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成為一位創作者之前,至少要是個自由人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得使人為奴」之所以為基本人權,是因為我們認為人有權自由地發展,中國對各項創作領域的壓迫,從來不只是商業問題,而是他們侵犯人的基本尊嚴,被侵犯者最初以為自己有所選擇,但最終卻不由得成為了金錢誘惑及威權壓迫下的奴隸。

在雷亞遊戲音樂總監 Ice 以及旗下遊戲《MO:Astray 細胞迷途》主題曲演唱者薛南,都因支持香港而分別自請離職及遭到撤換後,許多了解台灣遊戲及音樂市場生態的朋友都十分體諒雷亞公司的決定,認為他們並不是舔共,而是台灣的環境無法養活創作者,讓他們只能為了生活而屈服於中國。

對我來說,這些人都誤解了創作的意義。在獨立音樂圈多得是無法靠創作養活自己的人,我們當然也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喜歡,但即使沒有也無妨,因為創作從來不必關乎於金錢,而是關於如何面對自己、面對生命。

raw-image

自從人類擁有思考能力後,無可避免就要面對「人終將一死,那生命有什麼意義」的大哉問;沒有意義的人生,即使充滿著物質或感官上的享樂,也只是用來麻痺跟逃避自我的追尋,唯有找到生命的意義,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平靜與幸福,才可能在面對死亡時,問心無愧地自認不虛此行,甚至超越有限的生命邁向永恆。

自古人類有幾種追尋意義及永恆的方式,例如透過傳宗接代留下血脈、信仰宗教以進入天堂或輪迴;近代的民族主義也是一種方式,許多人願意為了自己的民族或國家無條件地付出乃至於為此而死,就是因為他們把自己融入在民族之中,只要這個民族可以續存,那自己也能以某種形式活在民族記憶之中。

raw-image

而創作是諸多方法中我認為最健康的一種,因為創作讓人發展出最真實也最完整的樣貌。

我們出生時就像是一粒種子,每個人看起來都沒有區別,但若是有自由的土壤,我們就能發揮生命的創造力,藝術家把想法化為作品、社會運動者把理念化為制度,每個角落,都有人正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我們可以從歌聲中聽見你的故事,從畫裡探索你的內心,在你投身社會的身影中看見你的理想,更重要的,因為可以自由地發展潛能,你將從一粒平凡無奇的種子,長成一棵獨一無二的樹,即使你的作品未臻完美,即使當代沒有人欣賞,但你已經將「真正的自己」留下,成為時間長河中獨特的風景,這也是一種永恆的形式。

raw-image

所以中國對創作者的打壓,一直都不只是商業問題,更是在中國轄下的人們,失去了發揮潛能的機會,也等於失去了真正的自己、失去創造永恆的可能。在中國管制下的作品裡面,看不見完整的靈魂,你的生命枝枒無法自由生長,我們看不見你真正的形狀,只看見在中國威權框架下,你屈服於權勢及金錢的模樣

究竟生命是為了什麼?賺錢又是為了什麼?台灣絕大多數人都在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時就「錢進」中國,當然,在中國也許能賺到更多錢,但若是用自由交換,出賣自由就等於出賣了自身發展的可能性,你將永遠不知道完整的自己是什麼模樣,也不知道自由的自己能創造出多好的作品。如果你覺得錢比這些更重要,那其實也不必談什麼創作。

作為一個創作者之前,當然不一定要是台灣人,但至少要是個自由人吧?連自由發揮的權力都沒有,談創作不是很悲哀的事嗎?我從來不反對去中國賺錢,但我反對透過壓抑自我、放棄創作潛能來賺錢,因為人生有很多比賺錢更重要的事,但人們卻常常只見到眼前的利益。

比起可惡,我想可悲才是更適合這些人的形容詞吧。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是怎麼一回事?我是把自己視為藝術家,還是社會的一份子?創作者如何面對自由市場......?
Thumbnail
創作是怎麼一回事?我是把自己視為藝術家,還是社會的一份子?創作者如何面對自由市場......?
Thumbnail
很久沒寫專欄了,實在是忙翻了。 什麼叫做寫實主義的寫作路?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才來寫作的人 這樣的出書作家、網路小說家、文字工作者多嗎? 超多 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會被討厭?Are you sure? 積極想辦法存活遠比懷抱著沒錢的夢想,更為重要及偉大
Thumbnail
很久沒寫專欄了,實在是忙翻了。 什麼叫做寫實主義的寫作路?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才來寫作的人 這樣的出書作家、網路小說家、文字工作者多嗎? 超多 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會被討厭?Are you sure? 積極想辦法存活遠比懷抱著沒錢的夢想,更為重要及偉大
Thumbnail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生命的意義,​不在追尋自我,而是在創造自我。​ –蕭伯納 英國劇作家
Thumbnail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生命的意義,​不在追尋自我,而是在創造自我。​ –蕭伯納 英國劇作家
Thumbnail
我相信你跟我一樣看不起中國的「政治審查」,不愛黨的,通通封殺下架;那就不要跟共產黨做一樣的事--只要誰有不愛台灣的嫌疑,就不配當作家、不配當大師、不配因為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得到尊重。「用作品來說話」這句話已經夠委婉了,不是扛起愛台灣的大旗就是重要作家欸,作品,才是作家的唯一履歷。      
Thumbnail
我相信你跟我一樣看不起中國的「政治審查」,不愛黨的,通通封殺下架;那就不要跟共產黨做一樣的事--只要誰有不愛台灣的嫌疑,就不配當作家、不配當大師、不配因為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得到尊重。「用作品來說話」這句話已經夠委婉了,不是扛起愛台灣的大旗就是重要作家欸,作品,才是作家的唯一履歷。      
Thumbnail
人類唯一被禁錮的是思想,能夠控制人類思想的人,就是創造所有學術理論及現今所有規範的眾人,而我們稱之為文明的現代化思想,也就是禁錮我們的源泉,要改變一切就必須從思考開始,反思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人類唯一被禁錮的是思想,能夠控制人類思想的人,就是創造所有學術理論及現今所有規範的眾人,而我們稱之為文明的現代化思想,也就是禁錮我們的源泉,要改變一切就必須從思考開始,反思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我們開始期望從寫作中獲取回報,不論是錢財、影響力或是成就感,這些會促使我們在意數據並且尋求創作定位;就像投履歷一般積極展現自己的優勢被更多人看到,同時減少呈現自己的劣勢—不想被看見或是較不受好評的那一面;因此也可以說是我們在創作這方面被社會化了。
Thumbnail
當我們開始期望從寫作中獲取回報,不論是錢財、影響力或是成就感,這些會促使我們在意數據並且尋求創作定位;就像投履歷一般積極展現自己的優勢被更多人看到,同時減少呈現自己的劣勢—不想被看見或是較不受好評的那一面;因此也可以說是我們在創作這方面被社會化了。
Thumbnail
創作是自由的,人們不應該每天拚死拚活的工作,然後才能去創作,或學如何創作。
Thumbnail
創作是自由的,人們不應該每天拚死拚活的工作,然後才能去創作,或學如何創作。
Thumbnail
論說文章的構築需要在題幹、素材與切入角中進行完整的串聯,才能作出通情達理、脈絡暢通的篇章。只是單純羅列出龐大的作品擺出刺蝟的架式無法與他者互動;看似想揭起認知革命的人最終只會成為萬針輪插的針山沒能傳達─如何面對動畫的內容? 與其恐懼而抗拒,不如認識並加入─媒體識讀與創作的熱情,不正由此而來嗎?
Thumbnail
論說文章的構築需要在題幹、素材與切入角中進行完整的串聯,才能作出通情達理、脈絡暢通的篇章。只是單純羅列出龐大的作品擺出刺蝟的架式無法與他者互動;看似想揭起認知革命的人最終只會成為萬針輪插的針山沒能傳達─如何面對動畫的內容? 與其恐懼而抗拒,不如認識並加入─媒體識讀與創作的熱情,不正由此而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