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動行研討會主辦人:臺東大學呂佩倫副教授專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這個會議的討論範圍涵蓋動物行為與演化、族群與群聚生態學、族群遺傳與演化、系統分類與演化、生理生態學、保育生態與保育生物學、人文生態等不同面向,每次辦理都是千人大場,有全臺灣學者們共襄盛舉。

raw-image

疫情攪局研討會,腰斬的臺東行

  從大一到大四寒假期間,臺北、澎湖、臺南和臺東,研討會每年都會換不同的主辦學校,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上屆主辦者是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的王一匡教授,當時因為疫情考量,最後是以線上研討會的方式舉辦,還記得大會宣布交棒給臺東大學的時候,人在台江國家公園,用手機看直播的我,立即跟學長姐說:「明年可以去台東玩欸!」沒想到今年最後竟然還是受到疫情攪局,只能遠端參與。

臺南場動行研討會:

沒有學會的研討會,怎麼決定接手的主辦單位呢?

呂佩倫副教授說:

主要由當屆主辦方詢問

  那天他正要帶研究生去池上找植物,沒想到就接到王教授的電話,詢問是否有意願辦理下一屆的研討會,在答應前,呂老師詢問即將很辛苦的實驗室夥伴們意願,忖度人力資源、學校資金跟場地,當然還有得到系主任的核可後,才決定接下此重責大任。

raw-image

  雖然辦理研討會相當辛苦,但他希望能以行動支持永續發展,給付出心力的人們伸展拳腳的舞台,因此本著滿腔熱血,帶領叫苦連天的實驗室成員們,完成對學術研究者來說,不太容易的繁雜行政工作,撐起這場研討會。除了行政事務外,辦理過程還多了「疫情」這個麻煩鬼,因為臺東當時沒什麼人染疫,不能帶來任何風險,所以才得緊急改為線上會議形式,畢竟這防疫規範不能單由學校決定,而是全臺東縣的想法。

raw-image

  從第一屆由現職屏科大動物科學與畜產系的夏良宙老師於1990年開辦起,動行研討會和其他會議最大的不同之處,或許是在這規模龐大的會議背後,竟然沒有學會支持!在這個狀況下,除了較難找足舉辦會議的人力資源外,資金也是個問題,每屆研討會籌措皆以學校為單位,沒有垂直的資金流通,導致經費較為缺乏,不過雖然這樣讓辦理研討會的難度再提高,但呂佩倫老師傾向不調漲報名費,另一方面,成立學會也很困難,所以是否成立,他抱持著開放的態度。

舉辦研討會的甘苦談,與問題重重

  由於研討會日期與部分大專院校期末考日期重疊,不只貼文底下許多留言詢問,也讓許多人不知道如何是好,針對這個問題,呂佩倫老師無奈地說:「好的日期都被其他學會選走了。」而且參與的人數實在太多,又必須配合講者的時間,實在難以設立在一個大家都可以的日期。

raw-image

  辦一個大型研討會著實不簡單,聽老師分享過程會遇到許多沒想到的問題,最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有人不小心匯了一萬的報名費,真的是好大一筆錢!還有無止境的報名資料重複輸入,後續處理需要花費許多時間。

永不停歇的學術研究,呂老師對臺灣生態領域有什麼期許?

呂佩倫副教授說:

期待研究人員們,能保持心胸開放,多推動合作計畫,避免人才跟專業流失。雖然臺灣投注在相關研究的資源較少,但環境永續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希望未來重視環境領域的人可以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老師的研究題目相當多元,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民俗植物學,研究涵蓋植物的應用跟文化層面,像是小米有很多品系,不同原住民族使用的小米不一樣、酵母菌也不一樣,導致味道也不一樣。呂佩倫老師實驗室歡迎有熱忱,對研究主題感興趣,而且不介意錢會賺不多的人加入!現在老師正在蘭嶼進行民族生物學研究,也歡迎想做臺東濕地研究與白斑石龍子生態監測研究的人加入研究團隊。


資料來源與延伸閱讀:

  1. 科學月刊關於動行研討會的介紹:https://scimonth.blogspot.com/2018/12/30.html
  2. 歷屆動行研討會資料與回顧:https://iflin.github.io/abec/
  3. 動行研討會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5%8B%95%E7%89%A9%E8%A1%8C%E7%82%BA%E8%88%87%E7%94%9F%E6%85%8B%E7%A0%94%E8%A8%8E%E6%9C%83-1692808647512355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8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陳政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2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Thumbnail
2021/09/12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Thumbnail
2021/07/16
最近研究剛告一段落,本來想等數據分析完,或是成功發表一篇好論文後,再來講述這段故事。但後來想想,到時候可能要忙著寫科普文章,況且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這段故事都需要被留下。這是我在研究路上的一個激勵,也期待看完故事的各位,能受到相同的鼓舞。
Thumbnail
2021/07/16
最近研究剛告一段落,本來想等數據分析完,或是成功發表一篇好論文後,再來講述這段故事。但後來想想,到時候可能要忙著寫科普文章,況且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這段故事都需要被留下。這是我在研究路上的一個激勵,也期待看完故事的各位,能受到相同的鼓舞。
Thumbnail
2021/07/08
前陣子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結果公布了,我很榮幸獲得通過核准,終於能來分享當初撰寫的經歷,學長姐給我很多重要的建議,如果你未來也想申請,推薦你看一看這篇文章,若你不像我一樣好運,有很熱心且專業的朋友幫忙修改,那你更應該看一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2021/07/08
前陣子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結果公布了,我很榮幸獲得通過核准,終於能來分享當初撰寫的經歷,學長姐給我很多重要的建議,如果你未來也想申請,推薦你看一看這篇文章,若你不像我一樣好運,有很熱心且專業的朋友幫忙修改,那你更應該看一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運科竹非常榮幸能夠在學期中每個禮拜四晚上所舉辦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所自行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上發表近期的研究心得和初步成果。運科竹,目前正在進行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學位研究,專注於健身運動與認知功能,以及認知神經科學領域。每次於學期當中所舉辦的系上研討會都是一個難得的....
Thumbnail
運科竹非常榮幸能夠在學期中每個禮拜四晚上所舉辦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所自行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上發表近期的研究心得和初步成果。運科竹,目前正在進行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學位研究,專注於健身運動與認知功能,以及認知神經科學領域。每次於學期當中所舉辦的系上研討會都是一個難得的....
Thumbnail
去年中在某個活動中巧遇荒野老伙伴宋寅,他與蘊慧都是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第七期的自然解說員訓練的學員,因此他都叫我的老婆大人為同學。 與多年不見的老伙伴見面,總要詢問一下近況,發現年屆五十的他已從原來的職場退休,正準備與同為荒野老志工的杜蘊宸(杜鵑)一起在社區大學開課,帶領民眾探尋台灣在地的自然生態、
Thumbnail
去年中在某個活動中巧遇荒野老伙伴宋寅,他與蘊慧都是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第七期的自然解說員訓練的學員,因此他都叫我的老婆大人為同學。 與多年不見的老伙伴見面,總要詢問一下近況,發現年屆五十的他已從原來的職場退休,正準備與同為荒野老志工的杜蘊宸(杜鵑)一起在社區大學開課,帶領民眾探尋台灣在地的自然生態、
Thumbnail
文 / 見域工作室 很高興在疫情稍微趨緩之後,來參與雜學校舉辦的共識營,在八月中來到桃園龍潭的野菱蔓生基地,與來自臺灣各地的好朋友們交流共學。除了參與整整兩天充實的課程之外,也在過程中認識了來自體制內、體制外從事教育創新的好夥伴們,同時也把握時機和地方創生領域的團隊夥伴敘舊,了解近況! 不同於單純靜
Thumbnail
文 / 見域工作室 很高興在疫情稍微趨緩之後,來參與雜學校舉辦的共識營,在八月中來到桃園龍潭的野菱蔓生基地,與來自臺灣各地的好朋友們交流共學。除了參與整整兩天充實的課程之外,也在過程中認識了來自體制內、體制外從事教育創新的好夥伴們,同時也把握時機和地方創生領域的團隊夥伴敘舊,了解近況! 不同於單純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除了淨灘、淨山,環保團體還做些什麼? 以環境實際案例,拆解推動改變背後重要的核心理念 而個人又如何在生活中保護環境呢?
Thumbnail
除了淨灘、淨山,環保團體還做些什麼? 以環境實際案例,拆解推動改變背後重要的核心理念 而個人又如何在生活中保護環境呢?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10:35    夜闌人靜的周末,埋首案前 一邊順著稿子,一邊想一些梗加入(生動易記) 只因上月底答應臺藝大    呂老師的邀約 至他的班級演說『品牌行銷設計』 會答應是因為從電話及E-mail上 可以明顯感受到呂老師的懇切 一位希望「給予」學生入職場前 實用、務實的業界『知識及眉角』。 (台藝大-
Thumbnail
10:35    夜闌人靜的周末,埋首案前 一邊順著稿子,一邊想一些梗加入(生動易記) 只因上月底答應臺藝大    呂老師的邀約 至他的班級演說『品牌行銷設計』 會答應是因為從電話及E-mail上 可以明顯感受到呂老師的懇切 一位希望「給予」學生入職場前 實用、務實的業界『知識及眉角』。 (台藝大-
Thumbnail
2021年臺北市復興高中的跨校共備的動物議題系列研習,在10月16日圓滿落幕,感謝線上超過70位來自不同縣市,遍及各年齡層及各領域的教師們,共同參與。
Thumbnail
2021年臺北市復興高中的跨校共備的動物議題系列研習,在10月16日圓滿落幕,感謝線上超過70位來自不同縣市,遍及各年齡層及各領域的教師們,共同參與。
Thumbnail
前陣子提案人之一的信世昌副校長來找自然保育社,鉅細靡遺的解釋了他心中對這個計畫的理想藍圖,雙方有過一番意見討論。今天藉這篇靠清的文章表達個人看法(先註明:原文不是我發的)。
Thumbnail
前陣子提案人之一的信世昌副校長來找自然保育社,鉅細靡遺的解釋了他心中對這個計畫的理想藍圖,雙方有過一番意見討論。今天藉這篇靠清的文章表達個人看法(先註明:原文不是我發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