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一拿著研究計畫找教授,現在實驗做完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研究剛告一段落,本來想等數據分析完,或是成功發表一篇好論文後,再來講述這段故事。但後來想想,到時候可能要忙著寫科普文章,況且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這段故事都需要被留下。

這是我在研究路上的一個激勵,也期待看完故事的各位,能受到相同的鼓舞。



raw-image

一切的起源,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鳥會不會告訴同伴自己吃到難吃的食物?」認識的人應該或多或少聽我提過,發想源自於對鳥鳴功能性的好奇,還有對緊戒色演化的疑問,是個很大的想法,有很多問題需要解答,全部要從六年前開始提起

  高一時,覺得做科展很有趣,起心動念,找了選修通識的老師,和兩位同學,開始了這段科學啟蒙之路。

「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假說、實驗驗證」

  這是課本寫的科學研究方法。思考科展題目的途中,想起樹梢吱吱喳喳的飛鳥,以及當時常看的粉專「擬態,警戒性,偶爾還有隱蔽的那些事」,有個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剛出生的鳥就知道警戒色代表有毒的意思嗎?

  警戒色是生物用來自保的方法,鮮艷的體色代表「小心點,我很危險哦!」甚至有其他動物因長得像有毒動物,起到狐假虎威的效果而受惠,。

緊接著,下一個問題來了

每種動物的毒性不同,身為掠食者的鳥,一定得吃過才學得會閃避嗎?
或是,他們能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同伴嗎?


「不能這樣擬人化吧?」同學說

「沒有啊?感覺就很有可能。」

raw-image

高中做不到的事,那就等大學

  不放棄得繼續構思,去圖書館借了本《科學研究設計方法》,找鳥店跟資料,本來想從孵蛋開始,卻被現實擊潰,找不到有賣蛋的店、沒場地養,脊椎動物實驗申請也格外麻煩,最後不了了之。

換另一個題目,還好最後有學會植物組織切片,謝謝老師指導。

就這樣到了高三,這個研究一直在我心底。


同一時間,《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有了個振奮人心的全新發表!
底下是甩阿大大的科普文章:

  研究說明大山雀可以藉由「觀看」同伴食用難吃食物的反應,得知「這個東西很難吃」,進而學會避開,讓我對高一時以「聲音」傳達訊息的假說更有信心。

  申請大學時,繳交的備審資料也附上了實驗計畫,特別請生研社指導老師龔哥幫忙修改,順好每個實驗的邏輯,仔細的理清每個步驟,同時下定決心,大學要做到這件事,明明白白地註明在讀書計畫上。

raw-image

那天我拿著計畫找教授,沒有被拒絕

  大一普生下課,鼓起勇氣,詢問授課教授「黃貞祥」老師,教授感覺對這個主題也頗有興趣,不過他建議等大二,必修較少時再來做。我不太失望,至少目前計畫看來能被採用。

而在那之後,我餵起鴿子。

  為了讓鳥易於區分好吃、難吃飼料,我想以「顏色」做為線索,但在這之前,需要事先瞭解鳥「是否天生對某些顏色反感」,因此我準備了幾種不同顏色的食糧,想觀察看看鴿子的反應。

就這樣觀察,終於等到了大一暑假。

和老師約了面談時間。不只有黃老師,還有郭崇涵老師和加入計畫的朋友。

老師們說:

「這份計畫很完整,寫得很好。」

我說:「因為有給高中老師改過了。」慶幸我遇見了好老師。

  可是,經過一番討論,問題卡在「空間」,學校沒有一處可以讓我做鳥類行為實驗,甚至討論過借特生的場地,但畢竟遠水救不了近火,計畫還是因此被暫時擱置。

  之後同學跟我繼續看鴿子,觀察的過程中發現鴿子似乎偏向避開紅色飼料,但畢竟戶外干擾因素很多,觀察結束後,實際上的原因仍不得而知。

raw-image

五年過後,是時候該動手了

大學的時間過得很快,就這樣到了大二下。

  因為修習《未來地球生態學》,每個學生都必須實作專題研究,我想了很多題目,也被老師打槍很多次。最後才想起來,為什麼不做被擱置的鳥類溝通實驗?

  幸運的是,那時實驗動物房甫完工,有鳥房可以讓我操作很多事情,從高中到現在的夢,終於到了實踐的時候。然而,開始實作才知道寫出計畫,和做出實驗是兩碼事,沒有經過前測試驗,參考資料也不夠,弄來弄去,又改來改去,這邊的細節很多,我盡量簡述得清楚。

  幾乎從零開始學養鳥的我,雖然有查過資料,但大多數的方法還是有賴於學姐指導,包含協助申請實驗跟處理報帳事宜,有一次把門禁卡忘在鳥房裡,害自己連宿舍也進不去,還麻煩學姐特地回來幫忙,真的很抱歉。

  原本想用斑胸草雀(zebra finch)做研究,因為這種鳥是很常用的模式生物,相關研究很多,但沒想到到處都沒賣!連之後改用的十姐妹(Lonchura striata domestica),也是花了好多時間,才終於找到批發商幫我從四處收集,老闆說因為她兒子唸清大研究所,知道我們做研究很辛苦,不然平常是不會幫這種忙的。

raw-image

  就這樣測試、實驗,中途因為去了趟中研院,所以實驗有稍微中斷一陣子,也要感謝鳥房其他夥伴幫忙飼養照顧,接著再測試、實驗。

  直到最近,差不多做完了,再來的工作是要從收集到的資料裡,找出有用的訊息。另外,避免因心裡對驗證假說的期待,而曲解資料的解讀,也是近期的課題之一,目標是要找到可以支持的數據,說服別人,也說服自己。

  這段期間受過好多人的幫助,不管是口頭詢問,或是實務上的協助,家人、朋友、老師,龔雍任老師、林思民老師、洪志銘老師、焦傳金老師,還有給很多建議的郭崇涵老師,以及全力支持的黃貞祥老師。

黃老師常說:

「需要什麼儘管說,我們都能盡量搞定。」

為了研究,也為了不辜負各界的幫助,我會盡力做的。


追蹤我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抖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ure Youngblood-avatar-img
2021/07/16
好有趣的實驗! 敲碗研究的問題意識,以及最後做出來的實驗結果~
陳政佑-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7
這要等最後完成才能公布了~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8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陳政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8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2/05/28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1/09/12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Thumbnail
2021/09/12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Thumbnail
2021/07/08
前陣子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結果公布了,我很榮幸獲得通過核准,終於能來分享當初撰寫的經歷,學長姐給我很多重要的建議,如果你未來也想申請,推薦你看一看這篇文章,若你不像我一樣好運,有很熱心且專業的朋友幫忙修改,那你更應該看一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2021/07/08
前陣子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結果公布了,我很榮幸獲得通過核准,終於能來分享當初撰寫的經歷,學長姐給我很多重要的建議,如果你未來也想申請,推薦你看一看這篇文章,若你不像我一樣好運,有很熱心且專業的朋友幫忙修改,那你更應該看一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到底是什麼?】 有一名哈佛大學的校友,分享他求學時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 在動物學課程的期末考當天,有一隻可能是鳥類的生物標本,被推車送進教室裡。 為什麼說「可能」是鳥類呢? 因為這生物被一個大麻布袋包裹著,只有一小撮羽毛和一雙帶有爪子的細腿,從麻布袋下方的開口露出來。 助教用麥可風廣播說,請各位
Thumbnail
【這到底是什麼?】 有一名哈佛大學的校友,分享他求學時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 在動物學課程的期末考當天,有一隻可能是鳥類的生物標本,被推車送進教室裡。 為什麼說「可能」是鳥類呢? 因為這生物被一個大麻布袋包裹著,只有一小撮羽毛和一雙帶有爪子的細腿,從麻布袋下方的開口露出來。 助教用麥可風廣播說,請各位
Thumbnail
有一則來自網路上的笑話─ 某大學動物科學系的教授在課堂上拿出一個用黑布半罩著的鳥籠,未被黑布遮蓋到的下半部,可以清楚的看見活體的兩隻鳥腿。 教授要同學們觀察鳥腿的特徵,從而答出關在籠子裡的鳥名。 這個作答題目引來學生集體的不滿,其中一名男同學直接表現相當不爽的態度,自座位上站起來,逕自走向教室的出口
Thumbnail
有一則來自網路上的笑話─ 某大學動物科學系的教授在課堂上拿出一個用黑布半罩著的鳥籠,未被黑布遮蓋到的下半部,可以清楚的看見活體的兩隻鳥腿。 教授要同學們觀察鳥腿的特徵,從而答出關在籠子裡的鳥名。 這個作答題目引來學生集體的不滿,其中一名男同學直接表現相當不爽的態度,自座位上站起來,逕自走向教室的出口
Thumbnail
『文獻?』 『怎麼找文獻?』 『研究方法? 不是另一門課才剛開始上嗎?』 『你找那一篇文章? 我們要不要協調好?』 『你的PPT模板好美,那裡找的?』 共同敵人是團結人心的好方法 開學數週,同學不是特別熟, 一門要求很多的課,大家談論了起來。 上課前,研究室變熱鬧了, 下課後,研究室人變多了,
Thumbnail
『文獻?』 『怎麼找文獻?』 『研究方法? 不是另一門課才剛開始上嗎?』 『你找那一篇文章? 我們要不要協調好?』 『你的PPT模板好美,那裡找的?』 共同敵人是團結人心的好方法 開學數週,同學不是特別熟, 一門要求很多的課,大家談論了起來。 上課前,研究室變熱鬧了, 下課後,研究室人變多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各位有聽過最新一集的《究竟想怎樣》了嗎?這集我們提到了很多不同的課程,今天這篇文章想特別介紹「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為我也有修過這個學程,覺得相當值得推薦,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興趣在自然生態研究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各位有聽過最新一集的《究竟想怎樣》了嗎?這集我們提到了很多不同的課程,今天這篇文章想特別介紹「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為我也有修過這個學程,覺得相當值得推薦,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興趣在自然生態研究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早上,我睡眼惺忪的起床,腦袋裡想著許多還沒開始做的事情,一大串的清單和代辦事項都還被擱置著,但不知怎麼的,偏偏就是毫無動力著手進行第一件事,就這樣晃呀晃的,虛度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帶著有點煩雜的思緒,到客廳想喝杯水,卻發現…
Thumbnail
早上,我睡眼惺忪的起床,腦袋裡想著許多還沒開始做的事情,一大串的清單和代辦事項都還被擱置著,但不知怎麼的,偏偏就是毫無動力著手進行第一件事,就這樣晃呀晃的,虛度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帶著有點煩雜的思緒,到客廳想喝杯水,卻發現…
Thumbnail
一個藥學系畢業不久的背景就想跨足到個人品牌的領域,其實是可以有很多懷疑的,來自外界眼光也好,自己心中的聲音也好。總是會在午夜夢迴的時刻響起一個個的警鐘,傳播著「真的要繼續做下去嗎」的信號。 人家說菜鳥搞什麼個人品牌,我就偏要靠學習做出老鳥的水準⋯⋯
Thumbnail
一個藥學系畢業不久的背景就想跨足到個人品牌的領域,其實是可以有很多懷疑的,來自外界眼光也好,自己心中的聲音也好。總是會在午夜夢迴的時刻響起一個個的警鐘,傳播著「真的要繼續做下去嗎」的信號。 人家說菜鳥搞什麼個人品牌,我就偏要靠學習做出老鳥的水準⋯⋯
Thumbnail
最近研究剛告一段落,本來想等數據分析完,或是成功發表一篇好論文後,再來講述這段故事。但後來想想,到時候可能要忙著寫科普文章,況且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這段故事都需要被留下。這是我在研究路上的一個激勵,也期待看完故事的各位,能受到相同的鼓舞。
Thumbnail
最近研究剛告一段落,本來想等數據分析完,或是成功發表一篇好論文後,再來講述這段故事。但後來想想,到時候可能要忙著寫科普文章,況且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這段故事都需要被留下。這是我在研究路上的一個激勵,也期待看完故事的各位,能受到相同的鼓舞。
Thumbnail
在開始談之前.....啊,突然想到好久以前的一件事 幾年前,曾在學妹的臉書留言一句"生態與環境教育屬不同領域" 好在,酸民當個好多年,不枉釣魚功力 馬上掉到一隻殺人鯨大學的小鳥兒 奇怪,我用的是魚餌,怎麼變成蚯蚓了?
Thumbnail
在開始談之前.....啊,突然想到好久以前的一件事 幾年前,曾在學妹的臉書留言一句"生態與環境教育屬不同領域" 好在,酸民當個好多年,不枉釣魚功力 馬上掉到一隻殺人鯨大學的小鳥兒 奇怪,我用的是魚餌,怎麼變成蚯蚓了?
Thumbnail
  沒錯!今天就要針對「學生」這類生物進行精細地剖析與討論。   相信各位看官一定也對這類生物有您自己的觀察,不妨對照一下我的觀察紀錄,看看我們觀點是否一致。  
Thumbnail
  沒錯!今天就要針對「學生」這類生物進行精細地剖析與討論。   相信各位看官一定也對這類生物有您自己的觀察,不妨對照一下我的觀察紀錄,看看我們觀點是否一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