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評論】 所謂「人品與作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初接到採訪任務時,我老早覺察余光中逝世後、《三十三年夢》掀起的罵戰,那一套論述肯定又要捲土重來,我真是受夠你們這些眼睛長在頭頂上自詡「台派」的作家和讀者。多有即視感啊?不很久前首位獲芥川賞的台籍作家李琴峰,因為批評安倍遭輿論攻擊,後再因評論台僑的提案「愚蠢」,一連串爭議被要求取消芥川賞資格,一夕間,台灣之光因為「發言失當」而被認為必須褫奪其獎項,荒謬至極。
  到底作家有沒有義務成為讀者眼中毫無瑕疵的道德完人,才匹配得起他/她作品的高度?
  「關於作家的人品與作品有沒有直接的關係,一直是千古以來無解的難題;但是如果作家的行為超出人權與正義的界線之外,就沒有模糊的空間了。」--引述自方格子某篇文章。你有發現這段話有什麼怪怪的地方嗎?
  恭喜你還沒有邏輯死亡:寫下這段話的人,先告訴你人品與作品是否相關「千古難解」,看起來滿正確,接著立刻以一種不容質疑的智者口吻回馬槍公告解答:但如果行為超出人權與正義的界線。
  第一個問題是,人權和正義都是很大的命題,誰來劃這條線、怎麼劃?舉例來說,影視作品常這樣處理啊,A和B身陷危機,主角只能選一拯救,救了A就犧牲B,對被救的那一個(群)主角當然是人權和正義的化身,但對被犧牲的那一個(群)和他(們)的家人,主角就是個王八蛋(但通常影片也不會演到這些人跳出來要為死去的親友伸張正義)。這條線請你劃給我看。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講「作者已死」都講到爛掉了,意思就是作品產出以後基本就跟作者沒屁關係,這孩子有它自己命運,欸結果現在突然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耶,因為作家「品行不端」,於是連帶孩子也要凌遲處死,這孩子真衰。
  果不其然,臉書某友委婉表達了自己想法,因為朱西甯在鄉土文學論戰的發言,所以對他作品不抱期待、不覺得有需要認真看待--我沒有覺得台派不好、台派怎樣,我也是票投小英,整天跟身在高雄的韓粉家人吵架,忍受他們對陳其邁的偏見,但是你把這個問題反過來想:
  如果今天一個作家非常政治正確(愛台灣、挺小英、抗中國),因此,你就要期待他、認真看待他的作品了嗎?那萬一偏偏他就是不行寫出來的都是糞咧?
  請各位台派不要邏輯死亡好不好,作品是中性的,古今中外經典名著大作家,可怕的多了去了,比如酗酒又有躁鬱症的海明威,你愛死他的作品但請想像你是他家人;比如沙林傑對待妻小的方式;比如殺了愛人後自殺的中國詩人顧城--是不是我們現在讀作品前都要先人格審查啊?只要道德不OK,「超出人權與正義的界線」,全面封殺。
  我相信你跟我一樣看不起中國的「政治審查」,不愛黨的,通通封殺下架;那就不要跟共產黨做一樣的事--只要誰有不愛台灣的嫌疑,就不配當作家、不配當大師、不配因為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得到尊重。
  「用作品來說話」這句話已經夠委婉了,不是扛起愛台灣的大旗就能夠搖身一變為重要作家,作品,才是作家的唯一履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90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泯滅天使盪遊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78會員
113內容數
眼底是一幕幕倒退風景。 虛無中降生、無愛裡長成,泯滅天使屬於更高維度的未來,卻困於現在。他有一張潔淨的臉,上個世紀曾經愛笑,而後,刀槍劍戟無情剟傷以後,千瘡百孔的軀殼裡他復甦,準備用靈魂四散的光與焰火,滌洗世界。 如果寫作有更多可能--懺情又異質,纖細卻爆裂,我將化身泯滅天使,重建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泯滅天使唱遊地 的其他內容
張愛玲在華語文壇無人能夠企及的影響力,使台灣出現了不同世代的「張派作家」,曾經我們以為「張派」指的是一種文字語言或內容形式,然而,在張派作家紛紛「叛離」張愛玲寫出一條自己的路以後,今天所謂「張派」,更近似於一種精神上的依歸——相信文字、共感「華麗蒼涼」,以及,對孤獨一無所懼。
每一個時代有其不可違逆的時代命運,比如生長在日治(據)時期,學日文、寫日文是那時期作家的共同命運,於是,可以很輕易從那時期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與日本文化界的聯繫,因為他們讀的經典文學是日譯本,他們接收到的文藝資訊更多來自日本(這很合邏輯,作家作為語言的狂熱者,使用哪種語言自然就會關心哪種語言的文學脈動)
《如懿傳》的如懿和《還珠格格》的皇后是同一人,但前者「蘭因絮果」的深情打動無數觀眾,後者一逕使壞只讓觀眾想動手打人,這就是做為「歷史改編劇」視角的不同,造成截然不同人物設計導致的結果。
偶爾伸展肢體 積澱所有營養感覺自己花一樣綻開 到最乖張 期待誰偶然間停下 擁抱那顆心焦枯乾涸 直至花瓣萎黃 又是個夕陽西下多麼尋常 夜裡嚴實裹緊棉被 告訴自己並不太 冷
對於沒有獎項烘托、名人加持、行銷銀彈支援的本土大眾小說作家而言,竭力寫成八到十萬字出一本書,卻只收到幾千塊版稅,是常有的事(因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寫不下去的人這麼多)。
我寂寞,在極漠 放棄駐留,停止呼救 振起歛翼多年的雙翅 飛向彼方更高更遠 不回頭,不再等誰試探性開屏 施展魔咒、拘禁魂魄 不再陷溺 金斧頭銀斧頭 沒有一把是我從小拿到大的斧頭 你沒有
張愛玲在華語文壇無人能夠企及的影響力,使台灣出現了不同世代的「張派作家」,曾經我們以為「張派」指的是一種文字語言或內容形式,然而,在張派作家紛紛「叛離」張愛玲寫出一條自己的路以後,今天所謂「張派」,更近似於一種精神上的依歸——相信文字、共感「華麗蒼涼」,以及,對孤獨一無所懼。
每一個時代有其不可違逆的時代命運,比如生長在日治(據)時期,學日文、寫日文是那時期作家的共同命運,於是,可以很輕易從那時期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與日本文化界的聯繫,因為他們讀的經典文學是日譯本,他們接收到的文藝資訊更多來自日本(這很合邏輯,作家作為語言的狂熱者,使用哪種語言自然就會關心哪種語言的文學脈動)
《如懿傳》的如懿和《還珠格格》的皇后是同一人,但前者「蘭因絮果」的深情打動無數觀眾,後者一逕使壞只讓觀眾想動手打人,這就是做為「歷史改編劇」視角的不同,造成截然不同人物設計導致的結果。
偶爾伸展肢體 積澱所有營養感覺自己花一樣綻開 到最乖張 期待誰偶然間停下 擁抱那顆心焦枯乾涸 直至花瓣萎黃 又是個夕陽西下多麼尋常 夜裡嚴實裹緊棉被 告訴自己並不太 冷
對於沒有獎項烘托、名人加持、行銷銀彈支援的本土大眾小說作家而言,竭力寫成八到十萬字出一本書,卻只收到幾千塊版稅,是常有的事(因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寫不下去的人這麼多)。
我寂寞,在極漠 放棄駐留,停止呼救 振起歛翼多年的雙翅 飛向彼方更高更遠 不回頭,不再等誰試探性開屏 施展魔咒、拘禁魂魄 不再陷溺 金斧頭銀斧頭 沒有一把是我從小拿到大的斧頭 你沒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分享了在台灣與大陸工作的經歷,強調台灣言論自由的優勢。然而,作者也指出言論自由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言論不負責任。作者欣賞凱文·凱利的慎言標準,認為這是評估言論恰當性的最高標準。最後,作者呼籲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並用經濟學角度思考言論責任。
Thumbnail
這部作品是金英夏於1996年所創作,也是他最早獲得文學獎,並且受到國際矚目的長篇小說,探討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到底屬於誰?比如一個人抽菸、吸毒、酗酒,看似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但難道每個人不能自由選擇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嗎? 基於這樣的思維,金英夏在這部長篇小說中設計了「自殺嚮導」的小說創作者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當Polański--雖然因為其性暴力與性犯罪背景而禁止出席,卻還是--在凱薩獎上獲頒了最佳導演獎時,包括了直接離席的Adèle等人,現場揚起了一股噓聲。因為作為一名藝術創作者,你的作品總是至少一部分地在「表達」你,而你作為一個人--已經被指認為一名侵犯與傷害人的人。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該文深度探討文人哲學,通過古今中西文化比較,解析不同文人心態和行為理念。突出文人身份的困難處境和思想體現,挖掘了文人的獨特人格特徵。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分享了在台灣與大陸工作的經歷,強調台灣言論自由的優勢。然而,作者也指出言論自由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言論不負責任。作者欣賞凱文·凱利的慎言標準,認為這是評估言論恰當性的最高標準。最後,作者呼籲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並用經濟學角度思考言論責任。
Thumbnail
這部作品是金英夏於1996年所創作,也是他最早獲得文學獎,並且受到國際矚目的長篇小說,探討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到底屬於誰?比如一個人抽菸、吸毒、酗酒,看似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但難道每個人不能自由選擇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嗎? 基於這樣的思維,金英夏在這部長篇小說中設計了「自殺嚮導」的小說創作者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當Polański--雖然因為其性暴力與性犯罪背景而禁止出席,卻還是--在凱薩獎上獲頒了最佳導演獎時,包括了直接離席的Adèle等人,現場揚起了一股噓聲。因為作為一名藝術創作者,你的作品總是至少一部分地在「表達」你,而你作為一個人--已經被指認為一名侵犯與傷害人的人。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該文深度探討文人哲學,通過古今中西文化比較,解析不同文人心態和行為理念。突出文人身份的困難處境和思想體現,挖掘了文人的獨特人格特徵。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