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相機,按下快門;她凍結了時間。
自學攝影的蕾妮瑪莉佛森(Lene Marie Fossen)喜歡拍攝人物,包括她自己。當她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猶如和過往的自己對望。一張又一張來自過去的生命切片,引領著她一步接一步朝著夢想的未來前進。
而這一點都不容易。
《凝視蕾妮瑪莉佛森》(The Self Portrait)中的蕾妮在十歲時成為厭食症患者,從此未曾康復過。這部紀錄片開拍時,她二十八歲,熱愛攝影,喜歡希臘到年年從家鄉挪威來此探訪,甚至半玩笑半認真地說希望能嫁個當地人。蕾妮的厭食是精神疾病,對世界依然充滿探索渴望的她一直都是快樂和痛苦並存地活著。
蕾妮的鏡頭所捕捉到的眼神和面容,無論對象是老人、是小孩、是長居在祖厝的家族、還是流離失所的難民,都充滿了故事和豐沛的生命能量。她不只是拍下他們的照片,也喜歡和他們說話談天,再互相親吻道別。然而她的自拍照卻是截然不同。蕾妮對空間和構圖有著超高的敏感度,常常耗費大量時間心力來設計拍攝場所和背景,誠實面對自己的鏡頭,身心靈都是。此刻的她,常常需要獨處。她的自拍照藝術性驚人,痛苦的情感感染力極為強大,憂鬱感好似潑墨般四濺,還讓觀者感受到濃濃的宗教性。
(以下有雷)
挪威著名的攝影大師Morten Krogvold極為賞識蕾妮的作品,行事風格向來直率的他強調:「我不是因為蕾妮生病了才這麼說(稱讚)的,如果是那樣,對她是種侮辱,我也不用在這行混了。」然而,罹患厭食症多年的蕾妮作為自己攝影作品的主角,她的外型不論是幕前、幕後都極為顯眼,也難免引起部分觀者同情甚至獵奇的心態。光是一場座談會台下的參加者,拭淚者眾,他們的眼淚是因為被照片的美所震懾、所感動,還是同情蕾妮的狀態呢?
蕾妮說過,她的厭食源自她不想長大的心態;停止進食能讓她不再感到焦慮。蕾妮拒絕成長的想法形塑了其精神狀態,她身體的發育的確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停滯。她所懼怕的成長意味著離別,萬萬沒想到生理上的停止成長反倒讓他顯得孤獨。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感受過這麼深刻沈重的孤獨,蕾妮還拍得出力道如此強勁的照片嗎?
她的作品是她生命陰影孕育出的光。
這部片超乎我意料的好看(老實說本來沒什麼期待)。除了蕾妮的攝影作品,這部紀錄片的畫面也都拍得好美,音樂乾淨輕巧,音畫搭配的結果無比輕靈。光是北歐的風光就讓本片很適合在夏天觀賞。