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落下前出現的最後一道光芒,如果你能從中望見綠色,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綠光。傳說看見綠光,就能夠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心意;誰能看見綠光,誰就能得到幸福。
除了費里尼,今年其實也是法國導演艾力克.侯麥(Eric Rohmer)的百年冥誕,將會有至少五部他的作品以經典修復版在台灣上院線。其中,他榮獲1986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作品《綠光》(The Green Ray)已經上映了,首次擔綱主演電影的本片女主角還摘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以下涉及部分劇情,請斟酌閱讀)
黛芬在夏天喜歡去海邊、曬太陽,不喜歡冒險和獨自旅行。因此,當原本約好要一起去度假的朋友在臨行前爽約,她對這突如其來的單身假期只感到不知所措。
黛芬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目的地可以選擇,也真的動身去了好幾個地方。然而她並沒有真心想待在哪裡,只確定自己不願意放假還留在巴黎。於是本該是自由放鬆的長假,黛芬卻被囚禁於由她的執念和負面情緒所構成的牢籠之中。無論是家人、朋友、輾轉認識的新友人還是偶遇的陌生人,黛芬自認隨和好相處,卻總是無法自在地和旁人共享假期;但她對於「一個人度假」又是百般不願意。「可能性」看似俯拾即是,無論是度假的地點或是陪伴在身邊的人選,但也都只是「可能」。於是她動不動就哭泣,對朋友生小氣,致電給早已分手的前未婚夫,帶著行李來了又去;偏偏這些都更加深了她內心的無所依靠感。
黛芬常常做出隨機的決定,也很容易反悔。與其說是隨性,不如說是漫無目的。感覺她很想要也很需要一個戀人來作為她生命中的骨幹,但是她就是沒有。也因為如此,她對自我價值產生了懷疑;揣想、甚至相信著自己之所以「沒人愛」是不是因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也許有人會覺得黛芬未免太沒自信, 然而黛芬也擔心他人會這麼看自己,於是她無法像抱怨不想一個人在巴黎渡過假期那樣地對旁人傾吐自己對愛情的渴望與失落。也許偶爾透露出一些憧憬,但仍不敢過於聲張;即使在忍不住於熟人面前落淚的時候,也要掩飾心底對於沒有愛情的恐懼和擔憂。
這部電影沒有高潮迭起的故事線,而是藉由大量生活化的對白和細節,以及女演員Marie Riviere自然至極的表演,拼織出女主角黛芬瑣碎的心緒,以及對日常種種的辯證思考。例如,你可以說黛芬情場失意就自我懷疑很沒自信,然而換個角度看,一個角色若真的「沒人愛」,在情事上的信心又該從何而來?又或者,黛芬對於不吃肉的堅持,究竟是做作難搞,還是自在做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構築成不同的世界觀和行事作風,因此每個人都活在各自的小宇宙;誰能說自己的觀點就是真理,或是你討厭的黛芬永遠不會有另一人來愛呢?
《綠光》是一部散文式的電影,侯麥用影像說了一個不像故事的故事。看似訴說著日常,如同每天都會發生的日落;但綠光讓一切變得不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