的健康溝通需考量長期/短期效果、影響範圍、實施方向和資源限制等因素,並強調單向的科普形式不足以改變民眾行為,影響民眾對健康的認知至關重要。
#
科學傳播
#
傳播
#
教育
1
1
陳政佑
2025/04/21
Sky 讀書會:風險評估先做好,科學傳播才有效
本文討論科學傳播中風險溝通的重要性,強調情緒、信任和媒體報導等因素對公眾風險認知的影響,並提倡回應性溝通模式,透過風險評估和管理,針對公眾的擔憂進行有效溝通。
#
風險
#
科學
#
科學傳播
1
陳政佑
2025/04/21
Sky 讀書會:風險評估先做好,科學傳播才有效
本文討論科學傳播中風險溝通的重要性,強調情緒、信任和媒體報導等因素對公眾風險認知的影響,並提倡回應性溝通模式,透過風險評估和管理,針對公眾的擔憂進行有效溝通。
#
風險
#
科學
#
科學傳播
1
陳政佑
2024/11/10
Sky 讀書會:什麼是科學新聞?科學記者重要嗎?
這篇文章探討了科學新聞的定義及其重要性,特別是科學記者在傳播科學知識中的角色。隨著自媒體的興起,科學家能直接與公眾溝通,削弱了科學記者的傳播獨特性。然而,科學記者除了傳遞新知,還能進行深入報導、檢視科學的可靠性。文章還強調科學新聞的批判性質,及其在面對假訊息的挑戰中所需的全新思考。
#
科學
#
科學家
#
文章
29
2
陳政佑
2024/11/10
Sky 讀書會:什麼是科學新聞?科學記者重要嗎?
這篇文章探討了科學新聞的定義及其重要性,特別是科學記者在傳播科學知識中的角色。隨著自媒體的興起,科學家能直接與公眾溝通,削弱了科學記者的傳播獨特性。然而,科學記者除了傳遞新知,還能進行深入報導、檢視科學的可靠性。文章還強調科學新聞的批判性質,及其在面對假訊息的挑戰中所需的全新思考。
#
科學
#
科學家
#
文章
29
2
陳政佑
2024/07/04
杜鵑鳥跟宿主的軍備競賽:蛋超像沒關係,等著看你的雛鳥!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
杜鵑
#
劍橋
#
教授
12
陳政佑
2024/07/04
杜鵑鳥跟宿主的軍備競賽:蛋超像沒關係,等著看你的雛鳥!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
杜鵑
#
劍橋
#
教授
12
陳政佑
2024/06/17
怎麼聯絡指導教授?我竟然差點就沒有實驗室了!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
教授
#
錄取
#
實驗室
23
陳政佑
2024/06/17
怎麼聯絡指導教授?我竟然差點就沒有實驗室了!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
教授
#
錄取
#
實驗室
23
陳政佑
2024/05/21
Sky 讀書會:體制外的科學教育。是什麼?怎麼做?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
科學
#
學習
#
教育
13
陳政佑
2024/05/21
Sky 讀書會:體制外的科學教育。是什麼?怎麼做?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
科學
#
學習
#
教育
13
陳政佑
2024/05/07
Sky 讀書會:科學中的對話,聽見公眾的聲音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
對話
#
科學
#
討論
9
陳政佑
2024/05/07
Sky 讀書會:科學中的對話,聽見公眾的聲音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
對話
#
科學
#
討論
9
陳政佑
2024/04/29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研討會 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沒寫文章了,重新養成寫作習慣大概不容易,希望暑假期間跟學分較少的下學期,能允許我至少兩週一更,今天是復出的第一篇文,決定要來分享自己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Neuromodulation Symposium。不過,在主
#
研討會
#
會議
#
美國
12
陳政佑
2024/04/29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研討會 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沒寫文章了,重新養成寫作習慣大概不容易,希望暑假期間跟學分較少的下學期,能允許我至少兩週一更,今天是復出的第一篇文,決定要來分享自己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Neuromodulation Symposium。不過,在主
#
研討會
#
會議
#
美國
12
陳政佑
2024/01/10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 三種豬的生命故事
Sky in the wall 與共演化研究隊合作舉辦了三場線上講座,探討科學與藝術的跨界合作。活動試圖將科學家與藝術家兜上線,成效極佳。講座討論了神豬、肉豬和寵物豬的不同身份及飼養環境,展現出科學與藝術的討論過程。未來期待更多科學與藝術相關的合作。
#
藝術家
#
科學家
#
神豬
11
陳政佑
2024/01/10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 三種豬的生命故事
Sky in the wall 與共演化研究隊合作舉辦了三場線上講座,探討科學與藝術的跨界合作。活動試圖將科學家與藝術家兜上線,成效極佳。講座討論了神豬、肉豬和寵物豬的不同身份及飼養環境,展現出科學與藝術的討論過程。未來期待更多科學與藝術相關的合作。
#
藝術家
#
科學家
#
神豬
11
陳政佑
2023/10/2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的組成要素,你我都參與其中?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
科學
#
參與
#
討論
8
陳政佑
2023/10/2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的組成要素,你我都參與其中?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
科學
#
參與
#
討論
8
陳政佑
2023/09/04
全面啟動的世界即將到來?關於神經科技是否需要管制。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科技
#
神經
11
2
陳政佑
2023/09/04
全面啟動的世界即將到來?關於神經科技是否需要管制。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科技
#
神經
11
2
陳政佑
2023/07/27
Sky 讀書會:科學哲學的典範轉移,科學真的既客觀又中立嗎?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學哲學
6
陳政佑
2023/07/27
Sky 讀書會:科學哲學的典範轉移,科學真的既客觀又中立嗎?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學哲學
6
陳政佑
2023/07/0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和科普差在哪?大眾為什麼需要懂科學?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普
11
2
陳政佑
2023/07/03
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和科普差在哪?大眾為什麼需要懂科學?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
科學
#
科學傳播
#
科普
11
2
陳政佑
2023/06/10
《第六十一則大哉問 畢業即就業? 中研院研究助理兼科普創作者的新生活》
我之前提到自己去中研院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實習的過程,暑假過後,我以大專實習生的身分,繼續新竹臺北兩頭跑待了一年,後來我直接由實習生成為正職,當上「學士級研究助理」,成為中研院的學術社畜。究竟這一年做了些什麼?
#
職場與職涯
#
大學
#
學術
14
7
陳政佑
2023/06/10
《第六十一則大哉問 畢業即就業? 中研院研究助理兼科普創作者的新生活》
我之前提到自己去中研院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實習的過程,暑假過後,我以大專實習生的身分,繼續新竹臺北兩頭跑待了一年,後來我直接由實習生成為正職,當上「學士級研究助理」,成為中研院的學術社畜。究竟這一年做了些什麼?
#
職場與職涯
#
大學
#
學術
14
7
陳政佑
2023/05/27
成群結隊小訣竅,我們如何集體行動?
大家好,我是菜編。許多動物會成群結隊,包含你我這些人類,為了在多人移動時保持順暢,我們會跟著「周遭」人的動作改變自己的行動,但人潮洶湧,哪些人影響我們最多?不久前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依照你能看得多清楚!
#
虛擬實境
#
論文
#
科普
7
陳政佑
2023/05/27
成群結隊小訣竅,我們如何集體行動?
大家好,我是菜編。許多動物會成群結隊,包含你我這些人類,為了在多人移動時保持順暢,我們會跟著「周遭」人的動作改變自己的行動,但人潮洶湧,哪些人影響我們最多?不久前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依照你能看得多清楚!
#
虛擬實境
#
論文
#
科普
7
陳政佑
2023/05/01
我申請上啦!美國博士班的申請歷程「簡述」
這篇文章主軸會在描述我的背景,還有簡述申請的歷程,讀者可以對看看自己的背景和我是否相似,如此這篇文章對你的幫助會加乘許多,但如果不太一樣,還是能參考申請過程的心得和資源,有些細項後續會再寫成文章,並於相關語句處建立超連結,可以收藏這篇文章,留待未來點進來看看有什麼更新。
#
留學
#
博士
#
出國留學
15
4
陳政佑
2023/05/01
我申請上啦!美國博士班的申請歷程「簡述」
這篇文章主軸會在描述我的背景,還有簡述申請的歷程,讀者可以對看看自己的背景和我是否相似,如此這篇文章對你的幫助會加乘許多,但如果不太一樣,還是能參考申請過程的心得和資源,有些細項後續會再寫成文章,並於相關語句處建立超連結,可以收藏這篇文章,留待未來點進來看看有什麼更新。
#
留學
#
博士
#
出國留學
15
4
陳政佑
2023/03/26
機智的留學生活前哨戰!美國博班邀請我去參觀?
大家好,我是菜編。前幾天剛從美國回來,此行是為了參加明尼蘇達大學生醫工程博士班的 Recruitment weekend,總計約16小時的飛行,加上等待登機的時間,從美國到韓國再回臺灣,幾乎耗了整天,雖然曠日廢時,卻無疑是收穫滿滿的旅程!
#
生活
#
美國
#
博士班
11
1
陳政佑
2023/03/26
機智的留學生活前哨戰!美國博班邀請我去參觀?
大家好,我是菜編。前幾天剛從美國回來,此行是為了參加明尼蘇達大學生醫工程博士班的 Recruitment weekend,總計約16小時的飛行,加上等待登機的時間,從美國到韓國再回臺灣,幾乎耗了整天,雖然曠日廢時,卻無疑是收穫滿滿的旅程!
#
生活
#
美國
#
博士班
11
1
陳政佑
2023/03/07
疫情結束,逐漸回歸原本生活!感謝敘利亞倉鼠的犧牲奉獻。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
倉鼠
#
COVID19
#
科普
24
1
陳政佑
2023/03/07
疫情結束,逐漸回歸原本生活!感謝敘利亞倉鼠的犧牲奉獻。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
倉鼠
#
COVID19
#
科普
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